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1《山岳的形成》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1《山岳的形成》教案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1山岳的形成教案设计高一地理必修1山岳的形成教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敬重学生已有学问与体验,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自我完善的过程。下面是课件网小编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1山岳的形成教案设计。中学地理必修1山岳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与方法1.分析法、探讨法。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推断。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
2、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山岳的三种类型。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难点背斜、向斜的推断依据教学过程【活动】推断背斜和向斜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推断背斜和向斜?从形态上可以区分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推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练习】褶皱构造推断及成因1.推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3.说明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
3、谷的缘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裂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外力所侵蚀,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讲授】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跃,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应用1.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亚洲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2.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太平洋沿岸多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沿岸较少3.新西兰地震的形成缘由?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
4、撞【活动】褶皱构造与矿产1 .为什么背斜多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油、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2.为什么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简单找?水的密度大,由高处往低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讲授】探究分析: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背斜:石油、自然气埋藏区隧道的良好选址顶部地带相宜建采石场向斜:地下水贮存区,常有自流井分布【讲授】火山活动的影响有利影响: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建材、能源(地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温泉);有利于火山探讨(或火山科研考察)。不利影响: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当地冰雪溶化,形成洪水;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多,污染大气;火山灰漂移在空中,影响航空和
5、旅游业;还会使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削减,引起地面温度下降;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会影响到人的健康。中学地理必修1山岳的形成教案二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 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相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推断褶皱的基本类型。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育学生读图实力,培 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育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
6、局、线路延长方向的影响。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改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看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山地的类型的推断。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教学难点】正确推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气,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日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
7、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来板书 其次节山地的形成一、山地的形成与分类【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索下列问题(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互动探讨】请视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改变? 有几种类型?【总结分析】(一)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
8、图活动:(课件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二)板块属性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四)褶曲的推断方法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推断背斜和向斜?(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2.探究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缘由是什么?归纳展示: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
9、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简单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五)褶皱的实践意义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合,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假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四、断块山(一)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实力时,岩体就会裂开
10、;岩体发生裂开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二)断层的基本形式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四)断层构造地貌(1)汾河谷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浇灌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2)渭河平原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
11、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一百零一里秦川。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五)断层的实践意义1. 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裂,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假如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合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课后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
12、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板书其次节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一、山的形成与分类(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一)褶皱:(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二)板块属性:内部稳定、交界活跃(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四)褶曲的推断方法:(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五)褶皱的实践意义1.找水、找油2.确定钻矿、修建隧道的位置四、断块山(一)断层的形成(二)断层的基本形式(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四)断层构造地貌(五)断层的实践意义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