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论语六则》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论语六则》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论语六则教学设计篇一:论语六则-教学教案 【经典教例】 教例简述 教师第一次定向: 同学们,我们先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诵读课文,分“则”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1.诵读。 2.逐“则”落实,教师顺势将六则语录按内容分类,将“而”的例句按用法分类。 3.自由背诵。 4.分“则”背诵。 5.背诵比赛。 6.全班齐背。 教师第二次定向: 请同学们拿出活页式分类笔记,用10多分钟的时间,整理课堂笔记。 同学们进行操作,撷取课文内容,分类做好笔记。大体有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
2、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文言虚词”类记下: 4.在“名言警旬”类记下: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用于学习方法) 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于思想修养)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课堂学习笔记。 评析 这个教例的“眼”,在指导学生做“分类式课堂笔记”。 如何指导学生做笔记,是学法研究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亟需我们用创造性的作法去填补。 “分类式课堂笔记”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优点在于: 1.变单课式笔记为知识块式笔记,眉目清晰,知识量充沛。 2.变学
3、生在单课笔记中的“记录员”身份为分类整理的“操作员”身份,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质的变化。 3.变单一利用课文材料为多角度利用课文材料,课文材料因此而增值。 4.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研究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检索能力。 5.有利于单元小结、综合复习乃至毕业、升学考试的总复习。只要坚持分类积累,复习课中这些资料会令人爱不释手。 说的好处愈多,作教师的我们就会愈感到不安,我们反思: 在传统的作法中,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在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教学效率上,其利用价值到底如何? 学习笔记,这块在教学中永远占有相当地位的有利于学生一生的知识天地,为什么直到现
4、在还得不到开发性的研究? 篇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教学设计 论语六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导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0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10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
5、 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学习笔记”。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
6、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1 - 讲解段落大意。 第一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解词。子:孔子。时:时常。习:温习。说:通“悦”。愠:怨恨,心里不满。君子:古代指道德修养很高的人。 译句:孔子说:“学习并经常温习它,不
7、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习),不也很快乐吗?” 第二则:讲知识的继承与创新。(学习方法) 解词。故:旧,指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作名词。为:做。矣:相当于“了”。 译句: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习方法) 解词。罔:迷惑不解。殆:危险。 译句: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第四则: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明好学、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的可贵。 解词。文:是他的谥号。谥号:古代贵族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按
8、士古谥法,勤学好问的人可以得到“文”的谥号。何以:凭什么? 译句: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作?文?呢?”孔子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认为可耻,因此被称作文。” - 2 - 第五则:孔子严于律己,谈为 人师的条件。(学习态度) 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何有:有什么。 译句: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 第六则:强调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解词。师:指值得学习的人。焉:在里边。从:跟从、遵循。 译句: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好
9、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也有,则)加以改正。” 分析课文思想内容 第一则:第一句启发人们爱好学习,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只有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第二句倡导学友之间相互学习、探讨、激励,以便增长知识,这是学习的扩展。好朋友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其中也有无限的乐趣,第三句讲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才能,不是为了夸耀,做人要心胸开阔,要有修养,自己的才德不被人了解,不因此懊恼沮丧,这才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应有的态度。 第二则:强调“温故”不仅要巩固旧知识,还要“知新”,能有新的理解或发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对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的肯定和评价,表现了孔子对学习中
10、“温故”的一种极为深刻的见解。 第三则:孔子否定了这两种学习求知的方法,前一种会食而不化,不辨正误,更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后一种流行于空想,浅见寡识,不学无术。使我们领悟“学”是“思”的基础,“思”在“学”中进行,二者不可偏废。 第四则:孔子从两方面解释了孔圉谥号为“文”的原因:一是孔圉天资好而勤奋,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圉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第五则:孔子从严格要求自己出发,提出来个学者或老师应有的学习态度。孔子一生都在“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三个方面努力实践,但他却如此自谦;“何有于无哉?” 第六则:反映了孔子“不耻下问”,善于
11、向一切人学习,不仅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注意把他人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以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虚心学习又善于学习,所以他知识渊博,成为闻名古今的教育家。 三、总结古文翻译方法。 翻译原则: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翻译方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译(译出实词、
12、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篇三:论语六则第一课时(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论语六则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格言、名句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言文翻译原则,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手段:自主探究、分组合作相结合诵读法、赏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 谈话导入 1、 关于文言文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
13、们去学习、继承。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大多数是文言文。需要我们掌握一点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要求原文 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可辅以意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展示预习成果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3、师生交流:教师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教师补充: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
14、,提出了不少很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弟子有三千,著名学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 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奴隶制秩序,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教化。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极大。 二、师生互动课文赏析 (一)、整体感知 1、教师放朗读全文的录音,学生听清朗读节奏的划分、停顿,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义。 3、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提出疑问,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师生共同探讨。 (二)结合注解,关于一、二则学生提出
15、难解的字词 重点词语:亦(y):也。 说(yu):愉快、高兴。 乐(l):喜形于色。知:了解。 愠(yn):怨恨,心里不满。 可:可以。以:凭借。 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的原则:人名、地名不译;单音节词语翻译成双音节词语。 3、抽查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一、二则。 4、学生诵读课文一、二则,背诵课文一、二则: 教师抽背,学生互背。、 板书设计:论语 论语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六则教学设计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