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97542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教学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教学反思篇一: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 认识周长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最容易接受。这节课老师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揭示数学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生活中的素材是繁杂的,只有选取那些贴近学生生活,蕴含数学信息,且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才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感悟、验证、推理与交流,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本节课,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灵活处理教材,通过生活实际感受周长。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对动画中事物的观察、图案一周个性化的表示,使学生对“周”有了充分的感受;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图案中一周的长短,进而揭示周长的含义。这样在学生动手、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二、自主探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位美国数学家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做数学。教学过程老师注重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通过动手围一围、折一折、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得到出了长方形、圆形、楼梯形的周长,在探索圆形周长的过程中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楼梯形周长则体现了平移

3、的思想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想,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另外,在教学过程的中,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同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把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不仅关注了知识,更关注了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篇二: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 一单元教学设计者: 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10千克、1千克=

4、101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四、课前准备: 天平、台称、2分硬币、2袋分别重500克的盐、一些实物如苹果、几粒花生、扣子、鸡蛋等。 五、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5、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8台盘秤,天平秤,电子称,1角硬币,糖等物品 学生准备:一袋500克的盐,梨,1角硬币,大米,黄豆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学生交流

6、)教师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吨切入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 1.认识工具称。 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用秤称) 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计量物品质量的工具秤。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常见的几种秤,你们认识这些不同的称吗?谁来介绍一下,结合实物称或图片做简要介绍。 2.认识克。 (1)称一称。 我们认识了各种称,你们想用称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吗?下面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从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糖中,分别称出1克、2克、3克、4克糖,看哪个小组操作有序,动作快,按要求称出糖后,观察糖的多少。 学生操作称盐,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小结

7、:大家观察了称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 (2)掂一掂。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这枚硬币(呈现1角硬币),介绍一角硬币重1克,大家放在手掌心内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把小组的硬币放在一起,掂一掂,感受一下有多重。 (3)说一说。 通过刚才的掂一掂、称一称,你们对1克或几克有什么感觉?(轻或很轻的感觉) 活动小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板书:克g) (4)议一议。 生活中计量那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 学生可能会说到牙齿、粉笔头、树叶等物品,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估计误差太大的予以纠正。 学

8、生交流后,课件出示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图片介绍。教师:你见到的哪些物品包装上用到了“克”? (5)填一填 学生独立教材第2页“填一填”,完成后汇报。 教师:你是怎样确定读数和读数单位的? 小结:秤上的标注是g,读数就以克作单位,指针指着多少就是多少克。 3.认识千克。 (1)称一称。 一袋盐重多少?两袋盐呢? 学生观察后知道1袋盐重500克,两袋盐是500克+500克=1010克 请大家把2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告诉老师两袋盐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观察后发现指针指着1,两袋盐重1千克。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1千克和1010克都同样表示两袋盐的轻重,因此1千克和1010克一样重,1千

9、克等于1010克。 教师板书:1010克=1千克 (2)掂一掂 。 现在请大家把重1kg的盐放在手里掂一掂,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操作并交流感受。 先掂一掂1kg的盐,再掂一掂1枚一角的硬币,有什么感受?并在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千克作单位? 小结: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kg表示。 教师板书:千克kg (3)估一估 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梨重1千克吗? 先引导学生用手先掂一掂一个梨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样的感受,然后估计几个梨重1千克,组内先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盘秤验证估算结果(4个梨重约1千克)。 你能估一估多少个鸡蛋重1千克吗? 教师用盘秤称

10、出1千克鸡蛋验证学生的估算结果(18个鸡蛋约重1千克)。 (4)称一称 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1千克大豆。 让学生先将大豆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后再称出1千克大豆。 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让学生再掂一掂。 小组合作用盘称称出2千克大米。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教师巡视:让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组再分别称出8个苹果和3个萝卜有多重。 (5)填一填。5000g=( )kg3kg=( )g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帮助学生分析填写错误的原因。 三、练习应用 1.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称一称 教师:比一比看谁抓得准? 学生分组完成后相互交流。

11、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1题。 投影仪展示学生完成情况。师生共同评析 3拓展练习:1010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块谁重?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因为1010克1千克,所以1010克的棉花与1千克的铁块一样重。同样重的物品大小也不一定相同。 四、反思总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克和千克都是计量物品质量的单位,计量很轻的物品有多重用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以及1千克=1010克。 板书设计: 克 千克的认识 质量单位: 克 千克 克g 千克kg 1010克=1千克 第2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3、例4,第4页课堂活动第

12、2题,练习一第4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观察和推算活动认识吨,初步建立吨的单位概念,感受吨的实际意义。 2.在推算中理解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 建立吨的单位概念。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学准备】 篇三:最新审定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乘三位数教学反思(优秀资料) 一位数乘三位数资料 教学反思 笔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计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较注重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时使估算与笔算相辅相成,因此本节课设计时有意地要将

13、估算渗透其中,利用估算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其一;其二,计算教学较为枯燥,属于“纯数学”的内容,如何让这部分的知识“活”起来,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体会数学的价值,使我对这节课的结构动了一番脑筋。 通过教学实践,教学之初的两个设想基本上是实现了,尤其是其中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处理的方法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我认为较成功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情境创设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他们将要举行的冬季长跑比赛,出示问题情境,提出,你读懂了什么,使他们感受到“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中,就存在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我们的需要,拉近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 2在提出

14、问题上,放手让学生提出。创设情境之后,问: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班上举手的同学不多,随后我又问了一句: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时班上举手的同学多了。从学生的口中迸出了一个个问题,其中有价值的就有4个。这两种不同的问法,使我感受到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的,关键是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去创设空间,那么学生为自己创设的空间才会更大。 3在解决问题上,自主探索。学生提出4个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有好处,因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给了我较肯定的回应。同时较大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的思想。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教学反思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