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专业工作手册(共4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专业工作手册(共49页).doc(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结构专业工作手册(第一版) 2008年11月目 录1 结构专业岗位职责 12 结构设计流程、深度和专业配合 2 2.1 结构设计流程简述 2.2 设计文件(含结构计算书)深度 2.3 结构专业向建筑、机电专业提资内容 3 结构设计校审要点 13.1 校对及设计自校3.2 审核(定)4 超限高层的检查判断 15 设计后期服务(现场服务)工作要点 15.1 综述5.2 现场服务依据5.3 现场服务的主要内容5.4 现场服务工作要点5.5 施工过程中必要的设计修改工作要点5.6 设计分包的审核会签工作要点5.7 一般性施工质量事故处理工作要点附录1 结构专业定案单示例 1
2、附录2 结构计算指标一览表示例 1附录3 结构计算书目录示例 11. 结构专业岗位职责1.0.1 结构专业分设设计人(制图人、计算人)、校对人、专业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岗位。1.0.2 设计人(制图人、计算人)岗位职责设计人(制图人、计算人)是设计工作的主体实施者。设计人对工程设计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负直接责任。1.0.2.1 认真收集研究设计基础资料,贯彻设计任务书和批文的要求。1.0.2.2 做好多方案比较,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参加专业定案会并严格按定案结论精心设计。1.0.2.3 按时完成所承担部分的设计、计算、制图等工作。使设计成果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规定和设计深度
3、的要求。1.0.2.4 设计中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环保、节能、经济的技术和材料。1.0.2.5 在专业负责人安排下做好验槽、施工交底等现场服务工作以及处理施工中发生的有关专业技术问题。1.0.2.6 按院技术管理要求做好设计文件的归档工作。1.0.3 校对人岗位职责校对人对设计成果进行校对,对设计文件表达的准确性负责。1.0.3.1 校核设计成果是否正确执行了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 规范、规定。1.0.3.2 校核设计文件深度是否满足要求。1.0.3.3 校核说明文字是否表述正确、文理通顺、无错别字。1.0.3.4 校核图面所有尺寸、标高、图例、说明、数据、单位有无错误遗漏,剖面、索引是否正确。1
4、.0.3.5 校核设计成果是否满足建筑及其它专业条件,尺寸、数据一致。1.0.3.6 校对计算书的正确性,设计图纸与计算书的相符性。1.0.3.7 填写校对记录单并确认得到修改正确后签署设计文件。1.0.4 专业负责人岗位职责专业负责人是工程项目中本专业的设计主持者和组织者,对本专业的设计进度和总体质量负主要责任。专业负责人需由相应等级的注册工程师担任。1.0.4.1 负责结构专业设计的进度安排和组织实施。代表结构专业签署项目进度表。1.0.4.2 负责收集管理设计项目的原始资料及外部条件,组织必要的调研工作。1.0.4.3 组织召开设计项目的专业定案会议,参加综合定案会。1.0.4.4 负责
5、本专业的技术统一工作,制定适用于本项目的统一技术措施。1.0.4.5 负责本专业与其它专业间的接口,负责审核专业互提条件,保存专业互提条件(至工程竣工)。1.0.4.6 参加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交底、现场服务、竣工验收等。1.0.4.7 负责工程项目本专业原始资料、定案单(评审单)、校审单、工程联系单、相关文件、公函等的汇总整理和归档。1.0.4.8 审查设计产品的总体质量和设计深度是否满足业主要求(设计任务书)、批文要求、规范要求;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定案结论,各设计人的成果文件是否协调一致,是否符合建筑等专业条件,与人防、钢构、预应力等外部协作是否协调,施工的可行性、便利性。1.0.5 审核人
6、岗位职责审核人是设计工作的技术指导者和技术总负责,负责解决结构专业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确定所管项目的专业定案并对结论负责。1.0.5.1 必要时参加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交底、现场服务、竣工验收等。1.0.5.2 审核设计方案、设计原则和计算原理正确。1.0.5.3 审核设计产品满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等要求。1.0.6 审定人岗位职责审定人是设计工作的技术指导者和技术总负责,负责解决结构专业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确定重大或院管项目的专业定案并对结论负责。1.0.6.1 审定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地方颁布的方针政策、规范、规定情况。1.0.6.2 审定设计满足合同、批文要求执行情况。1.0
7、.6.3 审定设计标准适当性,结构方案合理性,新技术、新材料可行性可靠性,审定设计是否满足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2. 结构设计流程、深度和专业配合2.1 结构设计流程简述2.1.1 方案阶段-流程图见图2.1.1 2.1.1.1 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或方案草图),参与建筑构思讨论。2.1.1.2 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搜集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抗震设防烈度、风荷载、结构材料等信息、相类似的工程案例、经验等)。2.1.1.3 与方案建筑师讨论确定结构方案,撰写结构方案设计说明,一般方案阶段由专业负责人或审核人负责完成全部工作,无需进行结构分析及绘制图纸,但对复杂工程,如大跨度公
8、共建筑等,可进行初步简化计算,并绘制简单的结构概念设计图。图2.1.12.1.2 初步设计阶段-流程图见图2.1.22.1.2.1 接收建筑、机电专业提供的条件图。 2.1.2.2 根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和院相关岗位人员名单确定审核(定)人、专业负责人(注册结构工程师)、各子项设计人,各子项校对人。2.1.2.3 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搜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风荷载、结构材料等信息)。2.1.2.4 设计人根据上述条件,进行结构设计方案构思、各子项结构初步计算、比较。2.1.2.5 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审核人主持、主要设计人参加专业定案会,共同研究确定各子项基础选
9、型及上部结构选型,如为高层建筑,应分析判定各高层子项工程中是否存在超限高层建筑。2.1.2.6 根据定案单,进行工程各子项结构详细计算,绘制结构初设图纸,由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撰写初步设计结构篇(如为多子项工程,各子项均应提供主要计算结果),各设计人认真自校修改后提交校审人,经校审修改后提交设总。2.1.2.7 结构专业相关人员参加初步设计审批会议,专业负责人代表结构专业进行设计介绍,解释答复相关部门(主要是抗震办)关于结构设计问题的询问。2.1.2.8 如工程项目为超限高层建筑,尚应按建设部令第111号的要求,报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本审查一般在初步设计审批会前由设计发
10、包人通过抗震办委托全国或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审查前应呈报“超限高层建筑抗震专项审查报告”,其深度要求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6220号)和工程所在地的相关实施细则,如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沪建建2003702号文)的相关要求执行(应比结构初步设计深度略深,特别应着重阐明对超限部分的判断说明及相应加强措施,结构特别复杂、抗震规范、混凝土和钢结构高层规程暂未列入的其他高层建筑结构和建筑高度超过B级高层限高的超限高层宜考虑抗震性能设计)。图2.1.22.1.3 施工图设计阶段流程图见图2.1.32.1.3.1 根据项目规模、
11、复杂程度和院相关岗位人员名单确定审核(定)人、专业负责人(注册结构工程师)、各子项设计人,各子项校对人(由多子项组成的工程项目,如住宅小区,设计人、校对人宜13个子项各一人,专业负责人、审核、审定人宜为一人)。2.1.3.2 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第一次条件图(专业负责人应检查各子项条件图深度是否满足要求),开始进行结构建模计算分析。2.1.3.3 查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检查孔距、孔深、内容是否符合地基基础设计要求,岩土设计参数是否有异常,发现异常或存在有疑问时(如报告中未提供工程抗浮设计水位、缺少沉降计算参数、未提供设计可能选用的桩型设计参数等),应将问题汇总后发文给设计发包人转地勘单位解释确认
12、并补充提供相应必要的岩土设计参数。2.1.3.4 搜集工程所在地与结构专业相关的资料,如当地常用基础型式、桩基础类型,施工能力、施工条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砌体材料、结构设计(如控制住宅楼板裂缝的相关结构设计规定)的相关规定、设计发包人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应由设计发包人出具正式书面函件)等,将需要设计发包人确认的结构设计问题(如结构型式、基础选型、填充墙材料及容重、是否采用HRB400钢筋等)正式发函给设计发包人确认。2.1.3.5 专业负责人组织各子项主要设计人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工程特点,对基础选型及上部结构选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2.1.3.6 专业负责人编制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13、交专业定案会讨论确定,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结构安全等级、构件抗震等级等设计参数、电算参数取值,电算结果控制指标、构造配筋的结构构件(梁、板、柱、剪力墙)的标准作法及大样图等,设计人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对于多子项,设计人较多的工程项目(如住宅小区等),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对统一各子项设计人施工图纸的表达方式、构造做法、构件配筋,结构技术经济指标(钢筋含量及砼用量),提高设计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应重视其编制、审核工作,并在设计过程中由专业负责人监督各子项设计人落实执行。2.1.3.7 第一次专业定案会: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召开,审核(定)人主持,设计人、校对人参加(必要时可邀请设计总负责
14、人和相关专业负责人参加),设计人应提交各子项“计算指标一览表”和设计草图等供讨论,定案会上讨论确定基础型式、上部结构选型,结构计算分析参数等,如为高层建筑,应分析判定各高层子项工程中是否存在超限高层建筑,对初步计算结果进行确认,讨论通过本项目的结构设计统一措施。2.1.3.8 各子项设计人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分析,各子项计算结果汇总后,由专业负责人给其它专业反提条件。2.1.3.9 专业负责人(主要设计人亦可参加)参加由设总组织召开的综合定案会,并根据综合定案会结论调整修改结构布置及计算模型。2.1.3.10 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召开第二次专业定案会,对结构计算结果进行最终确认,并讨论决定设计中的技
15、术细节问题(对于由多个设计人参加的多子项住宅区,应注意结构设计做法的统一性),根据工程复杂程度,专业负责人亦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专业定案会次数。2.1.3.11 各设计人根据上述步骤确定的结构设计原则、结构计算结果开展结构施工图绘制,接受机电专业的条件图进行结构构件上的孔洞预留,接收建筑专业第二次条件图进行建筑节点、楼梯的设计。2.1.3.12 图纸完成后设计人进行认真自校修改后提交校审人。2.1.3.13 校审人根据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和标准、本项目结构设计统一措施、本项目定案结论单、建筑机电专业条件图和本工作手册第三章规定的校审工作要点对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校对、审核(定)。2.1.3
16、.14 设计人根据校审意见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计算书、施工图纸提交校审人复查。2.1.3.15 专业负责人会同各子项主要设计人参加出图前由设总组织的各专业的图纸会签。2.1.3.16 出图(含计算书整理、装订和签章),并将设计依据文件,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批意见(如超限高层抗震专项审查意见)、本专业与设计发包人的相关来往函件、定案单、校审纪录单、各专业条件图、施工图审查意见回复单等,汇总至专业负责人处检查无误后交设计总负责人存档。2.1.3.17 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送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如工程为超限高层建筑,应报送“超限高层抗震专项审查意见执行报告”,对“超限高层抗震专项审查意见”执行
17、情况逐条进行回复,并注明相应的施工图纸号及计算书部位)。2.1.3.18 回复施工图审查意见并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相应修改后正式出图,提交设计发包人。2.1.3.19 提供设计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现场服务和参加各项验收。图2.1.32.2 设计文件(含结构计算书)深度2.2.1 结构设计各阶段(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的设计文件(含相应图纸、说明书、计算书等)的深度要求应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3年4月颁布)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2.2.2 所有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首页)应以院技术部颁发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及结构设计总说明范本使用说明为蓝本,根据具体工程特性(
18、工程所在地行政区域、结构类型、基础型式等)进行必要的修订、增补、删减。2.2.3 定案单应包括以下内容:2.2.3.1 工程概况及各子项地上、地下层数、结构高度、。2.2.3.2 结构安全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当采用JGJ94-2008进行桩基础设计时)、建筑类别(乙类或丙类)、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和使用功能,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雪荷载、特殊活荷载的确定等。2.2.3.3 结构单元的划分,结构缝(含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设置的确定。2.2.3.4 基础型式:采用天然地基(扩展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等)或桩基础、桩
19、型,桩长,持力层,地基处理方法、基础埋深等。2.2.3.5 地下室底、顶板结构型式,抗浮设计水位,抗浮设计方案,地下室顶板或地下一层楼板是否可以作为计算嵌固端等。2.2.3.6 上部结构体系(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异形柱结构、钢-砼混合结构等),大跨度空间的结构型式(井字梁、网架、网壳、预应力构件等)。2.2.3.7 选定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钢筋种类,砌体及砂浆的强度等级)。2.2.3.8 结构计算分析参数、分析结果的讨论确认。2.2.3.9 结合计算分析结果及建筑结构平立面规则性,判定各子项是否属超限高层建筑。2.2.3.10 钢筋混凝
20、土结构构件(不同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墙、框支柱等)的抗震等级。2.2.4 计算书深度及签署规定:2.2.4.1 除计算机打印的结果外,书写计算书可用铅笔、钢笔、签字笔。不得使用圆珠笔。计算书的书写应清晰、整洁。2.2.4.2 设计人对自己的计算结果应先进行自校后交校对人,校对人应对计算书中的原始数据、计算简图、计算过程(包括使用的公式、手册、图表)及计算结果校对,并对错误或有疑问结果做出标记。计算错误的部分,由原设计人修改。对改正后的结果,应再次校对。2.2.4.3 专业负责人、审核人对经校对修改后的计算书进行核定。2.2.4.4 设计人、校对人、专业负责人及审核人在计算书封面上签
21、字,交设计总负责人归档。2.2.4.5 计算书中应有以下文字说明:应有目录(含计算书总册数及本分册编号),计算书的首页应有说明本计算书所包括的计算内容(部位),计算完成的时间。对于修改部位的计算书,应注明修改部位,作废部位等内容。2.2.4.6 电算计算书中应说明所采用的程序名称,版本号,不应写入非正版或未经国家授权的权威部门鉴定通过的程序。2.2.4.7 无论是电算还是手算,在计算书中必须有各种荷载取值的计算内容,特殊荷载要说明荷载取值来源。2.2.4.8 计算书中应说明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的抗震等级。2.2.4.9 基础部分计算书中应有说明基础埋置深度,持力层的选定内容。基础混凝土强
22、度等级低于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进行局部承压验算(强条)。2.2.4.10 计算书中应说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材种类;砌体结构应说明采用的砖、砌块、砂浆等材料标准、规格。2.2.4.11 计算书中的楼层标记宜采用标高333层,不宜用一、二、三、层等标记法。2.2.4.12 电算时,应对结构计算简图做必要的说明。对手算的计算书,应有结构(构件)计算简图,计算公式。2.4.4.13 电算计算结果的超筋信息文件应说明处理情况。2.2.4.14 对于复杂的计算公式,应说明公式所在计算图表、手册的名称,公式所在页数。2.2.4.15 采用标通图的标准构件时,应给出构件实际承受荷载的标准值
23、(或设计值)及所选构件允许的荷载标准值(或设计值)值,并应注明标通图集的名称和图集号。2.3 结构专业向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提资内容2.3.1 初步设计阶段提供下列资料:2.3.1.1 上部结构选型 基础选型。2.3.1.2 各层结构平面布置。2.3.1.3 主要梁、柱、剪力墙的大致截面尺寸,砌体结构承重墙平面位置、承重墙厚度、构造柱平面位置、截面尺寸。2.3.1.4 结构缝(含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设置位置及缝宽。2.3.1.5 结构材料。2.3.2 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下列资料:2.3.1.1 上部结构选型 基础选型,结构材料。2.3.1.2 各层结构平面布置。2.3.13 梁、板
24、、柱、剪力墙等结构构件详细的平面位置、截面尺寸,砌体结构墙体厚度、构造柱位置、截面尺寸。2.3.1.4 结构缝(含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设置位置及缝宽。2.3.1.5 基础埋深、基础大样,地下室底板厚度,标高,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体平面位置、厚度。2.3.1.6 对各设备吊装孔定位尺寸、大小,对剪力墙、板、梁上预留孔洞要求的鉴定和反馈。2.3.1.7 配合给排水专业明确水箱、水池的平面位置、尺寸。2.3.1.8 配合电气专业进行防雷接地设计。2.3.1.9 配合建筑专业进行楼梯净高尺寸,楼梯梁板尺寸确认。3. 结构设计校审要点3.1 校对及设计自校3.1.1 初步设计校对3.1.1.1 检查结
25、构说明、图纸内容完整、齐全满足“深度”要求。3.1.1.2 设计说明章节清晰、逻辑性强、文字通顺、数字准确(与图纸、计算书吻合),依据的规范、标准、基础资料正确无误,规范标准为有效版本,对设计思路、设计方案、技术难点要点阐述清楚,对尚待解决的问题(如需专项审查)缺少的条件或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如地基、风洞、抗震等试验,特殊材料、技术的调研等)提出要求。3.1.1.3 图纸正确清晰地表达结构布置、主要结构构件尺寸。结构设计满足建筑等专业对使用空间的要求。轴线尺寸、标高等数字正确并与建筑图一致。3.1.1.4 检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荷载、计算参数取用是否与统一规定一致,计算结果是否正常合理。3.1
26、.2 施工图校对:3.1.2.1 检查每张图纸是否图面内容完整、安排合理、打印清楚,线型、粗细、字高等符合制图规范要求,图名、图号、日期正确并与目录一致。3.1.2.2 尺寸、标高、柱墙布置与建筑一致,梁布置、梁高度及其它节点构造满足建筑等专业要求。3.1.2.3 设计符合定案结论,构造作法符合结构专业统一规定。3.1.2.4 计算方法、输入数据正确,计算假定、计算模型合理,实配钢筋满足计算结果并合理处理和布置,重要部位及受力大而复杂的构件得到合理放大适当处理。3.1.2.5 结构设计总说明1 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有无遗漏及与本案无关的,是否为有效版本。2 设计0000标高相对应的绝对标高值与
27、建筑(总平面、总说明)图是否一致。3 图中标高、尺寸单位有无注明。4 校核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建筑场地类别、地基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注意需提高抗震等级的特殊构件)的抗震等级、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等。5 人防的抗力等级。6 引用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名称、单位、编号、日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简述正确。提出对不良地基的处理(含抗液化)措施及技术要求。7 校核采用的设计使用荷载、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采用的设计风压、雪荷载、消防车荷载、特殊荷载及某些特定部位的最大荷载限值。8 钢、混凝土、砌体、砂浆等材料的品
28、种、规格、性能及相应的产品标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环境类别、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低水泥用量、最大碱含量、最大水灰比等)。抗震对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钢材(延性、可焊性)的要求。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9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方式和要求、后浇带做法及浇筑时间等)。10 各部位采用的混凝土、钢筋、砌体强度等级与计算是否一致,是否满足规范的(最低)要求。11 地下室、水池等的抗渗等级,施工期间有无抗浮要求,停止降水的时间要求。12 通用做法的适用性及限制条件,是否会产生误解误用。13 正确引用标准图集(适用条件、版本),构件选择正确。14 明确施工中
29、应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15 寒冷地区的特殊要求、冻深、冬季施工措施。特殊地区的特殊要求,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专门规范)。16 针对本工程的特别要求及说明事项(如大体积混凝土、超长结构的技术措施和施工要求,特殊的施工顺序要求等)。3.1.2.6 基础平面图1 校对说明:0000相对的绝对标高,基础型式。天然地基时持力土层编号土质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底标高、基底进入持力土层的最小深度要求、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要求。采用桩基时桩型、桩长、基桩承载力特征值、选用图集、桩顶标高、桩端持力土层及进入深度、桩数,试成孔(灌注桩)、试沉桩(予制桩)、试桩(方法、数量、最大加载力、加载分级)等
30、要求。地基处理方法要求。施工要求(沉桩速率、挖土高差、与围护关系等)。材料说明。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设计沉降量、基础偏心率(上海地区要求注明)。2 校对轴线号、轴线尺寸,总尺寸与建筑图是否一致。3 校对墙柱编号、墙厚、柱尺寸及与轴线关系,和建筑图是否一致,与结构详图是否一致。4 基础基础梁编号(剖面号)、标高、尺寸等是否与详图一致,托墙基础梁与隔墙位置是否一致,基础(梁)顶、底标高与建筑标高、电梯坑、管线(标高、留洞)等有矛盾否。5 检查基础的底板厚度、尺寸、配筋。6 核对基础尺寸及配筋是否满足计算,或布桩数、承台尺寸、配筋是否满足计算,构造要求满足否。7 剖面是否表示清楚。8 持力层分区
31、及埋深不同时的处理?基础底标高不同时的放坡示意,不同桩顶标高、桩长的表示。9 地基处理方法、范围、尺寸、深度、材料及其它要求。10 管沟平面、尺寸、过梁、沟盖板、人孔、标通图等。11 基础留洞、埋管符合其它专业的要求否,对结构的影响及处理。12 构造柱平面位置尺寸与建筑图一致否?3.1.2.7 基础(剖面)详图1 相关编号、尺寸与平面图一致。2 同前(基础平面图)第6条。3 详细尺寸标注齐全、准确,基础或承台边缘最小高度尺寸、台阶(坡度)符合要求,垫层标注,防潮层标注,门窗大洞口下条基设顶(圈)梁并复核强度。4 柱、墙插筋与计算书及柱、墙详图一致。5 核对地梁详图尺寸、标高、配筋,特别注意承受
32、重力与地基反力(及浮力)的梁受力筋(上、下)位置、吊筋方向。基础拉梁纵筋锚固长度均应取lae 。6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尺寸、标高正确,配筋是否满足计算(包括裂缝)及构造要求,其它剖面尺寸无误。7 (天然地基)各剖面的槽底标高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8 桩顶与承台连接构造,锚固长度。抗拔桩纵筋宜伸至承台(梁)顶面弯折10d同时伸入承台总长度满足锚固长度la 。9 (灌注)桩详图尺寸、标高正确,横剖面配筋及纵剖面配筋标注一致,配筋满足计算及构造要求,桩顶箍筋加密,纵筋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纵筋可根据受力及土层情况分段配置不同钢筋。10 基础或承台的局部承压是否满足(强条)。11 特殊基底土处理(软垫,架
33、空等)。3.1.2.8 结构平面图1 校对说明:注明引用的标通图图名图号并正确选用,有无与总说明及图中相关内容矛盾之处。2 轴线号、尺寸、标高、柱墙位置尺寸、墙厚尺寸、洞口尺寸等与建筑一致,分尺寸与总尺寸一致。3 梁布置、梁与轴线关系尺寸与建筑墙体协调(可能对建筑有影响时提经建筑认可),构造柱(或芯柱)位置尺寸与建筑墙体一致、布置合理,梁高与建筑使用净高、立面、剖面一致。4 底层平面图时架空板的布置和详图,用予制板时的型号、图集、排板尺寸、板端构造详图、板缝、板面加筋等。标注填土区域,上海工程要特别注意与建筑、水煤专业核对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中第7.4.2条和第7.4.
34、3条有关底层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位置必须采用填土地面及应采取防止燃气积聚措施的要求,不得做架空板。5 当为地下室顶板时注意核对室外部分的降板标高及相关剖面,核对地下室外墙(及内剪力墙)留洞、预理套管符合其它专业条件。6 楼板的降板区域、板面标高与建筑是否相符,住宅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核对梁的布置及梁高影响使用功能否(一般厅、卧内不宜露梁),采用不同板厚时是否标注清楚并考虑施工因素。7 错层时不同标高交界处是否表示清楚,梁板构造是否合理。8 特殊复杂部位是否表示清楚。9 楼板配筋满足计算(数量)及构造要求(最小配筋率、最小直径、最大间距等),有隔墙直接落于板上时的计算和处理,相邻跨板配筋构造时宜等
35、直径等间距易于拉通,注意当跨度不等或荷载相差悬殊时板筋配置的正确性。10 板厚、板筋是否满足地方规定(如上海“导则” )要求。11 核对楼板洞口尺寸符合其它专业条件,管井封堵要求,开洞对楼板受力的影响,洞边设梁或加强筋的构造,洞口加强筋大小及伸过洞口的长度(注意单向板的受力向和双向板时的双向均应伸至支座)。12 梁截面尺寸标注正确并与计算书一致,梁配筋满足计算(数量)及构造要求,注意校核配筋率、直径、间距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特别注意“强条”要求,如最小配筋率、梁端纵筋最大配筋率、梁端底顶面纵筋量比值、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小直径最大间距等均为“强条” 。13 核对悬挑板边翻口构造与建筑是否一
36、致,荷载计算正确,配筋满足计算并构造合理,特别注意延伸进支座的传力及构造合理、地震等极端情况下仍平衡稳定。14 主次梁相交处是否加设附加钢筋。15 电梯井道、楼梯间尺寸等与建筑图一致,内部有无突出并影响使用的柱、梁,砖砌电梯井道的圈梁、构造柱设置符合电梯厂家(样本)要求。16 核对预埋件位置、尺寸等。17 核对砌体结构时构造柱等节点详图引用标通图的索引。3.1.2.9 节点(大样)详图1 砌体结构剖面详图中板厚、墙厚与轴线的关系、标高等尺寸与平面图是否一致,注意校核梁支座搁置长度、梁垫设置尺寸等。2 核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剖面所示板梁柱墙与轴线关系、标高、相对尺寸等,并核对与建筑一致否?3 复杂节
37、点是否表达清楚、构造合理、尺寸正确。4 与建筑相关节点尺寸、标高是否一致,施工是否可行、便利,节点设计是否安全耐久。3.1.2.10 柱、剪力墙平面布置及配筋图1 同平面图1、2。2 注意校核墙厚、柱截面变化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与计算书一致,校核墙柱平面位置尺寸、标高、高度尺寸。3 剪力墙配筋满足计算要求,最小配筋率、最小直径、最大间距(均为“强条”)、配筋层数满足规范要求。4 剪力墙边缘构件尺寸、配筋构造满足规范要求,纵筋量满足计算要求。5 柱配筋满足计算及规范要求(特别注意最小纵筋率、箍筋加密要求为“强条”)。当柱配筋很大时需注意最大纵筋率亦有要求(抗震设计时普通柱不应大于5%、高层框支柱
38、不宜大于4%)。3.1.2.11 楼梯详图1 校核平面尺寸、轴线、细部尺寸、标高的正确性及与建筑图一致。2 梁板布置满足建筑条件,特别注意梁的布置必须满足下面净高要求、支承休息平台板的小柱不影响建筑使用。3 板、梁、梯柱的尺寸及配筋满足计算和安全要求。4 非承重墙体与主体结构是否可靠连接或锚固。5 注意楼梯在整体结构中的关系与构造,如有时从整体抗震考虑需对某些梯板进行加强构造处理。注意“抗规08修订”中强调楼梯的特殊逃生安全要求。3.1.2.12 计算书1 检查计算书的完整性,包括封面、目录、荷载取值导算、整体计算、基础计算、构件计算等内容。检查封面内容(项目名称、计算内容、签字、日期等)填写
39、正确,检查打印装订及用笔(不得用圆珠笔)合格。2 校核荷载取值及导算中使用活荷载是否符合规范(“强条”),与建筑房间功能是否对应(特别是设备机房的位置和荷载),重量计算是否与建筑做法一致,特别要注意垫层、找坡、保温、墙体、饰面等材料厚度相符,特殊荷载的取值来源(专业书籍、可靠资料、业主要求或其它依据)。注意荷载取值不过大、偏小或遗漏。3 检查电算程序名、版本号,电算计算书内容应有总信息(参数、计算模式等)、计算简图(几何、荷载)、结果及分析。电算结果包括:基本数据、周期、振型、地震力、剪重比、位移、柱剪力墙轴压比、框架或短肢剪力墙承担倾覆力矩比例。4 仔细校核各项数据。特别要注意荷载与建筑等专
40、业条件、几何参数截面尺寸与结构图纸的一致性,计算结果合理,图纸配筋满足计算值。如对特殊部位或构件(如剪力墙连梁配筋等)有较大调整应有补充说明。注意校核大跨度重荷载梁、板的挠度裂缝验算。5 注意地震区对一些型式的结构(如79度时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有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要求。6 校核基础计算书中上部传下荷载与上部计算书一致,工况正确,注明并正确使用设计值、标准值、特征值、极限值。校核截面尺寸(注意保护层厚度及有效高度)、材料强度。校核地基承载力取值及修正是否正确,是否考虑了软弱下卧层。单桩承载力计算时不要遗漏桩身强度验算(抗拔桩时还有桩身裂缝验算)。校核基础冲切、强度、裂缝的
41、计算。校核沉降计算的荷载取值(准永久组合)、埋深、水位、土层及压缩模量、经验系数等。校核桩基计算桩数及桩位与图纸相符。校核地基基础计算模型的适应性。7 校核构件计算书,应包括未包含在电算中或条件不完全符合电算的构件、楼梯、悬挑构件、挡墙、倾覆稳定验算、埋件、锚固计算等。受力复杂、特殊、特别重要的构件宜采用手算或多假定计算进行复核。3.2 审核(定)3.2.1 初步设计3.2.1.1 检查结构说明、图纸完整齐全满足“深度”要求。3.2.1.2 依据的规范、标准适用无遗漏,为有效版本。3.2.1.3 采用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设防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地基
42、基础的设计等级等正确无误。3.2.1.4 设计方案先进合理、经济安全、符合当地实际条件和情况。结构型式、结构布置、主要构件尺寸合理、恰当。3.2.1.5 采用的计算方法、程序、模型、主要参数正确,计算结果正常、合理。3.2.1.6 充分满足任务书及建筑的要求。3.2.1.7 使用材料、技术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3.2.1.8 对于是否有超规范的设计及是否属“超限高层”给予正确判断并提出适当措施和需进一步进行的工作。3.2.1.9 对于复杂结构或受力不好存在薄弱部分的结构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安全并采用正确的模型进行受力分析。3.2.1.10 对于超长结构的防裂问题、不均匀建筑物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43、问题等一些特殊难点问题采取有效恰当的措施。3.2.2 施工图3.2.2.1 检查设计图纸、计算书完整齐全、满足设计深度要求。设计成果已经过认真合格的自校、校对过程。3.2.2.2 结构设计满足任务书及建筑要求。3.2.2.3 结构设计满足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标准(特别是符合规范“强制性条文”)要求。3.2.2.4 符合初步设计、批文及内部定案结论。3.2.2.5 从结构设计的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审核。3.2.2.6结构设计总说明1 引用的主要规范、规程有无遗漏及与本案无关的,是否为有效版本。2 审核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
44、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建筑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地基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等。3 是否采取了合适的抗液化或其它不良地质情况的措施。4 采用的基础型式、结构型式恰当、合理。5 主要重要的荷载取值正确、适当。6 材料选用及要求合适,特别是正确提出对耐久性和抗震性方面的要求。7 审核结构构造的合理性和满足性。8 对施工的要求恰当、合理。3.2.2.7 基础图1 基础型式合理,沉降缝宽度合适、构造合理。2 持力层选择合适、埋深合适、符合地质报告。3 地基承载力经正确修正。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4 基础尺寸满足地基承载能力及构造要求。5 基础偏心满足要求
45、(住宅不大于宽度的1.5%,高层不大于01W/A)预估沉降量满足要求。6 不良地基处理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出恰当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控制要求。7 桩基型式合适,施工方法符合当地条件,提出恰当的施工控制要求。8 采用的单桩承载力取值合适,桩身结构强度大于桩实际受力,桩身混凝土强度及配筋构造满足规范。标通图选用正确。9 桩基满足承载力、沉降要求。10 桩布置位置合适,当有个别桩不得不布置于受力不利位置时复核该处承台梁板的强度。考虑桩存在一定量偏心时承台梁的剪扭强度复核。11 桩间距满足规范要求,考虑密集群桩的不利影响。12 基础底板或承台板配筋满足受力及构造要求,配筋率不小于0.15%,底板或承台钢筋间距应100且200。高层建筑筏板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13 承台或底板板厚满足冲切及构造要求。14 柱下梁式基础或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高不宜太小,宜取柱距的1/61/8,应考虑能够承担柱底弯矩。梁配筋满足受力且顶部纵筋应全部贯通、底部纵筋应有不少于1/3的通长筋。3.2.2.8 结构平面图1 结构布置合理、满足规范要求,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且能很好地满足业主及建筑要求。2 防震缝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缝宽应附加可能发生的沉降影响。3 对存在的薄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