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学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学教案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2022年2月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化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擅长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驾驭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留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实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实力和概括实力 2通假字的精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相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劝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平安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劝服秦伯的方法擅长利用冲突,实行分化瓦解的方法,相识烛之武机灵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2、。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闻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气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日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知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
3、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改变,为后人供应了那个时代广袤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冲突斗争,各诸侯国之间常见的争夺斗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羡,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4、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订正字音。 生字:函(hn) 氾(fn) 佚(y) 缒(zhu) 阙(ju) 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ng)(人名逢孙) 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
5、,劝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立刻派人出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须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斗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
6、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须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斗争时,自然要找寻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始终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定的了。 3、重点讲解: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状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
7、两个地方的,为什么熬煎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状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别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示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原来应在“无礼”和“贰”的
8、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状况下又 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秦晋围郑,来势猛烈,郑形势紧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其次段。 1、读其次段。其次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句末语气助词。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9、。是:这。(推断句)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推断句,“也”字表推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紧急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肯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看法。(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紧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剧烈关注
10、。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切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 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
11、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擅长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确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实行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假如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意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
12、,宜乎众矣。 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兴奋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紧急,烛不畏危急。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洁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特别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劝服秦伯了或者说是劝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起先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
13、,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信任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 推想将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绽开,好象到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劝服秦穆公主
14、要缘由是到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四平八稳,步步深化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特别美丽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秦郑订立盟约;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确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学问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15、;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袱。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子;今意:请客的主子。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气,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
16、。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议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唯恐实在是不相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想语气。)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醒悟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假如真讲“仁义”,当时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状况的客观分析
17、,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推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究竟,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见机行事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缘由。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学问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推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滔滔不绝,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
18、)擅长纳谏。 (2)勇于自责。 (3)擅长言辩。 3、秦伯:贪欲,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欲,但理智,能隐忍不拔,见机行事,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擅长纳谏、勇于自责、擅长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无缘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起先求贤。 2、让学生们品尝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
19、,你假如不愿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逼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缘由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肯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其次个人物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索如下问题:他真的是 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劝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
20、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劝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引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胜利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留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始
21、终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打算。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明珠暗投,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索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理想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晰,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仰慕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许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
22、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滔滔不绝,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灵。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到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念和志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务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
23、。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朝气)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允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访退敌胜利(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特别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到处留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缘由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冲突冲突。这就为下 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
24、“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须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供应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洁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当说发生了很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排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着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高傲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留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25、。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附1:文言字词 1 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别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
26、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推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袱)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附2:归纳基础学问 实词: 1、贰 “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不专一 (例:贰则怀疑。荀子解蔽) 离心,背叛(例:夫
27、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准许。 (同现代汉语) 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qu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qu 城楼 qu 皇宫,引申为朝廷
28、 qu 通“缺” ju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细小,稍微(同现义) 衰败 国力衰微。 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隐藏,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谦词 敝人 乏累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29、)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永之人争奔跑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
30、词用作名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共其乏困 (共,通“供”) 何厌之有?(厌,通“餍”,满意) 秦伯说 (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袱)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31、介词结构后置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是寡人之过也。 推断句。 高一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短歌行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教案劝学 高一语文教案:3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