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 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 作者:xxxx 单位:xxxxx 摘要: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进行,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而是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彼此不行分割,并催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两化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肯定阶段的必定产物。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主要有以下途径:第一条途径是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的经营生态服务资源;其次条途径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生产,这对于我们提高生态效益、降低资源成本、爱护环境也
2、有很大意义。第三条途径是将信息技术融入产品。第四条途径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探讨和规划。 2022年11月,我有幸参与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化融合研修班,为期十天,这十天有省内外专家的讲解,通过十天的培训,我才由对两化融合一窍不通到有一点相识,到有所感悟。我也有了许多的收获。有理念方面的、学问方面的、技能方面的、还有情感方面的。真的收获颇丰。学问方面的收获对我特殊重要。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要把我的收获写在下边。 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必需富有中国特色,这既来自于中国的现实需求,又来自世界发展的须要。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新世纪我们国家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世界
3、各个国家的信息化战略,都是依据各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阶段而提出的。例如,日本政府在2001年制订了电子日本战略(e-Japan),这一战略提出日本要力争在5年之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到了2003年,日本推出了电子日本战略二,提出要发展7个领域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学问、劳动就业和行政。欧盟于2000年制定了“电子欧洲”的安排,其目标是每一个居民家庭、企业和政府都进入数字时代,享用最先进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创业精神为支柱的“数字文化”的欧洲,建立消费信任,以增进社会的融合。印度在1998年就提出,到2008年全面实现信息化,其战略目标是“加速推动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2008年印
4、度软件和IT服务业出口已达500亿美元,上述目标已经实现,其网络实力年均增长30%,全部的学校和医院、行业都实现了IT应用和IT教化。 分析表明,上述国家的信息化目标与中国都不一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中国信息化进程中最刺眼的中国特色战略。 从国情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反映了中国工业化的需求。首先,中国工业生产的规模已经很大,中国现在制造业规模全世界第三,而信息、电子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位于全世界其次。我们有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占世界市场的50%以上,现在全世界有30%的日用工业品是从中国进口的,而像电风扇、电视机、拖拉机、挡车机械等,中国占世界市场的份额都已经超过了40%甚至50
5、%。其二,我们的交通规模也很大,铁路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全世界第三。我们的高速铁路过去为零,现在从北京到天津的高速铁路的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正在快速建立的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将是全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据铁道部估计,今后5年我们所要造的高速铁路是全世界最多的。我国的高速马路近几年发展也很快,仅次于美国,发展速度居全世界其次位。我国港口已完成部分的吞吐量已经占全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的亿吨港口拥有量居全世界第一。其三,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增速很快,2006年已经超过了4000亿平方米,2007年达到4500亿平方米。 无论是制造业、运输业还是建筑业,一方面,中国的工业规模很大;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照
6、旧处在传统工业化的老路上,表现为“三高两低”,就是物耗高、能耗高、生产环境代价高,而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低。环境和资源的全球压力,加上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三高两低”的压力也很大,困难与时俱增。我国的国内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20%-40%,我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而我们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却很低。从全国范围来看,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为2490美元,也许是美国的1/19,浙江人均GDP大约到了5000美元,即使这样,也只是美国人均GDP的1/9。 再从历史来分析。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中国工业化的难得机遇。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可
7、以从中看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国家工业化的世界性巨浪。 第一次巨浪起源于英国。1769年,英国的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启动了动力机械化的时代。蒸汽机时代的机械化和以往靠人工和畜类推动的机械完全不一样。由于蒸汽机的独创,推动了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1779年出现了动力发动机,1803年出现了轮船,1812年出现了火车,1825年出现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1829年出现了拖拉机。至今为止,人们所运用的最有效的机械,事实上都是在蒸汽机时代的那一次工业化浪潮中产生的,即使有所改变,也无非是后来把蒸汽机变成了内燃机、电动机而已。因此,由于工业化进程,英国人在100年以后,有70%的人住进了城市,英国也成为世界
8、上头号强国。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工业化不仅带动了本土的工业化,而且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其次次巨浪起源于美国。美国的工业化浪潮事实上应当叫做电机化浪潮。不过,严格来说,电机化浪潮事实上不是从美国起先的。美国人独创了发电机,俄国人独创了电动机,电机化最重要的两个机械不是美国人独创的,而是欧洲人独创的。但是美国人从1876年起先独创了电话,1878年爱迪生独创了白炽灯泡,启动了电气化时代。仅仅有这些,爱迪生还不能启动电机化时代;爱迪生的聪慧,在于他不仅独创了电灯泡,而且还在纽约运用欧洲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当时发电厂的电力传输只有几公里,即使如此,它促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
9、能够供应电,能够把几平方米的范围都照亮。这就启动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电机化时代。美国人以电机化带动工业化,从而进入到汽车、钢铁、石油快速发展的时代。到192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美国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一次工业化浪潮对世界的贡献可谓巨大。 可以看出,尽管世界上有许多的强国,这些强国走出了自己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但是,只有把那些最有前途的信息技术融入本土的工业化进程,并且能够在消化和汲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只有这样的民族才能造就出具有宏大历史意义的工业化浪潮,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在新世纪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正是看到了这样一个机遇,指出了这样一个途径,希望能够在推动中国
10、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对世界文明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贡献。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受阻的五大软肋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发展很快,但仍旧不够强大,还存在严峻的不均衡。 信息化产品,我们在数量上发展很快,但在质量方面还很薄弱。例如,显示器、手机、彩电、DVD,以及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我们的这些产品占全球的总量现在已经到了50%、30%、43%、80%、40%,尽管如此,2003年中国的信息社会指数程度还只是在全世界排第44位。一方面,我们的信息产品做得不错,另一方面,我们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还很不够。其中的缘由何在?总体看来,我们整合和发展信息产品的水平还存在着几个比较大的问题: 1、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11、的重要性相识不足。 首先是跟踪过分。我们太热衷于跟踪,中国人始终对西方强国存在着迷信,中国人对西方强国的跟踪意识特殊强,我们希望通过跟踪西方,最终超过人家。但是人家跑的那条路是不是适合你跑,我们没有考虑过。跟踪、赶超是须要的,肯定程度上在中国起先振兴的初级阶段起到过巨大作用,但是事实证明,跟踪赶超的路不能始终走下去。我们应当靠自己的创新和发展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走的路肯定会和西方不一样,假如和他们一样,那就肯定超不过他们。这是很明白的道理。此外,就是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相识还不足,我们往往将融合看成是局部性的战略,而没有把它看成全局性的战略,没有充分相识到它对国情、世情以及历史性挑战和机遇的
12、意义。 2、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研发投入严峻不足。 不妨来看一看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研状况。我们企业的数量在增加,但是设立科研机构的企业数量,除了2007年有所增加外,其他年份都在削减。这说明我们整整十年时间几乎都在埋头于生产,而很少埋头做科研与开发。从经费投入上看,我国企业对科研投入的比例是1.0%(制造业还要低,只有0.54%),而美国、英国、日本则大于10%,韩国、意大利也大于4.5%,差距特别大。不仅是科研比较落后,融合也比较落后。 事实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一种深层次的信息化。它的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工业中各行业的问题,促进工业中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而不是
13、单纯的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我们现在热衷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而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则热忱不够。信息产业和工业之间要结合起来,须要做什么?就是R&D,就是研发。我们现在促进两者融合的探讨经费和项目特别不够,这样的科研状况没法支撑我们去提高工业化水平。 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剑锋没有直指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所在,比企业的生产实力重要得多。中国人很留意自己的生产实力,但是很不留意产品的创新。 我们以前的统计,是把本企业没有生产的产品当作是新产品,只要本企业没有生产过的、即使是仿照他人的产品也叫新产品,所以,我们的产品跟踪性很好,新奇性不够。应当看到,产品是研发能够产生利润的
14、必由之路;科研成果假如不能转化为产品,就不会产生利润,研发是体现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品牌效益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品牌?首先就在于我们没有自己研制的新产品,我们所谓的新产品都是人家研制出来的,实质上也就是人家设计出来的。假如要有自己的品牌,就肯定要创建自己的产品,要把产品创新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手段。完整的自主创新应当包含三个部分,即学问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大家呼吁得很不够。学问和技术不转化成产品和工艺,也就很难抵挡危机。我们从这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历次风暴中都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因此,产品创新应当成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主战场。把学问创新、技术
15、创新和产品创新三个环节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创新体系。我们应当相识到,即使是最传统的产品也存在着同信息产品融合的广袤空间。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要抛弃原有的传统产业去发展高技术产业;我认为这种理论不完整。一方面,产业结构须要调整,须要从一城、一地转移到另一城、另一地;另一方面,也应当醒悟地相识到,事实上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就一个产业而言,只要把产品调整好,这一产业就可以变成朝阳产业。最重要的产品事实上是人的衣、食、住、行所须要的东西,不管发生什么危机,这些东西都是人们必需的。人最不须要的是什么东西?也许也就是飞机、电脑等。人没钱的时候可以不用计算机,不乘飞机。金融风暴来了,出去旅游可以换一
16、种方式;但是我们必需吃饭、穿衣、住房、乘车。因此,我们不应当轻易抛弃我们的优势产业,这些产业属于人类必需,肯定会有强大生命力。 4、政府出台的政策,激励投资较多,激励融合较少。 我们应当激励各种交叉型的企业,这就须要政府发挥作用。要激励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要激励产、学、政的交叉融合,产、学、政合作才能创新;要激励创新与金融的结合,尤其是与风险投资的结合。 5、信息与其他领域的交叉性人才依旧匮乏。 人才对产业有着特别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可以举中国软件业的发展来加以说明。200 1、2002年时,中国的软件业特别艳羡印度的软件业;印度的软件业发展很快,赚了许多钱。但是到了2007年,中国软
17、件业的数量、销售总额超过印度,这一改变很了不得。我最近查数据才发觉,印度软件业的产值希望超过500亿美元,事实上已经超过了这一数据,而中国软件业的产值则到了600亿美元。但中国和印度很不一样;中国的软件业是把产品卖给了中国人自己,而印度的软件业则是把产品卖给了美国人。中国在2001年起先成立软件学院,政府对软件业实行了特别政策。印度人普遍运用英语,所以印度更适合软件业的发展;而我们的软件业大多把产品卖给了自己人,这和教化有很大关系。假如软件学院的学生能把英语培训得更好,我们的出口软件数量有可能更多。所以,人才的培育同产业发展有着必定的关系。 三、工程教化缺失,人才培育模式亟需转型 有产业没人才
18、,产业不行能很好地发展;有人才没产业,人才也不行能培育起来。我国现在正在培育的工程人才,或许在10年后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因为我国现在实施着最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我国的制造业是全世界范围内体量最大的。假如我们不能抓紧这个机遇培育出我们自己的人才,就会错过黄金时间。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同时使我们的工业有创新潜力,这样,或许10年以后我们就会拥有全世界一流的工程师。 我们现在的工程教化尚存在着很大问题。一方面,我们的人才队伍很强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人才队伍在培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大问题,我把它称为工程性缺失、创新性缺失、多样性缺失。 工程性缺失表现为,在教化环节上实践性薄弱,重论文、轻设计、
19、缺实践。全世界的工程教化都在反思这一问题。工程教化和科学教化一样吗?这是特别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学生考高校,所实行的考试方式令人担忧。我们的考试方式大多是选择题,一个题目给出ABCD几个答案供考生选择。这种训练方法是什么思维?面对一个事情选择对还是错,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纯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相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工程的方式,不是干事情的方式。我们要干一件事情,开发一个工程,不能只回答Yes or No。工程师造桥,一种方法不行可以换另外一种方法,基地不行可以打桩,没有条件可以变更条件,最终是要把事情做成。科学的方法是“对或者错”;工程教化同科学教化有亲密关系,但也有重大分歧。我们现在的
20、整个教化方式中,工程训练太差。 创新性缺失表现在教化上,事实上就是学问的传授不符合工程创新的特色。当代工程创新在学问上表现为专业性、交叉性相结合。一是要有宽博性,既要有科学的理论,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问,还要有阅历;二是要有专业性,须要专家;三是要有交叉性,须要多种专业学问交叉运用才能解决问题。我们现在强调“专”比较多,而强调“宽”和“交叉”则比较少。创新思想来自别出心裁的学问结构。10个学计算机的人,尽管学科背景一样,但假如一个人学了计算机以后去从事土建,另一个人去从事工程设计,他们的想法确定会不一样。他们相互交叉就能促成创新。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多样化缺失主要表现在人才培育上。中国工程
21、科技人才的培育模式事实上有过两次曲折。第一次曲折是“*”前,那时候培育的是工程技术人才,当时最多讲的一句话就是要成为“像螺丝钉那样的人”,培育人才就是针对某一企业某一岗位的,这样的人才在安排经济时代很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适应了。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会破产,一旦转到另外的企业,就不适应了。“*”结束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工程科技人才培育模式向美国式的人才培育方式学习,大多数学校以通识教化为主。现在许多学校采纳通识教化,培育的人才不再是特地的,这是受到美国教化模式的影响。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人才,我们国家都须要;我们既要有企业立刻就能用的人,也要有能够创新的人才、能够发表论文的人才。但是
22、,我们还须要另外的人才,即多面手,以及符合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须要、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人才。我们应当吸取欧美纯专业化人才培育模式的所长,并依据自己的国情,培育出特色的人才来推动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综上所述,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主要有以下途径:第一条途径是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的经营生态服务资源;其次条途径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生产,这对于我们提高生态效益、降低资源成本、爱护环境也有很大意义。第三条途径是将信息技术融入产品。我们不仅要将信息技术融入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还要将信息技术融入产品之中。可以看到,将信息技术融入产品的整个过程,事实上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过程。第四条途径是将信息技术
23、融入探讨和规划。传统的探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试验,一种是理论。现在则有了第三种,即计算机科研方法。第五条途径是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行业。信息技术已经建立起了硬件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网上服务业,后面三种行业就是信息服务业。 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运营成果总结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调研提纲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相关,集团信息化管理制度 评估申报用 干部学习课件: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包装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汇报材料 包装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汇报材料 包钢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汇报材料 关于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通知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