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融入的影响——基于上海市五所高校的调查研究-金恒江.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16863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6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融入的影响——基于上海市五所高校的调查研究-金恒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融入的影响——基于上海市五所高校的调查研究-金恒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融入的影响——基于上海市五所高校的调查研究-金恒江.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堕婆堂圄壁;垡篮堡旦壁查堡鱼堂垒塾金融盟显煎_星墨墨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融入的影响基于上海市五所高校的调查研究 金恒江 张国良【内容摘要】 研究以上海市五所高校的在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微信使用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微信的使用对提高在华留学生的中国社会认同感和强、弱社会关系具有较大正面作用,但对于社会参与的作用则影响有限。【关键词】 留学生;微信;社交媒介;社会融入据上海市教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上海市共有外国留学生6万人,在高校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升至315,学习期限超过半年的长期生比例升至739。借此,本文观察到这一特殊群体。一方面,为了便

2、于与中国朋友和同学交流,他们会选择使用微信;另一方面,他们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跨文化适应障碍,如生活不适、价值观冲突、人际关系失谐等方面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会不会受到媒介社交媒介的影响,有了新的改善?这一问题值得讨论。本文也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将上海高校的在华留学生选作考察对象,希望探讨微信使用对其社会融入影响的情况。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在华留学生与媒介使用OPEKUNA OLGA对天津青年留学生的研究发现,微信使用有助于其创造社会资本,加强文化适应能力。这揭示了新媒体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但如何强化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接受?张国良等通过对外籍汉语学习者的研究发现

3、,他们的媒介接触率较低,但对中国文化认可度较高,从而提出提高外国人的中国媒介接触频率能够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此外,有学者将中国形象认知引入到在华留学生的媒介使用中,发现在华留学生的中国媒体接触越多,越能帮助其重新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若将在华留学生扩大到在华外国人范畴,赵云泽针对在京外国人的中国媒体接触与媒体公信力评价的研究,发现中国媒体是在华外国人了解中国最重要的渠道,且认为中国媒体公信力总体呈“中性偏积极”状态。另外,在华外国人也比较依赖新媒介,且媒介使用存在“工具性”与“习惯性”的特征。以上文献呈现了在华外国人(留学生)媒介使用的一般状况。但仍然缺乏他们社交媒体使用的整体研究结论

4、。(二)社会融入前学界对社会融入的具体概念界定仍不清晰。有学者认为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凹对此,许多学者将研究对象集中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上。有研究指出,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与发展不仅能够增强其社会融入感,带来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吵与城市适应。同样的,社会认同或者身份认同的改善与提高也会影响到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状态。社会融入作为一个概念界定较为模糊的概念,对其操作性定义也较为重要。刘建娥在对我国乡城移民(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中,将社会融入操作化为居住与生活(社会交往)、健康与安全(社会支持)、就业与收入、满意度与

5、信心。吩崔岩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将其分为社区融合、社会地位主观认同这两个方面。吵杨菊华在以上指标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和延伸了社会融人的考察指标,其分为: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4个大类。凹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知,社会融入的概念与指标体系较为多元,存在不同方式。研究在整合社会融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在华留学生,将社会融入操作为对社会认同感、社会关系和社会参与的测量。(三)微信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融入网络化的力量使得社会认同的力量得到了明显体现,凹一方面保持了诸如民族认同、宗族认同等的传统社会认同形态;另一方面超越了传统群体认同的局面,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认同。从社会认知和评价

6、分析的层面,王文彬等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导致了社会公平认同意识的下降和社会冲突认同意识的加剧。他们从社会规范的角度分析了不同阶层和群体在社会认同意识上的差异性。而在社会归属感方面,韦路等通过对城市新移民的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能够提高归属感,带来社会认同感的强化。由此可见,网络或社交媒体的使用能够影响公众社会认同感的建立。H1: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会显著正向影响其社会认社会融入(Social integration)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目 同感。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总第246期) 145万方数据l窿重圈全:巨至逊三垡焦堡旦塾垄竺蜜堂垒塾金塾塑墅堕BabaraMNewman通过对社交媒体影响青

7、少年同辈 表1五所高校样本量分布关系的研究发现,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加强合作,建立和强化同伴团体的认同和联系,而这种经由新媒介带来的同伴同群体的关系网络是建立在高度同质化和强关系链基础上的。这表明,新媒体的使用能够巩固固有核心关系。在社会新关系拓展上,微信起到了弱关系生产与再生产的影响作用,桥接了陌生半熟关系网,从而建立了较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强化了人际交往能力。蛰从以上文献可知,社交媒体的使用对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强化与扩大作用,起到了强化强关系和建立弱关系的作用。H2: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对其社会关系的广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H3: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对其社会关系的深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参与

8、分为线上参与和现实公共参与。对于线上参与,社交媒体能够提高公众对线上公共事务参与的意愿,进而促进线上公共参与行为。唧而对于现实公共参与,有学者指出,新媒体具有的公共性与公民参与度有正向显著影响关系,其能够鼓励政治表达和话语参与,增加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个体对组织、社会的信任,从而促进线下公共事务的参与。固但另一方面,有学者通过对农村青年线下公共事务参与的研究发现,新媒体使用对他们线下公共事务的参与具有显著负向的影响。由此,新媒体使用对社会参与具有显著影响,但在具体影响方向上存在不同结论。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4:微信的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具有显著影响。二、研究设计与方法(一)研究方法研究

9、将上海市五所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方便抽样与滚雪球抽样法收集数据。研究共发放450份问卷,回收420份,有效问卷384份,有效回收率为853。详见表1。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微信使用影响在华留学生社会融入的内在原因,研究分别在5所高校按照学历高低和微信使用时长的规则各挑选2名留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共10名被访者,每位约访谈1520分钟。(二)变量的设置与测量1自变量:微信使用。根据微信的特质,本文主要从使用行为、微信依赖度、好友数量以及使用时间这四个方面考察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特征。(1)微信使用行为。这一变量的测量参考韦路的城市新移民研究蟹设置6个指标,答案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测量(1

10、一从来不做,5一经常做)。为了简化这6项描述性指标,对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700,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0,适合因子分析。于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后析出2个因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如下表3所示。146学校 样本个数 百分比上海交通大学 135 351复旦大学 78 203上海外国语大学 64 167同济大学 56 146华东师范大学 51 133N 384 loo表2访谈样本情况姓名 性别年龄 学历 国籍 在华时长 微信使用时长Glenn 男25 硕士 澳大利亚 2正 2拄Shirley 女22 硕士 英国 2正

11、 15年David 男34 博士 英国 1正 3正Adeline 女26 博士 美国 3拄 25年Talib Hussin 男28 博士 巴基斯坦 1经 1簋Joyce 女25 硕士 英国 3焦 3焦Suliman 男32 博士 赞比亚 4正 3焦Albert 女23 硕士 加拿大 7年 5正Dave 男24 硕士 美国 1正 1正April 女25 硕士 澳大利亚 1生 1钲表3旋转后的微信使用行为因子分析Component因子1 因子2发布信息(包括分享视频、图片或新闻等) 262 775评论他人的信息(包括点赞) 一042 881与朋友互动 620 205结交新朋友 624 333使用即

12、时聊天工具 774 一044加入微信群组等群 716 016解释的方差(explained variance) 325 255依旋转后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大小,将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交互动” “信息传播”。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25和25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8。其中社交互动(CronbachS 0【=0652)包括四个题项,分别是“与朋友互动结交新朋友”“使用即时聊天工具”“加入微信群组等群”。信息传播(Cronbachs d=0614)包括“发布信息(包括分享视频、图片或新闻等)” “评论他人的信息(包括点赞)”题项。各项测量指标在所属因子下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5。(2)微信依赖度(Cronba

13、chS 0【=0756)。这一变量参考了S Valenzuela编制的Facebook使用依赖性量表。固共选取了:如果我一天没有使用微信,我会感觉失去联系;我总是时刻想使用微信并期望收到新信息和好友动态;如果微信关闭,我会感到遗憾。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测量,最后将3项问题加总平均得到一个微信依赖程度变量。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总第246期)万方数据垒堕垄整旦壁;垡堡焦旦盘查生壑堂生塾金塾塑显喧_窿重圈(3)好友数量与使用时间。好友数量变量的测量包括总好友数和中国好友数量。使用时问包括每天平均使用时长和使用年限。2因变量:社会融入。根据文献回顾,本文共设计10项测量指标,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测量

14、。通过因子分析,发现KMO值为0717,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0,适合因子分析。于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3个因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如下表4所示。表4旋转后的社会融入因子分析Component因子1 因子2 因子3我想成为上海人 863 143 041生活在上海我有家的感觉 831 一052 152我与中国人确立朋友关系,我能够 064 717 一051得到自我价值实现我与中国人确立朋友关系,我能够 006 723 046感到亲密我与中国人确立朋友关系,我能够 一083 683 033得到情感支持我与中国朋友的互动频率高 147 664

15、147参加社会商业活动(如慈善募捐、 094 099 760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的参与(如捐赠书籍、一027 110 828衣物等给贫困山区等)线上线下的公共事务参与、讨论 205 074 840参与讨论同学的困惑 034 一088 781解释的方差(explained variance) 152 20 262依旋转后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大小,将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认同感、社会关系(深度)与社会参与。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52、20和262,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5。其中社会认同感(CronbachS仪=0646)包括包括“我想成为上海人生活在上海我有家的感觉”题项。社会关系深度(CronbachS

16、 d=0653)包括“当我与中国人确立朋友关系,我能够得到(很好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到亲密、提供情感支持)”“我与中国朋友的互动频率高”题项。社会参与(CronbachS 0【=0822)包括“参加社会商业活动(如慈善募捐、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的参与(如捐赠书籍、衣物等给贫困山区等)”“线上线下的公共事务参与、讨论”“参与讨论同学的困惑”题项。各项测量指标在所属因子下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5。另外,参照韦路对城市新移民的研究设置社会关系广度,以问题“我与许多中国人有密切关系并时常交流”(M=344,SD=085)测量,答案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编码(1一非常不同意,5一非常同意)。3控制变量。本文将

17、人1:3统计学变量、在华时长、曾是否到过中国设置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操作如表5。表5控制变量比例 变量编码说明1=男性;性别 男性695;女性3050=女性(M=171,SD=061)1824岁占367;2534岁占568;年龄3544岁占55;44岁以上占1亚洲国家365;非亚洲国 1=亚洲国家;国籍家635 0=非亚洲国家(M=188,SD=241)多元分析在华时长前重新编码为5级李克特量表曾到过中国 是383;否617 1=是;0=否1=本科生;学历 本科生26;研究生740=研究生1=理工类;专业 理工类661;文史类3390=文史类有宗教信仰576;无宗教信 1=有;宗教信仰仰424

18、 0=无三、数据分析与量化结果(一)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矩阵从表6可知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与社会融入的总体情况。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状态如下:平均使用时间M=272,表明有536的使用时间低于60分钟;使用年限M=202,有755的使用年限在2年内;总好友数M=196,低于100个好友的占466;中国好友数量M=187,有43的拥有10个以内的中国好友。在微信使用行为上,社交互动最频繁,其次是信息传播,二者的平均得分都超过了3。微信依赖程度也较高,均值大于3。在华留学生的社会融入总体情况良好。其中社会认同感、关系深度和关系广度较高(均值都大于3),社会参与水平较低(均值小于3)。Pe

19、arson相关系数表明:微信依赖程度与社会认同感、关系深度、广度和社会参与显著正相关;社交互动与社会认同感、关系深度和广度显著正相关;中国好友数量和信息传播行为与关系深度显著正相关;使用年限和中国好友数量与关系广度显著正相关。(二)在华留学生微信使用对社会融入的影响从表7回归模型结果可知:就调整的R2来看,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认同感的解释力最强(Adjust R2=548),对社会关系深度和关系广度的解释力较强(Adjust R2=236、114),对社会参与的解释力较弱(Adjust R2=58)。具体来看,当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华时长、曾是否到过中国,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融人的

20、影响如下:1模型I中,微信使用对社会认同感的显著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社交互动(p=727)、微信依赖程度(p=103“)。影响方向上均为正向影响。即在华留学生使用微信与好友互动越多,对微信越依赖,其社会认同感也越强。假设H1成立。2模型中,微信使用对社会关系广度的显著影响程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总第246期) 147万方数据-窿重圈全堕婆堡鱼睦;丝焦焦旦挝垄坐蜜堂生鲨全壁盟墅堕度排序为:社交互动(13=256)、使用年限(8=178 4)、中国好友数量(B=129+)、总好友数量(p=一126 4)与微信依赖度(13=115+)。在影响方向上,除总好友数量为负向影响外,其余变量均为正向影响

21、。具体而言,长时间甚至依赖于使用微信,且中国好友数量多,与好友互动频繁的在华留学生,他们就越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关系圈。相反,在华留学生微信中的总好友数越多,其中国社会关系的广度就越低,可能性的解释在于在这部分在华留学生的好友中外籍好友占多数,从而带来中国社会关系圈的局限。假设H2基本证实。表6主要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矩阵M S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每天时间 272 152 12使用年限 202 137 256 4 8 13总好友数 196 115 168料 208 4+ 14中国好友 187 094 228+ 399+ 397 8 4 15信息传播 309

22、119 124+ 154 8+ 129。 132 16社交互动 314 O68 0087 一007 一0051 一0074 0064 17微信依赖 305 096 240+ 009 0099 0044 001 168 4+ 18社会认同 305 O83 O08l 002 0071 0037 0039 732+ 225+ 19关系深度 325 O62 0086 0078 0014 156 190 314+4 224 44 187 110关系广度 344 O85 0064 149 4+ 0052 110+ 0089 268+4 129+ 162 495+8 111社会参与 238 107 0066

23、 112+ 0054 0089 0099 005 101 8 205+ 124+ 002 1表7预测社会融入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N=384)社会认同 关系 关系 社会感I (广度) (深度) 参与性别 一038 050 009 021年龄 一028 080 075 187“国籍 一055 090 176 一099学历 010 043 036 一020专业 一009 一008 一012 026宗教 012 一009 一194 055在华时长 048 一051 200+ 142曾到过中国 一008 072 068 008Adjust R2 01 09 51 58F 103 141 355料 395

24、使用年限 一033 178+ 一116 037总好友数量 076 一126+ 一032 004中国好友数量 052 129+ 140+4 041每天使用时间 一030 一050 一061 一010信息传播 一025 065 177 056社交互动 727+4 256 301 041微信依赖度 103 115+ 194 095Adjust R2 548 114 236 58F 319 427 886 257注:回归系数为标准化系数B;4 P05,$m POl,$4 P001。3模型中,微信使用对社会关系深度显著影响的排序为:社交互动(B=301)、微信依赖度(B=194)、信息传播(p=177)

25、与中国好友数量(p=140”)。影响方向上均为正向影响。这表明拥有中国好友数量越多,对微信越依赖,常传播信息和互动交流的在华留学生能与中国好友保持着亲密与深厚的友好关系。假设H3得到验证。4模型中,微信的使用维度均对社会参与无显著影响,这表明微信的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不具有显著影响。假设H4没有得到验证,假设不成立。四、访谈结果(一)在华留学生微信使用对其社会认同感的建构作用在访谈中,被访谈对象都认为使用微信成为了他们现在生活中几乎不可缺少的事情,其中有8名在华留学生表示微信的使用,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意识和同学问的关爱。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Glenn同学已经使用微信2年了,他说:“我用微

26、信与朋友随时交流,还能在朋友圈了解他们的生活动态。原本担心会不习惯,会感到孤单,但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爱上了微信,离不开我的中国同学朋友们,这一切让我感到很温暖。”外籍留学生来到中国,对环境和文化不适应带来的孤独感让他们依赖于微信的使用。通过对10名在华留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使用微信与中国好友互动交流能从心理上消除孤独感,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另外,访谈也发现,大部分的在华留学生都经历过艰难的文化适应阶段,但是微信所编织的社交网络,让他们与中国学生的文化边界变得模糊化,交流互动也更加随意自在,导致他们在微信上更能融入新的环境,形成新的身份认同。虽然因文化差异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习惯,但对

27、于中国文化的热爱,10名被访对象都一致表示非常感兴趣,其中6名被访对象表示通过微信了解与接触过相关的中国文化元素,如书法、国画和微信拜年等。正如已使用微信3年,但只在中国学习生活1年的英国同学David所言:“当我回到英国后,我的中国朋友会经常微信问候我,过年时会拍家里喜庆的照片和视频给我,我很感动也会想念中国的朋友,想念中国的生活,甚至愿意将来留在中国生活。”148 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总第246期)万方数据全堕堑韭国良;邀笪堡旦盘查坐鱼堂生塾金塾鲍墅堕_矗重圈6名被访对象基本同意使用微信与好友互动能够强化他 高,这也侧面削弱了他们对社会参与的意愿。同时也发现,们与中国朋友的感情,提高

28、他们对中国人的好感。更有被 大部分在华留学生更愿意采取的方式是观看活动,而不是访对象表示过年等传统文化的微信传播也让他们“近距离” 参与活动。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感。这也进一步解释了量化结 五、结论与讨论果中微信依赖度和社交互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认同的积极 研究考查了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融人的影响。影响,表明微信在社交互动过程中能对其思想和认识起到 通过对数据和访谈内容的分析发现:微信的使用对提高在“正向驯化”的作用,进而实现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强、弱社会关系具有较大正面作(二)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社会关系建构的

29、影响 用;但对于社会参与的作用则影响有限。在10名被访谈者的微信中都加有中国好友,其中7名 首先,微信使用有助于提升在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被访者至少与一位中国好友保持着强关系。通过访谈发现, 在微信里,文化区隔被弱化,经由关系和互动而带来的信大部分被访者的关系建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专业 息交往与获取导致在华留学生更容易融入线上空间,在新的同学互相添加;另一种则是通过微信群组添加,如兴趣 的关系圈子里重新拼接自己,并进行自我呈现,实现了以爱好群、英语交流群等。如一位已经使用微信2年半的美 情绪共鸣、理性对话等为基础的新社会认同。此外,本文国留学生Adeline说:“我会加入一些群组,在里

30、面大家会 发现在长期的社交互动和微信依赖性使用上对在华留学生互相介绍,互相交流讨论,还会互相加为好友。” 的认同观念起到了涵化效应,但在信息传播变量上却没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Albert,她在中国生活与学习 显著影响。可能性的解释或在于在华留学生的中文水平不了7年,能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使用微信已经5年了,她 高,对于中文信息涵义的理解不足。另外,微信中传播的说:“微信中中国好友越多,互动交流的机会与频率就越 信息多为个体日常生活琐事,对于形塑社会认同作用也不高,逐渐地大家互相认识了解,能够成为好朋友,也就能 太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微信使用解释了社会认同548够彼此坦诚,更加深入地交流。”

31、 的变差,超过人口统计学变量解释的01的变差,且显著通过访谈,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表示微信对他们的人 性更高。这一结论再次说明主观因素对个体社会认同感的际关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造成这种影响的前提或者原因 影响要远大于客观因素,所以微信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在华在于微信成为手机媒介的延伸,彼此会把微信作为关系建 留学生因跨文化带来的不适应,也能够较大地提高在华留立的方式。这种变化能够拓展在华留学生的中国关系圈, 学生的社会归属感。但在涉及“同化”问题上,研究结论形成较广的人际关系网。同样地,微信的交流打破了现实 并不能支撑“熔炉论”,因为在华留学生虽然能够通过微信交流会遇到的尴尬、隔阂等问题,使得彼此间

32、的交流能够 增强对中国社会的认同感,但这种认同感更多地应该被看更加坦诚和深入,这成为建立深厚友谊的基础。 做是一种“嵌入”,一种旁观者的选择性适应,他们往往是(三)在华留学生微信使用对其社会参与影响的局限 在保持独身的同时,选择通过微信了解和接触居留地的风在本次访谈中,10名被访谈对象中有9人认为微信不 俗和文化。固所以,从传播效果角度来说,微信能够在个体能引起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兴趣,而仅有1人表示曾经 意识和观念上起到影响作用,但对于意识和观念的改变作在微信上参加过公益活动,但在现实中没有。通过访谈, 用则需要谨慎思考。我们发现,微信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没有起到促 其次,在华留学生的

33、微信使用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中国进作用。在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受到了社会和文化因素的 社会强关系和弱关系。有研究表明,微信的使用强化了个阻碍。一方面在华留学生即使通过微信了解到社会活动, 体在网络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存在着强连接与弱连接的但没有中国朋友的邀请,他们一般不会选择参加,因为怕 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吵带来了关系的拓展与深被孤立或没人支持,也担心自己的行为不符合中国社会文 化。这一结论在在华留学生群体上也得以体现。一方面微化背景。正如一位刚使用微信1年的巴基斯坦同学Talib 信将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加之线上关系的拓展带来了关Hussin所言:“微信的使用让我无须外出和朋友面对面讨

34、论 系的扩大;另一方面微信的交流较之现实互动更加轻松活问题,并且微信不能提高我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意愿,因为 跃,感情表达也相对容易,且随时随地的交流方式拉近了我通常只选择观看,而不参与。我更愿意参与的是我能亲 彼此间的距离,对强关系的建构有积极的影响。在华留学身感受到的、能接触到的实际活动。” 生在这一过程中借助使用微信展开社会交往,并经此连接访谈中一位在中国4年,使用微信已经3年的赞比亚同 生活的不同范畴,打造自己的生活世界。在这过程中,微学Suliman指出:“对于参加社会活动,我希望是中国朋友 信起到了“中介化”的作用,四通过连接协调和互动提高了邀请我参加,我一个人不会考虑参加。因为我担心

35、做了不 社会关系资本。由此可见,微信的使用对跨文化人际传播合规则的事情。” 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促进作用。也正是基于此,对于跨文另一方面,微信中基本是线上活动,参与程序较为复 化传播路径的思考也能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和方向。此前的杂,这间接限制了汉语欠佳的留学生的参与。此外,通过 跨文化传播更多注重向国外输出主流媒体的宣传或报道,访谈发现,大部分在华留学生都认为线上活动的信任度不 如广告、纪录片等,而缺乏对在华外籍人士的传播。因此,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总第246期) 149万方数据利用社交媒体对在华外籍人士关系的影响来开拓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文化摄入度也应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和学界研究的新方

36、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华留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多是基于“业缘关系”的建构,但根据六度区隔理论与生活交往圈的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华外国人士(留学生)通过微信建构的社会关系网能够在业缘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地缘关系。再次,微信的使用对在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作用不明显。从均值来看,在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度(M=238)较低,可能的原因或在于在华留学生群体圈的形成基本满足了他们寻求社会支持的目的,且由访谈可知文化价值观和互动模式存在差异,这使得他们无需从居留地的政策制度和文化体系当中寻找支持,也不需要主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去获取各种社会资源,西因此带来微信的使用无法影响他们的社会参与意愿和行为。但现有研究认为

37、,微信社交媒体的使用能促进个体的公共参与。如郭瑾发现微博使用对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这些研究结论与本文的发现互相冲突,或150许这正是在华留学生作为国际移民的特殊之处,区别于本地人或本地移民受到的影响,潘忠党在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与公民参与都有各自的地域和地方差异。四所以,微信对在华留学生社会参与的影响并不能一味地秉承“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而因考虑到转型社会时期的社会背景、体制因素和文化价值观固以及不同种族、地域、人格特质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结论也进一步说明我们不应该夸大社交媒体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研究也发现年龄越大,学历越高,且曾经到过中国的在华留学生,其

38、对中国社会认同感也越高;来自亚洲国家,且在华时间越长的留学生越具有较强的中国社会关系;在华留学生的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参与社会活动。研究虽已完成,但仍有未尽之处。第一,研究所选择的在华留学生具有特定的校园生活形态,与在华工作或定居的外籍人士具有不同的环境接触,后续研究可增加此类样本,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第二,后续研究可增加变量(如汉语过级情况、婚姻、职业、加入的社交群组等)加以讨论。注释:数据来源:东方网,http:sheastdaycornm201601 12ula9176270htm,2016年1月12日。奥莉亚:天津青年留学生的微信使用与跨文化适应调研,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

39、5年,第8、18页。汪长明:文化调试制度供给社会支持跨文化视野中的在华留学生,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第4期。张国良、陈青文、姚君喜: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以外籍汉语学习者为对象的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5期。王静:中国形象如何形成一在华留学生接收中文传媒的渠道与效果分析,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8页。赵云泽:在华外国人对中国媒体的接触状况及公信力评价基于对在京外国人调查的一个探索性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2期。王帆:在华外国人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131139页。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

40、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6期。潘泽泉、林婷婷:劳动时间、社会交往与农民工的社会融人研究基于湖南省农民工“三融人”调查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3期。张祝平: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社会认匾与社会融人:浙江两市调查,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刘建娥:乡一城移民(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基于五大城市的调查,人口研究,2010年第4期。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人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王文彬、吴海琳:互联网使用及其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基于CGSS201

41、0数据的实证分析,江海学刊,2014年第5期。王冠:网络化时代的社会认同转化与整合,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8期。韦路、陈稳:城市新移民社交媒体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研究,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美巴巴拉纽曼:社交媒体影响青少年同伴关系:友谊、孤独感和归属感,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2期。丁未、田阡: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1期。廖圣清、申琦、韩旭:手机短信传播与大学生社会网络的维护和拓展基于深度访谈的探索性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0年第11期。郭瑾:微信传播与社会关系建构:透视中产阶层,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陈蜜:社交媒体对

42、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调查报告以安徽大学为例,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1页。郭瑾:90后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参与一项基于全国12所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定量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薛可、王丽丽、余明阳:新媒体与公民参与的关系建构基于公共领域理论视角下的环境类事件分析,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2期。纪盈如:线上新媒体使用对线下公共事务参与的影响以杭州市大学生为例的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6页。李天龙、李明德、张志坚:媒介接触对农村青年线下公共事务参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西北四省县(区)农村的调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总第246

43、期)万方数据生垄丛互蓥鏊生蕉堑;苤盔篮揸巫窒塑蕉童丝塑拯-_趸墨囝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9期。 Valenzuela SPark NKee K FIs The陀Socioz Capital in o Social Network Site:Facebook Use and College Students 7Life Satisfaction,Trust,nd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v0114,no4,2009PP875901袁程远:微博用户交往行为与认同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44、,第1页。刘伟:在华外籍就业人员的社会适应,社会,2010年第1期。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12期。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新闻记者,2013年第5期。潘忠党:玩转我的iPhone,搞掂我的世界!”探讨新传媒技术应用中的“中介化”和“到llL”,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潘忠党:互联网使用和公民参与:地域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中的普遍性,新闻大学,2012年第6期。王润:公共性的萌发与消解: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与媒介近用以N市房产维权事件为例,新闻界,2015年第15期。(作者金恒江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

45、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国良系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编辑:刘俊】美术传播研究的独立性初探 叶加贝 石蒙蒙 叶建新【内容摘要】 美术传播学科的创立发展,宏观层面是基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走出去”的需求;中观层面是基于社会文化的需求;微观层面是基于艺术市场的需求。“美术传播研究”的独立性需要确立,“美术”传播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与其他相关研究相比有其外部的特殊性,在内部层面各研究要素又具备共同性。从“美术传播研究”的独立性、必要性、研究框架、研究展望等角度探讨这一问题,意在呼吁最终建立美术传播学这一学科。【关键词】 美术传播;研究框架;学科建设自2014首届中国美术

46、传播峰会召开之后,关于美术传播的思考和讨论在业界不绝于耳。把“美术传播”从传统的“艺术传播”中独立出来是时代所需。美术传播(VisualArts Communication),它的提出和创立体现着新时代美术活动和艺术研究的新态势。而简单的给“美术传播研究”下定义,我们认为它主要是对美术领域的传播问题进行研究,它立足于分析美术传播的实践行为,并总结归纳美术传播方式方法等一系列规律。美术信息归为“造型审美类、文化知识类、美术史类”信息,从美术作品传播实践,到艺术学、美学、哲学等学科对美术传播问题的思考,以及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理论思潮流派等这些美术史问题的传播,全都被囊括在美术传播研究范围中。美

47、术传播研究目前已经开始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它不同于“艺术传播”理论,也不局限于“展览传播”。“美术传播”侧重的是在传播领域中的美术信息推广和普及,侧重的是在传播过程中美术现象的多元属性研究。一、美术传播的当下特殊性(一)外观:符号、传媒、记录与视觉的交织用美术诠释价值,不止于传播,旨在回归美术的本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美术传播带来的将是一个既可沉浸又能窥视的全新世界,这就是传播带来的视觉成果。在这种沉浸的空间里,观者可以近距离窥视每一个艺术对象,艺术作品或者艺术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构成其独有的身姿。美术传播是活性的,不仅时刻培养着艺术家,其本身也在成长、分裂甚至变异,它聚集着艺术分子,并给予其生命动态,与当今的大数据联结起来显示其进化过程。美术传播研究正是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去重新诠释美术信息,从很大程度上说,美术传播的特殊性也便是其研究的特殊与必要性所在。1符号与媒介的合二为一美术传播研究必然不能忽视美术的“表现性形式”,美术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陶瓷在内的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视觉艺术,具有其自身存在的实质性,也就是说美术具有其自身特定的物质材料和感性形式;其次具备可视性。因此就具有了“实物语言”和“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