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实习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环境保护实习报告 闻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假如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宝 ,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丢失了的美、快乐和亲情的享受。 当我们闲逛于城市中时却可发觉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四周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务、很久以前做出的确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接着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相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03年4月5日进
2、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动身,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肯定的调查,获得了肯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索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敞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敞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
3、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四周集聚着北京高校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终点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许多人认为,路面的宽敞与笔直与四周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终点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剧烈。 这也许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许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视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别要求。 或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
4、就犹如北大校内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或许不能算是完备的选择。 2、校内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燕南园是北京高校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肯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头,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高校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探讨的志向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
5、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变更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缘由是,尽管许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溢了书香之气&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四周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供应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高校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
6、生,探讨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来巡游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安静和干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嬉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歼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供应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内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冲突。正如一位被采访
7、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安静,不能不引起深思。 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国际接轨,许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了多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相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们的傲慢。假如有一天,未名湖起先缩小,或者未名湖四周耸立起了新式的建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伤。 一塔湖图并非北大的全部,北大的精神,很广,北大的傲慢,就在于它所创建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匠心独具通向未名湖的小径北大的校内北部可
8、以说是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在美丽的浪漫中又给人以思想和历史的沉重感。北大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位总是喜爱留连于未名湖畔的清华学生说。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那一条条通向未名湖的小径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荫蔽和静谧,构成了北大独特的风景。 幽静的小径边生长着各色的植物。引人注目的是雪松下的石头,它独特的用途使人耳目一新。松针下部的蜡质物是酸性物,下落到土壤中会使土壤受到酸化影响,土质变差,以至于到了刮风的时候会有尘土飞扬。而石头可以防止扬尘,从而保证了这里路面与空气的清爽与干净。 而路旁的传统建筑的大屋檐则为麻雀等鸟类供应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鸟鸣声不绝于耳。在这里,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
9、体,是一道不行多得的风景。 19年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北大党委宣扬部副部长张黎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上高校时就在校内内看到喜鹊,但没有现在的数量多,初略估计多达数千只。现在,校内内不仅可以看到喜鹊,还可看到松鼠、刺猬等多种野生小动物,未名湖上还飞来过白天鹅。讲话间,记者时常看到喜鹊从他办公室的窗前飞过。 现在,北大校内已变成了各种飞禽和动物栖息的乐园。校内内遍布了端庄浓绿的桧柏、苍劲古朴的油松、华美高雅的白皮松、金黄富丽的银杏枫树等常绿树和春秋色树。据北大园林科调查,全校共有416株古树,其中300年以上的有30棵,100年以上的有386棵。 张黎明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北大校内文化
10、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节假日,到北大校内感受文化氛围的各地游客多达数千人。是的,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的确在非常努力地做。就如我们后来在西校门,看到了一只对人毫无恐惊的喜鹊。由衷的喜悦,升起& 5、未名湖的湖心岛与翻尾石鱼湖光塔影,让人留连忘返。未名湖景色出众,已经成为北大风景的标记。环湖的杨柳婀娜多姿,枝条低垂,温顺地拍打着水面,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隐隐出现。横卧在湖中的有石舫,点缀着塔景的是湖中的小岛。幽静的湖心岛是未名湖上的一颗珍宝。翻尾石鱼,则是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老师那里,才知道了其背后的故事。小岛原先是芦苇等植物旺盛生长的优良环境,是一个生态极其协调的小环境,与翻尾石鱼一道构成一道独
11、特的风景。然而在百年校庆时,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介绍和说明,在小岛上设立了一块说明牌,由此吸引了大量游客上岛,人的影响使得芦苇的生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直到芦苇完全从小岛上消逝。 好在学校已经相识到这点,今日看到的说明牌,已经从小岛上转移到湖边。具有自复原性的生态系统,在得到长期发展的条件后,应当可以复原到原先的状态。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重新拥有一个优良生态的小岛,然而并非全部的错误都可以得到补救,有时候,一个不很英明的确定是可以造成很大的缺憾的。规划的长远性由此可见一斑。只愿小岛的故事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6、蔚秀园与畅春园有着悠久历史的燕园,是我们的傲慢。 北京高校燕园校区,早在金代就成为京
12、郊闻名的风景区。到了明代,大规模构筑园林,至清代成了封建帝王的赐园。民国期间成为燕京高校校内。校内的用地中包括了八个古园遗址,即勺园、淑春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及治贝子园等。在位置上与圆明园毗邻,在内容、造园风格上与圆明园之万春园中的若干园中园有类似之处。不同于宏丽的皇家园林,也有别于咫尺山林的私家园林而独具一格。后历经沧桑,诸多古园或伴同圆明园一起付之帝国主义列强之火,或被军阀侵占变卖,不少已经夷为平地。&淑春园、朗润园、鸣鹤园、承泽园为生还者,其中的山丘水面尚为完整,这是校内历史悠久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文物。 1920年北京通州协和高校、北京协和女子高校及北京汇文高校合并
13、,建成燕京高校,校长司徒雷登从军阀陈树藩手中以六万银元买到了淑春园和南部的勺园故址作校址,由美国建筑师h。y。mrphg负责校内规划设计,并于1921年动工,1929年基本落成。校内最初用地40公顷,学生800人。1928年至1931年先后征得朗润园、鸣鹤园、镜春园、蔚秀园、承泽园为教工宿舍福利区,同期还购得治贝子园为燕大农学系实习场地。 北京高校未名湖燕园建筑功能与环境统一,建筑艺术与环境协调。采纳传统民族风格的个体建筑与古老园林风格相协调,纵横交替的建筑轴线布置与园林环境相互渗透,建筑组群母题的应用构成和谐的韵律。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 (资料来源:
14、北京高校教化学院)回顾,让我们拥有更多了解的渴望。今日作为教工住宅区的几个园子,又是怎样的呢? 走进蔚秀园,故园的风韵依稀可辨。然而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的感怀却荡然无存。楼房与平房在同一个平面上昭示着自己的存在,柏油路与土路在同一个湖边显示着自己的功用。因为这里修建了几个条件非常简陋的价格低廉的小旅馆,往来的人更是各色各样,破坏了那种静谧而安逸的环境感观。由于过度的对外开放和管理不善,蔚秀园的今日很是让人悲观,随处可见的垃圾,简陋的小饭馆和同样简陋的小旅馆让人顿失爱好&那么,长期在此居住的住户的反应又是如何呢? 湖旁边的住户对此处的反映多是脏乱差垃圾随处
15、可见,湖边的平房排放废气严峻污染环境。湖水主要来自万泉河,冬天不放水,到了夏天又因受污染而臭气熏天,蚊虫成群。 至于住宅距离湖边略微远一些的住户,则认为除了管理不善之外,这里的生活还差强人意。而且位置比较便利,距离颐和园、香山、北大本部都很近,比较相宜居住。一个学者模样的老人说,高校里能有北大环境的很少。一个看上去有 八、九十岁的随儿子一起生活的老人说:环境还可以,一天比一天好。 而住户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旁边没有大型超市,购物不便利。 在畅春园,我们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我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缘由是管理的不善。一位原来在北大食堂工作的老大妈在一再要求我们证明是北大的学生之后,才细细地给我们讲
16、出了这其中的许多问题,她对北大声誉的维护让我们很是感动。然而作为北京高校的教工宿舍区,却无法提升管理的层次,以至于使其成了来京打工人员的居留地,这一点不能不引起重视。长此以往,住户的维护是不行能维护住园子的声誉、北大的声誉的。 7、万泉文化公园公园是公共艺术与绿色生态相融合的一个集中化空间。在20世纪中叶以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得到了高速发展,城市空间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而肆意扩张扩散,工矿生产与加工形态尤其是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住房、能源、交通、通讯以及整体生态环境的重重压力而呈恶性化发展趋向,使得自然生态、动植物群类的多样性和人类千古历史文化类型之遗产的丰富与完整性,均遭到了骇人动目的
17、破坏。这种情景在贫困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甚。很多大城市中心部位和郊区部位设立的公园已远不足以起到明显改善和优化城市环境的功效,而大多只起着对城市社会追求高集中、高速度、高回报、高消费所带来的心身压抑和生态环境的侵害做某些调整、抚慰,抑或暂作短时的消解和逃遁之所。 尽管如此,公园,仍或多或少地代表着人们对业已失缺的自然景色或农耕时代田园风光的祈求与象征性的回来之地。在很多都市街道、广场、社区中心已经慢慢失去原由的公共沟通、休闲场所之功能,并缺乏美丽的绿色生态环境品质的情形之下,良好的公园便更显其城市花园与城市之肺的价值意义。 环境爱护实习报告 环境爱护报告 环境爱护报告 环境爱护报告 环境爱护局暑期实习报告 A市环境爱护局实习报告 环境爱护整改报告 环境爱护调研报告 环境爱护调研报告 环境爱护调研报告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