《生理病理学填空(共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病理学填空(共32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理学部分1.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和血浆2. 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3. 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调节4.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5. 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6. 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为体液调节7. 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8.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为反射9.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10. 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1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基
2、本形式主要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12. 物质转运时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有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13. 根据引起通道开或闭的原因不同,可将通道分为化学、电压和机械门控通道14. 主动转运分为两种,即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一般所说的主动转运是指原发性主动转运15. 入胞可分为两种方式,即吞噬和吞饮16. 被动转运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17. 继发性主动转运按照物质转运的方向可分为同向转运和逆向转运两种形式18. 动作电位的特点有是“全”或“无”式的和不衰减性传导19. 局部兴奋的特点有不是“全”或“无”式的、衰减性传导和可以总和20. 河豚毒素能阻断Na+通道,四乙胺能阻断K+通道2
3、1. 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低于其的刺激称阈下刺激22.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结构由接头前膜、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组成23. 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是Ca+的释放24.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和铁。促成熟因子有维生素B12和叶酸25. 红细胞的脆性越小,说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越大,越不易破裂26. 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它取决于血浆中主要缓冲对NaHCO3/H2CO3的比值27. 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28. 血液凝固是一种酶促反应,加温可使凝固过程加快29. ABO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
4、成A、B、AB、O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Rh阴性和Rh阳性两种血型30. 抗凝血酶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它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丧失活性31. 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外向电流是K+外流,内向电流主要是Ca2+内流32.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内向电流是由Ca2+负载的,而快反应细胞0期的去极是由Na+内流引起的33. 心肌组织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四种生理特性。其中,不属于心肌电生理特性的是收缩性34. 迷走神经兴奋时,窦房结细胞最大舒张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自律性降低35. 心电图的P波,反映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QRS波群代表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5、,T波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变化36. PR间期是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反映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心房和房室交界传至心室所需要的时间37. 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38. 在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心肌后负荷,可使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因此搏出量减少39. 左心室的射血是间断性的,而动脉血流是连续性的,这是由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决定的40. 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大小;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41.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以及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42.
6、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室射血和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43. 肾脏疾病导致大量蛋白尿时,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造成毛细血管中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44. 心迷走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可导致心率减慢,兴奋经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这种作用可被阿托品所阻断45.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1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兴奋经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这种作用可被普萘洛尔(心得安)所阻断46.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它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血压的稳定47.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大气与
7、肺泡气之间的压力差,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运动48. 呼吸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49.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和组织换气(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50. 吸气初,肺内压低于大气压,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51. 腹式呼吸是指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是指以肋间外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52. 肺通气阻力可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53.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5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55. CO2的运输方式主要是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在血浆中运输56. 调节呼吸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CO257. 支配消
8、化管平滑肌的多数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引起胃肠运动加强58. 支配消化管平滑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胃肠运动减弱59. 消化管平滑肌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的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60. 胃的运动形式有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和蠕动61. 内因子是壁细胞分泌的,其作用是保护和促进维生素B12吸收62. 小肠的主要运动形式为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63. 胆汁中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物质是胆盐64. 胰液中的水和HCO3-由胰腺的小导管细胞分泌的,消化酶是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的65.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吸收的66. 吸收铁和钙的
9、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吸收维生素B12的部位是回肠67.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精神活动68. 安静时,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和脑,运动时则为骨骼肌69. 皮肤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70.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71. 寒战是机体效率最高的产热方式7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肾单位,它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73.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74.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75. 静脉注射甘露醇后尿量将增加,这
10、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76. 促进ADH合成和释放的主要因素有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和循环血量减少77. 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对K+的分泌78. 肾脏具有排泄和内分泌的功能,对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9.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80. 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81. 酸中毒时H+分泌增多,H+Na+交换增强,K+Na+交换减弱,导致血K+升高82.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83. 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84. 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分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85.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央
11、凹处,而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86. 具有感受色光功能的是视锥细胞系统,而只具有区别明暗功能的是视杆细胞系统87. 球囊和椭圆囊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变速运动,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旋转变速88.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大,绿色视野最小89. 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而引起视紫红质减少所致90. 耳蜗底部主要感受高频声波,耳蜗顶部主要感受低频声波91.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不疲劳性92. 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加,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突触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93. IPSP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突触后膜对Cl-的
12、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突触后膜出现和超极化94. 根据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化学性突触传递、电突触传递和非化学性突触传递95. 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的一种抑制,突触后膜表现为超极化96. 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是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和后发放97. 动物在中脑,上、下丘脑之间横断脑干后,出现伸肌紧张性亢进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98. 根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质小脑三个功能部分,其中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是前庭小脑99. 基底神经节损伤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动过少而肌紧张增强,例如帕金森病,其病变部位主要在中脑黑质,另一
13、类是运动过多而肌紧张降低,例如舞蹈病,其病变部位主要在新纹状体100. 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瞳孔扩大101.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102. 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存在N2受体,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存在M受体103. 含氮类激素主要有蛋白质激素、肽类激素和胺类激素104.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是第二信使学说,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是基因调节学说105. 神经垂体释放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两种激素,它们是在下丘脑合成的,经过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106. 生理浓度的生长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减少葡萄糖的消耗10
14、7. 幼年时生长素分泌不足可导致侏儒症,分泌过多可导致巨人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呆小症,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肢端肥大症108.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T4(四碘甲酰原氨酸)和T3(三碘甲酰原氨酸)两种:食物中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109. 甲状腺激素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产热效应;对已分化成熟的神经系统,甲状腺激素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10.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111.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糖皮质激素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作用不同,体内脂肪重新分布,以致出现“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112. 参与钙磷代谢调节的主要激素有降钙
15、素、甲状旁腺素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113. 在糖代谢中胰岛素可使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可使血糖升高114. 男性原始的生殖细胞为精原细胞,存在于睾丸曲细精管的基膜上115. 雌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和促进女性副性征出现。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胚泡着床和维持妊娠116. 月经周期中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迅速下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形成月经117. 依靠载体转运的易化扩散主要转运一些非离子型物质,其特点有结构特异性高,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118. 心室前负荷是指心肌初长度,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119. 二氧化碳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其次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呼吸中
16、枢兴奋120. H+Na+交换和K+Na+交换存在竞争性抑制,酸中毒时H+Na+交换增多,K+Na+减弱,将出现高K+血症121. 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有易化和抑制两方面的调节122. 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其反射中枢在中脑123.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起抑制作用124.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铁和蛋白质125. 当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126.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127. 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其节后神经纤维为胆碱能神经纤维128. 迷走神经可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直
17、接刺激胃液分泌,也可以通过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间接刺激胃液分泌129. 当循环血量减少时,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130. 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0.9%NaCl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131. 吸气初,肺内压低于大气压;胸内压低于大气压132. 安静时,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和脑,运动时则为骨骼肌133. 在内髓部,渗透压梯度是由尿素和NaCl共同形成的134. 基底核损伤主要引起两种疾病,即帕金森病和舞蹈病135. 载体转运的特点有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136. 声波由外界传入内耳的两种传导途径包括气传导和骨传导。正常听觉的引起主要通过气传导实现的137. 心脏射血能力增强可使中心静
18、脉压升高,由平卧位转为立位时中心静脉压降低138. 醛固酮在体内含量增加时,肾脏对Na+重吸收增多,K+的排出减少139. 骨骼肌细胞收缩需要的Ca2+主要来源于细胞内,心肌细胞收缩需要的Ca2+的主要来源于细胞外140. 被动转运包括易化扩散和单纯扩散141. 凝血过程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三个阶段142. 血浆蛋白中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是白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影响血管内外水的移动143. 第一心音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144. 动静脉吻合支在功能上不是进行物质交换,而是进行体温调节145. 呼吸的全过程中,外呼吸包括
19、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环节146. 胃运动的形式有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和蠕动147. 长期饥饿情况下,人体能量主要来自蛋白质的分解148. 近端小管重新收HCO3-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149. 按照分布位置的不同,温度感受器可分为中枢温度感受器和外周温度感受器两类150.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调节肌紧张的易化区和抑制区151.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152. 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可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153. 血小板的功能是生理性止血、参与血液凝固及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154. 机体在应激反应时,主要有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加155. 调节呼吸
20、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它对细胞外液中的H+浓度十分敏感156.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都具有重吸收的功能,但各类物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近端小管,小管液中的HCO3-是以CO2的形式进行重吸收的157. 机体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158. 胆汁是由肝脏不断分泌的消化液,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159. 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和视轴会聚160. 活的细胞或生物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161. 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扩布的机制是通过局部电流实现的162. 外周阻力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表现为舒张压
21、升高,脉压减小163. 调节呼吸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它对细胞外液中的H+浓度十分敏感164. 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促进胆汁和胰液中HCO3-的分泌165. 致热原能使下丘脑的“调定点”水平上移166.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血钾、血钠浓度的调节167. 高原居民红细胞数较多,是由于缺氧而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168. 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使蛋白质合成,而甲亢时蛋白质分解,呈负氮平衡169. 当环境急剧变化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明显加强,同时髓质分泌也增加170.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央处,而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外周部171. 体内在进行功
22、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172. 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具有三种功能状态,即备用状态、激活状态和失活状态173. 血浆蛋白中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的是球蛋白174. 血压升高时,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心率减慢,血管紧张度降低175. 肺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两个反射176. 可使胃蛋白酶原激活的物质是盐酸和胃蛋白酶177. 当下丘脑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时,体温调定点上移178. Cl-在髓袢升支粗段为主动重吸收179. 胰岛素缺乏,组织对糖的利用减少,血糖升高180. 小脑半球受损后,可发生意向性震颤;基底神经节受损后可发生静止性
23、震颤181. 活组织对内外环境起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与阈值呈反比关系182.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183. 生理性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184. 普通心肌细胞与特殊心肌细胞的区别在于收缩性和自律性185. 血容量增加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186.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运动,由此引起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推动气体进出肺187. 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作用是使肾血流量适应肾脏泌尿功能,肾血流量神经调节的作用是使肾血流量适应全身血液重新分布,保证重要器官、活动器官的血液供应188. 机体感觉除嗅觉外,均通过丘脑换元189. 静息装态下
24、,膜两侧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与钠泵活动有关190. RBC悬浮稳定性的大小与RBC叠连现象发生有关。影响此现象的主要因素在血浆中191. 调节RBC生成的因素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激素192. 机体缺乏维生素K时,肝脏合成、减少,导致凝血时间延长193. 心电图P-R间期表示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时间,S-T段表示心室肌细胞全部去极化194. 评价呼吸效果的最好指标是肺泡通气量,它的大小与无效腔有密切关系195. 头期胃液分泌由进食动作引起,其分泌受神经调节,切断双侧迷走神经时,此期分泌停止196. 睡眠通常伴有肌张力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能量代谢率降低197. 咽鼓管可平衡外耳道与中
25、耳鼓室内气体压力病理学部分1. 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四种形式2. 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包括变性、细胞死亡两种形式3. 常见的变性有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粘液样变性4. 气球样变是细胞水肿后期的表现5. 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好发于心、肝、肾等实质器官6. 玻璃样变性有血管壁玻璃样变、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和细胞内玻璃样变三种类型7. 坏死在组织学上的主要标志是细胞核的改变,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8. 坏死的类型有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和坏疽9. 坏疽根据形态特点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等类型10. 坏死的结局有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
26、化11. 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丰富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12. 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四个阶段13. 充血根据发生机理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种类型14. 静脉性充血的主要原因有静脉管壁受压、静脉管腔阻塞和心力衰竭15. 肺淤血多由左心衰竭引起,而右心衰竭可引起肝淤血16. 持续淤血的常见后果有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淤血性硬化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17.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升高18. 血栓的类型有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和透明血栓19. 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最常见于DIC弥散性血管内
27、凝血20. 血栓的结局有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21. 来自体静脉及右心的栓子常栓塞到肺动脉或其分支,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栓塞于肝内门静脉分支22. 栓塞的类型有血栓栓塞、羊水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血栓栓塞23. 梗死根据含血量的多少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两大类24. 梗死的原因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持续痉挛、血管受压闭塞25. 贫血性梗死常发生在脾、肾、心、脑等器官;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肺和肠26. 贫血性梗死发生于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出血性梗死的发生条件是器官组织结构疏松,侧支循环丰富,并伴有淤血27.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有变质、渗出、增
28、生28. 实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间质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粘液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等29. 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30. 急性炎症病程一般不超过一个月,病变常以变质、渗出为主,局部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31. 慢性炎症病程常超过半年,局部病变常以增生为主,局部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32. 肝硬化时的腹水属于漏出液,结核性腹膜炎时腹水属于渗出液33. 急性炎症血道蔓延可形成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34. 浆液性炎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35. 纤维素性炎好发于粘膜、浆膜和肺36. 化脓性
29、炎根据病因和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脓肿、蜂窝织炎和表面化脓和积脓三种类型37. 脓肿是指组织内局限性化脓性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蜂窝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38. 肿瘤一般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39. 肿瘤的异型性越大,其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40. 肿瘤的生长方式有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和外生性生长三种41. 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触诊时肿瘤可以推动,术后不易复发42. 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触诊时肿瘤固定,术后易复发43. 肿瘤有局部浸润直接蔓延、转移两种扩散形式44. 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有
30、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45. 癌多经淋巴道转移;肉瘤多经血道转移46. 癌是指上皮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肉瘤是指间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47. 乳头状瘤生长的部位不同,表面覆盖的上皮类型不同,发生在皮肤的为鳞状上皮,发生在胃肠道的为柱状上皮,发生在肾盂、膀胱等处的为移行上皮48. 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癌巢中央可出现癌珠;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49. 风湿病主要累计全身结缔组织,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和脑50. 根据病变发展过程,风湿病大致分为变质渗出期、增生期和纤维化期,其特点是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风湿小体51. 风湿小体的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外围是风湿细胞,其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52. 风湿
31、性心内膜炎最常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53. 风湿病时皮肤病变表现为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多为草绿色链球菌,病变最常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54. 良性高血压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机能紊乱期、动脉病变期和内脏病变期三期55. 高血压病的主要特征性病变是细动脉玻璃样变56. 高血压病时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左心室的向心性肥大57. 高血压病时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表面有弥漫分布的细小颗粒,称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58. 高血压病时硬化的细小动脉常局部扩张形成微动脉瘤,血压骤然升高时可发生破裂出血59. 高血压病时病变主要发生在细小动脉,动
32、脉粥样硬化症病变主要发生在大中动脉60. 高血压病时脑的病变主要有脑出血、脑软化、高血压脑病三种61. 恶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是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病变主要累及肾62. 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泡沫细胞来源于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动脉壁中膜的平滑肌细胞63. 粥样斑块的继发性改变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6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常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的动脉内膜呈半月状增厚,管腔狭窄65.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和冠状动脉性猝死四种临床病理类型6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如果并发斑块内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久性痉挛等,可引起心肌严
33、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发生心肌梗死67. 心肌梗死根据梗死的范围和深度可分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透壁性心肌梗死两种主要类型68. 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合并症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69. 慢支并发肺气肿的机制是细支气管阻塞性通气障碍,细支气管支撑组织破坏70. 肺心病发病的主要环节是肺动脉高压;其主要形成因素是肺细小动脉痉挛和肺毛细血管床减少71.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四期72.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泡内充满纤维素和中心粒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迫73. 大叶性肺炎患者胸痛的主要原因为炎症波及胸膜74. 大
34、叶性肺炎的并发症有肺肉质变、肺脓肿和肺胸、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75. 小叶性肺炎是发生在细支气管和所属肺泡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严重病例病灶常融合成片状,称融合性小叶性肺炎76. 大叶性肺炎的炎症性质属于纤维素性炎,病原体多为肺炎球菌,患者多为青壮年;小叶性肺炎的炎症性质属于化脓性炎,病原体多为细菌混合感染,患者多是小儿、老年人或久病卧床者77. 间质性肺炎多由肺炎支原体和病毒引起,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78. 支原体肺炎常累及间质肺组织79. 硅肺的病变包括硅结节的形成间质和弥漫性纤维化80. 期硅肺病变范围已超过全肺的2/3,可出现直径超过2cm的硅结节81. 硅肺常见
35、的并发症有肺结核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和阻塞性肺气肿82. 鼻咽癌多发生于鼻咽顶部,其次为外侧壁和咽隐窝,多数起源于鼻咽黏膜的柱状上皮83. 肺癌根据发生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三种84. 胃溃疡多发生在胃小弯近幽门处,尤其多见于胃窦部;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以靠近幽门环的前壁或后壁最多见85. 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常合并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86.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中,变性包括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坏死包括嗜酸性坏死、溶解坏死87. 病毒性肝炎按坏死灶的范围和分布不同,可分为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88. 病毒性肝炎时间质的反应性增生包
36、括枯否氏细胞增生、间叶细胞增生及成纤维细胞增生89. 急性普通型肝炎时肝细胞广泛变性,且以肝细胞水肿为主;表现为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而坏死轻微,主要为点状坏死90. 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既有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91. 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镜下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结节状再生和结缔组织增生92. 肝硬化的病变特点以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三种改变为主,并反复交错进行93. 门脉性肝硬化早、中期阶段肝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正常或稍硬;晚期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表面呈结节状,结节大小相仿,直径一般不超过1.0cm94. 门脉性肝硬化相当于国际纯形态分
37、类中的小结节型肝硬化,而坏死后性肝硬化相当于大结节型肝硬化和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95. 肝硬化时较重要的三组侧支循环可分别造成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直肠静脉丛曲张和脐周静脉网曲张96. 大肠癌的好发部位以直肠为多见,肉眼类型左侧大肠癌多为浸润性,易引起肠壁狭窄,早期出现梗阻症状,右侧大肠癌肉眼类型则以隆起息肉型为多见97. 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98. 原发性肝癌晚期肉眼可分为巨块型,多结节型,弥漫型三型,其中以多结节型最常见99.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为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100.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水肿形成的原因主要为水钠潴留和毛细血管通透
38、性升高101.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病变为新月体形成102.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时新月体主要由壁层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103.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为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104.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和基底膜增厚105.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时超微结构主要改变是弥漫型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106. IgA肾病的主要症状是复发性血尿107. 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改变为颗粒性固缩肾108. 肾盂肾炎时细菌感染主要通过上行性和下行性(血源性)两种途径109. 急性肾盂肾炎上行性感染先累及肾盂,下行性感染先累及肾皮质110. 肾细胞癌起源于
39、肾小管上皮细胞111. 肾细胞癌多见于肾的上下两极,尤以上极更多见112.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好发部位是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开口处113. 子宫颈鳞癌的肉眼常见的类型有糜烂型、外生菜花型、内生浸润型和溃疡型114. 子宫颈癌的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居多,其次为腺癌115. 早期浸润癌是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间质浸润,深度不超过5mm116. 葡萄胎的镜下特点为绒毛间质高度水肿、绒毛间质血管消失、滋养层细胞增生117. 绒毛膜癌大多经血道转移,最常转移至肺118. 卵巢囊腺瘤可分为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119. 乳腺癌是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乳腺的任何部位,但以外上象
40、限多见120.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常见病因是缺碘、致甲状腺肿因子的作用121. 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在婴幼儿时,表现为克汀病或呆小症,发生在成人时,表现为粘液水肿122. 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乳头状腺癌123. 糖尿病一般可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两大类124. 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有许多朗格汉斯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再外围有一些淋巴细胞和少量的成纤维细胞125. 原发性肺结核的特征性病变是形成原发综合征126. 通常把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合称为肺原发综合征127. 慢性空洞镜下洞壁分为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质、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最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
41、128. 按病变性质可将结核性胸膜炎分为渗出性和增殖性两种129. 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依病变特点,可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两种130. 伤寒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出血、肠穿孔和支气管肺炎13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为乙脑病毒,流行季节多在夏秋季,病变性质为变质性炎,传染源为病人或中间宿主,传染媒介是蚊类132. 肠阿米巴病病变主要发生于盲肠和升结肠,其溃疡呈烧瓶状133. 血吸虫发育阶段中的尾蚴、童虫、成虫、虫卵等均可引起病变,但以虫卵引起的病变最严重134. 血吸虫病肠道病变常累及结肠,以直肠和乙状结肠最为显著135. 血吸虫性肝硬化时肝脏切面可见增生的结缔组织沿门静脉呈树枝状分布,故有干线
42、型肝硬化之称136. 指出下列疾病的炎症性质:(1)流行性乙型脑炎 变质性炎(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化脓性炎(3)伤寒 急性增生性炎(4)细菌性痢疾 假膜性炎(5)阿米巴痢疾 变质性炎137.举出四种有肉芽肿形成的疾病:风湿病、结核病、伤寒、血吸虫病138.光镜下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细胞核的变化139.脑及脊髓内的神经细胞损伤后修复常形成胶质瘢痕140.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生物性因子。结核病属于炎症性疾病,根据细菌数量和独立强弱以及机体反应不同,其基本病变类型可表现为渗出性病变、增生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141.有“爆发型”和“电击型”肝炎之称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是急性重型肝炎,其光镜下病变特点是
43、肝细胞大片坏死,无明显再生反应14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左冠状动脉降支,其次是右冠状动脉主干143.风湿病时,结缔组织基质发生粘液样变性,胶原纤维发生蛋白样坏死144.肺心病是因肺或肺血管等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而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和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心脏病,其病理学诊断标准是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壁厚度超过0.5cm145.脂肪变性最常发生在肝细胞146.慢性肝淤血常由右心衰引起147.引起蜂窝织炎的主要细菌是溶血性链球菌。渗出的主要炎细胞是中性粒细胞148.大叶性肺炎时,肺泡内的纤维蛋白渗出物不能被及时吸收,可发生肺肉质变,导致肺组织功能永久性丧失149.溃疡病癌变多
44、见于胃溃疡150.肾盂肾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上行性感染151.浸润型肺结核病变中央常发生干酪样坏死,周围为渗出性炎152.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以腹主动脉最严重153.缓进型高血压的血管壁玻璃样变主要发生在细动脉154.发生在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主要的生长方式是浸润性,常见的转移途径是血道转移155.根据梗死灶内含血量多少,可将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156.肿瘤的生长方式包括膨胀性生长、侵袭性生长、外生性生长157.病毒性肝炎属于变质158.肺结核原发综合征包括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结核和结核性淋巴管炎159.滋养层细胞肿瘤包括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160.流脑是由乙型脑炎
45、病毒引起的急性变质性脑脊髓膜炎161.慢性肾盂肾炎的常见诱因有尿路阻塞、医源性因素和尿液反流162.风湿病基本病变可分为:变质渗出期、增生期和瘢痕期163.组织器官在肥大时以细胞的体积增大为主,组织器官在增生时以细胞的数量增多为主164.发生出血性梗死时,组织器官除应具备双重血液循环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侧支循环丰富和组织结构疏松165.根据血管壁的损伤情况,局部出血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两类166.具备吞噬功能的炎症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167.分化程度越高的肿瘤其异型性越小,恶性程度也就越低168.小叶性肺炎可发生的并发症是心衰、呼衰、肺脓肿和脓胸、支气管扩张169.对风湿病有
46、诊断意义的两个皮肤病变是环形红斑、皮下结节170.肺硅沉着病的最常见并发症是硅肺结核病171.门脉性肝硬化晚期可引起门静脉高压、肺功能不全两大系列临床表现172.乳腺癌的好发部位是乳腺外上象限173.伤寒病是累及巨噬细胞的急性增生性炎症,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伤寒性肉芽肿174.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侧近幽门部175.依照炎症的病理学分类及病变特点,乙脑属于变性坏死性炎症;流脑属于急性化脓性炎症176.根据糖尿病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成人患糖尿病多是型177.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属于开放性肺结核病,是结核病重要的传染源178.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和乙状
47、结肠179.坏疽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三种180.羊水栓塞的主要部位是肺181.炎症时全身反应是发热、全身淋巴组织肿大、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多和实质器官的病变182.恶性肿瘤转移的方式有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183.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病变,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脂纹、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三期184.溃疡在镜下由内到外分四层,依次是渗出层、炎症层、肉芽组织层和瘢痕组织层185.肺结核原发综合征X线上呈哑铃状186.细胞坏死时细胞核的变化包括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187.出血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188.蜂窝织炎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脓肿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89.癌多经淋巴道转移,肉瘤多经血道转移19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发生于左前降支,其次右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