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杜甫《登岳阳楼》课件.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82808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杜甫《登岳阳楼》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杜甫《登岳阳楼》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杜甫《登岳阳楼》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杜甫《登岳阳楼》课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杜甫登岳阳楼课件篇一:登岳阳楼杜甫教案 课件 杜甫登岳阳楼教案 高二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把握本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的经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 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撩情,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大屏幕投影) 1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鹳雀楼。 2你记住了几副写岳阳楼的名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

2、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 二、回顾作者及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3、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三、 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 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出示学习目标) 四、解读诗歌 1、读诗:读准字音,明确节奏 2、置身诗境,解说诗意 3、合作、讨论、探究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看,你感受到作者登楼时怎样的感情? 解析:此联写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

4、观赏洞庭湖的美景风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2)颔联中表现力极强的词语是哪两个?你能说说炼字的妙处吗? 解析:坼”字,诗人写得极有力。洞庭的万顷波涛、千层巨浪,仿佛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景明情,探究颔联情与景的关系。 解析: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两句诗

5、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4)和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析: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仅有感于自已身世凄苦,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4、总结全诗: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 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家国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再次明确朗读要求 这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深沉缓慢。 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

6、得快了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 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 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五、课后练习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7、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颔联的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引”和“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 “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

8、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篇二:精品资源【原创】杜甫登岳阳楼教案 【原创】杜甫登岳阳楼教案 【原创】杜甫登岳阳楼教案罗志辉 人教版高二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杜甫登岳阳楼教案 本教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www.ruiwen/news/41917. 发表日期: 2022-11-29 罗志辉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把握本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的经典名句,品味遣词造句的

9、匠心;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 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撩情,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大屏幕投影) 1江南有哪三大名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被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你能背诵出多少句古人描绘洞庭湖的佳句? 屈 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许 棠: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杜 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你记住了几副写岳阳楼的名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

10、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 二、回顾及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

11、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三、 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 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四、诵读并默写这首诗 这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深沉缓慢。 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

12、蓄势。 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 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五、赏析诗歌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翻译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 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首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翻译 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

13、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 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 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曹操咏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体现了一种雄浑阔大的意境,而杜甫此联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宋代刘辰翁语)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颔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翻译 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

14、;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颈联的意境,由宽阔突然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从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从宽阔到狭窄,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清代史学家浦起龙说: 篇三:登岳阳楼(杜甫)的教学设计 王晓燕 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方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真

15、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在于教会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让学生关注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通过学习积累一些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走进诗境,感悟作者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布置给学生关于所要学习篇目的作者,让学生提前搜集作者的相关作品和思想,通过搜集达到学生提前了解的过程

16、,也能很好的为营造轻松、自主的课堂效果做准备。 能力准备:通过了解作家相关作品和思想,让学生在预习所要上的篇目时能够主动思考,做到触类旁通,在教师教授期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难点的能力,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情感准备: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让学生感悟不同诗人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四学法指导: 1、了解作家作品、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诵,掌握诗歌节奏,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感悟、讨论

17、和讲析相结合的方法。 4、教师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体味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由广景个人广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式感悟式自主式交流式点拨式讲析式比较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欣赏诗歌,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因为诗歌作为最

18、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 言的钻石”之美称。要想体味诗歌的魅力,就必须能准确把握诗歌内涵。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法来欣赏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二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1、学生出示自己查阅的作家作品简介,展示自己建立的作家小档案。 2、教师做相关补充。 三学生整体感知,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1、诵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抓关键字,感知字面意思,口头表述; 3、联意象学生发挥想像,想像诗歌描述的画面; 4、触摸诗人,知人论世,置身诗境; 四、具体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 1、首联表面意境简单,其实寓含深意。运用“知人论世”之法,

19、试作分析? 方法:学生感悟,交流讨论(师提示性引导,可联系第三联来结合体会) 【明确】: 重点抓住“昔”“今” 联系背景及诗人 诗人用了“昔闻”告诉我们过去听说过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但由于战乱频繁,身世漂荡,这个愿望直到暮年才得以实现。通过“今上”写出了自己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其实意在抒发自己早年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杜甫一生坎坷,虽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至今却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哪里还有喜悦?可谓百感交集! 2、第二联是千古流传名句。请把本联与孟浩然的咏洞庭之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名句作一对比,看哪首诗的意境写得更好? (师可提示孟诗

20、与杜诗的描绘洞庭景物的范围、胸怀)。 【明确】: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湖水的气势和蓄势,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为东南两地,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由自然之景写出自己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所以杜甫的更好!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试分析作者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师提示何谓宽阔到狭窄的意境)。 (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由

21、洞庭的广阔壮丽之景到个人的遭遇与境况。 诗人写出了自己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落魄潦倒,黯然神伤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4、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融入里面,表达自己黯然凄凉的心境,诗人仅仅是因为自身的遭遇而心感悲凉吗?联系尾联作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通过个人而想到国家,(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 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孤舟,无人赏识,国

22、家战事频繁,生灵涂炭,怎能不涕泗交流。意境由狭窄转为开阔! 5、教师引导学生综合以上分析,把握本诗主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通过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和对洞庭湖浩瀚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五、延伸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课后思考练习二) 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分析 教师可提示相关内容,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点拨 【师点拨】: 意境方面:李白的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

23、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写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雁儿高飞,带走自己的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样,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起舞,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境界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不同。 风格不同:杜甫的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显得沉郁顿挫。李白的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显得豪放飘逸! 六、教师引导学生在鉴赏基础上当堂成诵 七、课堂小结: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情景相衬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百姓的担

24、忧之情,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相交融,悲伤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八、作业: 1、将本诗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要求有文采)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杜甫的阁夜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在一些重点字的理解上师生应多交流,如词中“坼”和“浮”作者通过这两个字到底是为了描绘一幅怎样的图景,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感悟,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在意境和方法的把握上教师的点拨要到位,采用怎样的方式要提醒学生,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和提升! <palign=right>王晓燕</p> 杜甫登岳阳楼课件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