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总结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总结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总结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总结表“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总结表研究生姓名:学号:报告题目报告人地点报告人单位时间报告主要内容及心得体会:导师意见:导师签字:院(系)意见:负责人签字:扩展阅读:研究生听学术报告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第1次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年11月9日行政楼附三楼第二会议室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刘焕明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中物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表面分析中心主任。三、学术报告题目Greenchemistryandengineerin
2、g(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技术)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刘焕明教授报告主要关于新能源和石墨烯(主要富勒烯),共分为两部分:一是石墨烯的研究进展: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好的结晶性及电学质量。二是介绍了近几年他在石墨烯制备研究工作。由于社会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不可再生能源已消耗过半,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助于节能环保,开发新能源有赖于新的科技,绿色化学就是其中一种,它强调对环境友好型,如太阳能。五、本人体会在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道路上,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应该大胆对
3、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研究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从大自然中借鉴有益的东西为人类所用。另外,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也应当关心国家和世界,在致力于高新科技的同时,也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关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技术。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第2次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年6月3日,西南科技大学行政楼三楼第一会议室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谢毅(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双聘PI(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三、学术报告题目机敏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
4、表征及应用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谢毅教授向我们简要的介绍了特征晶体结构控制的无机材料合成,以及有关锂离子电池和新型水相锂离子电池的纳米材料设计合成。谢教授指出十二五的研究重点是太阳能的节能与开发,基于纳米结构的智能节能材料能够高效节约和利用太阳光能。利用环境因素作为驱动,可以有效实现太阳光热的可控吸收,利用材料的外场机敏特性可以开发智能的节能材料。智能节能分为通过相变潜热实现的智能储热放热和通过选择性红外透过实现的智能红外调控。材料的纳米化可以解决固固材料体系相变潜热密度低的难题。在谢教授的报告中还向我们揭示了介孔限域相平衡的新规律,即MnO2纳米介孔结构限域可以有效限制相变过冷和相分离。五、本
5、人体会通过认真听取谢毅教授的报告,使我认识到材料领域内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虽然谢毅教授的报告内容与我平时的研究方向相距甚远,但是可以从中看出,只要是科学研究,都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后不能惧怕和退缩,而应该迎难而上,研究过程中难题的解决说不定会对研究的内容有突破性的进展。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第3次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年9月2日,西南科技大学行政楼三楼第一会议室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罗上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核工业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局科技委成
6、员、国防科工局军工核设施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局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专家组成员)三、学术报告题目核废物处理与处置发展概况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罗上庚研究员为我们介绍了核废物的处置与处理的相关情况。他首先向我们简述了核废物处理与处置所面临的严重现状,指出军工核设施治理任务的艰巨性。接着就低中放废物包括废树脂、废过滤器芯的处理情况,高放废物的处理,极低放废物的填埋以及高整体容器和可移动处理装置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五、本人体会通过罗上庚研究员关于核废物处理的相关报告,使我对于核废物的处置与处理情况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低中放以及高放废物的处理现状开始关注。以前只是对核废物的处置有简单的认识,
7、知道水泥、玻璃和陶瓷是常用的固化材料,对于处置与处理的容器,场地,以及涉及搬迁,选址等方面完全没有认识。罗研究员的报告让我清楚地认识了核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以及新技术的发展,让我对核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前景充满了信心。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第4次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年10月16日,西南科技大学行政楼主会议室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Prof.JanMILLER(教授,美国Utah大学)三、学术报告题目SustainabilitythroughResourceConservationandRecyclingintheMineralIndustry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Prof.
8、JanMILLER为我们介绍了采矿工业当中废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现状。他首先统计了全世界矿产资源,特别将中国和美国矿产资源进行了对比;然后将采矿后留下的尾矿进行元素分析,发现其中富含Si、Al、Fe等元素,同时含有其它微量元素;他还为我们介绍了一款能同时分析尾矿颗粒形貌和颗粒元素的仪器;最后,Prof.JanMILLER提出将尾矿用于提炼金属和水泥生产。五、本人体会Prof.JanMILLER关于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学术报告使我受益匪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知识面。让我了解了全世界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对于富含Si、Al、Fe等元素的尾矿,国内已有学者用于生产加气混凝土。本次报告尤其对很多相关专业的研
9、究生做自己研究生论文时提供了许多有益帮助,对开拓研究思路具有重大的意义。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第5次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年11月12日,西南科技大学行政楼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姚燕(教授级高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等)三、学术报告题目水泥混凝土低碳技术发展趋势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姚燕教授在她的报告中讲述了低碳技术在水泥和混凝土领域的应用问题以及近年来水泥混凝土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主要包括水泥和水泥基材料的节能减排,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抗裂、抗碳化等耐久性问题等。
10、在水泥制造领域,通过开发应用替代性原料,开发高性能、高强度水泥熟料,应用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研究开发特种低碳排放的胶凝材料等措施降低碳排放。而在混凝土领域,主要是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开发建筑垃圾减量化控制技术等手段来实现低碳的目标。在她的报告中还向我们提到关于201*年第十四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的令人振奋的消息。五、本人体会通过姚燕教授的报告,我不仅认识到当前水泥混凝土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且令我清楚的认识到水泥混凝土领域对支持政府承诺的“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1*年下降40%-45%”的宏伟目标,所需要做出的努力。水泥和混凝土的节能减排对于我国全
11、国工业的节能减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姚燕教授的报告中,我认识到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国家政策的紧密联系性,使我获益匪浅。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第6次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年11月12日,西南科技大学行政楼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沈晓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京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教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粉煤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三、学术报告题目硅酸盐水泥熟料化学研究进展与方向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沈晓冬教授在他的报告中提到我国水泥工业存在的四大问题,主要体现在性能问题,我国的水泥标号普遍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水泥低一个标
12、号,即强度达不到要求,耐久性较差;能耗问题,我国水泥熟料的热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等。在沈晓冬教授的报告中还简单介绍了水泥领域国家“973”项目的课题设置情况,其中包括高介稳阿利特微结构与熟料矿物组成与结构,熟料分段烧成动力学及过程控制,水泥粉磨动力学及过程控制,水泥熟料及辅助性胶凝材料的复合及其物理化学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五、本人体会通过沈晓冬教授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作为水泥行业的研究人员,意识到这种不足后,应该努力去缩小这种差距。另外,从沈教授的报告中,我了解到水泥方面的973项目课题设置以及相关的精细研究。虽然混凝土行业属于粗犷型行业,但是水泥领域
13、要精细得多,因此这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一种谨慎细致的态度去做研究工作。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第7次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年11月12日,西南科技大学行政楼二楼第三会议室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荣辉(东南大学,博士)三、学术报告题目微生物水泥混凝土研究进展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在荣辉博士的报告中主要讲解了在节能减排环境下开发的一种新型胶凝材料微生物水泥。这种微生物水泥是利用微生物诱导形成方解石来作为胶结物质以连接松散的沙粒或者作为水泥基材料的修补材料。报告阐述了这种微生物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孔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这种材料用于修复使用时的两
14、个指标表面吸水率和强度恢复系数在水泥基表面缺陷和裂缝修复中应用与评价。五、本人体会听完荣辉博士的报告,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经常参与学术报告,学术讨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交流和联系,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相同的领域中同一方向的研究动态以及不同方向的新知识让我们扩展视野,使我们可以相互促进,激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这些过程在期刊或者文献的阅读中是难以达到的。我们作为后辈,难以达到大家的水平和高度,我们在自己试验的研究过程中如果仅仅是闭门造车,想凭借一己之力是难以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的,因此,我们需要经常进行学术的交流和讨论,不仅仅是本专业和本方向,还包括不同的专业方向,因为往
15、往在一些被人忽视的交叉领域会产生重大的成果。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听学术报告总结第8次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年11月13日,西南科技大学行政楼学术报告厅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阎培渝,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长、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分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三、学术报告题目水泥初期水化产物的TEM观察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本次学术报告中,阎培渝教授从水泥初期水化产物的TEM观察方法和减水剂及硫酸盐对水泥早期水化产物的影响两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介绍。他首先从国内外基于TEM研究水泥
16、水化产物的历史现状做了概要介绍:研究对象从C3S和C3A单矿的水化产物到着重关注CSH的形貌特征再到关注水化动力学、建立水化过程模型的研究过程。接着介绍了实验原料和方法,特别是TEM的制样方法,阎教授重点讲解了分散制样和离子减薄制样两种方法的流程与区别。然后,结合SEM、EDS对水泥初期水化产物的TEM观察(AFt与AFm的形貌),减水剂及硫酸盐对水泥早期水化产物影响的研究成果做了详细汇报,最终探索了适合研究水泥浆体早期水化产物的TEM实验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水泥早期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从更微观的尺度确定了减水剂对CSH凝胶几乎无影响,并揭示了硫酸盐对水化产物的影响规律。五、本人体会阎培渝教授关
17、于水泥初期水化产物TEM观察的学术报告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到微观深入对水泥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水泥水化机理的研究上。以往对于建材的认识,总认为这是个粗糙的行业,科学性不高,再加上现在大规模成熟的工业化应用,也觉得很难找到研究突破点与创新点。而通过阎教授的报告,让我认识到关于水泥理论的研究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加上之前仪器设备不发达,很多早前的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从而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这种思想对开拓我们的研究思路具有重大的意义。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总结表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总结表: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