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关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关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有关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有关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的课题是毫米的相识,他是毫米与分米的相识的第一课时,毫米与分米的相识相识是在学生相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肯定的用尺子度量的实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有了初步的感性相识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定位1.学问目标:让学生经验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的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活动,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够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2.实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视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并会进行简洁的换算,同事培育学生视察、动手操作的实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仔细、细心的学习习惯。三、说重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相识1毫米的相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加相识活动,学生在主动情感和已有学问阅历的基础下,通过视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相互合作、集体探讨、获得学问、应用学问五、说教学过程1 设置疑念,导入新课爱好是学习最好的老
3、师。我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测量竞赛,在这个竞赛中学生会遇到一个问题,量到不是整厘米时,学生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入新课,学生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学问的学习探究中。2.视察实践,探究新知新课标指出:要培育学生的揣测实力。学生对毫米的感知并不是特殊生疏,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阅历上进行大胆揣测,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提出问题,进行揣测、试验、探究验证,学生通过自己的视察,发觉新学问,发展了实力,明白了当测量的结果不能用整厘米表示时,可以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表示,还通过视察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知1毫米有多长
4、。在相识1毫米上,分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1.视察尺子上的1毫米,体会一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2.联系实际找寻实际生活中高校1毫米的舞台。3.用整理表示1毫米的长度。3.回顾总结,加深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1厘米=10毫米4.巩固练习课本第三页的做一做5.联系生活,提高相识在生活中那些物品测量时用毫米作单位?他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多大?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简洁的小数加减法一、说教材简洁的小数加减法这个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其次节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两个内容,包括小数的相识和简洁的小数加减法,这个内容是在以前学习的整数加减
5、法的基础上支配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总结并理解算理教学用具:二、说学情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相识了小数,了解了小数中各个数位的含义,并且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很清晰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所以对于这个学问的学习并不会感到困难。三、说教法、学法依据我区的教学实际设计如下内容1、教学模式:三段一思2、教学方法:因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内在的联系所以采纳迁移类比法引入,并依据这个教学内容的特点所以采纳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四、说教学程序一段:学什么1、复习导入:出示两道整数
6、加减法计算题83+59 83-59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你能精确又快速的计算出得数吗?(1)学生用竖式计算(2)你是怎样计算的?(说算理)师导入:今日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师板书2、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计算探究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方法:自己读后指名读,这样目标就清晰了。二段:我来学:1、用情境导入法出示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视察,说说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2、出示:文具超市里的三种文具学生说出名称和价格:卷笔刀:0.8元,橡皮铅笔:1.2元,绿铅笔:0.6元。3、出示学习提示:(1)依据已有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口头提出问题)(2)用你喜
7、爱的方法计算,先独立计算,再同座互查。(3)小组探讨:列竖式时要留意什么?试着总结出计算方法。(4)时间为10分钟左右。设计理由是:首先培育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实力,然后先独立学习,再同伴互助然后小组沟通。4、学习后一个或两个小组板前展示,老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和强调。三段:我来用因为本课内容需在计算的基础上总结计算方法(算理),所以支配以下有基本算理练习、典型的错例分析练习、解决问题练习等系列练习活动。1、填空: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 )对齐,也就是( ),再从( )位算起,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 )。(先自读再自己填完整,然后齐读。)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
8、来。5+2.4=2.9 7.5+1.5=8.0 3.2-1.6=2.6(给出竖式,推断)然后列出正确的竖式。(先独做再小组检查)指名说说每道题错哪了,应当怎么做。3、列竖式计算98页3题选4道题(同桌互查后说出结果,错的改过来)4、解决问题:动脑筋6.8元 童话故事选3.4元。(1)动脑筋和童话故事选一共多少元?(2)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元?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互查。投影展示讲评,各组长检查一下有错的吗?假如有改正过来。5、依据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要仔细读题目选择合适的条件)一件上衣:27.9 元 一条裙子:54.6元 一条裤子:38.7元四段:我来思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学习状
9、况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板书:板书:简洁的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学生板演 学生板演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说教材一、说课内容:三年级上册第2527页。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相识几千几百几十几是在学生相识了整千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通过操作、合作探究、探讨等形式,学会了对一般四位数的相识,驾驭它们的读法和写法,并理解这些数的详细含义,为今后五位数、六位数-的学习作了学问的打算和学习方法的铺垫。同时,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增加学生对数的含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并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视察、推理实力。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相识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理解这些数的含义,驾驭其读法、写法。2
10、、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沟通,培育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沟通的方法和看法。3、培育学生大胆思维、主动实践的精神以及分析概括的实力。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教材从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动身,留意学问结构的优化组合,以加强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例题先借助计数器,让学生根据数的组成认、读、写各数位上非零的四位数;接着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借助计数器,自主相识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两个零的四位数,结合数的组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学会相应的读和写。然后让学生依据计数器上算珠表示的数,试着读写末尾有两个零或中间、末尾都有一个零的四位数,并通过沟通、比较,确认读写方法,加深对数的理解。
11、最终,通过“想想做做”第13题的练习,让学生由直观到抽象,进一步巩固一般四位数的认、读和写;接着,教材通过“想想做做”第4、5题,让学生联系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读、写数,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实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读、写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教学难点是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说教法和学法一、以旧引新,促使学问迁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相识千以内数和整千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已有的学问和认数阅历为基础,以旧引新,帮助学生做好学问的迁移,并激活学生思维。二、适度开放,促进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12、重要方式之一。本课的教学,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利用学问的迁移,并给学生肯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手、口、脑并用,自觉去探究,去相识“几千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及读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三、联系生活,感受数学价值。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意亲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课前的搜集资料,到新课的绽开,再到课内的沟通信息,每一环节的设计到处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同时也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拓宽学生的学问面。说教学程序一、情境引新1、谈话:小红家今年要搬新家啦!他们全家准备为新家添上一些新的家用电器。瞧!他们一家来
13、到了商店。2、播放录象:琳琅满目的家用电器。对话:小红:妈妈,快来看呀!这儿的微波炉好便宜啊,只要365元,我们买一台吧。妈妈:好哇。录象暂停,师板书:365,让学生读一读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说说它的含义。3、接着播放录象:小红一家来到了洗衣机旁。对话:小红:妈妈,你看,这台洗衣机多美丽呀,不如我们也买一台吧,这样你就不用自己洗了。妈妈:真是个乖女儿。录象定格画面:一台洗衣机及2365元的标价。4、师设疑:你知道这台洗衣机多少钱吗?小组内试着读一读。(板书:2365)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物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
14、增加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二、新课绽开1、教学中间没零的一般四位数(1)组内活动:试着读出“2365”这个数。(2)全班沟通:读一读:指名几个学生读。比一比:365与2365这两个数的异同。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出2365,体会:只要在365的基础上,再在千位上拨2颗珠子就是2365了。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写一写:先指名说写法,师范写,学生练习。(3)小结: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二千三百六十五。由于学生已有了千以内数的读写这一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老师注意的是学问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在独立尝试中学习新知,体会四位数与三位数的区分和联系。2、教学中间有零的四位数(1) 接着播放
15、录象并定格在空调及“3052”的标价上。(2) 师设疑:你有没有发觉这个数有什么不一样吗?那么,这样的数你会读吗?还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3) 学生活动:读、拨、写。(4) 沟通:你是怎样读的,怎样拨的?(5) 指导写数,强调:哪一位上没有就用0表示。师:现在正值冬季,商场正在打折,原价3052元的空调现价只要(画面出示打折以后的空调价格“3002元”)。问:你知道是多少钱吗?学生自由读后沟通,可能出现以下两种状况:生1:三千零零二生2:三千零二归纳小结: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只读出一个零。这一环节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探究学问,感受新学问的产生、形成的过程,培育学生
16、的实践实力和创新意识。3、教学“试一试”(1) 学生独立完成。(2) 同桌互说自己的想法。(3) 探讨比较:7400和7040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读的时候要留意什么?(4) 小结:一个数中间的零要读出来,末尾的零都不要读。这一环节老师由扶到放,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视察比较中深化学问,在尝试中品尝胜利的喜悦。三、巩固新知1、读数师:小红一家逛到现在,收获还真不少,因为商店里价廉物美的商品实在太多了。让我们跟着小红一家再一起去逛一逛吧。播放录象:出示各种各样的商品及标价,如:29寸彩电3500元、抽油烟机572元、冰箱2408元、电脑6080元、家庭影院5008元等。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
17、内读一读。2、写数(1)给数拍照“想想做做”第1、2题:师在计数器上逐一拨出“5237”、“4803”、“6005”等数,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来,并说出各数的组成。(2)“想想做做”第3题:师读出商品价格,生写数。3、比一比:(结合“想想做做”第4题)(1)同桌两人互拨互读,并写下来,看在规定时间内谁读得多、写得多。(2)胜出的小挚友可以得到老师送给的精致图片留作纪念。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是不行缺少的环节,是驾驭学问,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参加学习,既获得了学问,又得到了实力的培育,同时又深深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18、四、课内活动1、谈话:生活中的数无时无刻不在,它能使我们获得信息,增长学问,了解社会。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的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将你收集到的数和信息与班上的同学一起来共享。2、学生沟通信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经验搜集沟通体会的过程,感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五、全课总结小挚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几千几百几十几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谈收获及体会,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相识。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一、教材剖析千米的相识是九年任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相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
19、一个主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懂得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的基础进步行教学的。提纲明白指出:要器重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觉得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要害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理性相识。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纪特点,我制订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使学生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
20、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洁的化聚。2、实力目标:在相识千米的进程中,培育学生的视察、比较、抽象、概括实力,能用千米精确估量物体的长度。3、感情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换,使学生在摸索和协作过程中取得成功的休会。本节课的课时部署为1课时二、说教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态。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教训,从基础学问和根本技巧方面来看,预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必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相识不深刻,必将导致重量单位运用分歧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
21、度不精确等过错。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纳了视察法、试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学问与生活中的实际阅历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中学习学问,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三、说学法老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需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引,因为方法是翻开学问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需依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试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视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汇合作与探讨;在相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四、说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1、一米大略有多长?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
22、用米来丈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么的?4、假如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核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究竟有多长?你有没有措施?依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行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当时我们就来相识千米。(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自动探究新学问的愿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二)新课教学1、相识千米(1)意识10米。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挪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视察,走步
23、,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也许是10米?(2)相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视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3)相识1000米。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应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需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想,然后告知学生跑道为250米,问事实上就是跑了多少米?2、单位间的化聚。(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联),千米有时也叫公里。(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自体验,跑完艰难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长远的,冲破了建破1千米的
24、观念的难点)(2)教学例1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依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艰苦的同学可以与同桌磋商一下。计算2千米=()米学生计算成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再练习:2千米500米=()米6千米30米=()米练习后说说办法。(3)教学例2尝试训练4000米=()千米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再训练10000米=()千米尝试练习:4350米=()千米()米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4)试一试:6千米720米=()米5830米=()米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经由这个单元的学习,咱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体学完了。你可
25、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次序给它们排排位?答: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依照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顺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雷同吗?不同在哪里?答:基础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别是: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顿和演绎,使学生相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学问系统。)小结:今日你有哪些新的播种?还有哪些问题?
26、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学问的?三、坚实应用学了这些学问你感到能解决哪些问题?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爱好的问题想方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日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根拔河绳长12()小冬肩宽30()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一本数学书厚8()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12()(这道题跟生涯接洽最严密,能够增加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比照,培育学生正确应用长度单位的才能。)2、在里填上、或=号。(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3)100分米10米(4)6分
27、米485毫米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辨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支配这道题的目标是在学生驾驭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取舍合适的数目,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2)用千米作单位最适合(举出5个例子)。(在纯熟相识长度单位的基本上,会应用所学学问解利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阐明,进步运用长度单位的实力。)板书设计:千米(公里)的相识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例1
28、:(1)2千米=()米(2)2千米500米=()米例2:(1)4000米=()千米(2)4350米=()千米()米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领导学生视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协调同一,能扼要凸起地出现本课学问点,看上去高深莫测。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视察物体的第一课时相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分如下几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课前谈话。今日,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哪位小挚友情愿来作一下自我介绍?(由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这时师确定:面对大家,落落大方,真不错!我们跟人打招呼就应当这样正
29、面对着别人。还有哪位小挚友情愿上来作一下自我介绍?(再请一位学生上台自我介绍)师再次确定:特别自信的正面对着大家,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时老师站在一侧说:你能转过身来让老师相识一下吗?并问其他学生: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他的哪面。 (侧面)。这一课前谈话的设计,不仅能消退学生惊慌的学习心情,而且能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其次步导入新课。首先谈话:以前上课都是一个老师在讲,今日这节课我们变更一下方式,老师打算请张老师跟我一起来和同学们上课,大家欢迎吗?(欢迎)那么请看录象,从而引出张老师上课的导入片段:美术上画同一物体杨桃,却得到了不同的
30、画面,你能说明这种现象吗?引导学生复习旧知:从不同的角度视察同一物体时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视察物体,今日我们接着学习视察物体,从而导入新课。第三步探究新知。1、相识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首先播放录象,由张老师带领学生视察教室的书柜。提问:你能指出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吗?接着我组织学生视察教室里的书柜并探讨哪里是正面,哪里是侧面,哪里是上面。最终,再由张老师总结:一般状况下,有门的是正面,左右的面叫侧面,柜顶上的一面叫上面。(从学生熟识的教室场景入手,让学生相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2、练习播放录象:生活中有很多类似图书柜
31、的物体,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哪里是他的正面,哪里是他的侧面,哪里是他的上面。下面我们就来看想想做做一,你能指出洗衣机和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吗?接着由我组织学生探讨完成并谈谈是如何思索的。最终再由张老师总结,拼出图形。(这样的演示既清楚又能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并体现了从直观逐步抽象过度的过程,学生比较简单接受和理解,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3、相识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首先播放录象:由张老师抛出疑问洗衣机,冰箱的上正面、侧面和上面是相对固定的,不受位置的变更而变更,那么长方体模型我们该如何确定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呢?接着组织学生同桌探讨沟通,由于视察的方法不同,学生会得到不同的答案,须要对其
32、进行视察的指导。我就适时请出张老师对学生进行视察的示范、指导,并完成想想做做3你能说出下面正方体、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吗?再次组织学生视察、探讨、沟通。接着由张老师作出总结并提问:桌上这个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又各是什么颜色的吗?变更它的位置你还能说出来吗?最终再由张老师来总结:视察者的位置不变,变更物体的位置,视察到的图象也会发生变更。4、练习首先播放录象:出示图书柜图,问:这两幅图分别时谁看到的?各看到了几个面?学生推断,并在小组里说说理由后组织学生下位视察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由张老师总结:视察者站的高矮不同,视察到物体的面也会不同。老师的个子高,她站的位置可以看到图书柜的正面、侧面
33、和上面,而学生个子矮,她只能看到图书柜的正面和侧面,看不到图书柜的上面。(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视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不但解决了本课的一大难点,同时也让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5、活动。(1)视察文具盒。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视察文具盒,先坐着视察,再站着视察,然后下位从不同方位视察并思索: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两个面?在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先组织学生视察探讨,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总结:因为正方体、长方体每两个是相对的,看到了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了左面就看不到右面,所以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2
34、)视察正方体。视察正方体,从它的正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从它的侧面看呢?上面呢?为了能精确的探讨,先请张老师进行视察前的指导然后再组织学生按老师示范的方法视察、活动。最终还是由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从正方体的每一个面视察得到的图形都是正方形。(3)视察两个正方体。同桌两人合作,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再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说说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同桌两人探讨,说说你是怎么思索的?然后由张老师总结。(4)嬉戏拍照片。首先播放录象:由张老师提出拍照片的要求:(1)只拍到粉笔盒的正面;(2)只拍到粉笔盒的正面和右侧面;(3)粉笔盒的正面和左侧面和上面都要拍到。
35、紧接着组织学生探讨:你觉得该站在粉笔盒的哪面拍呢?说说你的想法。然后再组织学生活动验证。第四步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视察了物体,你有些什么收获?请大家课后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视察视察,看看各能看到几个面,说给别人听一听。说到这里老师想到了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呢?联系我们今日学习的学问想一想,也可以请教你 的爸爸妈妈。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索,敬请各位评委指责指导。感谢!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一、教材与学情分析“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相识了时、分、秒,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先编排了“相识24时计时法
36、和探究24时计时法与一般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再编排“相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分和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一般计时法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知之甚少,再加上平常很少运用24时计时法,因此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上午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由于概念不能简洁植入学生的头脑,学生要将概念内化,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才能使数学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接。课堂上将采纳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中,加强对钟面相识;在发觉规律、总结规律中探究一般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在应用学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37、,建立时间观念,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学生在详细的生活情景中,了解24时计时法的特征,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2、学生经验相识、收集、应用24时计时法的过程,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3、学生在探究24时计时法与一般计时法的互换中,促进思维发展。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我把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定为学习重点,把探究24时计时法与一般计时法的关系定为学习难点。三、学习过程及设计意图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发展,我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38、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1、创设生活情景,形成探究问题课件出示:安阳市新华书店门口牌子上写着:营业时间冬9:0019:00、夏9:0020:00,假如你想去书店买书,你可以几点到书店呢?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到:上午10时,上午11时,下午1时,下午2时,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到:因为20时就是晚上8时,所以只要在晚上8时之前到都可以。我首先确定个别同学的生活阅历很丰富,同时揭示出:像我们平常说的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这是一般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而像19时、20时是一种新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常常会用这两种计时法的互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素
39、材,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为揭示12时计时法或一般计时法供应物质基础。而学生在思索“为什么”过程中,引出“19时、20时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几时”的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样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探究任务,而且符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2、沟通信息,激发深厚的探究爱好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哪位同学先来与大家沟通一下。”学生可能会收集到:手机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的时间;火车票上、公共汽车站牌上的发车时间;超市门口、药店门口的营业时间;电视报上节目播出时间等等。学生边沟通,老
40、师边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并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个时间你会在做什么呢?这些时间你能用一般计时法表示出来吗?”(设计意图:数学教化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视察世界的眼睛,给学生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索世界的头脑。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生经验了收集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全新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课上学生通过沟通与思索,不仅加深了对24时计时法的相识,而且尝试了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激发了深厚的探究爱好)(二)小组学习,合作沟通1、动手操作,促进感知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钟表来帮忙,好吗?一天有24个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假如让你来设计一个能表示24小时的
41、钟面,你会设计成什么样子呢?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你的想法,然后设计一个钟面。(设计意图:德国教化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充分利用“一日有24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这一显性冲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动手设计的剧烈欲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创设轻松、开心、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己动手绘制钟面,发挥了学生的创建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2、沟通探讨,优化方法师:“哪个小组情愿把你们组设计的钟面介绍给大家呢?”可能会出现三种状况:一是圆形或类似于圆形的大钟面,上面标有24个大格,从1到24;二是仍是12个
42、大格的钟面,不过有两圈,内圈是从1到12,外圈是从13到24;三是其他画法。师:“比较一下,哪种设计方法比较好?好在哪?”学生会发觉大圆钟面可以明确看出一日有24小时,但看着钟面要想说出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比较困难;而双圈钟面上能突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个钟面很快找到黑板上的24时计时法所对应的一般计时法的时间。(设计意图:学问因沟通而增值,思维因沟通而碰撞,情感因沟通而互融。学生在相互观赏、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胜利的学习体验;在比较、分析钟面的特点时,经验了深层次的思索,体验到数学的优化思想;最终依托钟面的对应关系,把24时计时法换成一般计时法,积累了直观转化的数学阅历。)(
43、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1、课件展示,强化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索,你有什么新的发觉?播放课件:时针从0时起先,渐渐走动2圈,第一圈,依次从数字1到12,其次圈在外圈上依次出现13到24。协作演示相应时间的动画画面。(设计意图:拨开云雾见天日。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演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2、探究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方法师问:“同学们看着钟面,能很快找到了两种计时法对应的时间,那没有了钟面,你能发觉他们之间互换方法吗?”同学们通过视察发觉一般计时法前面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上午、下午、晚上
44、,而24时计时法却没有这些;经过思索总结出由一般计时法向24时计时法转化时要去掉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加上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加,反之由24时计时法向一般计时法转化时,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减去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减。(设计意图:数学因抽象、概括而被赋于了简约美的化身。学生脱离了钟面这一形象、详细的实物载体后,对两种计时法的互换关系进入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愤悱状态,此时老师引导学生视察、比较、概括,总结出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规律,使学生思维达到一次质的飞跃)3、巩固训练1)、填空(1)一天有()时,从钟面上看,时针正好走()圈。(2)17时是下午()时,21时40分,晚上()时()分(3)晚上12时是今日的()时,也是其次天的()时。2)、连线:3:408:20xx:3017:0015:40下午5:00下午3:40凌晨3:40上午8:20晚上8:203)、师生互问(1)老师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不同的计时法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计时法。(2)由学生写在黑板上一个时刻,让老师写出相应的计时法。(设计意图:教之功有限,习之功无限。为了巩固本课新知,我设计填空、连线、师生互问三个练习题。在练习中有意让学生相识多种表示时间的词语,增加对一般计时法的相识。让学生出题考老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