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因素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因素调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因素调查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因素调查-江苏省实地调查报告 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高校书报资料中心 物流管理2008年第12期。 一、引言 在物流竞争全球化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国与国之间的物流差异将很大程度上确定着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建立。据统计,目前美国的物流成本不到GDP的10%,德国的物流成本已下降到GDP的10%左右,日本则下降到6.5%。2006年,我国物流的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各国政府从本国国家利益动身,都在努力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各种干脆或间接的手段来推动本国物流水平的持续改善。 美国健全的维护市场经
2、济体制的法律制度为物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的物流政策法规随着经济环境和技术的改变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20世纪70年头末起先放松运输管制,1991年通过陆路多式联运效率法,1996年提出的美国运输部1997-2002年度战略规划是美国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南,是美国物流发展整体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日本在20世纪60年头便出台了若干物流政策,到20世纪70年头,日本物流政策的涉及范围包括对物流现代化的干脆投资、主动扶持民间企业物流实力、支持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将物流纳入整个社会标准化体系。日本为了追求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倾注了很大力气,特殊是为构筑物流信息网络,开放了电话线路
3、的运用,放松了运输管制,促进与物流有关企业的市场竞争等。20世纪90年头初,日本颁布了物流法。物流法的颁布对日本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1997年,日本的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出台,该大纲是日本物流现代化、纵深化发展的指针。2002年日本“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通过实施,新大纲政策推动的要点包括: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用户各自所担当的作用;构筑公允竞争的物流服务市场;物流存量资源和新设施之间有效整合。在欧洲,欧盟在促进欧洲统一市场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大力推行的统一贸易政策、运输政策、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等,极大地促进了货物在全欧洲范围内自由流淌。这是欧洲物流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
4、制度基础。此外,欧洲各国政府主动地为本国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在运输管理、推动物流产业标准化、支持物流学问和技术创新与推广等方面都有相应政策及详细做法。在促进大型货物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公共配送中心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有:一是加强规划,二是政府赐予土地运用方面的实惠并投入肯定的前期开发资金,三是赐予投资和经营方面的支持,四是税收实惠政策。 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吴邦国在国家经贸委和世界银行共同举办的“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5、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推动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还明确指出:“21世纪,现代物流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由于历史的缘由、体制的缘由和不同利益主体的缘由,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一些体制性问题仍旧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 宋则在降低物流成本是一项大战略指出:目前,人们主动从事物流的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值得赞许和激励,但是领先变更政出多门,
6、从而变更物流“标(准)出多门”、“规(划)出多门”,相互掣肘的体制性状况更加迫切;体制性问题不解决,很多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创新唯恐会被大打折扣,就像不合理的体制性障碍使很多先进的环保技术设备被束之高阁,甚至闲置报废一样。 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体制性因素是最大的障碍。这些在全国普遍存在的体制性因素详细是什么呢?对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如何呢?针对这些问题,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与南京航空航天高校合作,在江苏省全省范围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 本次调查从2007年9月起先至2007年11月结束,前后耗时三个月。本次调查对象为江苏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问卷调查和面访调查两种形式。调查样本覆盖国有、民
7、营、中外合资企业,覆盖运输、仓储、货代、快递企业及物流园区。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1份,其中有效问卷81份。面访了江苏省主要地区的重要物流企业,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昆山、张家港、南通、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等地区共40家企业。样本选择科学、覆盖面广,调研结果能充分反映物流业发展中普遍遇到的体制性障碍。 二、描述统计 1.问题 1“贵企业认为地方政府须要加强的内容,按重要性程度在相对应的项上画”。重要性程度按“特别不重要”到“特别重要”分别赋值“ 1、 2、 3、 4、5”,描述统计量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到全部选项的平均值都在3以上,也就是这些都是政府须要加强的重要
8、内容。“市场规范化、政府依法行政、普及社会对物流相识”三项平均值都在4以上,这是企业普遍认为政府最须要加强的内容。 2.问题 2“下列市场因素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制约,按程度在相对应的项上画”。100%的企业对选项“市场准入低”均选择了“特别制约”。面访中,企业也认为市场准入低是全部因素里最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归纳问题8,企业认为目前物流市场不规范表现在:第一,准入条件的确低;其次,政府部门没能防止造假进入该行业者;第三,以挂靠形式组成的物流公司,其实质就是很多自负盈亏的个体户组成的组织。结果是:几辆车、一部电话、一间屋子就可以成立物流公司;找空地盖几间大平房或是租废弃厂房就可以成立仓储物流
9、公司;货代公司更简单,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行了;危急品运输准入条件稍高些:一块场地、5辆车、一套管理制度。由于税收及各种规费名目繁多且数额巨大,个体户及以挂靠形式组成的企业能以各种手段偷逃,经营成本远远低于规模企业。以极低的价格参加竞争,这对规模企业造成极大冲击,一部分规模企业业务萎缩甚至停滞,一部分规模企业处在微利的边缘。这就说明了我国目前的物流市场混乱、恶性竞争激烈、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内容单 一、毫无信息化可言、不专业、不讲信用、超载超限、偷逃各种税费规费,整个社会物流效率低下的现象。 3.问题 3“下列政府政务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制约,按程度在相对应的项上画”。选项满分为5分。
10、选项中平均值最高的是“政府不依法行政”,为4.6667。面访中,企业认为政府不依法行政表现在以下方面: 交警、路政重复执法,滥用名目惩罚货运车辆。例如,车辆擅自安装工具箱、交警拦 截没刚好停车等名目。 环保、城管、行政执法收费及罚款都不出示依据。特殊是城管,街道、区、市三级城管都来就同样的事项收费和罚款。“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平均值4.1605。企业提到的政府办事效率最低下的部门是:海关和办理危急品运输通行证的公安厅。 4.问题 4“贵企业认为哪些是制约企业自身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前三个主要外部因素依次是:“竞争不规范”,81家企业选,占100%;“缺少土地、税收、资金等政策性的扶持措施”,
11、60家企业选,占74%;“社会对物流的相识不足”,49家企业选,占60%。 5.问题 5、 6、 7、 8、 9、10均为简答题。问题8在问题2中已做描述,其余归纳如下: (1)交通部门收取各项费用都不尽合理。 养路费过高。江苏各地养路费普遍根据200元吨月征收,远高于周边安徽地区60元吨月。养路费全国征收标准不统一,不同省市的物流企业固定成本差异大;个体运输企业以一套证多辆车运用偷逃养路费,规模企业固定成本远远大于小企业。这是马路货运市场恶性竞争根源之一。 交通部门对并不产生运输收入的仓储企业、货代企业征收交通规费。在江苏省无锡市,费率分别是:(仓库收入+力资装卸+运输收入)0.8%;货代差
12、额1/40.8%。 交通部门对物流园区征收交通规费。在江苏省徐州市物流园区每年一次性交纳交通规费2万元,但因园区内有停车场,必需再按年营业收入的1%3%交纳交通规费,依据是国家交通网上的相关规定。企业认为这一交通规费应是对产生运输收入的物流企业征收,不应对物流园区征收。 对运输企业征收交通规费。对运输企业的交通规费分两部分,一是每月对车辆征收:运管费+货物附加费,25元吨月+15元吨月。二是年底对企业征:年全部营业收入的2%。 交通部门收取不正常过路、过桥费。江苏某大件运输企业,正常过路过桥费200万年,不正常过路过桥费200万年。此环节给物流企业造成的时间成本无法估计。令人痛心的是常常遇到耐
13、性等待交通部门领导来确定过路、过桥费,有时一等就是十几个小时。 (2)税务部门征收的税及费繁且重。 重复纳税。供应“一站式服务”的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企业,将其中的装卸、加工、包装等业务外包,应扣除这些费用交纳营业税,即差额纳税。物流企业替客户代扣代交的费用如港口费、仓储企业租赁仓库费用都应扣除后实行差额纳税。国家13部委联席会议已通过对物流企业实行差额纳税,但各地税务部门均以没有政策或没有细则为由,不予以差额纳税。重复纳税导致许多企业处于亏损状况。 昂扬土地税。国家为防止滥用土地,提高了土地运用税,但国家提出对物流用地予以实惠。现在江苏省物流企业土地运用税均为6元平方米年。担负着肯定社会功能的
14、仓储企业和物流园区,占地面积都比较大,在这样重的土地运用税下,特别艰难。 利润所得税过高。物流业划归服务业,但利润所得税按33%交纳,物流企业普遍反映难以承受。 名目繁多的小税种。除了国家规定的城市建设附加税、地方教化附加费、教化费附加等税种外,企业须交纳的“主要基金费”还包括:防洪保安基金、市场物价调整基金、粮食风险基金、人民防空建设基金、残疾人保障基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目繁多的非“主要基金费”企业必需交纳,如:工会筹备基金、植树费、拥军费、国庆欢呼费等等,有的基金费还是一年交纳多次。 (3)跨地区运输业务,在运营过程中不合理收费高得惊人。 全部收费站都对运输大件的车辆实行特殊待遇:必需
15、请领导来确定收多少过路费或过桥费。某企业有过经过3公里路付了15万元的高额过路费。 危急品运输中,在A地不是危急品,到了B地就成了危急品,罚款。在A地是二级危急品,到了B地就成了三级危急品,罚款。全部罚款货主是不担当的,都成为物流企业的额外成本且数额不小。 跨地区运输中,各地交警、路政见货车就拦,以各种名目罚款。有的车刚被交警挡住罚款,之后又被路政挡住罚款。罚款名目有超载、擅自安装工具箱、警察拦截时没刚好停下等等。某危急品运输企业在浙江境内遇到这样的事:20辆车,其中一司机下车小解1分钟,没有在100米远处放停车牌,便要对20辆车全部罚款。理由是20辆车是同一家公司的,公司没有教化好员工,全体
16、要惩罚,最终是每辆车给400元让“黄牛”带路。企业普遍认为交警、路政为罚款变得蛮不讲理,素养值得考量。 (4)其他体制性障碍。 铁路请车难。铁路货运车严峻不足,有一个很重要的缘由是人为造成的,有车也说没车,就是要你花钱跟他要。所以通过铁路运输,100元能运的要花200元,成本增加一倍。我国铁路发展滞后,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道路货物运输没有相应的货物保险法。应当谁给货物保险?货主是不买保险的,某运输企业每年买5亿保额的保险,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车辆年检。运输车辆每年到交警部门检一次,再到交通部门检一次。因为这两个部门都要驾驭运输车辆的状况,所以就要到这两个部门都年检。同是政府部门却不能
17、实现资源共享,年检要交费,检两次又花钱又耗费时间精力。 多头管理。发展项目要发改委管,企业行为要经贸委、交通局管。报批、协调、谋求支持、担当摊派等各种费用支出不小,办一件真不简单。发改委、经贸委、交通局等等主管部门牵头办的各种协会,企业都得加入。有当地的、市里的、省里的还有国家一级的,企业加入协会少的5个,多的10个以上。每个协会年会费2000到5000元不等,按平均3000元算,有的企业每年会费支出达30000元。 不合理审批制度。一些地方规定,物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要在当地找“挂靠单位”,强行要求进入指定经营地点,硬性规定车辆台数,不分企业状况交纳押金等。很多地方出于地方利益考虑,要求物流连
18、锁经营单位在当地重新登记注册,不允许注册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严峻制约了全国性物流企业的集团化与规模化进程。 政企不分。铁道部、港务局、民航总局均有下属物流企业。一方面这些企业能优先运用本属于社会的资源,形成不公允竞争;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又无经营自主权,难以把握发展方向做大做强。 各地政府对物流发展缺乏整体规划。长江港口企业太多,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激烈。物流园区规划过多、过密。政府有关部门在规建物流园区时,没有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接近站场及企业自身客观状况,导致物流园区过多、规模不大的现象。 三、主成分分析 为了了解物流企业认为政府最须要加强的内容,也就是物流企业发展中最主要的体制性障碍因素,对问
19、题1进行主成分分析。 由表2,提取3个主成分。由表3,主成分1可由“政策支持”、“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标准化”、“融资及相关金融服务”、“法律法规健全”这几项说明,命名为“产业政策主成分”。主成分2可由“政府依法行政”、“普及社会对物流相识”这两项说明,普及社会对物流相识是政府应当做的,所以主成分2可以命名为“政府行为主成分”。主成分3明显可以命名为“市场规范主成分”。三个主成分可以说明方差的85.091%。 四、总结及措施建议 1.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详细表现在: 第一,产业政策缺乏。对物流企业缺少土地、税收、资金等政策性的扶持措施,即使有也没制定实施细则使之
20、能落到实处。没有政策性的措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公共信息、物流标准化、物流法律法规、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其中基础设施方面,铁路发展滞后是物流业重大障碍。 其次,政府行为方面,政府不依法行政给企业带来昂扬体制性成本。交通、税务、公安、海关、商检乃至发改委、经贸委,这些本应给企业供应服务的政府部门,却想方设法利用职权谋取利益。全部的企业,都耗费巨大的时间、精力、财力与政府各部门打交道,就为了酌情少交一点本不该交的费。政府没能普及社会对物流的相识,很多政府部门自身对物流就缺乏真正的相识,意识不到办事效率低对社会物流造成的巨大损失。 第三,市场因素方面,市场准入低导致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地
21、方爱护在制约全国性物流企业的集团化与规模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不公允竞争。市场不公允竞争还表现在国家铁路及港口下属的物流企业能优先运用本属于社会的资源。市场需求不足,一方面政府对物流提倡不够,如每年新建工厂、基建项目,政府批的时候照样批建车队、仓库,还是小而全、大而全;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小而全、大而全,企业物流效率低下,如有的国有企业自办车队为的是解决关系户,导致整个企业无效率,社会物流有效需求不足。 2.物流企业普遍认为应实行的措施: 第一,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并对现有物流企业进行整治,这是根治恶性竞争的首要方法。对不具备资质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有效利用物流资源以提高整个物流行业水平。
22、其次,开征燃油税代替“四费”: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交通规费。一方面防止了个体户偷逃“四费”,另一方面交通、交警、路政再不能随意向企业及货运车辆征收交通规费、过路费、过桥费。 第三,任何政府部门执法必需出示依据,否则企业有权拒绝并可诉诸法律。第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必需打破铁路垄断,铁路改革及建设燃眉之急。 第五,国家税务总局应出台物流企业实行差额纳税政策并制定实施细则,而不是只对部分企业进行试点,造成不公允竞争。 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因素调查 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探析中国物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法规建设 中国物流业发展论文 关于全县物流业发展的调查 中国物流业发展史 饭店业低碳技术扩散障碍因素的实证探讨 关于彬县物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海南物流业的发展 对物流业发展的探析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