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898824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17-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 主备人:莫仁银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娴熟地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抒发感情的。 课时支配 2课时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诵读诗歌。 (二)合作探究 1、学生依据书旁注释,疏通诗意。 2、请用生动的语

2、言描绘画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答: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如同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淌。 3、其次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5、这首诗构思精致,历来为人称道。其精致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三、学习江南逢李龟年 (一)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

3、河南巩义市市)人。世称“杜工部”、“ 杜拾遗”,盛唐时期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艺术地反映了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2、创作背景 严谨 民主 进取 奉献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17-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案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也就是杜甫去世的那一年。大历五年暮春季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与同样流落异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遇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整个社会已经从“开元盛世”那样的旺盛昌盛快速跌落下来。面对苦难的现实、

4、凄凉的晚境和曾经辉煌一时的旧交,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抒发了动荡时代有着不平凡经验的故人重逢时的深痛感受,暗寓着对往昔的无限眷恋,对现实的深厚慨叹,以及对昔盛今衰、人情聚散的千般感受。 3、指导诵读 4、疏通诗句 (1)重点字词说明。 逢:遇见、碰见; 寻常:常常、经常; 几度:多次。 闻:听见你(指李龟年)的歌声。 (2)翻译全诗。 当年,在岐王府邸里经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的厅堂前,也曾多次观赏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季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二)合作探究 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追忆的是往昔与

5、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恋。 2.落花季节有什么特别含义? 答:比方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舞、社会*、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3、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2分) 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舞的感慨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舞的深切感伤。 5、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3分) 答

6、:地点对比,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和江南;时间对比,四十年前于四十年后,荣辱对比,过去是特承顾遇,现在是流落江南;盛衰对比,过去是开元盛世,现在是大历年间,国家已经衰败。 (四)师生小结 (1)诗人和李龟年相逢的暮春季节(或春末夏初)的江南;诗中“落花时 节”严谨 民主 进取 奉献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17-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案 点明白时间是暮春(或春末夏初),“正是江南好风景”,交代了相逢在江南。 (2)诗人前两句追忆从前与李龟年的交往;后两句写诗人在江南与李龟年的重逢。 三、当堂背诵两首诗。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娴熟地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体

7、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抒发感情的。 二、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2、诵读诗歌。 3、学生依据书旁注释疏通诗意。 (二)合作探究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答:重阳节(2分)“登高”“送酒”“菊”(

8、2分,答出任两点即可) 2、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方面赏析“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 答: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予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抒其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干脆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残垣断壁间丛丛孤独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显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意对即可) 三、夜上受降城闻笛 (一)预习导学 1、让学生依据咏月名句,体会月寄予的情感。 2、让学生齐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月亮的句子,推断写景的修辞手法。 3、让学生用美丽生

9、动的语言描绘“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画严谨 民主 进取 奉献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17-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案 面,并概括其特点。(方法指导:(1)找出诗句中的主要景物(2)结合语境,绽开想象(3)加上适当的形容词和动词扩写诗句。) (二)合作探究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技巧? 答:(1)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雪白的月光的照射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2)诗人采纳比方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

10、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即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2分,能结合诗歌中的详细诗句绽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三)沟通展示 (四)巩固拓展 扩写无眠之夜 依据诗歌情境,围绕“一夜征人尽望乡”绽开想象,扩写200字左右的军营之夜故事。 板书设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沙似雪 安静 月如霜 凄美 吹芦管 幽怨 尽望乡 乡愁 四、当堂背诵两首诗。 教后记: 严谨 民主 进取 奉献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问题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古诗词诵读教案11 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背诵教案 课外古诗词背诵教案 课外古诗词 课外古诗词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