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统计说明的有关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工资统计说明的有关问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劳动工资统计说明的有关问题 劳动工资统计说明的有关问题 一、有关问题及其说明 (一)有产值没有人数 依据制度规定,工业、建筑等均有月度统计报表,每月按时上报,即使某些单位年中破产,但统计部门已搜集到从年初到破产时的有关数据,假如不想放弃已收集到得数据,该单位在一套表中必需保留;而劳动工资统计实行年报或季报,没有实行月度统计,一是没有搜集企业从年初到破产时的数据,二是劳动工资统计在季度(年度)报表时根本找不到或联系不到企业,导致了无法上报劳动工资报表。因此制度规定不同,是导致缺少102报表的主要缘由。同时,个别地方,对一套表的直报率理解有偏差,认为直报率越高越好,导致一些企业提高空表。 但是,我
2、们必需高度,由于其他缘由应当提交报表而没有提交报表或者提交了空报表的企业。 1、制度规定不同,导致了有产值没有平均人数 依据企业一套年报表制度规定,在企业一套表年报填报时,对2022年已经注销、破产和停产的企业,虽然已经找不到人了,但工业等专业考虑可比因素,仍旧保留这些单位,并分别通过导入、代报、填报方式将已经取得的数据进入一套表平台;由于找不到企业和人,劳动工资报表无法填写,同时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规定期末没有人数、年度没有工资总额的单位可以不提交空表,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县市区为保证企业上报率提交了空表。 2、不是法人单位,年报已经注销的单位,提交空表。在企业一套表法人单位基本状况中,有一些
3、是非法人单位,已经注销,但仍保留在法人单位基本状况。比如某分公司,为非法人单位,2022年年报已经标明注销的单位,工业仍旧保留这些单位和代报、填报数据。 3、系统缘由,没有发布劳动工资报表。没有发布劳动工资报表,当然就无法填报劳动工资报表。 4、企业报表责任不清。一个集团公司,一般要填好几张表,应当有专人(部门)负责,否则,简单漏填报表。比如某供电公司,就漏填工资报表,等到发觉还要报劳动工资报表时,一套表服务器已关网。 5、搞生产统计人员填写工资报表,因财务人员不在只能空着上报 6、新老人员交替,工作交接出现空隙,提交空表。 7、应填写劳动工资报表而提交空表。 (二)人均应付职工薪酬与平均工资
4、差异较大 1、指标不同含义,客观上人均应付职工薪酬和人均工资存有差异 (1)含义不同。应付职工薪酬:指企业为获得职工供应的服务而赐予各种形式的酬劳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属于人工成本范畴,既包括用于个人支出项目,也包括用于职工集体项目支出,既有属于劳动酬劳性质的项目,也包括非劳动酬劳性质的项目,比较困难。 (2)构成项目不同。主要表现为:职工福利费中用于集体项目的支出,医疗卫生费,“五险一金”中单位支出部分,工会经费和职工教化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赐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供应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比如某酒厂,应补交拖欠的“五险一金”造成了应付职工薪酬数据大于工资总额数据,2022
5、年应付职工薪酬为4260千元,工资总额238千元。比如某酿酒有限公司,因企业改制须要买断职工工龄,这部分资金统计到了应付职工薪酬,而工资总额则不包含这一部分,导致数据差异,2022年应付职工薪酬为26310千元,工资总额为129千元。 (3)借(贷)方不同。应付职工薪酬来自于会计科目的报告期贷方累计发生额,而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一般来自于应付工资科目、应付职工福利等多个科目借方中多笔会计支出。 (4)人均水平大小,不易区分谁大谁小。 2、统计范围不同,主要是大法人小法人的影响 (1)大法人、小法人的影响。尽管两个制度规定都按法人单位统计进行,大小法人范围不同导致数据差异较大。比如一个集团公司,包含
6、许多小法人公司,有的在本地,有的在外地,甚至在外省。劳动工资统计本地的法人单位,未包括外地、外省单位的数据,而工业按集团公司统计,不仅包括本地法人单位,还包括外地法人单位,甚至还包括外省法人单位数据。比如,某开发公司,按集团口径,包括外地的法人单位,人数为6144人,应付职工薪酬为347460千元,而劳动工资则按本地法人统计人数为1044人,工资总额为25848千元。 个别企业,只统计本部从业人员和工资状况,不包括外地的产业活动单位、办事处人员和工资。 (2)一家企业,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法人单位代码。在工业统计报表里,产值、效益好分,而人员不好分,劳动工资统计是按劳动工资统计历史惯性填写,主要填
7、写在一个法人码上,而其他只填写一个人,导致数据差异较大。 3、工业统计数据审核条件过宽,导致数据差距过大 (1)计量单位错误,误将百元当成千元填写。比如某食品有限公司,“本年应付职工薪酬”应为690千元,而企业填写成6900千元,扩大了10倍。 (2)核定数据影响。 4、专业审核进度不统一,影响跨专业审核 工业企业单位个数相对较小,审核验收较晚,而劳动工资统计单位报表多,须要边审边验收,否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审核验收不完,以后很难再找到人进行修改,专业如此,跨专业审核更是如此,两个专业都验收通过,假如专业之间不匹配再找人复核,更是难以操作。 比如某公司,工业财务年报表上报的比较早,而劳动工资102
8、-1表上报的晚,等企业填报人员发觉财务表应付职工薪酬填报有误时,一套表服务器已关网。 5、培训工作不够完善,缺少协调,后续工作没有跟上,对某些指标理解存有偏差 (1)填写工业财务报表和填写劳动工资报表的不是一个人、部门,专业之间缺少沟通,出现不连接。 (2)受培训人数限制,劳动工资统计人员没有能够参与集中培训,对某些指标的理解出现偏差。比如,将从业人员理解为企业行政人员,误将管理人员人数和工资填写成整个单位的状况,比如,某建材公司,实际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应为265人和6954千元,而填报的是20人和489千元;将从业人员理解为正式工、长期工,漏填短期、临时工。 (3)基层劳动工资报表人员多为兼
9、职人员,更换频繁。参与培训人员与实际填表人员不是一个人。部分企业法人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把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填写成“管理人员工资总额”。 (4)估计数据。部分企业法人单位,由于第一次填报工资报表,同时,又是外聘和兼职会计,人数和工资都是估计出来的。 (5)按缴纳“五险一金”的人数填写。部分企业填写不是企业实际用工状况,而是企业按缴纳“五险一金”的人数填写。 6、在实际填报过程中,填写不仔细造成的 (1)提交空表。如某重工有限公司,实际工资总额3225千元,平均人数128人;某造船厂,实际年末人数为400人,平均人数为395人,工资总额为23690千元。而在企业一套表填报过程中都提交了空表。基层综合
10、统计部门审核、验收都没有发觉。 (2)将月度数据当成年度数据填写。比如,某能源公司,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平均人数应为420千元和4人,而填报为35千元和4人。 (3)部分企业法人,人员稳定性差、人员流淌性大,统计起来比较繁琐,对工资总额和平均人数时取整数,导致平均工资为整。 (4)赶时间,财务报表出来之前估计人数和工资。部分企业法人,在全国各地都有办事处,年报时详细数据还没汇总出,部分地区的状况是个大约数,以取整来统计从业平均人数,导致平均工资为整,或者利用上月的工资状况评估年报数据数。 (5)基层单位基础工作薄弱,没有原始台帐。部分企业法人,基层单位基础工作薄弱,没有原始台帐,对企业人员流淌较
11、多,有些人员没有工作完整的月份,缺少必要的统计,企业统计员填报详细数据比较困难或者根本统计不出来,以估计数上报,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以年底的人数代替,导致平均工资取整。 (6)部分企业填写了劳动合同数据。企业和劳动者签署了月工资的劳动合同,会计人员按合同工资填报了年报表,而没按实际发放的工资数填报。 (7)部分企业只填基本工资或按工资条统计,工资总额未包含奖金等其他统计项目。 7、基层综合统计部门受统计力气的限制,把关不严,导致数据出错 (1)计量单位错误,未能刚好查出; (2)填写月度数据未能和其他低工资的企业区分出来; (3)应当填写劳动工资报表,而提交空表; 8、系统问题。 因企业劳动工资报
12、表未发布,而无法报报表 9、专业制约,影响劳动工资数据 从企业一套表状况来看,无论是七加一或六加一,劳动工资统计都是一,没出名录库单位的管理权限,跟着专业跑,让别的专业捎带着,别的专业数据算多了找你,你的人数算少了,别的专业算少了找你,你的人数算多了,受伤的总是劳动工资专业,劳动工资专业怎么看都是拖油瓶的。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只能是“无可奈何,顾全大局。比如,某公司,原应付职工薪酬为580260千元,工资总额为47900千元,平均人数为1155人,修正为580260千元,工资总额为580260千元,平均人数为7100人。 二、仔细对待出现的问题 (一)对未报劳动工资报表的单位建立审查、备案
13、制度 为确保能够填写劳动工资报表的企业都按要求填写劳动工资报表,各地在企业一套表填报过程中,对未能提交劳动工资报表或提交空表单位,从2022年第2季度起建立审查、备案制度,主要包括:企业法人单位代码,企业名称,报表类别,未报表的缘由(破产、注销、非法人单位),在企业一套表结束时,要把审查、核实结果上报省局。 (二)关于企业一套表数据的运用 劳动工资统计季报中所包含的一套表企业,从2022年第2季度起,原则上运用京云万峰平台上搜集来的数据,假如青岛锐普平台仍旧要企业填报,要保持两者的主要数据的一样。 (三)关于“工资总额”指标统计口径,仍按劳动工资统计专业执行的统计口径执行 本年应付职工薪酬与从
14、业人员工资总额虽然都属于人工成本的范畴,尽管谁大谁小不能确定,但二者之间有着根本区分,不能混为一谈。 (四)关于法人单位统计范围问题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或季报)中所包含的一套表企业,一律按一套表数据的统计范围执行,企业一套表包括外地(外省)的法人单位,劳动工资统计也要包括外地(外省)的法人单位,企业一套表按集团统计,劳动工资统计也要按集团统计。别的专业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上报,劳动工资最好也要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上报。 (五)充分利用模版搞好数据审核问题 1、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必需切实解决总计不等分项之和的问题。解决临时工及其工资统计问题。 2、加强对人均工资水平审核。在切实限制好人均工资过高的同时
15、,必需高度重视人均工资的过低的问题,防止把季度工资填成月工资或者把年度工资填成月度工资。 (六)大力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 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企业原始台帐;(2)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3)加强对企业的检查和指导 (七)不断提高基层综合统计人员的统计实力 主要包括:(1)加强对企业一套表、青岛锐普平台的培训;(2)加强对劳动工资统计业务学问的培训;(3)提高在网络信息条件下,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实力和水平。 7、加强调研和沟通活动,避开共性问题的发生。如:漏报临时工人数和工资、误将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当成整个单位的状况填写;把月度数据当成年报(季度)数据填报,预料和估计数据等问题发生。
16、三、上报蓝黄两区县级季度综合数据 从2022年第2季度起,全省17市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每个市的综合数据外,蓝黄区还要上报所辖县(市、区)综合数据(因2022年第2季度起先上报,各市要上报2022年第2季度数据)。 半岛经济包括: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市的全部县、市、区,滨州的无棣县、沾化县。 黄三角:淄博的高青县(1个) 东营的全部县(市、区)(5个) 烟台的莱州市(1个) 潍坊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3个) 德州的庆云县、乐陵市(2个) 滨州的7个 劳动工资统计说明的有关问题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 劳动工资规定 劳动工资统计自查报告 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心得 劳动工资科工作职责 劳动工资报表指标说明 劳动工资和福利劳动保障剖析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