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890192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8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02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章 环 境 机 遇 1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1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机遇 10第二章 思 路 目 标 . 14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思路 14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目标 16第三章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新动力 19第一节 构建发展新体制 19第二节 实施区域创新 . 21第三节 构建新型工业体系.25第四节 繁荣发展服务业 30第五节 推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35第四章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 41第一节 优化县域布局 41第二节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42第三节 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48第四节 推

2、动文化经济协调发展 . 49第五章 坚持绿色发展,展现生态*新形象 53第一节 保护修复生态系统 53第二节 发展低碳经济 54第三节 推进资源节约 55第四节 改善环境质量 57第五节 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 59第六章 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 61第一节 做大做强工业园区 61第二节 全面推进区域合作与发展 63第三节 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64第七章 坚持共享发展,增加人民新福祉 67第一节 实施精准扶贫攻坚 67第二节 扩大就业创业 70第三节 推进教育现代化 72第四节 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74第五节 构建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76第六节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79第八章

3、保 障 措 施 82第一节 优化发展环境 82第二节 加强要素供给保障 83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85第四节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86前 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确保与全省、全市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22-2022年),根据国家、省和济宁市关于十三五发展的指导精神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确定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明确未来发展

4、方向,是*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环 境 机 遇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我县发展取得的成就,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县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全力以赴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二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县委、县政府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科学发展和争先进位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22

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12亿元,是202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5亿元,是2022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2%;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十二五累计完成478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是2022年的1.83倍,年均增长12.8%;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14亿元、贷款余额47亿元,分别比2022年增加58.5亿元、2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2%。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2022年的26.3:42.8:30.9调整为2022年的21.4:40.8:3

6、7.8。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认真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水稻、小麦、棉花、食用菌、辣椒、渔湖产品、杞柳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优质大米、毛木耳等特色农业凸显,*大米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毛木耳授予全国优秀主产基地县。持续扎实推进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市级28家,各类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5家,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0个。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022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0家,是2022年的5.4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比2022年增长76%;金

7、威煤电双30万吨(烧碱、PVC)、辰龙药业、洛卡德金属、太阳纸业双氧水、峰润纤维素钠、凯本氯乙酸、安泰耐磨材料、中泰煤化、长青生物质能发电、双合煤矿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户建成。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30亿元,占比较2022年提高6.3个百分点。新增纳入统计的服务业企业147家;传统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文化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湖西旅游码头建成运营,建成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2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2处,山东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金融配套体系日益完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融资形式日趋多样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

8、。大力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强化城市规划管控,稳步推进孝贤文化公园及改造提升、地中海阳光花城、锦绣华城等重点工程项目。持续加大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绿化、供排水管网、燃气热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区面积达到16.46平方公里。城区路网框架逐步完善,完成北一环、北二环、古亭路等重要路段新建工程,打通了湖陵二路、鱼新三路等多条困扰群众出行多年的断头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22.36平方米。集中供水、供气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结束了城区没有集中供热的历史,全县新增燃气用户11010户,供热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所有硬化道路、广场、校园及校园周边基本实现亮化。在全县建立了统一

9、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小城镇建城区面积达24.5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5%。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人民期盼已久的滨湖大道及连接线工程竣工通车,顺利完成S251和枣曹线升级改造等重点工程,济徐高速公路*段工程正加紧施工,明年将竣工通车,跨湖高速线路已确定,明年将开工建设,S251改线工程完成前期工作,获省发改委立项。结束了城区不通公交的历史,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县电网完成投资3.9亿元,新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6.1万千伏安,农网供电能力大幅提升。全面开

10、展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推进1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累计硬化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街道682公里,村内小街巷1158公里,建成村级休闲文化广场425处,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户户通和村级休闲文化广场全覆盖,镇村绿化和农村坑塘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启动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全省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曾位居全市第一名。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全县科技创新能力和质量强县建设扎实推进,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9%,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新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市

11、级工程实验室4家、工程研究中心5家;引进高层次人才31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986人。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6件;新增山东省名牌产品6个、山东省服务品牌1个。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政府大部门制改革顺利完成,行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制定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大幅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完成了工商登记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等制度改革;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覆盖,财政预算、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全公开;农村改革逐步深化,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实施,城镇医保与新农合实现并轨。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

12、复率均为101%。积极推进园区建设,通过区划调整,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招商力度,努力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张黄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作用日益增强,县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园区;规划实施了一批电网、管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工程,园区发展空间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拓展提升。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全县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2.4亿美元,是2022年的3倍,年均增长29.6%。利用外资稳步增长,五年累计到位外资9178万美元;优势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美晶米业与中农发集团成功合作,在柬埔寨建设稻米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三条主线,以水气环境综

13、合整治为重点,不断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和能力建设,深入推进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十二五总量减排任务,共安排减排项目193个。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建成投运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加强重点企业废气治理,全面抓好夏秋秸杆禁烧工作,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综合开展水污染治理,建成了日处理1万吨的张黄工业园污水处理厂,6个镇驻地、11个社区建设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了东鱼河、西支河、老万福河水质自动监测站,河流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标准。重点推进了西支河、老万福河、惠河、东鱼河、南阳湖等5个人工湿地工程。开展河道垃圾、渔业养殖、畜禽养殖和非法小码头的清理取缔工作。张黄、王鲁2个镇评为国家级生态

14、镇,清河镇评为省级生态镇,119个村评为市级生态村。全县共建成市级以上绿色学校21所、市级以上省级绿色社区5个,市级以上绿色教育基地5处。持续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和四德工程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荣获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县民生支出累计52.4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64.5%。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新建、改扩建学校67所,建成省级规范化学校8所,市级规范化学校11所。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全县中小学多媒体班班通。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共发放困难学生救助金2888.1万元、大学生助学贷款7481.8万元,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

15、全覆盖。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建成三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镇街文化站12个,农村文化大院392个。进一步弘扬了孝贤文化,有效放大了我县地方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通过大力实施内部改革,加大投入,县广播电视台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县电视综合覆盖率101%,基本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480元,临时困难救助标准由最高标准3000元提高到5000元。451户农村贫困家庭脱离危房。低保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工作扩面提标,累计救助低保大学生726人,发放救助资金167.1万元。扶贫工作成效显著,通过精准扶贫累

16、计实现脱贫21703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县内10处镇街敬老院均达到星级敬老院标准。社会管理实现创新突破。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加快发展,五年累计投入救助资金528万余元。规划建设革命烈士陵园一处,首次参加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检查验收,并获得好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三级预防医疗保健网络日趋健全,县人民医院外科病房楼投入使用,县乡村建立健全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低生育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3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380人。每年初为民承诺十件实事全部完成。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深化平安*

17、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持续进行天网工程增点扩面、联网整合工作,实现了对全县重点部位、场所、重点路段和所有行政村、自然村的有效覆盖。推行农村网格互联互动管理工程,在网格内做好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特殊人群联管、群众事情联办、平安建设联创,及时把矛盾和问题有效解决在网格中和萌芽状态。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县粮食部门被授予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成立县社情民意受理中心,突出抓好社会维稳工作,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强化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公检法司工作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社会组织管理,逐步建立

18、登记、年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共登记社会团体3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9个,社会组织年检合格率达到94%。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科协、审计、粮食、物价、统计、人防、投资评审、招投标、老龄、残联、气象等各项工作都扎实开展,取得新的成就。十二五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为十三五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总量小与产业结构不优的矛盾并存,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能源消耗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低,创新对经济驱动作用不明显,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9、。城镇化水平依然偏低,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薄弱,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艰巨。瓶颈制约因素依然较多,资源环境等约束压力加大。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作面临更多考验;资金供应十分紧张,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和潜在金融风险依然存在; 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仍然匮乏,不能满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和作风建设还需加强,四风问题尚未完全禁绝,个别部门单位还存在办事效率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基本公共卫生还不均衡,社会治理难度难度加大。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机遇未来五年,面对国际国

20、内形势新的复杂变化,我县既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也面临难得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形势,牢牢抓住机遇,顺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际环境。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周期性温和复苏态势,但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加剧,发达国家增速回升,新兴市场增速整体放缓,政策因素变化的影响加重。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依然是全球共识,世界经济需要进行结构改革,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与互联互通的国际合作,改革、调整、转型、创新、融合的潮流将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新趋势、新动力、新契机。产业结构调整催生全球经济新秩序,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低端制造环

21、节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移,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对我国产业发展形成双重挤压。新能源、云计算、3D制造等新技术革命取得新突破,抢占产业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环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将长期处于发展新常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未来发展的制度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路径将进一步明晰;深入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对外开放优势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凸显;鼓励创新创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发展动力活力将进一

22、步增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省内环境。十三五时期,我省将进入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我省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我省经济体量大,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为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蕴含着更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空间,两区一圈一带战略深入实施,将为全省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都将有利于延续经济社会平稳较

23、快发展的态势。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继续走在前列。从县域经济来看。*整体实力较弱,尚处在济宁区域发展的后位状态,同邹城、兖州、任城等发达县市区相比,按常速常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原来基础和*差不多的其他5个欠发达县,也争相发展超越。未来五年,*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赶超,争先进位,主攻的重点不仅要有量的快速扩张,更应有质的有效跃升;不仅要有速度的持续加快,更应有效益的不断攀升;不仅要有物质的日趋丰富,更应有精神的强势提升。条件机遇。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性五大机遇,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区域发展战略红利加速释放。山东省推动实施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济宁市推进实施鲁西发

24、展科学高地发展战略、济宁都市区发展战略和环南四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有利于*搭上省市战略快车,以区域性优惠政策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统筹推进区域发展与产业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益显现。随着辰龙药业、凯本氯乙酸、长青生物质发电、宁大钢构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投产达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将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打通交通瓶颈制约。正在加速建设的济徐高速和正在筹备的跨湖高速竣工通车后,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将被打破,*有望成为山东省新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转型升级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济宁市已被确定为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正加快组织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及创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将为*

25、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形成新的增长点。自身条件为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十二五期间,重点培植的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煤盐(精细)化工、水运陆运物流等五大主导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壮大,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潜力日益显现,这都极大增强*竞争力,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第二章 思 路 目 标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推动十三五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思路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指示为指引,根据省市

26、战略决策部署,协调展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农业富民、城建提速、文化复兴、生态至上、民生为本为战略目标,以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集中力量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强财力、福民祉,切实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城镇承载能力、社会文明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和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确保与全市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原则:推进十三五时期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释放不竭

27、动力,不断取得胜利。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综合考虑社会需求、承载条件和内在潜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有新进展,在自主创新上有新突破,在改革开放上有新举措,在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破解制约瓶颈。统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当前与长远、国际与国内,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全力以赴、知难而进,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实现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坚持深化改革。把改革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坚

28、持依法治县。认真践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加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推动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法治建设新格局。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到2022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质量、均量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市同步实现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

29、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以工业化、信息化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左右,一、二、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8:43:39。改革创新实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空间发展格局更加

30、优化,对接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建设更加繁荣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良及上天数达90%;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左右,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

31、01%,生活废水处理能力提升50%,展现绿色靓丽*新形象。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安定和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第三章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新动力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走出一条质量更高

32、、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的发展新路。第一节 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推进行政、财税、农村、生态等重点领域改革,靠改革破难题,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严格执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市场行为的直接干预,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效率,加强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推行预算绩效管理。不断优

33、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升就业、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支出比重。推动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村镇银等金融机构向发达社区延伸,推广社区银行、金融超市,搞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创新投资体制,在基础设施、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推广PPP投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的双边或多边协调机制,形成政府投资+金融资本政府投资+民间资本等多种融资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健全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投资收益合理回报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土地、宅基地、林权等确权登记颁证,推行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制度,

34、鼓励农民以土(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现承包土(林)地股权化、集体产权股份化和农村资源资本化,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县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监督管理体制,规范各类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加快推进农村资源市场化。深化企业改革。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放宽民营经济发展限制,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支持社会各类资本积极参与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开展不限投资主体、不限股权比例、不限创业形式的三不限行动,积极推行政府扶持、企业受益的工商登记零收费制度,不断放宽登记注册条件、简化登记手续,鼓励

35、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发展主体投身创业实践。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和场地、专业化市场等资源,规划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科技孵化园等创业基地,为创业人员提供成本低、服务优的高效创业平台。第二节 实施区域创新把创新摆在全县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到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引进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扶植高新技术企业70家,引进推广高新技术项目50个;发展培育科技型大型企业3家、科技型中型企业3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101家。强化企业技术创

36、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制度建设,释放创新活力。支持企业建立和发展创新战略联盟,鼓励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和形成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提高企业开放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国家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公共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工程化平台。在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和环境等方面与济南和济宁对接,形成创新主体良性互动、

37、优势互补、高效运行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加大对国内外高新技术资源的吸纳力度,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围绕行业共性技术、企业关键技术、重点支持为地方发展服务的科技项目,开展各种合作与交流。打造功能配套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投入体系由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构建科技投入的金融支持平台,促进技术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解决科技企业外延资金和外延融资,促进社会技术进步。建立科技投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帮助拥有成熟技术的科技

38、人员融资。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逐步将适用于市场化运作的行政职能委托给规范的中介机构。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制定我县地方性知识产权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推进专利技术的申请和实施。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和三个一人才工程,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企业家队伍,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和一支高技能的工人队伍。优化人才创业环境,积极构筑汇集智力资源的开放式平台,加大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

39、,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集聚和发挥作用的良性机制。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育,加快选拔学术、技术带头人,注重培育科技经营型的复合人才和创业型人才。支持企业引进和储备高层次人才,促进优秀人才向高新技术企业流动,使企业成为人才高地的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吸纳和使用优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改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推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探索采用期权或认购权证等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技术入股、技术控股或技术承包。着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对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造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一处,把两大园区建成以知识经济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科技创业板块。加强重大科技项目前瞻性

40、布局,强化普惠性支持创新政策和政府采购作用。完善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活跃创业投资市场,改进对科技型企业和创业的融资服务。系统谋划区域创新设施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着力强化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有效发挥税收优惠、股权激励等人才政策的杠杆作用,扫除人才流动和使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导向,加大对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和创新创业者的表彰奖励,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业的社会风尚。推动双创加快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推动众创、众包、众扶

41、、众筹四众平台快速发展,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积极支持众创空间发展。按照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原则,因地制宜,搭建更多众创空间,并分类给予补助支持。坚持走市场化经营路子,引入专业化市场服务主体。政府加强政策引导,提供场地空间,对初创企业提供适当补贴,搞好信息、咨询、融资等公共服务。第三节 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以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抓手,深入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兴县和质量强县战略,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培植,培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着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工业经济晋档升级新突破。加快提升传统产

42、业。坚持扩总量和转型升级并重,加强政策引导,把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核心任务,强化生产全过程的总体改造、产业链条的配套改造,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全面优化产品结构质量,降低初级产品比重,提高最终产品比重。煤盐化工。依托现有化工产品基础,大力招引一批配链、延链项目,促进现有初级产品向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化工材料方向延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培植壮大以煤化工、盐化工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积极引导煤炭产业战略转型,有机整合要素资源,鼓励发展低污染、高附加值精细化工和清洁能源产品,打造横向成峰、纵向成链的煤盐化工产业集群。机械制造。立足我县现有矿山机电产业基础,围绕生产自动化

43、、产品智能化发展方向,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优化升级生产线,推进矿山机电核心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提升机电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矿用泵、水处理设备等拳头产品规模档次,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引导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纺织服装。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企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促进纺织产业提质增效。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设备引进、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加快核心生产技术的开发,积极研发中高档家纺制品、高档纺织面料和高档服装产品,不断提升产品价值优势。积极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加快纺织

44、企业的兼并重组和结构优化,促进纺织行业规模化提升,打造区域纺织服装产业新高地。食品加工。充分发挥我县大米、毛木耳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以食品加工绿色化、安全化和品牌化为重点,依托大型龙头企业,从产业链高端延伸入手,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食品深加工业,积极开发新兴系列食品,拉长做深食品产业链,培育更多特色优质品牌,提升食品产业规模档次。壮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立足发展基础和综合禀赋,采取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自主研发等多种形式,集中培植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打造工业经济新

45、的增长极。加快智能装备和先进技术应用,着力促进生产方式由大规模同质粗放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转变,生产链条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服务、再制造延伸。新能源。依托济宁中泰煤化有限公司LNG项目利用焦化项目的剩余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等新能源;依托长青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利用棉柴、玉米秸秆、稻草、木材下脚料等生物质燃料进行发电;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清洁煤利用和LED照明等产业发展。新医药。依托辰龙药业项目、峰润纤维素钠项目,扩大医药原料、医药中间体生产规模,研发新产品,重点突破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药物晶型研究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化学合成药和生物制成品,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可持续发

46、展能力强的医药产业群。新材料。依托京鲁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柔性有机聚合物膜材料及膜组器项目,加快产业化进程,加强重点技术改造,建设国内最大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产业化基地。依托京泰耐磨材料公司,以高铬钼铜耐磨辊圈为核心产品,延伸发展高铬合金系列耐磨材料、耐蚀耐磨材料和耐热耐磨材料等类产品,建设国内具有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铸造耐磨材料基地。节能环保。依托京鲁水处理公司、鲁源水处理公司,加强煤矿污水(中水)深度处理、煤化工污水(中水)深度处理、轧钢废水处理、电厂用水深度处理、农村安全饮用水等技术研发,积极拓展矿井塌陷区修复治理、湿地生态园建设、社区建设以及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水处理环保工程,打造济宁都市区节

47、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主动顺应信息化带来的产业集群虚拟化、发展边界模糊化、组织形态网络化和供销链条扁平化趋势,抢抓国家大力推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机遇,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广智能制造模式,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点。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开展智能工厂示范,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提升智能制造产业化水平,加快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加快建立数字企业标准化体系,深度集成生产制造过程与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度

48、灵活配置。实施大数据战略,打破数据壁垒和垄断,建设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应用平台。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开展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制订建链、补链、强链计划。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合资联营,整合品牌、错位竞争,形成大小兼有、层次合理,融合促进、相得益彰的产业集群格局。建立健全倒逼、扶优、引导相结合的工业优化升级机制,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鼓励支持帮助骨干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技改扩能、合资合作等途径壮大实力,打造强企方阵。加大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资金、用工、用电等综合协调,积极争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政策,切实为企业服务。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深化全民创业行动,催生一批专、精、强的民营企业群体。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