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伊尹学煲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着伊尹学煲汤.docx(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跟着伊尹学煲汤陈清华前 言夏文化起源、发展、壮大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不仅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早期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转化创新的关键环节,具有里程碑意义。2022年9月28日,河南省夏文化探讨中心在河南省文物考古探讨院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挂靠河南省文物考古探讨院,旨在加强夏文化探讨。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化实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夏文化探讨与传播、发扬光大黄河文化的重要举措。夏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绵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对于探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具有无比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河南省
2、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表示:河南省将以该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加快推动夏文化考古探讨成果转化、宣扬普及等各方面的工作,尽快出成果、出精品,为夏文化探讨作出重大贡献。据了解,河南省夏文化探讨中心主要负责开展夏文化遗址考古调查、发掘与探讨工作,担当夏文化探讨重大课题项目以及夏文化探讨成果传播、普及和国际沟通等工作。河南关于夏文化的考古遗址有数十个,其中登封王城岗遗址、禹州瓦店遗址和偃师二里头遗址等将被作为夏文化探讨的关键性遗址。在揭牌仪式上,北京高校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北京高校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中国
3、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探讨所所长陈星灿被聘为河南省夏文化探讨中心学术顾问。夏代在我们许多先秦古籍当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它是个可信的历史,但是自从疑古思潮出现后,夏代成为传闻时代。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豫西、晋南做调查,找寻夏的都城,从今起先了考古学探讨夏文化的长期历程。“到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时候,我们明确了夏朝是存在的,以河南为中心,涉及山西、陕西、山东、河北,甚至可能还有湖北的一部分。要把我们5000年悠久的文明历程梳理清晰,夏朝就是最关键的点。”李伯谦说,希望夏文化探讨中心能够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向全国人民汇报1。本文立足于可信的史实,从文化和文学角度,讲解并描述三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夏历的
4、故事、庸人自扰的故事以及伊尹的故事,以此印证夏文化的可信性,为宣扬普及夏文化、实证5000年中华文明、探究中国国家起源、增加民族文化自信等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深化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供应支撑。第一个故事:农历为什么也叫夏历? 燥热的夏天为什么叫“夏季”?每到周末,无论是红日磅礴的早晨,还是星光斗射的夜间,我的脚步都会像磁石一样指向那个有山有湖、有河有泉的乡村。一如说到中医时,自然会想到古老的“夏历”一般。什么叫“夏历”呢?我们知道,农历是世界上所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日历,从4000年前的夏朝就起先了,因此也叫“夏历”。现在世界通用历法有阳历(公历)、阴历(农历)和阴
5、阳历3种。农历是中国人的历法。在我国的农历中,每月的长度为29天或30天,和月相改变的平均周期29.53天吻合,从而能够保证人们在每个月的十五看到的都是圆月,在每个月的初一看到的都是一轮新月。在农历中,每年的基本长度为12个月,这样得到的全年天数会比回来年的实际长度差11天左右。为了让季节与月份的对应关系保持相对稳定,农历采纳在特定的年份加入闰月的方式,修正与回来年之间的天数差异。这种既考虑月相改变、又考虑地球绕太阳公转时间的历法,被称为“阴阳历”。人们经常把农历称为“阴历”,习惯将农历年称为“阴历年”。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因为农历并不是只考虑月相改变的真正意义上
6、的阴历。我国目前运用的农历历法,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形成雏形。虽然具体内容已经难以考证,但基本可以确定在战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这6种历法,合称“古六历”。这些历法的基本原则相同,均是在与月相改变相关的朔望月的基础上,通过19年中设置7个闰月的方式调整年的长度。阳历是根据太阳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1年,叫做“回来年”。周期为365.2422日,这就是目前世界通用的“公历”。目前,我们通常运用的历法一般被称作“公历”,它发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历法。历法的基本单位与天体运行带来的更替干脆相关。一日的长度,是地球自转一圈所带来的昼夜交替所经过的时间;一月的长度,以月相阴晴圆缺
7、的改变为基准;一年的长度,则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带来的春夏秋冬的季节改变来标定。陽历的长度,基本上是一样的,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我们生活中有个特殊有意思的现象:平常大家都按阳历过,一到腊月就按阴历过。大家应当都有类似的感受,到了年尾,两种历法都能立马切换,毫无违和感。之所以执拗地坚持变更历法过日子,当然是为了打算过春节啦!“正月里来是新年,大年初一头一天。”随着正月初一的到来,春节的大幕正式开启,人们走亲访友,互拜新年,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妙祝福。欢庆春节,民间又称之为“过年”。中华民族传统历法岁首为正月初一,现统称为“春节”。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是一段欢庆春节狂欢的日历。先民过年时
8、都会行傩除旧迎新消灾感恩。过年时,自己动手打算做一些有特色讲究的食物,这是年节特别重要的仪式。合家团聚、吃年夜饭的目的,归根结底不单是为了吃。其制作、共享、收获的每一个步骤,都包含着心灵上的文化体验。这种“仪式感”,就是老一百零一姓说的“年味”。传统“过年”活动,蕴涵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和特有的精神文化标记,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活态文明史。诗圣杜甫一生抑郁不得志,家境贫寒,平常省吃俭用还挨饿,最终到春节了,也放纵一回,勒紧裤腰带,买了一点酒,喝得烂醉来遗忘现实。何出此言?有诗为证。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
9、?烂醉是生涯!”“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是杜甫的七律小至的两句诗。杜工部的意思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是从冬至起先的。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这样写:“闻知今上大张灯火,与民同乐,庆赏元宵。自冬至后,便造起灯,至今才完。”我们先不说作者在叙事中来上这么一笔的用意是什么,施耐庵给了我们一个信息:春节乃至元宵节都是从冬至起先的。“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你看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其中有这样的对话程昱入告曹操:“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把一场赤壁之战放在冬至,可见罗贯中对冬至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再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寫冬至:“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
10、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日日差人去看秦氏,回来的人都说:这几日也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王夫人向贾母说:这个症候,遇着这样大节不添病,就有好大的希望了。”说明冬至是个不同寻常节令,不光宇宙间万物在醒悟、发生、成长,就连病疽疾疠也一样不会放过其生命活跃起来的机会。的确,冬至之后,昼渐长,夜渐短,“一天长一线,十天长一截”。然而,冬至过后,天气会一天比一天冷。从冬至节那一天起,就起先了数九天。“一九二九,关门袖手”“三九四九,冻破碓臼”,天气越来越冷了。冬至还是一个传统的祭祀之日。据说,宋朝以后,冬至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就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实行祭天大
11、典,一百零一姓则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实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民间在这一期间同样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春节是从冬至起先的。诗经七月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一之日”是周历和豳历的正月。而周历和豳历的正月正是夏历的十一月,就是我们现在所过的冬至的月份。而今的冬至在十一月末或十二月初,春节则在正月初一,之间相隔时间近一个月,这并不是春节与冬至分道扬镳,而是我们选择了夏历,即农历。春节是从冬至起先的,有它的历史渊源,也有它的文化依据。过了冬至节,男人们忙着办年货。女人碾米
12、,磨面,扯布,买衣线,做新衣,做新鞋。从冬至到腊八,从腊八到小年,从小年到大年,人们沿袭着祖先传下来的风俗,操持着,打算着,迎接着,春节的气氛也在华蜜的劳碌中慢慢达到顶点。年俗是文化,也是人情,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腊月应当分为三部曲,腊八、小年、除夕。腊八这一天拉开了年的序幕。腊八粥由糯米、桂圆、红枣、花生、莲子、红糖煮成,一锅黏稠可口的粥,也饱含着乡愁。腊八粥是腊八节气的主食。腊八粥的背后,体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对天地的敬畏之心。腊月的“腊”繁体写为“臘”,在古代,“臘”与“腊”的意思不完全相同。“臘”说文:“冬至后三戌,臘祭一百零一神。”“腊”是“昔”的籀文写法,为干肉。因此,古代
13、称干肉为“腊”,从肉从昔。臘则是祭祀一百零一神的祭品,祭祀一百零一神时所用的祭品有“臘肉”。后来在篆书或隶书中或用“腊”作“臘”的简体字或俗体字。其实,严格来说,二字在古代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字,一个是表示祭祀一百零一神的祭品,一个是表示干肉。因为臘祭活动都是在岁末的最终一个月,所以我们称一年的最终一个月为“臘(腊)月”。你看,一个节俗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漫长时间背景下积淀而成的。知道了“腊”与“臘”的不同之后,咱们再说一下“臘(腊)祭”。古人特殊注意祭祀,对于祭祀的条例以及对象分得比较具体。在古代岁末有两种祭祀,即“蜡”和“臘”。先说“蜡”,读l时为蝇蛆,是一种虫子;另外还有一个读音
14、为zh,是祭祀的意思。李仁甫说文作“蜡,年终祭名”。礼记云:“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臘”与“蜡”同为岁末祭祀,那么二者的关系以及进入腊月之后的祭祀又是如何的呢?为了报答一年来的恩佑,人们祭祀一百零一神祖先。据汉蔡邕月令章句记载:“蜡祭: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一般认为“腊”与“蜡”最为通用。依据郑玄的说明:“腊谓以田猎所得禽祭。”又按礼记郊特牲记载:“天子大蜡八。”蜡祭八神都是与稼穑年成有关的神;腊祭则是以狩猎禽兽祭享祖先。这种祭祀节日甚至可以追溯到采集渔猎时期。而两种祭祀原来并非一事,正好都是在年末实行,到了后来就混为一谈了。举国上下对于岁末之祭特别重视,
15、在民间渐渐形成固有的形态并流传到现在。这就是腊祭中的腊日。关于“腊八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其中一个说法是,它源于我国商周时期对一百零一神的祭祀文化,“冬至后三戌日祭一百零一神”。这是祭祀先祖一百零一神的活动,祈求丰收和祥瑞。腊八节除了祭祀,在前一天还要实行傩(一种驱邪)的活动,这是由我国本土祭祀文化演化而成的节日。其次,到了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相传释迦牟尼佛于这一天成道,所以后人将这一天定为“佛成道日”,每年的这一天,各寺庙都要煮粥敬佛,用腊八粥布施接济贫困的众生,同时也纪念佛成道日。冬至说儒,腊八说佛,小年至大年,就应当说“道”了。佛、儒、道,三家文化,都能在腊月里得以体现。腊八粥,用八种食
16、材煮成(佛教认为用一一百零一零一零八种食物煮成)。对于为什么用八种或一一百零一零一零八种食材?一说,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为了凸显农业的重要性,在腊祭中,主要祭祀的为一百零一谷、农神等一百零一神。因此,各种食物煮成的粥有一百零一谷之意。另外,对于佛教而言,早期的僧众都是手持钵盂四方化缘而进食,吃的是一百零一家饭,一百零一家的饭粥混在一起,自然也就杂乱,而多种食物一起煮则表示一百零一家之食。也是为了纪念佛成道日,或者说是早期僧团之意;甚至还有说腊八节是为了纪念抗金英雄岳飞的。过了腊八,接着就是小年。腊日定在腊月二十三,后来演化为我们民间流行的“小年”(也叫扫社),或称之为“祭灶”。在宋代称为交年节
17、或小除,主要活动是祭灶。祭灶祭哪个?祭祝融。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汉之后,灶王爷驾驭了人们的祸福、寿夭,出现了“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的说法。祭灶活动早在汉代已经流行,最早祭祀的对象是老妇。之后出现了灶神夫妇,再到后来干脆变为男性,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灶神爷”。因此也有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相传“灶神爷”主要掌管一家人的休咎福祸,人们当心奉祀“灶神爷”,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神爷”都要到天帝那儿禀告这一家人这一年的善恶之举,然后定明年降祥瑞或灾难。因此各家各户为了讨好这位“灶神爷”,都要为“灶神爷”送行,打些火烧给“灶神爷”做干粮,弄些麸皮草料给“灶神爷”秣灶马
18、,在火口上涂些糖饧给“灶神爷”糊嘴巴,祈望“灶神爷”能以好言禀告上天,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从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人间是没有神的,诸神都到天帝那里参与年会了。这一段时间,人间是无忌讳的,人们可以狂欢,就连结婚办喜事,也不用“择好儿”,想哪天办就哪天办。神回到人间的时间,是正月初一的五更天,是所谓的“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初一五更,起床先放一个开门炮,春节的大门从今就打开了。快欢乐乐过大年,欢高兴喜迎新春。洗了澡,理了发。糊了窗户,架起正火。贴上对联,扫了院子,就到大年三十了。除夕,是腊月的尾声,也是三一百零一六十五个日子里推出的极富中国年味的
19、乡愁。至此,腊月圆了。汉代人在春节前,按风俗要实行一系列有关驱疫活动。据论衡风俗通义等书记载,汉代人防病驱疫意识特别剧烈,把那些使人致病的隐匿性病因常当作病魔、害鬼如相传颛顼的三个儿即“疟鬼”“魍魉”“小鬼”,他们都怕具有神力的方相氏,汉代大张旗鼓的腊月驱疫活动中,大傩舞风俗最为壮丽,方相氏是这种舞中的重要角色。它反映了人们用自己的声威战胜疫疾的豪壮气慨。秦汉时期,由于斗争、疫病等缘由,人口增长速度慢,所以对儿童和妇女及其生育比较重视,这也是受秦赵等地遗风的影响,当时的医生治病大抵也要留意这些。礼记曲礼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反映当时重视风俗的状况。汉代尊老之风很浓,如“
20、仲秋之月,案户比民,年七十者授之以玉仗,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后汉书礼仪志)在出土的汉代玉杖实物、汉画象砖、石刻中,常能发觉尊老风俗。赐鸠杖作为尊老的一种象征,有其含意,古人认为:“鸠肉,明目,多食益气,助阴阳,久病虚损人食之补气,食之令人不噎。”“古老仲春罗氏献鸠鸟以养国老,仲秋授年老者以鸠杖。云鸠性不噎,食之且复助气也。”(本草纲目禽部卷19)这种敬老风俗到东汉时更盛。甘肃武威东汉一医家墓出土时,除了有医方著作治一百零一病方,还有一鸠杖和厚葬的时尚品。春节也叫过年。为什么叫“过年”呢?将春节叫“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据
21、史记神异经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节爆竹、燃草具有辟除病魔的含意。全家饮椒柏酒,是为了预防一百零一病,增进人体健康,并给节日增加快乐气氛。有的喝桃汤,也是为了防病,后被“屠苏酒”所代替。民间传闻,“年”是一只猛烈的独角恶兽,每到寒冬腊月末就到旁边的村庄找寻食物,甚至损害村民。后来人们发觉,它会被人们扔到火堆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但是“年”并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夜里都不睡觉,守着火烧的竹节,驱除这只怪兽。“除夕”由此而来。在不同的时期,“年”的称谓有所不同,唐虞时称“载”,夏时称“岁”,殷时称“祀”,至周始称“年”。现在的“年”是从周朝才起先的。“年”字的甲骨文、金文作谷穗成熟
22、下垂之象形,“年”字的象形字,是以背负成熟谷穗,即“年成”为主要表意。“载”是什么意思?是万物终而复始之意。“岁”,指的是岁星年行一次。诗经豳风七月第一章中“何以卒岁”,第五章中“曰为改岁”,将年称“岁”,过年为“改岁”。称年为“岁”者,正是夏历的表述。“祀”是指四时祭祀完结。“过年”的时间该怎么定呢?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一个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呢?“正”,其本意是测量正午的竿影。那时不会推算冬至,要每天观测正午竿影,于是就把正午竿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这就是正月。后来延长出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正,岁之首月”,表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着“正统”的意思
23、。当然,关于“正月”还有另外的说法。淮南子时则训中这样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这是说,一年的第一个月起先的时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正月繁霜,我心悲伤。”“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记。如此,“正月”即為一年刚起先时,年内所确立的标记性月份的意思。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据说汉武帝有一次患病不愈,上郡有一巫师能治他的病,于是,巫师被诏入宫行巫术。巫师说:天子无须忧虑,病会好转,之后我们将会面于甘泉宫。汉武帝特别虔
24、诚,心情一兴奋,病情明显减轻,到了甘泉宫竟然真的痊愈。于是汉武帝实行大祭活动,灯火夜以继日。从这之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正月初一这一天过春节,是中华文化圈独有的文化现象,不过,须要说明一点,算卦先生计算我们的生辰八字时,都是以立春作为属相分割点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作为起始。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春节未雨,一百零一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这里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时,“春节”则泛指整个春季。古人感知到生命如同春天有着勃勃朝气,即以立春为四季之首,“岁”就是指从立春到立春或从冬至到冬至的时间周期。商周时代,生肖便以立春为标准,今日的老皇历、传统命理学、
25、占卜学等均以“立春”作为新年新生肖的起先。“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想必多数国人耳熟能详,也勾起不少童年回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视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改变规律所形成的学问体系和社会实践,详细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学原理与中国传统历法有着亲密关联: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气象学问体系;阴历依据地球与月亮的位置关系,阳历依据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古人将太阳周年运
26、动轨迹,即“黄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一部分。国际气象界将其誉为“中国的第五大独创”。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农历的补充,反映了季节和气候的改变规律,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及广泛的民众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农事之中,在中医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古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地为母,天为父,人得地气而五脏六腑成形,得天气而神聪目明,在四季节气更替中平衡五行,天地合一,五行悉备,始得为人,然后方为万物主宰。若失地气,则气血失源,脏腑易病,体弱无力;失天气则脑髓不充,神明失养,甚则失神。因此,学医需明二十四节
27、气更替、阴阳变换之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为四时阳气之改变。深化理解节气的内涵,对于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敏捷运用“因时制宜”原则、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圣人察天则地,建立中医体系。二十四节气改变与人体病理改变关系极为亲密,比如天寒曰阴,则人之气血运行不畅,易生痛证,需以温通为法。因此,善补阳者,当于阳中“老阳”之时以补之。“老阳”是什么时候呢?一日在于卯至午时,一月在于初七八至满月,一年在于春分至夏至。此时阳气渐旺,阴邪渐退,是治疗万病虚寒的最佳时机。善治者按其时而温补阳气,或灸或药,都将有事半功倍之效。标幽赋有谓:“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即是此理的活学活用。按天
28、文星象,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起先;但按气候来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方是人体感觉的四季起先。如立春这一天,黄河流域仍处在隆冬季节,这里从秋分起先天气渐凉。但中医之理,上合天地,下应之于人。中医治病及养生保健亦皆从天地之道而来。故善学医者当按天文星象来区分四时,以天文星象作为中医的理论依据。我国古代医学家在实践中发觉,节气改变,干脆影响人体生命节律的调整。倘如自然改变违反常度,必将影响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转,造胜利能节律紊乱、正气下降、阴阳失调,极易感邪致病。所以,中医学常将节气与人體生理、疾病的诊断和转归以及养生等方面亲密联系起来。比如,“立春天渐暖,要防倒春寒”。月令七十三候
29、集解说:“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起先了。“春,蠢也,动而生也。”意味着闭藏的冬天结束了,从今起先阳动而充溢朝气的春天。农谚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是提示人们寒冬快结束了,应当早起干活了,但要防倒春寒,这是立春养生总则。而立冬的养生总则是:“立冬天渐冷,要防寒伤肾。”清明的养生总原则是:“清明花吐蕊,外出防过敏。”立秋的养生总则是:“立秋天渐凉,要防燥伤肺。”立夏的养生总则是:“立夏天渐热,要防心过累。”惊蛰的养生总原则是:“惊蛰万物醒,要防神经疼。”芒种的养生总则是:“芒种梅雨天,留神湿病生。”白露的养生总则是:“白露天渐凉,气管当保养。”寒露的养生总则是:“
30、寒露天转寒,要防悲秋感。”大雪的养生总则是:“大洁白茫茫,养肾第一桩。”日月运行,天地改变,气机流淌,阴阳改变。人生天地之间,与天地气机相应,天地改变影响着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内经强调要顺应四时以养生,如此才能健康、长寿。反之,亦必定受天地影响而生病。善养生者,当察天则地,与四时同步以养其正气。故需关注天地气机改变。一年之中有些特别日子对养生康复意义重大。就二十四节气而言,冬至为阴极而生阳;夏至为阳极而生阴,二至(冬至、夏至)为阴阳郁极而动之日,最是紧要。春分、秋分平分阴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时更替之始。较之其他节气,二至二分四立,乃天地改变之大关节,故需养之以使人气顺当过节,则身体康
31、健,疾病不作。若不顾四时改变之节气而妄耗精神肾气,致使正气不足,则于节时或生疾患。慢性病人尤需于节日养生,静心安神以度之。重病危病正气本已不足,遇节每有不测,盖因正虚不耐折腾,猝然而失去朝气。另外,当重视六气(风木、寒水、湿土、燥金、君火、相火)转化的时机。六气分主于二十四节气,各经验4个月,显示一年季节的不同改变规律,六气相互转变之时最需重视养生。明白此理,善养生者可以应时而养生,长保健康。再者,大病重病之人,于节气交替之时往往易出现不适,或病情反复,或症状加重,或更加虚弱。故医者当视察天地自然运动规律,结合人体阴阳气血盛衰改变,综合考虑治疗思路;患者需留意养生,于节气之交静养正气,削减消耗
32、,以平稳度过;正常无病之人亦不行妄事消耗,于节气之时将养原气,有益无损。简而言之,善医者,当察天文而临证,是为良医。节气体现的是自然的气象周期,而月亮盈缺改变则象征着人的生命节律,两者的交织表现出传统文化中天人关系意识的学问依据。二十四节气代表了一种抽象的季节体验,人们能够感受但却难以名状。它能够提示人类敬重自然和亲近自然。它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示我们大自然是根据自身的节奏在循环改变。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假如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根据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尴尬。闻名学者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中以现代角度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重新解读。在他看来
33、,节气是自然时空的代表,它与“人格”和“文明”之间发生作用,是它在当下最深刻的意义。为什么说春节是中华文化圈独有的文化现象?最干脆的缘由就是我们拥有的独特历法。这一点,我们得感谢夏历。经近现代学者的多方探讨证明,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可能是夏历的残余部分,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它就是真的夏历。农历为什么也叫夏历?燥热的夏天为什么叫“夏季”?这都和夏文化有关。根据学者李绍连的说法,夏小正不同于后世历法,它采纳的是每个月记述物候比照时令的方法,如雁北乡、鱼负冰等表示节令改变,而不是直书其某月某日属何节气。但是, 物候比照时令亦能反映节令改变,对指导农业生产生活有肯定意义。夏小正所代表的历法, 应当就是
34、迄今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历法。从这个意义上说, “农历”又叫“夏历”,表示中国历法从夏代起先,或中国农历继承夏代历法2。燥热的夏天叫“夏季”,这是后来延长出来的说法。夏代在承袭前人积累的学问的基础上,天文历法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如左传所引夏书中的“辰不集于房”,就是记录当时发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描写了当时还没有相识日食的自然规律的人们鸣鼓奔跑的景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又如竹书纪年中记载夏桀时期“夜中星陨如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当然,过去也有学者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夏历是东周初期晋人之作,晋为夏墟,故称“夏历”,这种说法缺乏证据,故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事实上,从40
35、00年前的夏朝起先,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民就起先运用这种历法了,后来经过不断修改,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夏历”。“夏历”之所以叫农历,源自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在黄河中下游的古代居民在生产生活中依据一年之中气候的改变和太阳位置的改变等特点,将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时间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节气了。节气和农业生产休戚相关,因此称之为农历。什么叫节气呢?很多人始终有个误会,认为她是阴历的内容。而事实上,节气是按阳历来的,更精确地说是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定的。每个节气是15天多几个小时,二十四个节气加起来正好是一个阳历年的周期,这也就是学术上说的回来年。这是因为农作物的生长跟太阳位置在一年四季中的改变
36、亲密相关,每个节气对应地球围绕太阳运转15度;所以,每个节气的日期和阳历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比如立春总在每年阳历2月4日左右,清明也总在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什么叫气候呢?气候(climate)一词源自希腊语中的klima,意思是倾斜,指的是地平线上太阳光线的角度。古希腊人已经知道假如太阳倾角较小,则气候较冷,因此接近赤道的地方较热,而高纬度地区较冷。中国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气候的实质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物候與气象的有机组合。将我们的历法称为阴历或者农历都不大精确,那么怎么称呼才最精确呢?用夏历这个称呼才更精确。夏历的夏,指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学术
37、界有一种说法,说禹的父亲鲧被杀的缘由,过去始终认为是他采纳了堙(古同“湮”,埋没、堵塞之意)的治水方法而导致治水失败,其实并非如此,鲧被杀的真相是鲧在与尧、舜的斗争中失败了。大禹最大的功绩是治平水土、创立夏王朝,从而有了夏历。虽然夏历是否真为夏代的历法,尚有争议,但是有一点是共识:即“夏”具有正统、中华等多种文化意义,而夏历意味着是中华正统历法。夏代的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夏朝的天文历法涵盖了夏朝地域天文、气象的文化底蕴,它凝合着炎黄先祖的才智结晶。夏人凭借天文视察日月交替、万物生长改变、大地冷
38、暖温差、昼夜轮换,尤其结合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的庄稼的播种、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记录,根据12个月亮(每个月月亮从亏到满计算)为一个循环周期,也就是一年。按冷热分为四季,一个月为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所以,称之为夏历,又因以月亮计算时间,故而也叫阴历。周兵在光明日报撰文二十四节气:科学与中国文化才智相融说:夏小正一书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改变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和视察的范围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耀赤道)动身,每前进15度为一
39、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来年,合360度,因此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五,最晚可在正月十五。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具体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黄河流域最相宜人类生存繁衍,农耕时代的几千年里,黄河流域始终依靠二十四节气来支配生活和生产活动。二十四节气的影响范围由黄河流域扩展到整个华夏大地,又远播海外各大洲。从二十
40、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改变。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改变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起先。由于中国地域宽阔,具有特别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改变也有很大差异。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适用性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发觉桃花往往在惊蛰节气到来之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夏日里雨日少了,暴雨强降水多了;冬天里冷空气频数小了,寒潮
41、强度变弱了3。附:二十四节气歌(节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七言节气诗(节选)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依据二十四节气歌和七言节气诗,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夏人”关于一年十二个月的气象、物象等等。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已知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并按夏历十二个月的依次,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形象地反映出上古河洛先民对时令气候
42、的相识:正月,惊蛰的昆虫起先出土。大雁飞向北方,野鸡振翼鸣叫,鱼从结冰的水底上浮,田鼠出洞了,园中的韭菜长出来。柳树长出新芽,梅、杏、山桃开花。一年之中有春节、夏节(端午节)、秋节(中秋节)、冬节(冬至),一年这四个季节都有节,为什么偏偏把“春节”过得如此隆重呢?其中一个重要缘由就是,过了“春节”,春耕就起先了。过春节的日子大致主要与农事季节有关。春播、秋收,是两大节令。植物生长,一岁一枯荣。先民生产生活大致随大自然春秋季节风候节律而动。春播,是一年中农桑稼穑的大事。至今,安徽池州乡间村社还遗存着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的傩活动。“春祭”即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于农历八
43、月十五进行,平常不进行。为何在正月初七起先?传闻女娲创建苍生,根据依次先后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初七为人的生日。二月,起先种黍。羊生小羊羔了。燕子来到家中做巢。黄鹂也起先鸣叫。三月,三月,大地春回,小草拱破地皮,桑树发芽,杨树抽枝。桐树开花。斑鸠鸣叫。燕子从南方回来了。农人起先养蚕,祈祷麦子丰收。诗经豳风七月中将三月称为蚕月。四月,蛤蟆起先鸣叫。园中的杏树起先结果了。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夏之交,清明前后,人的精神系统简单出问题,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在此期间简单多发或加重。据统计,在北半球的很多地区,每年四五月份的自杀率最高。自杀的缘由,多与精神抑郁和情
44、志失常有关,所以,在这期间,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人应当养心阳而内修礼德,外持礼仪,修心炼己,心静意平至关重要。心为火藏,烛照万物,脾胃的腐熟运化,一身阳炁(气)在这个季节温煦蒸腾。这时候,要留意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代谢调整的功能是否正常。水液代谢、汗液代谢调整的功能正常,说明人的心阳功能好。五月,浮游的小昆虫大量滋生,蝉也起先鸣叫,梅子、染色草蓼蓝起先移栽。煮梅子的时候快到了,有的瓜起先熟,可以吃了。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
45、、端阳、中天等。还有一说,端午的端是“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所以,端为始。午是正中,“一纵一横为午”,犬牙交错才正中,交织为阴阳争,所以,午时三刻推出午门斩首,是为整肃,端正。由此,阴阳交织立正,才是端午节的原意。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行少的活动渐渐演化为:吃粽子,赛龙舟,掛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端阳节的形成,有诸多渊源,到秦汉时则将
46、纪念介子推、屈原、伍子胥、曹娥、陈监与恶月恶日祝禳、辟瘟防疫等融为一体,渐渐表现了与医药卫生的亲密关系。大戴礼记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夏小正记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端阳节时人们“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除恶气。”风俗通义记载:“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令人不病瘟。”又载端阳节前用菰芦叶裹黏米,以淳浓汁煮熟,节日食用,有肯定的食疗作用。端阳节有关的医药卫生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丰富,科学成分也更充溢。六月,“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果实到六月都熟了。风吹麦浪翻滚。“六月麦黄,绣女下床”这句农谚直击农历,直击丰收。三夏,
47、一切都向它让路。夏收、夏种、夏插,一条连锁反应的快节奏,这是乡村起先劳碌的季节。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流传至今。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说面食“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此月有立夏节气。立夏是春之六气与夏之六气的结合点,也是清明风的起始点。在立夏前三天,太史会向天子禀告:“某日立夏,大德在于火。”也就是火德要正式旺盛起来了。天子于是进行斋戒,打算迎夏。吕氏春秋孟夏纪记载 :“天子居明堂左个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谒
48、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乃行赏,封侯、庆赐,无不欣说。”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很多习俗都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关。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礼记月令中也有对于迎夏的相同记载。这种迎夏的仪式很庄重隆重,连服饰配饰器具的颜色都要顺应夏天之火象。其实这些配饰和形式的选择并不只是徒有其表,而是形名学当中重要的一环。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在立夏这一天,将去年冬天贮存在地窖里的冰块取出来,由皇帝赏赐给文武一百零一官,等于说是赐予了群臣一个水火相济的机会。火来了,冰水迎,形成一种动态的水火平衡。这就是我们古人的才智。天人合一,人天相应。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改变与人体五脏功能的活动状况,相互关联,相互感通。心通于夏炁(气),这个季节,自然界的火德能量渐渐上升,热力越来越强,心阳丙火在夏季简单旺盛,功能最强。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