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汉字的魅力-从101个汉字品味中国文化精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汉字的魅力-从101个汉字品味中国文化精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汉字的魅力:从101个汉字品味中国文化精髓篇一:汉字的魅力中考试题及答案 汉字的魅力中考试题及答案为说明汉字的魅力,一位同学收集到一段文字。中国的汉字有着_的美。汉字的构字方式_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仅以“王”字为例,三横一竖,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横为人,竖为贯通之道。所以其含义为能通天、地、人者为王。这个解释可谓精辟。再来看其笔画长短及所处位置,我们会发现,“王”字,下横长,中横和上横相对较短,从而_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给人一种稳定牢固、不可动摇的感觉。奇妙的汉字,每一个字都有故事。 试题:依次填入文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独特 表现 构成 B
2、特别 体现 组成C特别 表现 组成 D独特 体现 构成替换文中画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个成语是(2分) ( )A四平八稳 B稳如泰山 C岿然不动 D固若金汤活动中,一位同学收集到福建乌山琵琶亭的对联,但不完整,请你选出它的下联。 (2分)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联是: A竹里泉声百道飞 8怕有渔郎来问津C半人江风半人云 D照见江潭渔父心 篇二:汉字的魅力同步练习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汉字的魅力同步练习及答案 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3、魅力() 娴()熟 深谙() 亵()渎() 瑰宝()漂泊() 脍()炙()人口 2.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他都一定不会忘记而且越来越娴熟地深谙自己的母语汉字。 娴熟: 深谙: (2)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脍炙人口: (3)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亵渎吧? 亵渎: 3.揣摩语言: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分析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 (2)“从这儿迈开第一步,以后由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壮年,直到老年,他的一生都将同充满魅力的汉 字做
4、伴,依靠它浮游生活的海洋、知识的海洋和科技的海洋,依靠它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走过几十 年岁月的每段征程。”文中的两个“依靠”强调了什么? (3)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 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有道理吗? 4.填空。 (1)汉字的魅力是一篇科学,以富有色彩和色彩的语言,抓住汉字 集 、于一体的特征,举例说明了汉字的 。 (2)本文作者,原名 , 家、 家。 5.语言运用。 (1)用最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下段文字的总说句。(不超过10个字)(荆州中考题)。一是点画的美。古
5、人曾形容“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 让人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二是用墨的美,书法用墨讲究枯、湿、浓、淡、轻、重,这让书法作品有了节 奏与韵律的变化。三是结构的美。汉字笔画之间的穿插、组合、伸缩、呼应,千变万化,给书法提供了广 阔的创造空间。 (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在横线上写出其序号)(荆州中考题) 语文,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在其中享受自然,体验人生,步入思想高地,领略无限风光。我 从事语文教育工作。那种快乐,那种情怀,那种在母语家园里边遨游边吮吸雨露甘醇的自由自在难以言 表。我与它朝夕为伴交往,对话,倾听,诉说。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
6、籍? (一) 课内精读 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 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衣服、房屋、书籍、用具、庭院,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 了,破损的废弃了,家用电器、电脑不多久就要换代,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 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作为象形文字,集形象、声音和意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 不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mng”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听到不少
7、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 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 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 过分的夸张。 6根据拼写汉字 xun()丽疲bai() x()以 为 常 悲 痛 欲 ju?() 无 边 无y()枯zo()无味 7.联系上下文思考: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8. 从第1段中找出能概括汉字的特点与魅力的句子。用“”画出来。 9选文第1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 10选文第2段说明汉字具有什么魅力?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在具
8、体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时作者还运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 (二)课外拓展(常州中考题) 有趣的“三” 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其中,较为权威的解释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 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是两性合和的成果,是万物生殖 繁衍的体现。 如中国古代建筑,王城的营建制度是九里见方,城的每一面各开三个城门;城内南北道路、东西道路各 九条,路宽72 尺。这些数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数。为何要这样修建呢?一是帝王都自称“受命于天”,表示 其统治人民的权力是上苍赋予的,于是干什么都打着
9、“行天之道”的旗号;二是因为“三生万物”,王朝 要兴盛发达,就得行“三”之法。 再如历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计120 个官。这说明王朝设官也是 以“三”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谓“顺天成道”。 在社会和民俗方面,“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体现了事物的开始、过 程和结果。“三羊开泰”中的“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三教九流”中的“三”和“九”概括了社 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通过对中国古代礼节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礼节也多与“三”这个数字有关。古时候,中
10、国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个澡,叫做“三 衅”、“三浴”,表示极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说,也是起源于一种礼节。晋重耳为报楚王之恩, 在两国交兵时,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之心。 古代,臣民们拜见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礼,同时还得三呼万岁。如遇家中长辈死丧,晚辈人还有守孝 三年之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他出山,帮自己打天下,演出 了一部思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剧目,诸葛亮在三请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有失礼之嫌了。 古代的许多礼节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很繁琐的,没有必要去讲究了,但是有的礼节我们还仍然保留着,如 去吊唁时,面对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别人家里作
11、客,需得敲门而进,而敲门三下,则是比较礼貌的 行为;现在还有一种礼貌与“三”的联系比较密切,就是我们常见到汽车的厢板上往往写着“礼让三先”。 “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多用三或 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思而行”、 “九天”、“十八层地狱”、 “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等等。 可见,“三”这个数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方面。 (作者:谭英 选自趣文选读数学篇,有删改。) 11阅读全文,根据下表中已填内容的所属类别,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12第段中把“熏三次香”叫做“三衅”,“熏”和“衅”是完全不同
12、的两个字,请运用你已有的知识或 经验,推测其中的原因。(3分) 13运用文中有关知识,分别指出下面语句中 “三”的文化含义。(3分) 率子孙荷担三夫。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14第段介绍了“三”在时空和算数方面的表达功能,而下面几个成语中的“三”却恰与之相反。请以 这几个成语为例,在该段后面再补写一段话。(3分)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寸金莲 三言两语 三三两两 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 (一) 阅读链接(江苏淮安中考题) 汉字之美 李倩 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学面前却格外地谦恭。他们不但在本民族的文字中拼命汲取汉字的精髓, 还一次又一次煞有介事地举办中日
13、文化友好交流其主角便是汉字的书法作品,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安 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可见一般。汉字的音、形、义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她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四种声调再加轻声、变调之类已够复杂,还得讲究轻、重、缓、疾, 抑、扬、顿、挫。这里的学问深着呢!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得铿锵有力,有人读得平淡无奇,有人读得 悦耳流畅,也有人读得含混不清。要让听者从你的嘴巴中听出汉字的美,还真得请你下一番功夫。 曾亲耳聆听过一位著名话剧演员朗读戴望舒的雨巷,那绝对是一次痛快淋漓的享受;那平缓的语调 娓娓引出泛着暗淡灯光
14、的朦胧小巷,那略显惆怅的沙哑是对如烟往事剪不断、理还乱的追忆,那若有若无 的哽咽更勾起多情人心灵深处早已尘封的往事,一诗读完,听者不禁泪水涟涟? 汉字的形美同样不可抗拒。历代优秀的书法家粲若繁星,各具风采。王羲之,飘逸俊朗;颜真卿,粗 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如果少了书法家们的题词就让世人少了一分敬仰,小桥流水倘惹 有名家的“墨宝”则会因此声名远播。难怪各旅游景点在宣传手册上都忘不了写上“XX年间,大书法家 XXX见此佳景,豪兴大发,泼墨挥毫,写下XXX几个大字”之类的语句。我的家乡盱眙有一处本不出名的 小山,亏了南宁书法家米芾的题字“第一山”,近年来竟有不少外地游人慕名而来,让小县
15、城颇有几分自 豪。 形形色色的美术字更为汉字的形美推波助澜。歌手江涛的MTV作品创造,用电脑设计出的歌词字体 独树一帜,很有个性。这些字或扁或圆,亦庄亦谐,动静相宜,错落有致,千变成化,精彩纷呈。古老的 中国汉字镀上了现代科技的光辉,更魅力四射。 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笑”字,活泼可爱;“哭” 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 在一起,汉字本来就是可以入画的。 文化层次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对汉字字义的理解随之不同。我看红楼梦与文学家看红楼 梦的感受肯定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
16、文学作品,有人推崇备至有人却视若粪土的原因。平常的 一句话,如“你是个大坏蛋!”可能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也可能是情侣的亲密调侃;可能是路人的厉声痛 斥,也可能是某君良心发现后的深深自责。细细品来,汉字的义真及奥妙无穷。 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骇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隽永佳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休?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块们深深吸 引,才会“沉睡不知归路”,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啊! 夜深人寂,挑灯夜书。会心之处,不觉莞尔。 15.文章写了
17、汉字的哪些美?试简要概括。(4分) 答: 16.从著名话剧演员朗读雨巷的艺术效果上看,汉字的语音具有独特的魅力。依据三、四两段提供的 信息,说说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应该注意些什么。(4分)答: 17.作者认为“汉字之美,还是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 解的?(4分)答: 18.第九段画线的句子告诉我们,成千上万的汉字一经语言大师的“点化”,就能放射出神奇的艺术魅力。请你举出一例,并加以简要说明。(可以举一个词句、一篇文章或一部名著)(4分)(理解深刻,语言流畅,可获加2分) 词句示例:“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一个“扶”字,既写出了杨柳的轻盈,又传出了春风
18、的情意; 一个“失”字,写出梅花、月色溶在一起的意境,给人一种富有诗意的朦胧美。 答: (二) 新题链接(陕西课改区中考题) 19请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分)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3分)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2分)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2分) 创新写作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 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
19、;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近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19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400字。 17.汉字的魅力 1mai;xin;n;xia、d;gu;b;kui、zh。2(1)娴熟:熟练。深谙:非常熟悉。(2)脍炙人口:本指美味人人都爱吃,这里比喻好的诗文人人都称赞。(3)亵渎:轻慢,不尊敬。3(1)“几乎”是作者留
20、有余地的说明,表现了作者谦虚的态度,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强调了文字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一步从内涵上说明了汉字的魅力。(3)因为中国汉字历史悠久,魅力独特,他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它将音、形、义结合于一体,形象而又生动,所以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4.(1)小品文;文学;感情;形象、声音、意义;精神魅力。(2)袁鹰;田中洛;散文家、儿童文学家。5.(1)书法有三美(或其他与之相近的表述)(2分,全对给2分;超过规定的字数不给分)。(2)(2分,全对给2分,答的给1分)。6绚;惫;习;绝;涯;燥。7.承上启下。8“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意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能改变、也是无可
21、替代的。”9作比较、举例子。10精神魅力;举例子;打比方。11. 表示行天之道和行三之法;“三公”“九卿”等;古代礼仪;表示尊重;时空算数;“三思而行”(3分,每2空得1分。符合要求即可。)12. 不设统一答案。古代汉语中长用音同或音近字代替另一个字,可能是通假字。又“衅”古有“祭祀仪式”意,可从“仪式”上推测。还可从校对印刷传抄上考虑。(3分,推测合理2分,语言流畅1分。意对即可。)13句是在算数中的运用,表数量多;句表“行天之道”或数量多;句表“行三之法”,用于营建制度。(3分,每句1分。意对即可。)14.参考答案:择生与择死;生与死选择;生的(得)伟大,死的(得)光荣;两种生死观?(2分
22、,能紧扣生与死即可)15.文章写了汉字的音美、形美、义美和汉字之间相互组合的内在神韵美。(第四方面也可以摘抄原文。)(四个方面各得1分)。16.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应注意讲究四声和变调;讲究轻、重、缓、疾,抑、扬、顿、挫;注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答出前两点得3分,答出“内容或情感”得1分。共4分)17.只有真正地热爱汉字并能深刻理解、准确运用汉字的人,才能获得汉字的内在神韵美。(能答出对汉字的认知、态度等,得2分,答到理解和运用等,得2分。)18.示例:朱自清的背影,语言朴实无华,却蕴涵着真切、诚挚的父子深情,让人感动;西游记以其神奇的想像,曲折的故事,生动的人物,深深吸引了读者,成
23、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著。(举出例子得1分。说明准确得3分。理解深刻,语言流畅,可获加2分)。19(9分)(1)(2分)答案示例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2)(3分)答案示例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3)(2分)答案示例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4)(2分)答案示例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评分标准:第(1)小题应明确
24、活动的意义、宗旨、特点等。只要涉及其中一个方面即可得2分。第(2)小题符合背景要求,具有语文活动的特点,能举出三项活动即可得3分,少一项扣1分。第(3)小题只要能给学校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且有一定的创意即可得2分。第(4)小题只要能就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的方法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不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20略。 篇三:最中国的汉字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1个汉字 最中国的汉字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1个汉字 2022年10月中华遗产杂志社评出的“最中国汉字101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 一 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
25、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 天 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 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 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相克。 阳 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
26、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 日 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 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 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化 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
27、大变革。 山 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水 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禅 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茶 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生 生即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把天地看成是不断生化的天地,用
28、生命的观点来看待天地、万物和人体器官,是诸多中国文化的内核,表明了中国人倾向于在一切事情中寻找一种根本的调和与统一,而不是斗争与混乱。 耕 耕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农业文明出现以后的重大进步。而耕地手段的进步,就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 春 春表示在太阳照耀下草木萌发,反映了先民对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朴素认识。春是生机的象征,也是一年的开始。每到春节,极具装饰性的“春”字遍布城乡,成为中国人一年美好希冀的寄托。 工 “工”字承载着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丰富文化信息,使中国成为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度。 禾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禾,最初指北方的粟。禾穗垂而向根,被古人引为君
29、子不忘本、谦虚、感恩的美德。 休 甲骨文中像人靠着大树休息,之后引申有休假、停止、喜乐、美好等意思,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清晰地展现出中国文字演变的一个缩影。 田 经过人工开发,用于农业耕种的土地,在历史进程中是统治者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多少历史事件由田地而发生和展开。 丰 远古的氏族部落划定疆域称为“丰”。甲骨文中是树木和下方的土堆的形象,后引申出草木茂盛,转指人的容貌丰润、体态丰满。中国正是在对丰美、丰富、丰盛等的不断追求中得到发展。 丝 甲骨文中有此字,说明我国丝绸在上古既已出现。丝绸是我国古代的一重大发明,在汉代即已远销到欧洲古罗马,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农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统治
30、者都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所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百姓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那么国将不国。 家 先民由游猎进入定居阶段的标志,是人们生活的依托。因此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安 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对民是“平安”,对国家就是“安定”,从国家层面而言,安与定、平等既表现为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动态。 乐 甲骨文中“乐”字是一把类似二胡的乐器。音乐带来快乐,这个字后来用于书写世上一切的快乐。 道 道是处世的原则、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质、是宗教,也是方术,人人有道,事事有道,是中国人对理想境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体悟。 法 平之如水,法律必须公道,犹如一碗水端平,体现了执着追求社会公平的传统中
31、国法律意识。 圆 是古代对“天”的形状的朴素认识,即所谓“天圆地方”,这种观念影响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建筑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圆”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之一。中国哲学首先追求德行的修为,继而作用于外部世界,即“内圣外王”。“内圣”境界表现之一即圆融、圆通,形成圆满的生存逻辑,从而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儒 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悟 “觉悟”,看见我的心。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长长的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的悟的过程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心了。 佛 佛陀释迦牟尼是觉者、知者。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东汉时由
32、官方正式引入中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唐代达到鼎盛,其信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厚的根基。 戒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有种“戒石”,是刻警戒官吏的铭文的石碑,凡事引以为“戒”,行事说话多加小心,从道德上约束自己,从而成了一种中华美德。 本 “本”是根本,“本草”指中药。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被视为社稷守业的不二法门,否则便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元 中国人把最初的部分称为“元”,以元为首,奋勇争先,从春秋时代开始成为中国人品质中的一部分。 中 古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群众望见而趋附之。“中”不仅有方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内涵,还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的意蕴。喜怒不过节,度量把
33、握恰当,是为“中庸”之妙。 东 在五行中,东为木,为春,为生,意喻日出东方。自古以来,中国人观察黄河、长江,建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认识,因此,根深蒂固的内陆文明逐步接纳了海洋文明,融入世界文化的趋势。 土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也是构成万事万物的“五行”之一,对于土地和土地上生长的作物的崇拜,乃有社稷之神的出现,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社稷也因此成为国家的象征。 北 阴阳家以玄武表北方,中国人以北为上,有尊北的意思。“坐北朝南”的观念深入到中国人的建筑文化和礼仪之中。 社 土生万物,地是先民赖以生存的依托,有土才有国。自古先
34、民春秋祭社,平日撮土为堆进行结拜,以及各地都建有土地庙进行肃拜。这些都不是迷信,反映了人们对大地的感谢, 对国家的崇敬,对疆土的珍视。 九 在中国文化中,“九”是“天地之至数”,上踞于天,下临于地。“九”“久”谐音,“九”也因此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表示永恒、喜庆意味的吉祥数字之一。 鼎 鼎在古代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宗庙礼器,它又是国家政权的象征。象形所形成的独特视觉效果,它的庄重感认人不由自主产生信任感,“一言九鼎”即是如此。 汉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汉语、汉字、汉学、汉人、汉赋、汉朝?在中国人心中,“汉”几乎成为与“中国”有等同的意思了。 瓷 中国为瓷器之国,英文C
35、hina就是“瓷”的意思。瓷、茶、丝,作为古代中国向世界输出的重要商品,由于影响久远而广泛,往往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也就见惯不惊了。 国 “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初级城市,到更加发达的都城,这些被称为“国”的所在,是时代风云的汇聚之地。“国”字在新中国简化后, 帝 “帝”字在战国以前专属天帝,战国是始以指人间君主,秦以后为“皇帝”简称保国古代历史的传述体系中,帝系是中国历史之始,也是古代统治秩序之体现。 王 “王”字像斧钺。古代氏族首领率军打仗,斧钺象征其军事统帅权。进入阶级社会,王为最高统治者称谓,王权、王道、帝王文化等有其丰富内涵。也有将“王”字型与“三才者,
36、天地人”联系起来,说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横为人,人能上顺天道,下达民意,即为王者,颇具情趣。 兵 兵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战的策略和方法,即兵法。这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智慧,如今已运用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车 据说车起源于黄帝时期。先秦以来,就根据不同的用途、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高级的可以嵌金镶玉,最低级的是不加修饰的本色木材,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车文化。 宝 甲骨文中,“宝”是会意字,表示屋子里有一串玉。在古代,玉是珍稀的东西,也是人们十分财富的表现之一。后来,添加了“贝”“缶”,由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是汉字形体演变的重要一步。简化后的宝回到了甲骨文的写法。 龙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
37、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上古时期众多民族的图腾。龙又是中国古代王权、皇权的象征,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人间,龙都具有很高的权威。龙也是几千年来亿万苍生们喜爱和亲近的神灵,丰富多彩的龙文化,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各个方面。龙,沟通了中华大地历史上不同民族、信仰的人们的关系,今天仍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凤 凤是古人把很多鸟的美丽部位汇集、变形、组合而成。在神话传说中,它是最有权威的神鸟。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与龙凤有关的内容被称为“龙凤文化”。 玉 玉是天地华育之精华,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以玉比德是中国特有的观念。以玉作为礼天的主礼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石崇拜”观念的理性升华。
38、 礼 礼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教化体系,“礼教”十分受重视。礼乐之道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足迹四散传播,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待人接物的准则和教育子女的良方。 伦 “伦”有次序、辈之意。“序”在中华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古代政治文明中的礼制便是以次序为物征。在社会结构层面,等级制的实质也是一种规定的次序,破坏了尊卑次序,将被视为“儹越”;在社会生活层面,伦理纲常的核心还是约定俗成的次序,破坏了既定的长幼关系,即被视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忠 中心为忠。最大的忠诚不是忠于外表,而是内心,正如中国老百姓所说的,做事认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恕 如心,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做人、读
39、书都应该有这份胸怀。孔子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国际间公认的道德黄金律,指导个人及社会间的行为准则。 仁 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宗法社会的德性所在。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义 狭义的义是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广义的义是一切文化。荀子说“人能群而有义”,从而区别于禽兽,“义”就是文化。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仅是儒家提倡,现代也表扬。 智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 信 人言为信,人无信则不立。信是理想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作为人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纽带。中国传统社会不是规则社会,而是人情社会,不需要什么法律的凭证,但只要言从口
40、出,就要一诺千金,为之负责。“诚信”自古以来不仅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衡量一个团队、政府的考量标准,从而为诚信社会的的构建奠定基础。 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养之,死祭之,永怀之,被视为“仁之本”。做忠臣孝子,一向是为人的最高境界。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孝”字,维系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奠定了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 敬 中国人自古对自然、对人保有的尊崇尊敬的心态。做事时要严肃恭敬,把事情做好。 祭 祭祀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先民的思想观念中是件大事,是不忘本的朴素思想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良好愿望的反映。几千年来,皇帝祭天地,庶民祭祖先,百姓祭神灵,以至今天的祭黄陵、祭
41、孔子,“祭”字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了一道可观的风景。 祀 甲骨文的“祀”像未成形的胎儿形,本义为求子之祀。繁衍后代在成活率较低的古代是民族延续的根本任务,显示中华民族对繁衍后代、教育子女的一贯重视。 祖 古人相信,死去的先人能够保护自己家人的平安。从商代甲骨文中对商族祖先隆重祭祀的记载,到近代农村祠堂的势力之大,无不显示了中国人对祖先神的崇拜。我们今天仍然把自己的国家称为“祖国”,把自己的老家称为祖籍,把为家族争光叫做“光宗耀祖”,把忘本思想和行为斥为“数典忘祖”。 宗 示是祖宗神主牌。神主牌所置之屋宇,即为宗。祖与宗是中国古代社会祭祀文化的核心,对统治阶级内部稳定和民间社会的和谐起了重要
42、作用。 福 甲骨文“福”字似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是以酒祭神以求降福,后引申为神灵所降赐的“福气”。小篆的“福”,一人有田地,有吃喝(口旁),还有精神生活(示旁),也算是幸福了。 寿 作为对个体生命延续的最朴实的希冀,“寿”一直是中国社会最普遍的生活理想之一。对寿的渴求,也是中国人重视世俗生活,寄希望于现世的精神反映。 神 在中国人的原始看法中,神、人、物三个概念并提,指代三种生命形态。 神字内涵的演化表现观念的大变革,是中国文化史重大特色。因为社会文化由个人精神历史的积淀形成,又是个人精神的教养规范导引和创新集成者。 仙 仙人多住在山上。中国人对仙有一种特别的向往,相信通过修炼可得道成仙
43、,也可通过行善在死后上天成仙。而如果在世时作恶多端,死后将下地狱。因此,中国人把神仙的生活作为最理想、惬意的追求。 德 西周初年,周人确立了以“德”为核心,“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礼乐文明,由此开启了中国步入人本社会的大门。在古代,“德”不仅指人的修养和品行,更是指对天道、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与体认。 真 真人就是仙人,字的构成也是上为升天,下为登遐,中间是开天目者。传统哲学不在乎事物的真假,而注重研究人际关系,因此就用“诚”“信”一类判断人情的词来定义真伪。 善 善即良,是人性的本色,是知行的原点。上善若水,于柔中见刚,于纤中见强,是进取而内敛。人生苦短,上下求索,但求止于至善。在中国人的哲学
44、理念中,有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那就是“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那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 美 古人认为一个人除了他的形体之外,还有一种朦胧模糊之感,就是美。中国文学艺术讲究意境,“美”字的构形,就是原始意境的萌芽。 令 本义为命令,又可表“言辞”,即“辞令”。辞令刻意求美求善,自然使辞令被赋予“美善”的内涵,“令”表现了中华语言之美的历史沉淀。最大的令,是每个月来自自然、四时节气的命令,即月令、时令。时令之中所包涵的关于人的行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的命题,蕴涵着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 侠 侠客与侠气都是中国先民心中的理想人格,有英雄志趣兼有刀剑功夫的成为侠客,
45、没有拳脚功夫,只有心智上表现痛快淋漓、英雄风范的称为侠气。“侠肝义胆”历来是中国人推崇的风骨。 士 春秋以前,士是武士,春秋以后的士是文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通称,也指一般知识分子,一直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生长、提炼的主要力量。 名 名位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中国是个世俗的国家,有无名位、何等名位,往往成了一个人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所以中国人看重名位,追求名位。名分与权、位、利、禄、誉紧紧捆绑在一起,所以有无名分,成了人们极为重视的事。 文 文是汉字的构建基础,“文”指有条理的纹路。古人很看重纹路,这是一种有规律的存在,西方叫血管,我们叫血脉,同指纹路。水称水文,山称山脉。 武 本指
46、军事,但真正深深影响中国的却是“武文化”,它诠释了中国人看待武力、权势、力量的拥有者的态度。 书 甲骨文“书”是人手执毛笔。毛笔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独特的书写和绘画工具,因为它富有弹性,表现力强,因此也是形成后世书法艺术的重要物质因素。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书”字的构形,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久远起源。 册 古代称编好的竹简为册,后演变成动词,如“册封”“册立”,都是国家大事。作为动词,其拥有了庄重的意味,而这些大事又被载入史册。 淡 水、火中和,冷热中和,反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淡定”的处世哲学,心态平和、不温不火是为“淡定”。“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是中国人看待社会生活的深刻体会。 贪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官文化。官文化的核心是治人,其特征是人治。在人治的社会里,贪就如同附着在中国文化上的斑斑锈迹,伴随着国人几千年。其中是非得失,尤其是“只在意今天财富”这直观感受在新的时代特别值得我们反思。 财 中国人尊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者,而憎恨取财无道的昏君贪官,可以说,“财”与“贪”的对弈,一直穿插在中国人的历史进程中。 鬼 鬼文化在中国经过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