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数学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数学评课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小学数学评课稿篇一:小学数学评课稿集萃 小学数学评课稿集萃 2022年9月28日,惠安县小学数学优质课展评活动成功举行后,听课的老师们纷纷对这四堂课进行反思、分析与重建,撰写出了有独特见地的评课文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实践与理论。现选取其中几篇与大家一起分享。 听 课 心 得 辋川峰南小学吴丽英 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2022年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安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在螺城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我观摩、学习了4位青年骨干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觉得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与各位同仁交流。 亮点之一: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气氛,是课
2、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惠安实小郭丽梅老师在教学分苹果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对口令”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城南实小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在课前以“老师想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握次手,可以怎 么握?”为话题,引发学生用心思考,大胆猜测,再请学生说说握手时应注意什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
3、气氛。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教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如: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亮点之二: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以“笑笑过生日”为线索,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引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
4、的这一课,情境创设也别有一番新意,联系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去上海看世博”,紧扣教学内容,从穿衣搭配问题、路线问题,配菜问题等有关现实的生活问题,创设了充满数学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吴远云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比,创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饭煲煮饭”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引出了比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了对比的理解。这些情境的创设生动、有趣、真实可信,无雕琢之痕。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并由衷赞美教学 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亮点之三: 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5、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本次活动的展示课,老师们做得尤为突出。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和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虽然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学风格各具特色,但在“搭配衣服。感悟有序”这一环节都具有异曲同工的巧妙之处,同是采用学生大胆猜想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如同是课件出示“几件上衣,几件下装”,让学生猜一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然后采用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活动。从中使学生感悟出有序搭
6、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有的学生用摆学具的方法;有的学生先画不同的图形形状,再用连线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简单的数字表示上装和下装,然后再用连线的方法。这一环节教学,学生经历了摆学具图示法符号法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在接下来的知识迁移中,设计了这样的一道习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分别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这里,学生完全摆脱了物、图、符号等较低水平层次的借助,而是用抽象的数字表示,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学生解答这一问题,必须用数学的眼光、数学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这正是学生形成知识迁移的结果。实 小郭丽梅老师执教的分苹果,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让学生同
7、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写算式,说意义,让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全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 总之,这次近距离地聆听来自兄弟学区一线教学精英的讲课,我们如吮春雨,如淋春风。他们所上的展示课,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恰当,教学效果明显,给在场的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种搭配 不同风格 搭配中的学问听课偶感 小乍中心小学 杨洁华 听了陈丹凤老师和何立娜老师的两堂搭配中的学问,我深有感触。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演绎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真正的领略到:原来同一个课题可以上出如此迥然不同的风格,而且又是同样的成功。 陈丹凤老师的课堂
8、平淡但扎实 整堂课看似平平淡淡,但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学生深刻领悟“搭配中的学问”,探索出搭配的顺序和“决窍”,一切是如此顺理成章,又是那样扎实平稳。对于这样一节有效的课堂,我想,权用三个“注重”或许可以逼进有效教学背后值得遵循的教学规律。 1注重生动评价,强化有效引领。 陈老师在上课时不仅注重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更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如指名板演衣服的搭配方法后,老师马上请这三位同学解说自己的搭配思路,随后便抓住时机问学生:“你认为她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了搭配的顺序,成全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资源、信息要素的协同促进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2注重细节观察
9、,强化有效建构。 在学生为搭配的衣服连线后(该生没有按顺序连,但答案是正确的),老师立即问学生:“刚刚这位小朋友在连线时出现个小问题,你们发现了吗?”,指导重新连线后还要求学生说说板演者的连线方法。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陈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她鼓励学生发现板演或回答时的细节错误,无形之中就给学生一种学习的紧张感,使得他们更加认真地投入到课堂当中来。 3注重原始创新,强化多维发展。 通过衣服实物的搭配和连线的方法,陈老师鼓励学生充分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搭配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确实找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真正达到了探究“搭配学问”的目的。这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创造”,这种“创造
10、”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能有效扩充、完善对“搭配学问”的独特解读。 何立娜老师的课堂简约而大气 何老师的课堂,没有丰富的情境,没有精彩的课件,但能给人一 篇二:小学数学练习课评课稿 这节课一改以往传统复习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复习教学改革的新路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精心加工教学材料,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 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 和加工,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进学生的实际。比如:课本上是传统的相遇问题,而这 节课出示的是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情景:发生在本校校
11、长和教课教师之间的求两校距离的问 题。例题的结构没变,但是呈现形式却是鲜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需要迫切解决的求“两校 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设计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渴望。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六、一儿童节是每个学生都瞩目的节日。接受来自于陌生人的祝福和了解别人为这个节 日所准备的活动,更是学生乐于倾听的,更有兴趣的事情。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六、 一”儿童节这个话题,创设出了一个个鲜明的现实情景,使学生学习的材料变成与学生息息 相关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利用这个话题引出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再让学生解决
12、在这个话题里情景里产生的问题,尝到了成功的 乐趣。这样的设计,使枯燥乏味的应用题复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使学生得到了解决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愉悦,体验到了用数学的快乐。 3、采取多种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用题复习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注重解法的联系与区别。本节 课的复习教学,第一题让学生口头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得出两个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梳 理两种算法的解题思路;第二题着重复习,先让学生做出这道题,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得出 算术方法与方程法的联系与区别:都是使用同一个数量关系式,不同的是算术方法需要把数 量关系式变形,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而方程则是直接利用数量
13、关系式列出方程,是一种 顺向思维的方式。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程的解答过程,让学生得出方程与方程在解答 上的联系,方程与算术法在思路上的一致性。而第三题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做,小组 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用学习第二题的方法的去主动复习整理。在课堂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 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议一议,想一想,去争辩,去探索。像这样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 去学习,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愿意去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使有限的课堂时空变成了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 空间。 4、评价方式多样,并且来自于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新课标提出应建立评价
14、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这节课中,教师在充分 肯定、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同时,多次采用了学生自主评价。如:学生说等量关系后,全班学 生一起判断对错;两名学生说出了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后,全班评,那个学生(说得比较复杂 的)自已评;当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后,请学生批改。尽管投入的时间并不 多,但能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来自学生群体 的评价。加上教师非常亲切的话语和积极的鼓励,课堂成了十分宽松和谐的学习空间,课堂 教学也成了有血有肉的师生之间的心知交往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从而也在评价他人 和被他人肯定的教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15、。篇二:数 学复习课评课数学复习课评课 本周三上午,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数学复习课的教研活动,大家对如何 开展小学数学总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特别是孟老师的乘法口诀和朱老师的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周长的课堂,真是有效复习的典范,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提供思维空间,激活分散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总复习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和深化小学数学最基础、 最核心的知识点,以便能由此出发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点间的关联。孟老师的喜欢怎样背乘 法口诀,朱老师的关于周长问题的认识,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回忆、提取 相关内容,加深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再现、激活以往分散
16、学习的知 识点的目的。 二、突出沟通整理,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 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 三、重视实际应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复习中光讲不练,难以取得复习的效果。只有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 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孟老师的课在练习设计上形式多样:既有基础 练习,又有拓展练习,既重视数学知识的练习,更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朱老师的 课件出示习题新颖,实用。数
17、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互相结合,这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 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总之,两节课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 主探索,课堂中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 学习活动中。篇三:小学数学优秀评课稿 小学数学优秀评课稿 一、课前引入比较有新意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艾老师在本节课开始时, 先让学生来猜一猜发到的古文中有几个字,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 现了学科间的联系。另外,让学生先来估计
18、一下有几个字,也培养了学生对数的估计能力, 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的基础,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后,也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已经会的,就不必过分强调,对于学生还未理解的,就可 以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二、注重学生对于1010的概念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101以内扩展到1010以内, 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在引出1010之前,蔡老师首先让 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可由之前的一个一个数,十个 十个数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为了让学生建立具体的数感
19、,教师又利用小棒,让学 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零一是1010。在整个过 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进行强化,相信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10这个概念,已经相当 深刻了。随后,蔡老师又让学生再去数一数刚才的古文,“你打算怎么数?”学生很自然地便 能够自主优化出最佳的数数方法,一百零一一百零一地数。通过这一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10在学生 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10的感受与认识。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于教材、 对于学生的充分钻研。 三、运用计数器让学生明确数的组成 对于不同的计数单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是不同的。蔡老师运用计数器直观地向学生展
20、示1010以内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出不同的数,使学生在了解到数的组成的同时,也 解决了读数中出现的几个特殊情况,当中间出现0时,不能省略,因为这一个0是表示占位。 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本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充分重视数数。教师设计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数数。 如让学生从千字文中找到第985个字后接头往下数,在这一过程中,蔡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己 再数一数,然后由学生上台示范数,再由学生自己数,最后让全班一起数,让学生充分感受 数数的过程,突破学生在数数中遇到整十整百的难关。随后, 又能过三辆火车,由浅入深, 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最后又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