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pdf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11541321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2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备考2022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2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2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I 卷(阅读题共 85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唐朝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有所不同。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所谓“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如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等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以制度应

2、对多数,这是基本方略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绢帛千段、御马两匹,所有待遇不变,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申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了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另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开元十五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甚

3、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由于朝廷需要,致仕官员更有起复的现象、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尚书身份致仕。至德二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身份再次致仕。第二年,皇帝又重新任命他为侍中代宗时,他最终以太保身份致仕。苗晋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个特例。唐朝官员的物质待遇主要是俸禄。俸是俸钱,禄是禄米。根据中央、地方和官品发放这些钱米。禄米,按年计算,每年春、秋各发一次。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所在地支付。唐德宗时期,致仕官员待遇提高,增加了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

4、折钱发给,称料钱)的半额。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皇帝往往给官员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也在其列。唐玄宗、肃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父祖授官,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到唐后期,代宗、德宗、宪宗等时代的大赦文,常常有这样的内容。致仕官也会出席朝廷的一些仪式性活动,唐朝明文规定,致仕官要回到原曹司,位在现任官之前。也许,这是致仕官们更重视的规制。致仕官就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的一环。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合理期待,维护社会的稳定,相应的养老体系更是必备的。唐朝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摘编自孟宪

5、实唐朝的退休制度 )【注】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悬车之年”指七十岁。牒: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朝的政府官员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级不同,规定也会不同。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后来增加了半料。B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即“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致仕。C在唐朝,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朝廷大臣之间矛盾不休、朋党斗争就会有官员致仕,而致仕官员还可能受到追究。D以制度应对多数,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通常

6、照章办事即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唐朝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或退休前提职,让官员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使相应的待遇得到提高。B由于朝廷需要,唐朝官员致仕之后也会有起复的现象。譬如苗晋卿就先后以刑部尚书身份、太子太傅身份、太保身份三次致仕。C唐太宗时期, “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获得皇帝的支持,因为他是知进退的楷模,所以获得额外赏赐,所有待遇不变。D致仕官在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往往普遍增加待遇,现任官的父祖也可能因为要提高现任官的待遇而被授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唐朝官吏的物质待遇以俸禄为主,致仕官员享受半禄。有时朝廷也

7、会提高致仕官员的待遇,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B唐朝的致仕制度,因等级不同而待遇不同,尤其对于高级别的官员,全凭皇帝好恶,或给予恩赏,或草草处理,或再次起复。C相对于物质待遇,更受致仕官重视的应该是朝廷的某些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仪式性活动,他们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现任官之前。D唐代致仕制度,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仅最大限度地免除致仕官吏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激励了现任官吏为统治者尽忠效力。【答案】来源:学+科+网1C2C3B【解析】1试题分析:C 项, “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 “就会有官员致仕”理解有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 4 段,原文的表述是“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 ,是“

8、有时”而不是“也是” ,也不一定“就会”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即可得到答案。2【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

9、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确定答案。3试题分析:B“全凭皇帝好恶”的判断过于绝对,文中依据也不足。从文章中来看,唐朝官员致仕有相应的制度,而且原文只提到“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二、小说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压在信封里的钱申

10、弓那一年,老主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将我装进一个信封里,然后贴上 8 分钱邮票,将我投入信箱,我经历了飞机汽车的长时间颠簸,最后来到了新主人的家。虽说 10 元数额不大,可在当时也不是一笔小数啊,试想,8 分钱一个鸡蛋,我可以换成 100 多个鸡蛋呢。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塞进窄窄的信封里,混混沌沌地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更可恶的是,这天,当新主人从邮差手中接过信封后,随手一撕,还差点将我撕裂。不过我还真感谢他这一撕,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阳光那么灿烂,天那么蓝,水那么清,空气那么新鲜,我原以为,从此我就不再与黑暗作伴了。可谁知道我想错了。主人不知道是兜里钱多了还是出于什么,心事沉沉,

11、对我不屑一顾。严格地说,只是用那带着浓烈烟味的食指和中指将我夹着抽出来一下。准确地说,还不到三秒钟,便又默默无声地将我塞回了那个信封里,随手将装着我的信封塞进了书柜里,身上还压上重重的一本书。于是,我又回到了黑暗之中,而且被那重重的书本压得喘不过气来。我沮丧地在逼仄和黑暗之中跨越世纪,躺了足足 35 年。35 年哪,它可以使婴儿变成了大人,可以使大人变成了老者,甚至可以由沧海变成桑田。35 年里,我的那些兄弟们,在活跃的市场里遨游,由一元变成十元,再由十元变成百元,百元变成千元,千元变成万元,一个个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也十分无奈,谁叫我这么不走运!我热切地期待着主人将我释放

12、出来。那一年,主人陷入了困境,晚上听到他和女主人在吵架,知道他的钱包里已经山穷水尽了。我听得出来,是主人生意亏损了,好像是工厂倒闭了,主要是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失误。我想,是该我出山的时候了。可是等呀等呀,主人就像是将我遗忘了一样,连压在我身上的书本也没动一下。不但没动,我发现这段时间,主人发疯一样地买书,天天将新买回来的书往柜子里放,直压得我连呼吸都感到了困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扰,主人潜心读书,虽然跟女主人时有口角,可也没啥大碍,慢慢地,好像他们又弥合了。男主人的工厂东山再起了,心情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这晚,他在写字,女主人走进来念:财源广进,这四个字好!男主人又刷刷地写了一张:这个更好,鸿运

13、高照!看得出来,主人已经度过了难关,生意走上了正轨,是家和事兴,还是事兴家和?还真有点说不清。可有一个是肯定的,我只有继续压在书缝里,直到终老。那一年,全民炒股,多少人一夜暴富,看得出来,主人也加进了这个行列。我想,该是我出山的时候了。而且有幸的是,主人被套住了,他的钱包又瘪了,甚至那一天女主人问他要 10 元钱买早餐,他也拿不出来。主人在愁苦,我心里却乐:你越是没钱就越是要想到我吧。可是我又错了。主人彻底地将我忘记了。后来发生一件事真让我痛苦欲绝,男主人因为炒股被套,无法解脱,从高高的楼上跳了下来。女主人在哭,而我却没能出来送他一程。呜呜,主人一去,我重出江湖便更没指望了。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

14、,我突然感觉到身上的压力轻了,一位爱好集邮的年轻姑娘将信封拿起,两只纤指伸进来,将我夹了出来:妈,快来看,这里有一张钱!女主人迈着龙钟的脚步来到书房,从姑娘手中接过我,混浊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你爸生前留下的妈,我们有钱用了!还用什么,过去这 10 元钱,可以买到 100 多个鸡蛋,现在连 10 个也不到了,还是留着做个纪念吧。不,妈,从信里知道,这张钱是爸爸年轻时的一位年老朋友,临终前仓促间还给爸爸一笔钱的余款,在他遇车祸危急时刻爸爸曾用仅有的一笔钱救活了他的生命。令人惊叹的是,为承载这张钱,信封上却不意间留下一枚价值无比的邮票,妈,这是一张猴票如今可买下数不清的鸡蛋;而就这张十元钞版本,收

15、藏价也已很昂贵,决不是 100 枚鸡蛋价格可比的这些鸡蛋,也就像是当年那 100 枚鸡蛋,经过 35 年蛋生鸡,鸡又生蛋,蛋又生鸡,循环往复,硕果累累。姑娘又重复一句。这是你爸爸积的善、积的德孵活了这些蛋和鸡。女主人抚摸着我,泪流满面(选自小说选刊2015 年第 11 期)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A “我”是 30 多年前一笔归还的善款的余款,小说借“我”的遭际,折射了三十多年间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命运的跌宕与价值观念的变化。B本文对“我”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我”长期被冷落压抑的沮丧、痛苦和无奈,对被释放的期待,被认可

16、的欣喜等复杂的心理。C对男主人公写字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他东山再起后的喜悦,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我”的“家和事兴,还是事兴家和”的感慨则“意味深长” 。D本文对女主人虽然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她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虽与丈夫偶有口角,但她爱家人,心地仁慈,这从她的三次流泪可以看出。E本文善于设置悬念,首尾呼应,情节委婉曲折,带有传奇色彩,无论是“我”的遭遇还是新主人的人生经历,都波澜起伏,结尾更是出人意料。5小说中的“我”在故事叙述方面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6 “我”的新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说主要用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人物?请简要分析。 (6 分)7小说结尾处写到当年的纸

17、钞和邮票都成了昂贵的珍藏品,给接济者一家带来了意外的生机,有人认为这种处理不合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 分)【答案】4EA 答对一个给 3 分,两个给 5 分。5“我”是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以“我”的视角讲述,增加了真实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我”的遭遇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也为故事增添了波澜;叙述视角的拟人化,增加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和可读性。 (每点 2 分)6第一问: “我”的新主人是一个在时代的浪潮中跟风逐浪,被金钱所吞噬的悲剧人物。第二问:对比,通过主人公以前重情重义、助人为乐的行为与后来一味拜金的行为对比,突出金钱对人性的扭曲;侧面烘托,通过“我”的遭遇侧面烘托主人公

18、价值观的扭曲。 (每点 2 分)7观点一:我认为这种处理是合理的。这样的事虽偶然但在生活中是有可能发生的,符合生活的逻辑;通过逆转,突出纸钞所承载的德善的巨大价值,产生出入意料的效果,这种创作手法符合艺术的逻辑;呼应了前文的伏笔,35 年的沧海桑田,可使事物的价值在活跃的市场滚雪球一样壮大,符合情节发展的逻辑与时代背景。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给满分)观点二:我认为这种处理是不合理的。从现实生活看,这样的纸钞和邮票同时成为价值无比的藏晶,太离谱,不合生活的逻辑;从情节看,关于纸钞和邮票的收藏意义,前文没有必要的暗示,这样的设置太突兀,不合情节发展的逻辑;从主题看,通过一偶然事件来表现善行所蕴

19、的巨大价值,归结到因果轮回,势必削弱作品的力量,不合艺术创作的逻辑。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给满分)【解析】来源:学#科#网4试题分析:B 项, “被认可的欣喜”于文无据。C对男主人公写字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对金钱的狂热追求。D “传统的贤妻良母”评价错,对泪水的含义分析也有误,男主人自杀时女主人哭,主要是悲伤所致;看到女儿找到的钱,女主人流泪并说“这是你爸生前留下的” ,是因为悲伤和对丈夫的思念;结尾处写流泪,既有对有了钱的感慨,更有对丈夫的思念和对丈夫死的悲伤。【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小说中语

20、言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小说中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 (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 (3)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5【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此类题目解答时注意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理解文中特定形象,作答时注意涉及技巧,要明确概念,联系内容要中心辐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是否作线索,贯穿全文,推进故事发展,使文章结构紧凑;是否具有特定含义或象征意义

21、;是否烘托人物,使其个性鲜明;是否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暗示文章的主旨;是否走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6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人物的经历、语言、动作来分析。 “我”的新主人先是开工厂,经历了破产和东山再起,后又炒股,可见这是一个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喜欢弄潮的人物,炒股失败跳楼自杀则表明这是一个因追逐金钱而被吞噬的悲剧人物。第二问考查塑造人物的手法,从人物自身经历来看,他曾急人之所难,帮助别人却并不看重回报,后来却一味追求金钱,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我”的角度来看,新主人的所作所为皆是通过“我”的视角展现出来的,这种写法属于侧面烘托。【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

22、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选择

23、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7【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名师点睛】题是一道探究题,我们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主题、人物塑造情况入手来分析。从结构上讲,如果所推想的小说的结局与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浑然一体,那就是合理的结局,反之则不可取;从深化主题的角度讲,如果所推想小说的结局能够升华文章的主旨,就是合理的结局,反之不合理,不能成立;从塑造人物的角度讲,如果所推想小说的结局能够使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则是好的结局,反之则不可取。三、传记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教育家吴汝纶吴汝纶曾入廿国落、李鸿章幕府,为“曾门四弟子”之一,被举为“古文、

24、经学、时文甘卓然不群”的“异材” 。1901 年,议复办京师大学堂。吏部尚书兼管学大臣张百熙选来选去看上了栩城吴汝纶。开始,张百熙派一位知县级官员前去砖请,吴汝纶断然不见,后身为“宰相”的张百熙备礼亲自登门又透拒绝。接着,他“三顾”吴门,不惜揖拜以请,仍遭婉言谢绝。他求肾若渴,搬出圣旨并加封吴汝纶为五品京卿充大学堂总教习。然此举也没使吴汝纶感到“皇恩浩荡” ,仍是“不干”二字。吴汝纶主持河北莲池书院十年之久,学生数千人还有外国学生,极有声望。他早年即锐意改革,力倡西学。在莲池书院时即开设英、日文及格致课程。办学校、走新路正是他朝思慕想的事。但为何真要他干时,又打“退堂鼓”呢?一非年迈体弱,二非

25、不能胜任,而是他看透清廷腐败透顶,倾轧排斥太甚。教育尽管无名无利,卷进“政府窝”里也不安生,雄图大略难以施展,张百熙又提出只“暂留一年”的妥协条件。吴汝纶的心才软了下来,只得答允。但却首先提出要到日本去考察学制。吴先生是为“答知遇,故自请为出海之行” ;但此举主要还是改革教育的必然要求。因他一贯力倡西学,认为只有西学才是强国富民之道。他给友人的信中说“日本近年专仿西国公学” ,所以学习日本教育制度,即学习西方教育制度。1902 年农历五月初三, 吴汝纶以 63 岁高岭肩负历史重任, 由京师出发东渡日本。 此时日本正趾高气扬,藐视中国。而吴汝纶道德、文章,蜚声瀛海。他一到日本,立时产生了“轰动效

26、应” 。连维新变法的强国之君明治天皇,竟也礼贤异国下士、不嫌吴汝纶官卑职低,破例接见了这位才五品的京卿。吴汝纶每天黎明即起,在东京一天会客十人到一百多人。他参观每所学校时,对讲堂教室的建筑面积、结构、图书、仪器,都详细询问,亲做笔记,回来详作整理,因沈天天“开夜车” 。他在西京大学与该校总教习作深谈后,总教习私下谈道: “吴先生精思卓识,旷绝一世之才。日本维新之时,断无如此人才。有此人才,中国教育之兴隆指日可待。 ”吴汝纶在异常紧张繁忙的 100 天考察活动结束回国前,即将考察所得有关日本教育制度、规幸、预算、专业设置等谈话记录、文件资料、信函及日记等编辑成东游丛录四卷。在考察结束后仅 6 天

27、即在日本交付印刷,仅 4 天后,即首先在日本出版发行。就在吴先生日夜奔走于大街小巷考察访问之际,一支支暗箭却向他射来。原来清廷在委派吴汝纶去日本时。又派了两名大学堂提调为副偕行。他俩名义是“扈从” ,实际的任务是暗中监视吴汝纶在日本的活动,并负有密报的责任。其中之一的荣助与当时清廷驻日公使勾结,狼狈为奸,频频给清廷大臣满人荣实录和庆亲王函电诬告吴汝纶在日率领留学生宣传革命。随行的吴汝纶之子吴生,每逢看到这些诬告消息时,都很震惊;但告知吴先生时,先生往往一笑置之。吴汝纶回国途经上海,原准备便道间乡祭先祖后即北上进京面呈考察成果。不料,随即病倒家乡。他归国后即在安庆城创办桐城学堂,自任校长。题校匾

28、“勉成国器” ,并撰校祖联曰: “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这成为全国最早兴办的重点中学之一。终生献身文学和教育的吴先生在弥留之际,紧紧握住随他回国的日本弟子早川东明新次郎的手,断断续续地以刚创办的桐城学堂相托。先生 1903 年正月十二日病故。(摘编自吴昭谦吴汝纶:为倡西学年途花甲远渡海 )相关链接吴汝纶也曾为官多年,曾担任两任知州一任代理知府。只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吴汝纶在光绪十五年毅然弃官,改业从教,出任莲池书院山长;在出任莲池书院山长前,他还屡次拒绝他人入都引见。而在当时,引见在官员中通常被视为荣幸之事和望进之阶,像吴汝纶这样坚决拒之者的确罕见。当年李鸿幸曾

29、问其故,关答以“无仕宦才” ,李鸿章笑曰: “才别有余,性刚不能与俗谐耳。 ”摘自筱成仕者吴汝纶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A吴汝纶想办学校走新路,但担心自己卷进“政府窝”里不安生难以施展抱负,就拒绝了五品京卿充大学堂总教习的职位。B日本当时正趾高气扬藐视中国,官卑职低的吴汝纶却在日本受到了明治天皇的礼遇,可见吴汝纶道德、文章的巨大影响。C吴汝纶在日本参观学习了 100 天,归国前夕,把自己的考察笔记详细整理,编辑成东游丛录一书,并在日本出版发行。D吴汝纶去日本时有暗中监视并负有密报责任的两名大学堂提调随从,这使吴汝纶在考察访问时频频遭到“率领留学生宣

30、传革命”的诬告。E桐城学堂是中国最早兴办的重点中学之一,它的创建者吴汝纶希望这个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能够教育出学贯中西的人物。9为什么吴汝纶“提出要到日本去考察学制”?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6 分)10吴汝纶“性刚不能与俗谐”具体表现在哪里?(6 分)11吴汝纶的个人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 分)【答案】8BE(E 项 3 分,B 项 2 分,D 项 1 分,AC 项不给分)9回报张百熙的知遇之恩;他认为出国学习是改造教育的必然要求;他力倡西学,日本近年专访西国公学,认为向日本学习即是向西方学习。每点 2 分。10吴汝纶不愿卷入“政府窝”,三次拒绝吏部尚书张百熙的聘请

31、;吴汝纶屡次拒绝他人入都引见;弃官从教,任莲池书院山长。每点 2 分。11才德威望,非同凡响:他是“曾门四弟子”之一,其古文、经学、时文皆卓然不群,道德文章蜚声瀛海;秉性刚直,从容淡定:他“性刚不能与俗谐”,三拒张百熙而面对诬告的消息往往一笑置之;锐意改革,力倡西学:他在莲池书院时就早已开设英、日文及格致课程,63 岁仍远渡日本去考察学习;发展教育,鞠躬尽瘁:他主持河北莲池书院十年之久,广育中外学生,出国考察后立即创办桐城学堂。每点 2 分。【解析】8【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主人公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

32、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他的人生及经历;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9试题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信息主要集中在第三段后半部分,吴汝纶在答应张百熙出任五品京卿充大学堂总教习的职位后提出去日本考察,其后的内容就是对理由的阐述,考生将文中“吴先生是为答知遇,故自请为出海之行即学习西方教育制度”这一部分内容分层整理,分点列出就可以得到答案。【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本题考

33、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这是传记阅读必考考点,解答时首先要阅读题干要求,明确筛选目标,审准筛选范围(区间) ,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研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尤其要注意将那些零散的、描写具体的信息材料,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要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转换。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止一点,一定要分点列举、分条作答。10试题分

34、析:“性刚不能与俗谐”这句话出现在“相关链接”中,是李鸿章用来评价吴汝纶的话,针对的是吴汝纶不肯做官的事。这就提示考生本题要求答出的“具体表现”就是吴汝纶不肯做官的表现。如原文中提到的张百熙三顾吴门遭拒, “相关链接”中的“改业从教,出任莲池书院山长” “屡次拒绝他人入都引见”等。【考点定位】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传记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找出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间,然后仔细阅读相应文本,依据关键词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整合得出答案。11【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

35、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类探究题,解答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答题时要找准区位,注意关注每个段落的段首和段尾句,筛选出文中的关键句子,从中提炼关键信息,然后归纳整理出答案。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两点: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分条作答。防止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四、古诗文阅读(2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6 分)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

36、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

37、过不与之文遵日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竞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节选自元史成遵传 ,

38、有删改)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日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B 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日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C 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D 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日卖官鬻爵 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

39、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B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C丁忧也称“丁艰” ,指遭逢父母亲的丧事,丁母忧即“丁外艰” ,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D迁在古代可指官职的调动,多指升官,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擢、升等。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为国家安定而保重圣体,皇上深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赞赏接受了。C成

40、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代理行省事务,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其防御周到,号令严明,江上贼寇始终未敢靠岸。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被皇太子误认为是太平丞相的党羽,后遭人诬告、受审讯,最终被杖责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答案】12C13C14A【解析】12【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

41、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13试题分析:“丁母忧即丁外艰 ”对文化常识表述错误。 “丁母忧”又称“丁内艰” , “丁父忧”才是“丁外艰” 。丁忧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名师点睛】这是

42、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在大纲卷中出现后一直是课标中的必考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14试题分析:A 项, “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原文是“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 ,意思是说成遵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正好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

43、惠看后非常高兴。成遵来到京师后,跟从夏镇学习。前后没有因果联系。【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

44、,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文言文参考译文成遵是南阳穰县人。幼年聪敏颖悟,每日读书记忆数千言。家境贫寒,但成遵勤奋刻苦,不废弃学业。二十岁能作文章。当时南阳地方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成遵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正好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成遵来到京师后,跟从夏镇学习,于是进入(国子监)做国子生。元统元年,成遵考中进士,授翰林国史馆编修官。至正元年,提升为太常博士。不久授任监察御史。随从(顺帝)到上京,用封章上奏,说天子应当注意日常生活,节制嗜好欲望,以保重圣体,圣体安康那么

45、国家就安定了。言论非常急切,顺帝为之动容并称好。又奏言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顺帝都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及举发弹劾的共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当时社会的弊端,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三年,由刑部员外郎出任陕西行省员外郎。至正五年,为母亲服丧。至正十年,改任中书右司郎中。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没过多久,就没有遗留的案件了。当时有命令交纳粮食入官府可以补授官职,有人隐瞒了自己的奸恶罪行而通过交纳粮食获得七品杂流官,被仇家告发。官府议论交纳粮食补授官职的法令,并没有犯罪不授予的条文,成遵说: “卖官鬻爵,

46、已经不是盛世该有的制度,何况又把官职卖给奸淫之人,还将用什么来治理天下?一定要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才行。 ”中书省官员听从了这一建议。至正十四年,调任武昌路总管。正逢行省官员率军出征,成遵代理行省事务,当时行省和武昌衙署中,只有成遵一人负责。于是他远设哨所,关闭城门,征发百姓当兵,得到五千多人,设置四个万夫长,分配防守四面的城门,因此防御准备得很周到,号令严肃,赏罚分明得当。贼寇战船在长江中往来游弋,但始终不敢近岸,武昌城赖此得以安宁。至正十七年,升任中书左丞。当时,太平任丞相,因为处理事情触犯了皇太子,皇太子对他极为憎恨,认为成遵和参知政事赵中都是太平的党羽。至正十

47、九年,当权者秉承皇太子暗示的意思,唆使邓子初等人诬告成遵与参知政事赵中等六人都接受了赃物,皇太子命御史台等部门官员共同审讯他们,罗织罪名进行结案,成遵等人最终都被杖责而死,朝廷内外都为他们感到冤屈。至正二十四年,御史台官员辨明成遵等人全都是被诬陷,皇上下诏并发还原来授予他们的委任状。(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 题。 (2 分)春阴朱弁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堞,草连云暗有藏鸦。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竞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注】朱弁:曾出使金国,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时期。15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

48、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诗中的“迢递”是指高远貌,强调了关河的遥远。 “惨惨”指阴森寒冷的样子。B诗中首联便用“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等景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渲染了塞北之地阴冷荒凉的氛围,极写其凄惨之意,也奠定了诗歌低沉的情感基调。C颔联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其句所表达的情感基调和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正好相反,倒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D本首诗尾联处,作者借景抒情,以向塞北凛冽刺骨的冬风设问作结,自问自答,既表达了对冬风扼杀生机的不满,又表达了内心对生机盎然的春天早日来到的热切期盼。【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49、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6 题。 (2 分)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来源:Zxxk.Com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

50、谊何须吊屈平。【注】若为:怎堪。青草瘴: 番禺杂编 “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 。16下面是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秋景,虚写别后之景。B诗歌借助贾谊吊屈原的典故,把杨少府之才与贾谊相比,肯定了友人的才华。C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D诗中以屈原比杨少府,赞扬了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表达了诗人的愤愤不平。【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本题 D 选项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