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桃园街道办事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依据鲁发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看法和德州市委、市政府、平原县委、县政府在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要求,桃园办事处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在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中勇于创新实践,推动工作落实,促进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已创建生态文明乡村53个,比例达82.8%。一、围绕生产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旺盛农村经济,实现生产发展是生态
2、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此,桃园办事处一是高度重视辖区内个村庄的农业发展,将县级财政用于“三农”及农村民生的专项拨款全部专款专用,并从办事处财政上划拨肯定数量的资金,特地用于扶持农业种养殖产业;二是多粗并举,主动协调,先后建成了占地一万亩的高产示范田和总占地上万亩的经济作物种植园区和禽畜养殖园区,多次迎接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检查与观摩;三是激励农夫大力发展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组织辖区内农夫成立了20余个农业合作社,标准化水平达6%、规模化水平达11%,并与德州市多个农业合作社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和扶植本土企业,在辖区7个社区建设了7个产业园区,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实
3、力,激励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增加农夫收入,预料201*年度农夫人均纯收入可达7500元,高于全国农夫人均纯收入5.1%.二、围绕生活富裕,改善农夫生活质量增加农夫收入,改善农夫生活质量,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桃园办事处围绕“三民”,走出了具有桃园特色的富民道路:一是围绕“利民”,依靠精品园区,促进就业,增加农夫收入。我办事处以“双区同建”为抓手,先后在7个社区建成了7个特色产业园区,引导各社区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及合作经营的方式,在各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集约化农牧业,将农夫从单一农业逐步引导至工业、加工制造业和蔬菜种植业上来,农夫不但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或分红,还能
4、在园区内打工拿工资,从而确保了农夫“流转土地不失业、换个工作更赚钱”,胜利实现了农业农夫向产业农夫的转变;二是围绕“便民”,优化了村庄交通环境,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201*年,我们以平原县“村村通”工程为契机,实现了辖区内64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马路化,打通了城乡一体化的桥梁,也打通了农夫的致富之路。同时我办事处立足实际,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以搭建社区信息平台为载体,使网络、有线电视得以全覆盖,实现了农村的“五通一化”;三是围绕“保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提高农夫就业率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实现了我办事处2.7万适龄人群全覆盖,形成了“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5、病有所医”的大好局面。三、围绕乡风文明,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在大力发展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需同步跟上,为此我办事处始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工作的关键来抓。一是完善了村庄建设与发展规划,推动了农村住房建设深化发展。201*年,我们先后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山东建筑高校设计院对办事处做了细致的测量测算,在此基础上对办事处总体发展和7个农村社区做了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实现了村庄建设与发展规划全覆盖;201*年我们根据规划,深化实行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总体要求,大力推动农房建设,目前,我办事处共实现了寇坊社区、成功社区490户
6、群众的拆迁工作,拆迁总面积7.46万平方米,实现了1195户安居楼的开工建设,完成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完成投资1.5亿元,总投资额可达4.5亿元。二是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村容村貌。一方面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活动,不断加强农夫思想道德建设,搞好乡规民约建设,变更俗风陋俗,提倡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快各社区文化大院建设进度,建设生态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开办消遣活动中心、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用优秀的文化占据社区阵地。三是健全配套公益性、经营性和互助性服务组织,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先后成立互助合作组织20余个,在带领群众开展“三清
7、”、“四改”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围绕村容整齐,构建美丽宜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美丽宜居环境,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办事处通过四种途径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在各个社区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大队,实行“村庄收集、乡镇运输、县城处理”的城乡垃圾集中一体化处理模式;二是大力宣扬科学种养,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降低化肥、农药和生长调整剂与激素的运用,打造田园生态肉鸡、饮马店绿色黄瓜种等有机、绿色品牌8个;三是利用科技、法律、文化下乡平台,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普及沼气和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既削减了垃圾排放,又提高了农村资源利用率;四是不断提高
8、森林覆盖率,充分利用境内荒滩以及沿路、沿河、村庄四周和农田林网带,实现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五是大力引进低耗、高效的二、三产业,坚决遏制了高污染的工业发展,保证了辖区内全部水体水质达标率100%,形成了“沟沟有水、有水即有鱼”的水文环境,实现了办事处“天蓝、水清、人美”的环保目标。五、围绕管理民主,健全农村组织建设强化民主选拔、教化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事、重品德”的干部队伍,是生态文明乡村的建设有力保障。为此办事处坚决不移的深化实行县委县政府“建组织、育骨干、顺机制、强服务、促发展”的五位一体用人战略,以“领导班子好、工作业绩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应好”为
9、标准,为每一个社区和村庄配备了“思想政治素养高、群众威信高、文化水平高”和“发展实力强、服务实力强、协调实力强”的“三高三强”领导班子,坚持走以“村民”为主体、“自治”为核心的群众自办自治得村务处理制度,让居民自觉自愿地参加村务活动,使广阔群众有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化、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扩展阅读: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定)济宁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状况汇报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201*年11月1日)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接壤,素以“孔孟之乡、运输河之都”著称,现辖12个县市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0.5
10、万亩;总人口84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76.9万人,占68.4%。20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42.8亿元,财政总收入3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9.3亿元,农夫人均纯收入7250元。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农夫群众建设华蜜生活美妙家园的新期盼,立足济宁实际,着眼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了以农夫增收致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为重点的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看法即鲁发201*10号文件,特殊是全省生态文
11、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后,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和建设内容,对农村六大重点工程的任务目标、建设重点和实施措施进一步细化、实化和深化,把实施六大重点工程作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总抓手和突破口,坚持“大投入、大力度、大建设、大提升”,统筹谋划,细心实施,强力推动。一、基本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指挥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探讨制定了实施看法,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的特地班子,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气,组建了独立办公、实体运作的组织指挥机构和工程项目建设指导协调体系,各县市区也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市、
12、县、乡三级都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编制了三年总体规划和年度安排。全市上下形成了决策、执行、督导、考核相互连接配套,上下贯穿、左右相连、运转高效、推动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为各项工程项目建设顺当推动供应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深化宣扬发动,营造社会氛围。为深化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市、县、乡三级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调度会和现场推动会,市、县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开拓专栏专题,进行广泛宣扬、深化发动;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各项重点工程细化量化为详细项目,明确建设目标和标准时限,制作新旧对比效果图表和声像制品,充分运用媒体、
13、墙报、宣扬栏等载体进行宣扬引导,组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专题“三下乡”等活动深化乡村进行宣讲,通过美妙前景展望及效益实惠分析,激发了广阔群众的参加意识和热忱,激活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各项工程建设扎实推动营造了深厚的社会氛围。(三)强化政策扶持,构建支撑体系。根据“大投入、大力度、大建设、大提升”的要求,一是努力增加财政投入。从今年起,市里每年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实行“项目配套、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形式,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行支持和奖补;从新增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5%、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15%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各项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投入,各县市区也普遍增加了相应投入,确保每年全市财政投
14、入总额不低于12亿元。为使重点项目建设顺当实施,尽快发挥效益,最近市里又整合筹措了1亿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村级环境卫生保洁员工资酬劳、乡镇垃圾转运站和新型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奖补。二是强化公共资源整合投入。将市县两级涉及农村路、水、电和治安、社保、医疗、科教、文体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有机整合,根据“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捆绑运用、各记其功”原则,集中用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三是广泛吸引金融信贷投入。通过主动培育发展镇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抵押融资机制,引导各级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金融投入累计达
15、到XX亿元,同比增长X。四是广泛吸引社会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拉动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激励引导社会团体和工商资本发呈现代农业、参加新农村建设。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菱花集团,安排35年,完成投资27.45亿元,在全市建设100万亩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曲阜市尼山镇制定出台了激励支持发展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吸引39家工商企业转包了3000多家农户的1.3万亩承包地,用于发展高效设施、特色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全市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了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和生态旅游示范村及生态旅游度假园区。(四)突出示范引领,创新建设模式。为着力培育打造一批立得住、学得会、推得
16、开的典型,依据不同条件、不同类型,在全市选择300个村(居)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先导村,重点推动、领先突破。同时,建立市级领导联系点制度,31位市级领导每人联系包保1个示范村;市直113个部门、单位选派229名干部,对111个市级示范先导村实行驻村帮扶,市、县、乡共选派3480名干部,对1949个村进行重点帮扶,约占全市行政村的三分之一。(五)着眼富民惠民,突出建设重点。围绕促进农夫增收致富,重点在抓好常规农业和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以秸秆养畜、养菌、沼气建设等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在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上,重点抓好河、湖、库、塘等引水工
17、程的渠系配套建设,突出解决农田水利最终一公里“卡颈项”问题;同时,将农村马路“村村通”提升为“村内通”、“网络化”,将村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等深化为“户户通”。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上,集中开展以整治和变更农村“十大不文明现象”为重点的宣扬教化活动,努力提升农村文明水平。在绿化美化方面,深化推动绿化示范镇村创建活动,量化标准,提高档次,着力提升农村生态建设水平。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突出城中城郊村、镇中镇边村、园(区)中村、压煤搬迁村和经济强村等五个重点,连续三年,每年建设120个左右市级示范点,配套建设涵盖农夫生产生活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综合服务中心。(六)强化推动措施,构建长效机制。一是抓
18、督导,建立周督查、旬调度、月通报制度。实行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期随机暗访相结合,每次检查、暗访状况排出名次,并在媒体公开曝光通报;对工作不力、进展不快、成效不大的,通过定期沟通、单独约谈等形式进行督促。二是抓监督,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视察活动。实行专项视察监督与评议相结合,视察评议结果进行记分排名并公开。三是抓调研,探究工程建设推动新思路、新举措。组织特地调研组,分别到江苏、浙江等省和我省沿海市县考察学习,比照先进地区找差距,探讨提出系统科学推动我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决策建议。四是抓考核,建立绩效、奖惩、责任追究制度。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任务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全市综合考核体系并加大权重
19、。同时,探讨制定了专项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奖惩标准。实行日常督导、定期现场观摩、年终考核、群众满足度评测“四位一体”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并与政治、经济等待遇相挂钩,努力形成“硬约束、严考核、重奖惩”激励机制。二、主要成效我市以农村六大工程为重点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启动实施不到一年时间,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提高农业素养、效益和农夫增收为重点的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迈出新步伐。在全年粮食生产保持连续八年增产,肉蛋奶、果品、水产品产量稳定增加的基础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格局日益凸显。全市特色农业专业镇、专业村分别发展到19个、668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
20、企业发展到767家,比上年增加151家,其中今年新上投资过亿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5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质量平安标准化基地398处、3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8%,开展农产品质量平安试点县?个,各类农产品质量平安示范区251处、106万亩,累计认证农业“三品”926个、375万亩;农夫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095家,入社成员8.4万人,辐射带动农户22.9万户,覆盖率达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个,?%。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同比增长3.3%;农夫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549元,同比
21、增长19.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二)以水电路气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新提升。农田水利建设,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开工建设水利项目6773个、完成5940个,新增改善浇灌面积67.3万亩,发展节水浇灌26.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农村饮水工程,完成投资8314万元,开工建设水厂12处,新打水源井60眼,完成180个村的自来水入户、入室改造提升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完成投资1100.6万元,修缮复原户用沼气池18980个,新建完善沼气服务网点138处。农村马路建设,根据村内通、网络化要求,完成投资4.1亿元,开工建设农村马路项目576
22、个、1114.2公里,桥梁35座。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农村信息网络延长工程全面启动,争取上级资金1.5亿元,完成投资1.27亿元,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96244户,累计达到164.7万户。(三)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稳步推动。全市县域内村镇体系规划全面完成,全市6274个建制村,将其中的5572个村规划整合为792个农村社区,其余702个具有传统历史文化和产业特色的村,根据生态文明村的标准和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传统风貌要求,已基本完成规划编制。今年新开工建设农村住房10.3万户,占年度任务的128.8%,完成投资93.98亿元,其中整村迁建项目14
23、9个、9.2万户,其中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108个、6.4万户;启动农村危房改造2.05万户,占年度任务的102.5%;启动纯农村社区污水处理项目24个,总投资2300万元,已完成投资1450万元。201*年以来,共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82个,涉及村庄1359个、农户30.6万户,已经或即将迁入新居的农户达到25万户。全部农村社区根据“八有”标准配套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服务中心。(四)以“三清五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根据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全市各级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投入达到5.39亿元;145个镇街全部建立了环卫队伍,村居保洁员实际到位14772
24、人;配备大型垃圾清运车辆1865辆,建成垃圾处理场316处、垃圾中转站695处,村级建立垃圾池40571处、配备垃圾箱40226个;累计清理“三大堆”75.2万处,垃圾98.1万吨,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初步形成。秸秆还田、农村沼气、食用菌生产等农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规模化养殖小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一批生态湿地修复和湿地公园项目、国民休闲农家乐旅游项目等快速启动,正在加紧建设。(五)以教化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小学、初中适龄人群入学率达到9
25、9.99和99.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人数达到612.9万人,参合率98.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员13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2.9%,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35.2万人,发放基础养老金1.3亿元。达到“八有”标准的村居?个,比重达到?%。(六)以提高农夫科技文化素养为重点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异彩纷呈。全市共开展乡村文明快乐行、道德模范评比等主题实践活动10余项,涉及全市全部县市区和乡镇;大力推动破陋俗、改陈规、告辞不文明行为等宣扬教化,主动实施精神文明进村庄、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参加群众达16万人次。全市文明村(居)达到?个,占总村(居)数的?%,“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三高三
26、强”型领导班子的比重达到?%,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及群体性事务发案率比去年降低了?个百分点。三、下步准备我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肯定阶段性成效,也探究积累了一些胜利阅历,但是无论与中心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农夫群众的热切期盼,还是与先进地区提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建设理念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体化推动的思路,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更高层次上全方位谋划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转变的措施还须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须要进一步深化。二是在建设目标上,定位标准不高、建设档次偏低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27、好,治标不治本、重当前轻长远等问题依旧存在。三是在保障机制上,过分或单纯依靠上级投入或支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户户创业、人人参加、合力共建的机制尚未形成。省委这次督导考核,对我们既是鼓舞鞭策,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实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强力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一是在发展思路上坚持高点定位、统筹谋划。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建设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协调,标本兼治;坚持大气魄、大手笔、大力度,向一流看齐,根据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农村六大重点工程
28、建设为切入点,综合实施,配套建设,建立完善农村生态文明体系。二是在运作机制上坚持拓宽思路、注意创新。在集中推动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党政主导、农夫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加”的工作推动机制,着力构建工程建设、维护、管理、经营四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保障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不断巩固扩大建设成果。三是在工作推动上坚持分类指导、梯次推动。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群众基础各不相同,我们将从实际动身,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注意特色,防止和避开“一个模式”、“一刀切”、“齐步走”。在已经建成的农村
29、社区,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和发展富民产业,尤其是在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基础条件好的村重点在配套、完善、提高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样板村、精品村;对于那些有肯定资源或产业优势的乡村,要从最基础的项目抓起,按部就班,努力打造成特色专业村。四是在支撑保障上坚持集中资源、合力推动。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一把手”工程,动员全党、全社会参加,努力形成强力推动、合力共建的强大氛围。在全面落实省委201*10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抓住各级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大机遇,细心谋划筛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主动争取上级政策性扶持。主动引导各类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形
30、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市县领导联系点制度和“部门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制度,明确部门单位帮扶共建任务,完善帮扶共建制度,强化帮扶共建措施,确保帮扶共建实效。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运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