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22-02-12 19:3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 前 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沟通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实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语文教化应当而且能够为培育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意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须要,语文教化必需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化语文课程的改革,
2、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化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化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化改革的阅历,遵循语文教化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加民族创建力和凝合力,发挥主动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确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化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3、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化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需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酷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初步驾驭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须要的识字写字实力、阅读实力、写作实力、口语交际实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特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化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
4、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留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敬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育学生的语文实践实力,而培育这种实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学问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化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当让学生更多地干脆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驾驭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学问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育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实力。 (三)主动提倡自主、合作
5、、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惜学生的新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爱好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当主动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化的优秀传统,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
6、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须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当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亲密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改变,尽可能满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须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敏捷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整、更新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依据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7、。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 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详细实施留有创建的空间。 其次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育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
8、康的审美情趣,发展特性,培育合作精神,逐步形成主动的人生看法和正确的价值观。 2相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才智。关切当代文化生活,敬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加语文学习的自信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驾驭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实力的同时,发展思维实力,激发想像力和创建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看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一般话。相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肯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实力,学会运用多种
9、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意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实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详细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依据日常生活须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实力,学会倾听、表达与沟通,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运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相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
10、右会写。 3驾驭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留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态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齐,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精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相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 (二)阅读 1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惜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
11、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憧憬美妙的情境,关切自然和生命,对感爱好的人物和事务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沟通。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绽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丽。 6相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爱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原10条,现7条,更紧凑) (三)写话 1对写话有爱好,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四周事物的相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一般话,逐步
12、养成讲一般话的习惯。 2能仔细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爱好的情节。(改“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解并描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解并描述自己感爱好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看法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念。主动参与探讨,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原:对感爱好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四周事物有新奇心,能就感爱好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探讨。 2结合语文学习,视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视察所得。 3热心参与校内、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其次学段(34年级) (一
13、)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深厚的爱好,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相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削减2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实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运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实力) 4能运用硬笔娴熟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齐。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运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 (二)阅读 1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
14、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美丽的语言,关切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沟通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留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绽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美丽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保藏并与同学沟通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原10条,现9条) (三)习作
15、1留心四周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加习作的自信念。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共享习作的欢乐。(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留意把自己觉得新颖好玩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晰。(原:留意表现自己觉得新颖好玩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沟通。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常积累的语言材料,特殊是有簇新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依据表达的须要,正确运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一般话交谈。在交谈中能仔细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
16、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晰明白地讲解并描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解并描述故事力求详细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4条,现3条)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探讨。 2结合语文学习,视察大自然,视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视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好玩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学问和实力解决简洁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运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现5条)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实力。累计
17、相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肯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丽。 (二)阅读 1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肯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阅读,扩大学问面,依据须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调,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依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沟通和探讨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推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务梗概
18、,能简洁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微环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憧憬、怜悯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憧憬和追求美妙的志向。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留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删原第6条: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11条,现8条)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沟通。 2养成留
19、心视察四周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洁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详细,感情真实。能依据内容表达的须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记)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齐。依据表达须要,正确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肯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 (四)口语交际 1与人沟通能敬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加探讨,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听人说话仔细耐性,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0、。 5能依据对象和场合,稍作打算,作简洁的发言。 6留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得资料,尝试写简洁的探讨报告。 2策划简洁的校内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学写活动安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探讨、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9年级) 略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科书(原称教材)编写建议 1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 2教科书应体现时代特点
21、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敬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科书要注意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科书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亲密联系学生的阅历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创新精神。 5教科书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调换词序),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6教科书应留意引导学生驾驭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问、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科书内容的支配要避开繁琐化,应当简
22、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意情感看法、学问实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8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敏捷多样,避开模式化。留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探讨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9教科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支配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意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须要。 10教科书编写应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编写语言应精确、规范。 (增) (原9条,现10条)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
23、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务,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学校都隐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剧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主动利用。学校应仔细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主动开发潜在的资源,特殊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增) 3学校应主动创建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24、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建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原: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力)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建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子。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注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应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学问,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
25、合素养。应创建性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细心设计教学方案,敏捷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探讨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化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看法、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主动的人生看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实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26、。应当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 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建潜能,培育综合实践实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实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当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实行合适的教学策略,同时留意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连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六)详细建议 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识字写字
27、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阅历,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态的指导,引导学生驾驭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好玩味性,宜以活动和嬉戏为主,与学说一般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相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
28、是学生、老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特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探讨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应注意培育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实力。这种综合实力的培育,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育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建性阅读的实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盼、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
29、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阅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育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学问(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但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学问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学问。 培育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激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还应留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3关于写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沟通的重要方式,是相识世界、相识自我、创建性表述的过程。写作实力是
30、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酷爱生活,主动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第一、其次学段可从写话、习作入手,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育学生的写作爱好和自信念。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育学生视察、思索、表现、评价的实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绽开想像和幻想,激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供应有利条件和广袤空间,削减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激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常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写作学问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
31、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实力。 4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实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实力。应培育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实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沟通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详细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纳敏捷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学问。 激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熬炼口语交际实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学问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实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
32、学生主动主动的参加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殊注意探究和探讨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留意培育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实力。 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 四、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留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 (二)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
33、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纳成长记录的方式,留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激励等主动的评价为主,采纳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老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评价设计要注意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零碎,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三)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应留意将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
34、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社区机构等主动参加评价活动。 实施评价时要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全体学生,敬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留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留意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开只从学问、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五)详细建议: 1识字与写字 汉语拼音实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实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35、汉字、订正地方音的状况。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驾驭汉字基本意义的状况,以及在详细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实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实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爱好,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主动性,关注学生写字的姿态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齐。 2阅读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要关注其阅读爱好、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实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学问不作为考试内容。 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依据阶段
36、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应留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评价默读,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精读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重视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实力。要留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建性的理解。 略读、阅读的评价。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阅读实力,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获有用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激励。 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
37、、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学问不作为考试内容。 3写作 写作评价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看法的评价,例如,是否有写作的爱好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表达是否得体恰当。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激励。 重视对写作材料打算过程的评价。 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打算过程。不仅要详细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得材料的方法。要用主动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视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
38、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留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看法、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采纳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纳多种形式。 提倡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写作看法、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写作实际状况和发展过程。 4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实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加意识和情意看法。评价应在详细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担当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39、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敬重和爱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探讨切磋,所以除了老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看法和参加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觉问题和探究问题。 能否主动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依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学问和实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沟通。 在评价时,要充分留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
40、纳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赐予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评价。 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体 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版) 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版)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0页 共30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