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边塞诗派.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86724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边塞诗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2边塞诗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边塞诗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边塞诗派.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边塞诗派篇一:唐代诗人 边塞诗派 第四章 边塞诗派 所谓边塞诗派,是指开元、天宝年间以表现边塞的军事战争,描写边塞的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为其主要题材的一个诗歌流派。它的代表诗人是高适、岑参,因而人们又称它高岑诗派。这一派诗人并非有一个自觉的组织,有一个明确的宗旨,只是在同一历史时期有一批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在诗人们个性各异的诗风中又呈现出某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精神特征。大量创作边塞诗的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王翰、崔颢。 该诗派产生的土壤当然是开元、天宝年间的社会现实。唐帝国此时经过上百年的统一,唐玄宗前期二三十年励精图治,国内的经济迅速攀上

2、了唐朝的顶峰,随着经济的繁荣军事也日益强大,要求收复武则天时期失去的大唐土地,打开西北边疆与西域各国的交通的呼声越来越高;西北边疆的游牧民族常常到中国四处骚扰,保护边疆人民生活的安宁也成了当时的重要国策;加之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频繁地发动对外开边战争,用无辜人民的鲜血扩大大唐帝国的版图。四境的战火就成了边塞诗的温床。 人民过一百零一多年太平安定的生活,对“和平”并不像六朝人那样看得宝贵,他们有些人还耐不住安定平稳生活的单调,因而向往绝域苍茫的边塞,喜欢紧张激烈的战争,举国上下都洋溢着尚武的热情,投笔从戎成为文人的一种时髦,当时只要皇帝发一道征兵诏书,资治通鉴卷二0一引刘仁轨的话说:“人人应募,

3、争欲从军,或请自办衣粮,谓之义征。”王昌龄闺怨中的少妇也“教夫婿”到边塞去“觅封侯”。其时有些“新及第人,例就辟外幕”(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七),以尽快实现建功立业的抱负。“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于是一半是为了猎取功名,一半是为了寻求刺激,浪迹边塞和歌颂战争就成了一种时尚。 在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中,如果说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反映了盛唐社会和平安宁、风雅闲散的一面,那么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则表现了盛唐人并吞四海的雄心和立功塞外的壮志,表现了一代开拓者慷慨激烈的情怀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比起山水田园诗来,边塞诗更能反映那个蓬勃向上的时代。王孟等人的山水田园诗让人能感受到盛唐社会

4、宁静明朗的气氛,他们往往把我们带进风景清幽的名胜,引进古雅精巧的八角凉亭,偶尔才让我们看几眼莽莽的大江和巍巍的山脉,而边塞诗则让人能深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让人看到那个时代昂扬的斗志与进取的精神,在人们面前展现出金戈铁马杀气满天的战场,乱云飞卷雪海无边的塞外,狂风四起乱石横飞的沙漠。边塞诗人笔下多的是悲壮的景象,多的是塞外的奇观,多的是浪漫的气息。他们既遣责侵略战争的残忍,痛悼死者的无辜,喊出“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的人道主义呼声,更反映了边塞将士为保卫祖国拔剑起舞的气势,我们能在边塞诗中听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能看到“四边伐鼓雪海涌”气壮山河的场面。 第一节 王昌龄、

5、李颀与崔颢 边塞诗人基本是中原北国的一群豪侠型诗人群组成,他们都是北方人,或从小生长在北方。其性格都豪侠浪漫,生活中都不拘小节,都有才气更有野心,我们来看看史书上对这些人的记载。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旧唐书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在上吏部李侍郎书中自称“久于贫贱”,青少年时期在家苦读,稍后在西北边塞浪游,足迹遍及泾州、萧 关、临洮、玉门一带。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二十二年应博学宏词试登科。历任秘书省校书郎、汜水尉、江宁丞等职。 李颀,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家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唐才子传载:“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调新乡尉。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服丹砂,期轻举之道,结好尘喧之外,一时

6、名辈,莫不重之。”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及第。旧唐书-文苑传说他“有俊才,无士行,好 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惟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四五娶。”唐才子传载“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禀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 王之焕,字季凌,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唐才子传载:“少有侠气,所从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中折节工文,名誉日振。”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旧唐书文苑传载:“少豪荡不羁,日以 酒为事。?枥多名马,家有妓乐。翰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疾之。”并说他常“撰乐词以叙情,于席上自唱自舞,神气豪迈”。唐睿宗李旦景云

7、元年(710)进士及第,当时的并州刺史张嘉贞“伟其人,厚遇之”。文坛盟主张说更“奇其才”。 这些人无不志大心高,企望立致卿相富比王侯,赤裸裸地艳羡宝贵荣华,对才气和未来都充满了自信,如李颀的缓歌行: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家荡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阁,朝将出入铜雀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屐。男儿立身当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业成功就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娥眉梳坠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五陵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此诗作于李颀及第后在京城任校书郎一类微职时,他一生从未有过“文昌宫中赐锦衣”的

8、荣耀,唐才子传惋惜地说:“惜别其伟才,只到黄绶。”刚一释褐便夸耀想象中未来的“尊荣”,在这貌似庸俗浮躁的表白中可见到他为人的天真与狂态。正是他们身上的这种狂侠之气,使他们的诗歌充满了横绝一世的气慨,踔厉风发的热情,豪侠勇武的气息。 崔颢从军后所写的边塞诗如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赠王威古等诗几乎都是写勇猛轻身的游侠: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诗中的游侠不仅有插羽鸣弓的勇猛,也不只有马上倾酒野中割鲜的粗豪,更有

9、报国赴难的献身精神,这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深度。他最受人推崇的是七律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唐诗纪事载,李白游黄鹤楼看到此诗后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首让李白也低头的诗歌好在什么地方呢?它写于诗人失意南游之时,诗人将狂侠之气,歌行体调引入律诗中,前四句一气鼓荡而下,奔腾流走,“黄鹤”二字连用三次,“空”字也连用二次,首联一二句的五六字同出“黄鹤”,声调拗峭,第三句又连用六个仄声字,第四句以“空悠悠”三个平声字煞尾。他根本不顾律诗的什么平仄要求,也不管它什么对偶的规

10、定,只顾自己的意兴一气说下去,读来觉得气盛神旺,这是诗人那狂生意气的绝妙体现。奔腾直下势不可当的语气,巨大的时空跨度,使诗歌显得滔滔莽莽,气势雄大。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颈联“晴川”、“芳草”以其工切整饬的对偶使前四句鼓荡而下奔腾之势得以顿挫,如果一味用散句说下去,全诗就会出现声调流荡无止,没有停蓄顿挫就会声嘶力竭,中间换一口气让诗歌出现波澜,也为下一次 的高潮蓄势。五六句写楼头之所见,“芳草”隐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曲。黄鹤去而不返,弥衡因狂丧命,正值春草萋萋,他因写鹦鹉赋的狂生弥衡想到了自己的命运,很自然地发出了“日暮乡关

11、何处是”不如归去的浩叹。尾联虽写去国怀乡之情,可“烟波江上使人愁”仍然气象开阔,显出那种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气魄。五六句在章法上似断实连,暗中成为贯通前后的关锁。 方东树昭昧詹言:“此千古擅名之作,只是以文笔行之,一气转折,五六虽断写景,而气亦直下喷溢,收亦然,所以可贵。” 李颀最擅长的是七言古诗。他的边塞诗数量不多,但气魄雄肆,格调悲壮,古从军行不是只夸耀游侠的勇武,对“眼泪双双落”的“胡儿”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大量的开边战争有一种悲剧性的体验,对这种战争的意义与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提高了边塞诗的格调与境界。他的古意也是一篇较有个性的边塞诗,写出了男儿生性的勇猛,也写出了他为国的忠诚,更写出了

12、复杂的精神世界: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最负盛名的是他那些为狂生才士写照的送行诗,如别梁鍠将梁的骨鲠之气和傲岸之性,写得活灵活现,“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抗言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时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这首诗在结构上跌宕跳脱,开始一大段写梁的外貌、个性、气质和为人,中间突然插入六句议论,

13、最后两句才折入“别”意。他的另一代表作送陈章甫在结构上也有同样的特点: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大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陈章甫楚人,开元年间进士,他长期隐居嵩山,有一次考试本已及第可“因籍有误,蒙袂而归”。他曾据理力争,吏部无言以对,后请执政破例录用,此事使他名扬士林。由此可见陈为人的倔强。此诗前后两段从望中景物寄惜别之意,中间突接八句写他的为人、外貌、才

14、学、志节和人生境界。前后两段写景与中间写人之间似乎断而不连。可如果细读便不难发现,写人的八句突出陈为人的坦荡磊落,个性的豪迈不羁,及其眼下的怀才不遇,从而首尾景物的情调也出现了陡转,前四句说离别的夏日大麦金黄,枣花飘香,一路青山作伴,连嘶马也思念旧乡,情调好象欢快轻松,第三段“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景变得阴沉险恶,与中间一段怀才不遇处境相吻合,一直逗出最后两句“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的挂念和担忧。景物随人物命运和处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断续相生的意脉表现了他纵横驰骋的气势和拗峭遒劲的力度。这种结构的特点在李白诗歌中发展到了极致。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十分活跃的一位杰出诗人,与李

15、白、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崔颢、高适、岑参等著名诗人都有交往,他和李白、孟浩然还非常动人的友情,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得情深意切。 王昌龄和崔、李一样豪侠倜傥,但他同时又有崔、李所不具备的细腻深沉的一面。加之他“久于贫贱”的家庭环境,走上社会后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既使“多知危苦之事”,也使他比崔李等人多了一层忧患意识,更使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解悟,因而他豪侠却绝不轻浮,粗犷而又不失其细腻。 他的诗歌题材相当广泛,但写得最多也最好的是边塞诗和妇女题材的诗歌。他的边塞诗 在盛唐独树一帜,他把雄健粗犷的语言、大开大合的结构让给高适,把奇异的边塞风光、奇峭的诗歌风格留给岑参,自己

16、专拣短小的七言绝句,歌颂边塞将士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描写征夫思妇两地缠绵的思念,风格含蓄、美丽而深沉。 他的边塞诗另一个不同于崔、李又不同于高、岑的地方,是他很少从个人功名的角度写从军的意气,他一开始就有一种宏观的视野和深沉的历史意识。如出塞二首之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汉时在北方筑城防外族或外国入侵,“秦时明月”与“汉时关”互文见义,大意是说今天的关塞以及关塞上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关塞与明月。戍边的将士对明月与关塞格外有情。明月是经常伴随他们的伴侣,关塞则是他们生活和战斗的地方。明月和关塞曾目睹过多少战争呵!诗人一开始就把我们引进历史的遂道,接

17、着又把我们领向广阔的空间:“万里长征人未还”。戍边的将士在明月当空的夜晚自然想到还家的快乐,可是“古来征战几人回”呢?“万里长征”是说戍边的距离之遥和戍边的艰苦,“人未还”是说戍边战士未来命运的险恶。诗人没有写个人在战争中的悲欢离合,而是对整个民族未来表示忧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打动人的主要是它在阔大的空间和久远的时间中,容纳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意境开阔高远,感情含蓄深沉,特别是具有极强的历史使命感。 王昌龄的七绝于雄豪中见细腻,于俊爽中寓蕴藉,意象逐渐加密,意脉也开始变得曲折跌宕,将他的七绝与王之焕和王翰作一比较就更能看清他在诗句与意脉方面的拓展。如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

18、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这些诗有的写将士的忠勇,有的写两地的思念,有的写得以雄壮为主,有的更显得细腻。 王昌龄对七绝的另一创获是他以连章体的形式,对边塞的征战生活作多层

19、面多角度的表现。使短小的七言绝句能表现重大复杂的题材。他不仅用连章体绝句写边塞战争,也用这种形式写宫词,如长信秋词五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秋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前人称王昌龄的“宫词细于毫发,不推为第一婉丽手不可”(谭元春唐诗归)。此五首比从军行七首意象更密集,意脉更隐曲,因而诗境朦胧幽怨。大部分诗歌基本上不

20、直接表露感情,诗情全从意象的组合中见出,即前人所说的情隐景中。 他的送别诗也很有特色,常在水、云、月等凄迷幽微的意象中烘托出缠绵的别情的深挚的友谊: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远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柴侍御 摇枻巴陵州渚分,清江传合便风闻。山长不是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枻 巴陵送李十二 王昌龄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七绝,明王世贞说:“七言绝句,王江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胡震亨唐音癸签引)明胡应麟在诗薮中说:“李作故极自然,王亦和婉中浑成,尽谢炉锤之迹;王作故极自在,李亦飘翔闲雅,绝无叫噪之风

21、,故难优劣。然李词或太露,王语或过流,亦不得护其短也。” 第二节 高适与岑参 高适与岑参是边塞诗派的两位代表作家,他们两人在生前就被同辈并称,杜甫在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中说:“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后世的诗论家更是常将他们并提,如宋代的严羽便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金元的诗论家陈绎曾认为“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胡震亨唐音癸签引)清王士禛(王渔洋)说:“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由于两人的诗歌题材都以边塞为主,诗歌风格以悲壮著称,诗歌成就又不相上下,所以我们把二人放在一起分析,这样便于看出他们诗风的异同。

22、 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沧县)人。二十岁之前他的行踪很难确定,二十岁那年他自我感觉良好,这个冒冒失失的青年就一个人跑到京城长安碰运气,他满以为唐玄宗会对他另眼相看,哪知到长安后连看一眼圣颜的机会都没有,而皇上根本不知道天下有个叫高适的愣头青,于是他大发了一通牢骚离开了长安: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 第一次在长安碰了一鼻子灰后,年轻气盛又死爱面子的高适非常难堪,“许国未成名,还家有惭色”(酬庞十兵曹),他觉得没有脸回到河北见家乡父老,于是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浪游了近十年,开

23、元十九年曾北上蓟门,很长时间过着“混迹渔樵”的落拓狂放生活。开元二十三年他又去长安闯荡了一次,结果仍然是垂头丧气而归。天宝三载到五载是他浪游最为快乐的日子。天宝三载他白被唐玄宗赐金打发出了朝廷,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一起去河南、河北和山东一带采仙草、炼仙丹和找仙人,半道又遇上高适,杜甫在遣怀等诗篇中描写当时的情景说:“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四十六岁那年因人举荐应试中“有道科”,授汴州封丘县尉。心高志大的高适从没有想到要做低微的县尉,更没有想到处理政事还不如老于世故的黠吏会看风使舵,大发“揣摩惭黠吏”的感叹(封丘作),三年以后像陶渊明一样写

24、了一首封丘县就弃官了: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那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吏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皆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不过他并没有真的像陶渊明那样挂冠归田,他弃官后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从此他才平步青云,由一个流浪儿位至公卿,史书上说他是“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旧唐书)。 高适现存诗二百四十多首,题材涉及边塞、咏史、纪游、感怀、应酬等,但真正能代表他创作水平和艺术个性的是他的边塞诗。他几次去边塞既受“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

25、”的功名心的驱使,也受“人生穷达未可知”冒险精神的激励,当然也有立志使“边庭绝刁斗, 篇二:边塞诗常识大全 一、边塞诗概况 (一)、概念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二)、标志 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等。 (三)、代表诗人 有高适、岑参、

26、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二、边塞诗内容 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2、统治者-穷兵黩武 3、家乡-思乡念亲 4、将士- 艰苦生活、报国豪情 5、友人-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 四、边塞诗语言特点 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五、边塞诗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六、边塞诗常见意象 1、与战争有关地名: 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 2、与战争

27、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 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 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 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 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七、边塞诗的主旨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的从军行 等诗句直接抒发了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

28、龄的从军行(其四) 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 陶陇西行 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枯骨,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对照,凝聚着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乡愁。) 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6、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7、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8、

29、描摹塞上异域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八、边塞诗时代特点 1、盛唐: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如: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2、中、晚唐:国势渐衰,昂扬向上的基调依旧,但悲壮惋伤的成分渐多。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

30、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3、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感情或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高考设问方式】 1、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解题指导】 1、 根据诗歌标题判定是不是边塞诗。 2、 其次,分析意象、意境特点。 3、 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把握思想情感 4、 分析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 答题时要用到“对比、夸张、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类术语。 【例题解析】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31、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问题:(1)、前两句是写景,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特点,请略作分析。 【高考真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

32、(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07山东卷)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

33、这首乐府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34、?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11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

35、篇有何特点?(3分) 答: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答案 【例题解析】 1、答案:(1):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赏析: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

36、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

37、又有三、四句之作。 “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怎不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

38、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而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确是不

39、多见的。 2、答案解析:景物特点: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辽阔、寒冷的沙漠景象。 内容特点:劝别友人,前路莫愁。情感特点: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高考真题演练答案】 1. (1)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 篇三:边塞诗讲义沪 上 杭 城 精 英 创 立 姚学教育语文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沪 上 杭 城 精 英 创 立1诵读感悟法 2评析欣赏法。 3想象联想法。 【预习指导】 1查找关于

40、边塞诗的资料。 2搜集整理边塞诗的代表作品,在课上朗诵分享。 3. 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哪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当然,经过发展,在宋代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边塞诗。 二预习检查。 1说一说你知道的边塞诗人。 提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卢纶、李白、常建。 2你知道这些代表诗人的哪些代表作品? 高适,盛唐诗人,以悲壮边塞诗

41、著称,高适存诗240余首,其中边塞诗50余首。高适边塞诗多以幽蓟、河西,即今河北北部及内蒙古一带的战争生活为题材。高适边塞诗皆抒发了他们立功边塞,慷慨报国的豪情壮志,如高适的“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塞上)、“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塞下曲)。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径。他的诗风奇情壮采,表现边塞奇异壮丽的风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王昌龄,字少

42、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代表作品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李益(746-829),字君虞,唐代诗人, 代表作塞下曲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塞下曲表述诗人“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的慷慨从戎的理想。疏宕放

43、逸,豪气充溢,“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常建,唐朝诗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作者对这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沪 上 杭 城 精 英 创 立三边塞诗中看“国运兴衰”。 1边塞诗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盛唐时期”,“中晚唐时期”以及“宋代”。 2“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大多表现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

44、,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同时还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比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3“中晚唐时期”诗人们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比如:“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陈陶)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从军北征李益) 4. “宋代”边塞诗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45、(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四感受思想主题 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2表现与亲人

46、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岑参的碛中作“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沈佺期杂诗 沪 上 杭 城 精 英 创 立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卢纶的逢病军人“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王维的老将行、陇头行反映了将军有功不赏的不平。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