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共6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心理学(共60页).doc(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t 护理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和情感过程、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人格也叫个性,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性及自我意识。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的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病人和护士 病人:患各种躯体疾病、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的个体。 护士:主要研究其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的方法,从而维护和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心里学的研究任务:1研究病人的心
2、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2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技术4研究护理心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5研究及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 辩证的原则 伦理学原则护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1) 主管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2) 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3) 临床观察法2实验法:经过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3:调查法:通过访谈或问卷的等形式,系统地、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
3、,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1) 抽样2) 资料收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4个案法:只对一个受试者的研究方法,可以同时使用观察访谈、测验和实验等研究手段。 适用于护理心理学心理问题的干预、心身疾病研究分析等,以及某些研究的早期探索阶段。国外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心理学融入护理实践,强调心身合一2心理学教育成为护理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3应用心理疗法开展临床心理护理4开展定量和质性研究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动力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潜意识理论、性心理学说、人格学说、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潜意识理论: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1潜意识:又称
4、无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受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包括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活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 个体难以承受,通过压抑过程被排挤到潜意识中。潜意识是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意识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心理活动是潜意识的。2潜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包括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其作用是保持对欲望的需求和控制。3意识:是人能自觉得到的部分,与语言有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人格结构理论包括本我、自我、超我1本我:是与身俱来的动物式的活动,相当
5、于潜意识内容不被个体所察觉,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遵循“快乐原则”,它不看条件、不问时机、不问后果地寻求本能欲望的及时满足和紧张的立即释放。2自我:是现实化的本能,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有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代表着理性和审慎。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是无意识的。3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长期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类似于良心、良知、理性等,大部分属于意识层面,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它按“质善原则”性本能和性心理发展理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生本能;死亡本能或攻
6、击本能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释梦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欲望绕过前意识的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精神分析理论的意义:可以解释正常的心理活动,又可以解释异常的心理现象,对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及规律有重要的贡献。行为主义理论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形式,这些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经典条件反射、
7、操作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实验2经典条件反射的重要现象:强化 泛化操作条件反射理论1操作条件反射实验2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正强化 负强化 消退 惩罚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意义社会观察学习理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不能用传统的学习理论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在获得习惯行为的过程并不都得到强化。内脏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理论的意义:护理人员需学习一定得行为干预技术,以提高科学化、程序化心理护理水平。人本主义理论人是具有潜能和成长着的个体,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及社会文明有积极作用的问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高到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8、、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3人本主义理论的意义重视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本质是向上的,强调研究正常人的心理。人本主义心理疗法强调咨询关系的建立及重要性;相信人有充分的潜力并自我实现;发展了来访者叙述的技巧;用来访者代替病人,增强了对来访者的尊重。认知理论1埃利斯的ABC理论在环境刺激或诱发刺激A和情绪后果C之间有信念或信念系统B。A代表与情感有关系的诱发事件;B代表当事人对此产生的信念;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代表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的反应。 通常认为,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作用。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C受B的影响,即受到人们的
9、认知态度和信念的影响。贝壳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各种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不是由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经由个体接受、评价、赋予事件以意义才产生的。贝克的认知疗法接受了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和行为反应的中介的观点、认知情绪和行为不是由事件直接引起,而是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包含两个层次,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和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 认知歪曲的五种形式,即任意推断、过度引伸、夸大或缩小和“全或无”思维。认知理论的意义:有关人类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产生提供了理论解释,对于指导个体心理发展和保持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形成的认知疗法及结合行为治疗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现代心理干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10、1978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开端。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实质心理现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过程,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即常说的知、情、意。人格由三方面组成:人格倾向性 人格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人格倾向性:动机 需要 兴趣 信念,是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行为额内部动力。人格特征:能力 气质 性格,是稳定的、本质的内在特征自我意识:人对自身的一种意识,由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组成,是一种自我调节系统
11、。心理的发生和发展1心理现象的发生心理出现的标志是生物能够建立条件反射,也就是具有了信号性反应。2动物心理得发展1) 感觉阶段2) 知觉阶段3) 思维萌芽阶段:大脑皮层在心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动物心理发展到了最高水平。3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本质区别是意识。意识是人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觉知。 直立行走、劳动和语言对人类意识的产生起了决定性作用。3心里的实质脑是心里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管能动的反映1)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错过了语言发展期,即使大脑发育正常,心理活动的水平也大受影响。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
12、映3) 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第二节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构成。1感觉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一切较高级的心理活动都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感觉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2) 分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前者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和作用;后者是感受身体位置和运动及内脏的不同状态。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大小;阈限:感受性的大小。 绝对感觉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最小差别量
13、的感觉能力。4)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同时对比 先后对比(3)感觉后象(4)联觉(5)感觉补偿2知觉1)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 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特性的反映;时间知觉指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和周期性的反映;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反映。3)知觉的特性(1) 知觉的选择性(2) 知觉的整体性、(3) 知觉的理解性(4) 知觉的恒常性4)感知觉与临床护理3记忆1) 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 分类: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时间: 瞬时记
14、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4)遗忘及其规律(1) 时间规律:先快后慢(2) 材料的性质:形象、动作、情绪为内容,保持较长;语词、逻辑为内容,遗忘较快。(3) 学习程度:学习程度越高、保持效果较好。(4) 遗忘与位置的关系:开头与结尾易记忆,中间易忘。(5) 对所识内容的骨架不易忘、细枝末节易忘。5)记忆与临床护理4思维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即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认识活动过程。特点:间接性 概括性2)分类:按思维水平和凭借物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按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进行分类: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按解
15、决问题的态度分类: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3)思维的基本过程(1) 分析与综合(2) 分类和比较(3) 抽象和概括(4) 归纳和演绎4)问题解决的思维(1)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心理定势 功能固着 迁移 动机强度 人格特征5)思维与临床护理想象1) 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 分类:据想象产生时有无预定目的分: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1) 有意想象: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3)想象与临床护理注意1)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大特性。2)分类:据有无目的性和抑制努
16、力的程度分为: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3)注意的品质(1) 注意的广度(2) 注意的稳定性(3) 注意的分配(4) 注意的转移4)注意与临床护理情绪与情感过程概述1)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情绪早,情感产生晚 (2)情绪是在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则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所特有的。 (3)情绪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人对事稳定态度的反映。 (4)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则是感情的内容,情感的表达会伴随情绪的反映。3)情
17、绪和情感的维度与两极性:维度: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性,性质上看:肯定和否定的情绪情感动力上看:增力和减力两极激动性上看:激动与平静两级强度上看:强弱紧张度上看:紧张和轻松分类1) 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惧2) 情绪状态 心境 激情 应激 3)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1) 外部表现:与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外部变化称为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2) 生理变化:主要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皮肤电、脑电波以及内外分泌腺等方面的变化。情绪与临床护理常用情绪调节方法:(1) 认知调节(2) 转移调节(3)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4) 放松训练(5) 增加幽默
18、感(6) 适度宣泄意志过程概述1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2特征1)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2)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 有自觉目的的行动意志品质1) 自觉性2) 坚韧性3) 果断性4) 自制力第三节 人格概述1定义: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人格结构1) 人格倾向性2) 人格心理特征3) 自我意识3人格特点1) 独特性与共同性2) 稳定性与可变性3) 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4) 整体性4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1) 生物遗传因素2) 环境因素(1) 家庭环境(2) 学校环境(3) 社会文化环境3)实践活动
19、4)自我教育5人格理论1) 人格特质论2) 人格类型论人格倾向性1需要 概念是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1) 需要是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2) 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着,以意向和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3)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种类1) 按需要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 按指向的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的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2动机1)概念 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动机产生的原因:(1)内在条件,即需要,包括生理性需
20、要、社会性需要;(2)外在条件,即诱因,物质的和精神的。动机的功能:(1)始动的功能,引发人的活动;(2)维持调节功能,(3)指向功能,引导这一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2)种类据性质:生理性和社会性动机据动机来源: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3)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人格心理特征能力:1概念:是指成功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直接y影响活动效率。能力包含:实际能力 潜在能力2种类 按能力的倾向性: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气质1是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1) 人的气质具有明显的先天性,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
21、所制约。2)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3) 气质不能决定个人的成就。4) 气质与性格、能力等其他人格心理特征相比,更具稳定性。2气质的生理基础与分类学说1) 胆汁质 张飞2) 多血质 韦小宝3) 粘液质 薛宝钗4) 抑郁质 林黛玉3气质的意义1) 气质是人格赖以形成的条件之一,它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学内涵。2) 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类型也无好坏之分。胆汁质:热情、积极也可任性粗暴。 多血质:工作能力强,易适应新的环境,但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恒心。3)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4) 气质不影响活动的性质,但可以影响活动的效率。5) 对于不同的职业来
22、说,对从业者的气质有不同的要求。6) 教育工作中必须根据气质因材施教。性格1概念: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2)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3) 性格表现在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中。2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性格和气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3性格的特征1) 性格的态度特征2) 性格的理智特征3) 性格的情绪特征4) 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类型1) 功能优势学说:理智型性格的人 情绪型性格的人 意志型性格的人2) 内外倾向学说:外向型的人,内向型的人3) 独立顺从学说:独立型的人,有主见,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顺从型的人,
23、缺少主见,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自我意识1概念: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2自我意识的结构1) 自我认识2) 自我体验3) 自我调节自我意识的培养1) 树立正确的自我观2) 积极的悦纳自我3) 有效的控制自我4) 不断地超越自我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第一节 应激的概念应激:也被称为压力1坎农的稳态与应激:坎农提出的稳态学说和应激概念,是应激研究的起点。机体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保持内环境稳定的过程称为内环境或自稳态。当刺激使自稳态打破,个体的生理机制会出现以下变化: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交感兴奋性增高;2)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3)呼吸频
24、率加快,潮气量增加4)脑和骨骼肌血流量增加,而皮肤、黏膜和消化道血流量减少5)脂肪动员,肝糖原分解6)凝血时间缩短。这种面对严重刺激出现的整体反应,称为应激。2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与应激,标志着现代应激研究的开始。各种各样的不同因素都可以引起同样的反应,都可以产生同样的应激症候群,称之为一般适应综合征。经历:警戒期 抵抗期 衰竭期 3拉扎勒斯的应激、认知评价与应对认知评价及应对方式在应激中的重要中介作用。应急刺激或生活事件虽然是应激源,但应激反应是否出现以及如何出现,决定于当事人对事件的认知。应激是个体“觉察”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
25、良。应激理论模型1)应激过程模型2)应激系统模型应激源1应激源: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2应激源的分类据来源分类1) 内部应激源2) 外部应激源据应激源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属性分类1) 躯体性应激源2) 心理性应激源3) 社会性应激源4) 文化性应激源据应激源的可控制性分类1)控制性应激源2)不可控制性应激源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认知评价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的认知估计。分为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应对方式应对:又称应对策略或应对,是个体对应激源以及因应激源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分类:1) 通过直接的行动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应激的关系
26、:抗争、逃避、妥协等2) 麻痹自我感觉的活动改变自我,而不是改变应激源。广泛认同的1) 问题为中心的应对2) 情绪为中心的得应对社会支持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员、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分类:客观支持:个体与社会所发生的客观的或实际的联系程度,包括得到的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关系。 主管支持:个体体验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和满意的程度。人格特征人格影响应激过程的机制:1)暴露差异假设2)反映差异假设第三节 应激反应1应激的生理反应应激反应:当个体经认知评价而觉察到应激情况的威胁后,就会引起个体生理、心理、行为
27、和社会的变化。应激的生理反应涉及到的调节系统:1) 应激反应的心理-神经中介途径2) 应激反应的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途径3) 应激反应的心理-神经-免疫中介途径2应激的心理反应1) 认知反应:偏执 灾难化 反复沉思 “闪回”与“闯入性思维” 否认、投射、选择性遗忘2)情绪反应:焦虑 恐惧 抑郁 愤怒 敌意 无助3应激的行为反应1) 逃避与回避2) 退化与依赖3) 敌对与攻击4) 无助与自怜5) 物质滥用4应激的综合反映1) 亚健康状态:三个阶段:应激唤醒阶段 能量储备阶段 耗损阶段2) 崩溃3) 延缓性应激反应第四节 心身疾病1心身疾病的概述1) 心身疾病:又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
28、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理解心身疾病应注意:1)生物或躯体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心理社会应激起到“扳机”作用。2)个体特征与某些心身疾病密切相关3)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4)以躯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为主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上6)同一病人可有几种心身疾病存在或交替发生7)病人常有相似或类似的家族史8)疾病常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 2心身疾病的范围3常见的心身疾病: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理应激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人格特征:A型行为好胜、易怒、时间紧迫感和敌对倾向等特征;B型行为者
29、无竞争压力、不争强好斗、办事慢条斯理、工作有主见2)原发性高血压情绪因素:常处于压抑或敌意的人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正常人高出30%以上。会增加血管内壁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物质的积累,使血压升高。环境与文化因素人格特征:高血压者:求全责备、刻板主观、易激谨慎压抑却难以控制住情绪。A型行为者的血浆肾上腺素活性较高。3)糖尿病心理应激人格特征:倾向于内向、被动、感情不易冲动者4)消化道溃疡人格特征:孤独、缺少人际交往、被动拘谨、顺从、依赖性强 第四章 心理评估第一节 心理评估概述1心理评估:应用观察法、访谈法和心i理学测验等多种心理学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
30、述。2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1) 确定评估目的2) 了解被评估者的一般情况3) 对重点发现问题、特殊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评估4)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判断3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1) 实施原则:动态实时原则 综合灵活原则2)注意事项:评估人员的要求:(1)工作态度:热情、耐心、细致、尊重病人,同时严肃、认真、审慎。 (2)一定专业技能 (3)具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心理评估方法的注意事项:掌握各类心理评估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是否适合自己准备评估的对象;熟练运用各种心理评估法及各种分析评估结果的方法;对影响评估的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可正确看待评估结果,联系实际情况客观解释结果。第
31、二节 临床护理心理评估基本方法行为观察法1行为观察法:指在完全自然或接近自然的条件下,对个体可观察行为的过程或者结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目的:描述临床行为表现、评估心理活动、检测行为变化,提供客观依据。2行为观察法的设计:观察情景 观察目标行为 观察时间 观察记录记录:叙述性记录、评定性记录、间隔性记录、事件记录、特殊事件记录3行为观察法的注意事项1) 尽可能客观、系统、全面而准确地观察目标行为2) 观察者应认识到自己对被观察者的整体印象,评价自己的主管判断是否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3) 观察者应控制好自己4) 对于与自己年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相差相差悬殊的人,尽量站在被观察者的角度去
32、理解他们的行为。5) 观察结果尽量用描述性方式记录目标行为,避免用解释的方式,对观察行为产生的原因需进行合理探索和解释。4行为观察法的特点:优点1) 在被观察者不知情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观察,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相对真实可信。2) 可在某些特殊人群(语言障碍者、发育迟缓儿童和聋哑人)进行3) 相对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地点、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制约缺点:观察到的只是表现的行为表现,有些只出现一次,无法重复,且受观察者主观意识和自身水平的影响。临床访谈法访谈:是访谈者与来访者之间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会晤,是访谈者收集信息、诊断评估和治疗干预的基本沟通手段。1访谈的内容:一般性资料访谈的内容:1) 来访者的基本情
33、况2) 婚姻及家庭情况3) 个人习惯4) 健康情况5) 近期日常活动情况6) 生活事件7) 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心理评估资料访谈的内容:1) 你的问题和麻烦2) 能描述一下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吗?3) 这些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出现4) 它经常发生什么5) 这些问题发生后还经常变化么6) 是否还有别的方面的相继改变2访谈的策略和技巧1) 建立良好的合作和信任状态(1) 访谈者保持自然、放松和积极关注的姿势(2) 用友好和接纳的方式交谈,维持适当的目光接触(3) 说话的声调平静、温和、富有感染力(4) 努力使访谈称为双方都积极参与的活动,不轻易中断来访者的谈话,对其言语和非言语行为都作出适当的反应。(5
34、) 及时发现来访者由于担心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鼓励,安慰他们,打消来访者的顾虑2)注意倾听的技巧 耐心、专注、诚恳;注意距离、姿态、举止、应答。3访谈法的局限性1) 易产生“偏好反应”2) 访谈法特别是非结构式访谈的信度和效度很难确定3) 来访者在访谈中有可能提供不准确的信息4) 如果访谈双方之间语言不熟悉则易导致理解错误5) 所需时间较多,对环境要求也较高。心理测验法1心理测验: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在标准的情境下,使用一定得操作程序对个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测量技术。2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1) 信度:重测信度 分半信度 正副本信度 评分者信度2) 效度:内容效度
35、效标效度 结构效度3常模:均数 标准分 百分位 划界分 比率4心理测验的标准化3心理测验的使用原则1) 标准化原则2) 保密原则3) 客观性原则4心理测验的分类1) 按测验对象分:个别测验 团体测验2) 按检测方式分类:问卷法、作业法和投射法3) 按检测的目的及功能分类:能力检测、人格检测、神经心理检测、临床症状评定量表、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职业咨询测验等。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第三节 临床常用心理量表的使用人格测验1客观测验是指一种自陈式问卷,受试者要求回答关于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系列问题,如回答“对”、“错”或这个陈述对受试者的
36、典型性程度。EPQ有三个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E量表:内向维度 N量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维度 P量表:精神质维度 L量表:掩饰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为: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2投测测验:洛夏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智力测验是评估个人一般能力的方法,是根据相关智力概念和理论经过标准化过程编制而成。1智商1)智商: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2)智商的分布和分类标准:代表性:韦克斯勒智力分类。2常用的智力量表1) 斯坦福-比奈测验2)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3智力量表的临床应用1) 用于儿童保健和优生优育2) 用于老年医学3) 用于法医学4) 临
37、床心理咨询第五章 心理干预第一节 心理干预概述心理干预的概念心理干预:以心理学理论和原理为指导,有计划、按步骤地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体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临床护理心理干预种类与技术1团体心理干预与个体心理干预1)团体心理干预:(1)“稳定情绪”技术。(2)“放松训练”的技术。(3)“社会支持”技术。2)个体心理干预。2障碍性心理干预和发展性心理干预3参与性、影响性和非语言性心理干预4精神分析、行为、认知和人本心理干预第二节 支持疗法支持疗法:全称支持性心理治疗,指护士应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为病人提供精神森支持的心理治疗方法。 常用的技术有:倾听、共情、安慰与
38、开导、解释、建议和指导。1倾听的方法:非语言关注、重述、重度、询问、情感反应2倾听的注意事项:1)倾听并非仅仅是用耳朵听2)善于倾听3)倾听更重要的是理解病人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4)不要急于下定论5)不要轻视病人的问题6)不要干扰、转移病人的话题。共情技术共情: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对护士:1)通过对病人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2)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病人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的理解病人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3)护士运用咨询技巧,把共情传给对方,表达自己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共情的方法:1)设身处地2)通情达理3)神入共情的注意事项:1)护士视角需要转
39、换2)共情的基础不是与病人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病人及其问题。3)表达共情不能一视同仁,要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异。4)表达共情应该把握时机,做到适度,才可恰到好处。5)表达共情要善于实现护士-病人之间的角色转换。6)还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注重姿势、目光、声音、语调等的表达。7)要考虑病人性别、年龄、文化习俗等特征。安慰和开导技术是指个体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向持有消极心理的个体传达理解、支持和鼓励,开导积极向上的过程。安慰和开刀的方法:1)亲近微笑法2)宣泄鼓励法3)开导指导法安慰与开导的注意事项:1)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基础2)因时因地安慰与开导3)安慰与开导是科学解释、建议和指
40、导技术解释、建议和指导的方法:1)知识宣教2)操作说明3)通俗比喻解释、建议和指导的注意事项:系统科学 循序渐进 积极正性 态度真诚积极的语言技术积极语言的方法:亲切问候法 解释开导法 关心体贴法 准确合理法 鼓励暗示法暗示暗示治疗法:护士通过对病人的积极调动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一种方法。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促使人们按照暗示者所指引的方向行动或者思考,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暗示的方法:言语暗示 操作暗示 药物暗示 其他方法如:环境暗示、笔谈暗示、自我暗示 第三节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以学习理论和条件反射理论为依据的心理治疗技术
41、,人的问题行为、症状是由错误学习导致的,主张将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病人当前的行为问题上,以促使问题行为的变化、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诱导病人有计划、有步骤地暴露在导致焦虑的情境中,并通过身体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的操作:1)学会肌肉放松2)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3)实施脱敏系统脱敏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降低病人的情境性焦虑2)增强病人应对能力2)心理健康教育与住院期教育有机结合厌恶疗法厌恶疗法:是一种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厌恶疗法的操作:1)确认靶症状2)选择合适的厌恶刺激3)厌恶疗法应在
42、严格控制下使用正强化技术定义:指任何有主意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强化手段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正强化技术的操作:1)选择和确定目标行为2)选择强化物3)强化治疗强化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用于矫正某些社会行为障碍2)用于康复治疗的病人3)用于儿童不良习惯的矫正示范法是指提供特定行为的模型、范本、即榜样,进行行为示范。示范法的操作:1)选择合适的示范模型2)共同参与示范3)在示范过程中综合运用鼓励、奖励、动画视频以及教育手段等。示范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调节情绪 建立自信 塑造行为生物反馈与松弛治疗生物反馈:借助电子仪器将体内一般不能被人感知的生理活动变化信息,如肌电、皮肤电、心率、
43、血压等加以记录,放大并转化成能被人所理解的听觉或视觉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认识和体验,学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控制自身生理活动的过称。生物反馈疗法:就是个体运用生物反馈技术,控制和调节不正常的生理反应,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防病治病目的的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的方法:1)记录肌电信息的电极安放2)在指导语的引导下进行治疗3)治疗时间松弛治疗松弛治疗定义:通过机体主动放松使人体验到身心的舒适,以调节因紧张反应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松弛治疗的方法:1) 渐进性松弛疗法2) 自主治疗第四节:认知疗法认知疗法:通过认知和情绪技术手段来改变病人对事件不合理的认识、解释和评价。埃利斯的合理情
44、绪疗法1合理情绪疗法的定义: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A),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等认知内容(B),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C)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2合理情绪的操作1) 心理诊断:(1)建立良好的护患工作关系,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2)找出病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激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找出他们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3)护士病人一起协商,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包括情绪和行为两个方面。(4)向病人介绍ABC理论,使其接受这种理论和认识到A、B、C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问题初步分析。2)领悟:三种:(1)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2)不合理的信念引起情绪和行为问题,自己应该对自己情绪和行为问题负有责任,应进行细致的自我审查和反省(3)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症状。3)修通:使病人修正和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使减轻或消除。强调人自身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常用矫正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方法:(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认知家庭作业。(4)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