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8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693186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8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8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教学目的: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4、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材料的能力。5、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教师小结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准备鱼鳞、弹珠;教学过程:一、释题1、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人类的语言引导进入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播放课件(人类的语言)提问:

2、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思)2、揭示课题,理解:大自然的语言。强化课题。出示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继续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语言”。提问:大自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呢?表扬那些找到大自然语言的学生,并小结第一节内容。小结: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二、新授课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具体符号标出小节(互评互议,难读的字音上黑板)。2、指名读,指名评,师生互读。学生自由朗读2、3、4节,读懂每一节的意思。提问: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么知道的?3、根据学生

3、的学习兴趣,组织学习2、3、4各小节。1)教学第二节,出示课件(蝌蚪在水中游动),帮助了解所选小节的知识。齐读第二节,抽个别学生读第二节。请学生在学习小组里面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大自然语言,它是怎么告诉你的?抽个别学生汇报学习结果。集体朗读第二节(教师指导朗读)。2)教学第三节。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节。提问: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它通过什么告诉大家的?让学生自己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和识别鱼的年龄的,教师再拿出准备的大小鱼鳞两片,告诉同学们,鱼的年龄是由鱼鳞片上的圆圈的多少来决定的,圆圈越多鱼的年龄就越大。小结学法:什么样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知识。齐读第三节,小结:学习了这

4、节内容,你知道大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的?3)根据学法,分组自由学所剩下的小节。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分组自学。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同学生学习不理解的地方。理解“三叶虫化石”(播放课件:三叶虫化石)。理解词语:镶嵌三叶虫是海洋里的动物,现在却镶嵌在喜马拉雅山上,那么你理解镶嵌的意思吗?谁愿意给大家演示、演示“镶嵌”的动作。(请学生用橡皮泥及弹珠表示词语“镶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理解句子:“那儿曾是汪洋一片”播放课件:造山运动教师小结,强化学法4)小结2-4节内容。通过这节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它是怎么告诉我们的。齐读2-4节

5、,请学生说说通过这三节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比较第二节与第四节的相同点,引导学生用书上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说话。三、扩展练习1、请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询问到的有关的大自然语言,及这个语言所告诉的知识。通过三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也是用来表达自已的意思,它是可以让人类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请教家长或自己阅读图书查找了一些这方面的有关资料,你们找到了吗?愿意把你知道的其它的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吗?(查找到相同的大自然语言的小朋友可自由组合,互相讲一讲,请他们尽量用书上的形式告诉大家)。2、教师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语言及其所告诉

6、我们的知识,出示课件(教师收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师用书上的述叙形式进行解说。强化观察和提高学生的说话兴趣。四、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些什么,能告诉大家吗?(教师作全课小结)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2教学设想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其作用何在,以及所举事例能否用别的例子代替,这是学习的难点。说明文的教学要体现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通过学习,掌握说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分析、概

7、括能力是本文教学致的重点。本文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二、学生齐读预习提示第一段,整体把握本文说明的内容。三、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字词采用窗口显示,指名学生读,读一个显示一个读音。)衰草连天 鬓毛衰连翘 翘尾巴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观测 道观播种 耕种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每个词齐读两遍,读准字音。四、自由朗读课文,标好段序,完成课后练习题。五、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

8、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六、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一)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答: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

9、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

10、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提问: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指名回答,教师总结。(见下面板书)草木荣枯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候鸟去来 布谷鸟唱歌割麦插禾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

11、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植物生长荣枯树桃花开,动物的养有往来对燕子来,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七、小结本课。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八、课后作业 :1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12、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二、讲授新课。()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思考:

1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首先是纬度(7)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l0)主要三次要空间上时间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说?为什么?明确答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2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学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对所举的例子作些评点,注意举例时的语言。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晚着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纬度因素)如:大

14、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经度差异)例如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高下差异)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古今差异)这些例子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具体地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成因,有说服力。(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引种植

15、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三、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结合实际,畅所欲言。)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四、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五、小结。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总.此,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

16、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六、课后作业 。1举例说明几种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数在200字左右)2以我的卧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在300400之间。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物候现象物候和物候学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比较简便容易掌握避免损失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

17、古今差异主要上次要空间I时间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刘英)教学设计(B)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导语 引入课题。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走进大自然,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恰。今天我们学习的不是去领略大自然优美的风光,而是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学习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说明文。二、指名读预习提示,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字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衰草连天 鬓毛 连翘翘尾巴差异 差遣 差劲参差观测道观 播种 耕种落叶一丢三落四 落枕萌发 翩然 孕育 簌簌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四、在5分钟之内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并写出阅读提要。第1至3自然段:从丰富的物候现象入手,介绍什么是物

18、候和物候学。第4至5自然段: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第6至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即纬度因素、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第11、12自然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五、齐读第1至3自然段,根据下列问题评点课文。思考题:1每个自然段写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文章开始从丰富的物候现象写起,作者离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文中哪些词语用得既准确又生动?有何作用?(在书上作好评点。)(一)先总结三个自然段的段意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第2自然段: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二)着重评点第1、2自然段的语言

19、,体会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及作用,理解、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事物的表达技巧。1先检查学生的评点情况,并抽查学生讲析第1、2自然段中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作用。2在学生评析的基础上,教师作些讲评或归纳。3第1、2自然段词语评点如下,仅供参考。写春:大地苏醒冰雪融化单本朋友谷仔几次单件改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这些词语描写春天景色很有层次,用词非常典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20、美不胜收。写燕子翩然归来,植物孕育果实,自然过渡,描写了夏季的景色。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透露出喜爱之情。孕育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写秋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准备迎接叶子籁籁落下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无意的天使。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用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以上这些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把大自然写得神形兼备,

21、为下文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准备。这些描写,精彩纷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四季风花图画,令人目不暇接。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草木候鸟两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

22、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六、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第1、2自然段的语言进行精点精评,从中我们体会了说明文中也可以对事物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既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也增强了说明的文学性。这种寓说明于描写之中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七、朗读并背诵第1自然段。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1自然段。2将第1至3段的有关词语抄下来,作好词语的积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复习上节课内容,抽查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H、学习第 4至第,12自然段。教学形式:3至4个学生组成个学习小组,根据老师提出的思考题自学课文内容,然后集中讨

23、论,交流学习体会。再从若干组中选派若干名同学作代表上讲台讲课,听后互相评议,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归纳小结。自学思考题:(出示小黑板)1用自己的话概括第4、5、7、B、9、10、11、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文中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哪些例子?各用来说明什么问题?3第7、8、9、10段分别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否打乱顺序?为什么?4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学生自学15分钟,讨论、交流10分钟,派代表讲课15分钟,教师归纳小结5分钟。(一)概括段意第4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4、第7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第9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第10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第11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第12段i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二)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1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更有说服力。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举例

25、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3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4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5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三)说明的顺

26、序。第7段至第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说明的,顺序不能打乱,因为这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理的,否则就会不合逻辑、事理。(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四点: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三、教师归纳小结。这堂课采用这样的形式,意在调动大家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会学的目的。从效果来看,大家都动了脑、动了笔、动了口,并且大家互帮互学,想必是有很大收获的。希望大家像这堂课一样主动地学习,学会求知。四、布置作业 。课后

27、作一次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你发现还有哪些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试举例说明。(农谚也行,但要做适当的解释。)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31、知识目标: 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2、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3、德育

28、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

29、。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生字词:衰草连天( ) 连翘( ) 观测( ) 差劲( ) 鬓毛衰( ) 翘尾巴( ) 玄妙观( ) 参差( ) 丢三落四( ) 差

30、遣( ) 落枕( ) 差异( ) 落叶(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学生明确: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物候反映

31、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

32、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33、;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1、学生齐读610段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

34、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五、布置作业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教学步骤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生齐读1、2段。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多媒体显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

35、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这两

36、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

37、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2、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

38、识。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学生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

39、,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多媒体显示: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

40、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

41、”“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多媒体显示: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

42、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3、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五、布置作业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3、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4活动目标:1、体验诗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中的美。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