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 摘要:社交媒体的出现及迅速发展深刻影响到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情绪能力、幸福感及个人生命意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社交媒体背景下,对于大学生进行感戴、幸福感及个人生命意义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以社交媒体为背景及理论,并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筛选出来的2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干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研究的实验设计,干预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大学生感戴量表、幸福感及个人生命意义测查,以考察验证团体心理体辅导对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社交媒体;
2、感戴;幸福感;个人生命意义;团体心理辅导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间,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沟通互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交媒体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包括社交网站、微信、QQ、微博、知乎、贴吧等。其中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调查显示,2029岁网络使用者占全体网民的602%。研究认为社交网站的适当使用可以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幸福感。然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具有心理波动较强、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特点,在社交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容易滋生出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
3、成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通过团体辅导能够帮助大学生纠正社交媒体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偏差,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均属于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范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具有推动作用3。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感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幸福感做出预测。研究表明,大学生生命意义和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生命意义可以解释综合幸福感的513%,特别是生活目标和生活自主对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有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对增强大学生感恩、幸福感及亲社会行为有良好效果4。本研究尝试将社交媒体的理论
4、融入团体辅导,对筛选出的20名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恩之旅,心理健康之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研究的实验设计,考察社交媒体环境下团体心理辅导对增强大学生的感戴、幸福感及个人生命意义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作用。 二、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通过广告招募,对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某大学25名被试进行面试,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被试2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男女对半,两组成员在年龄、年级、民族、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成员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精神正常,无心理障碍。(二)评估工具。1.大学生感戴量表(GAT)包括剥夺感的缺失
5、(充实感)、对社会的感激和对自然事物的感激三个方面,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90。前后两次测验所得重测信度系数为081。2.幸福感指数量表量表包括两个部分,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生活满意度仅有一个项目。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3.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量表该量表一共有50道题,有七个因子。包括目标追求、亲密关系、接纳超越、自我肯定、人际关系、公平需求和信念。内部一致性系数总量表为095,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090,3周的重测信度为073。(三)数据处理。采
6、用SPSS240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后测数据与团体成员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三、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交媒体环境信息参差不齐。信息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革了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当前大学生学习资源、生活信息等的获取大都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够获取丰富的生活、学习信息,加强了对生活的认知并提升了自身学习能力,达到了有效性的学习效度。例如借助微信平台、微博平台获取相对应的生活、学习资源,丰富自身知识,拓宽自身知识视野。当前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些高校也能够与时俱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互联网方向发展。但无论是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获取生
7、活、学习信息,还是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都存在一定的隐患。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社交媒体环境,其信息资源参差不齐,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深、信息甄辨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对学生身心发展形成一定的危害。例如,一些西方政客运用社交媒体平台传递一些不良的信息,这些信息将会误导学生,对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形成一定的影响。(二)缺乏强有力的心理疏导。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导向,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给予大学生全方面的辅导、帮助,增强大学生个体的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例如,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基础,开展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学生在
8、线信息情况,加强学生信息资源的分析,明确大学生心理发展动态,促进大学生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义指数的提升,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调整作用5。但从当前学生社交媒体交往现状来看,学校缺乏强有力的心理辅导机制来进行干预,使学生心理健康指数低,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个体教育,缺乏团体心理辅导的融入,使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针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咨询力度不足。久而久之,使大学生的幸福感逐渐下滑,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 四、社交媒体环境下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在社交媒体环境下,
9、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实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认知,转变学生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进而使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中得到身心健康全面性发展。依托于社交媒体环境,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既满足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需要,也能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理解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感戴、幸福感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指数的提升。在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开展中,教师根据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主题模式传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激发学生聆听兴趣,使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获取较多有效的心理健康
10、教育信息,并且以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调整身心,使自身以积极乐观的思想面对生活与学习以及未来发展。(二)加强团体心理辅导互动机制建设。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强团体心理辅导互动机制的建设,通过引领学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互动,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汲取与掌握能力。例如,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以微博、微信等形式,开展讨论性、研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大学生围绕主题活动,与他人一同探讨、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探讨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更好地认知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有效的课程知识,加强自身心理引领6。与此同时,针对个别大学生,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辅
11、导工作,深化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意义,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此外,针对大学生在团体之中存在防御心理,人际敏感的特点,在团体活动中应精心营造温暖、尊重、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推进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开展,以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开展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提升。 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大学生感戴、幸福感指数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各因子得分比较。由下页表可知,实验组干预前后,幸福感总分、剥夺感的缺失(充实感)、对自然事物的感激、大学生感戴总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亲密关系、接纳超越、人际关系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干预前,
1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被试在感恩总分、幸福感总分和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幸福感指数、剥夺感的缺失(充实感)因子分、对社会的感激因子分、对自然事物的感激因子分以及大学生感戴总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在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上接纳超越因子分、人际关系因子分、公平需求因子分以及总分上均有显著差异7。 六、讨论 本研究的团体辅导方案在社交媒体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指导下,围绕感戴、幸福感与个人生命意义的关系和理论研究设计“幸福感恩之旅,心理健康之行”团体辅导。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观点,本次团体心理辅导重视团体氛围的创设。针对大学生在团体之中存在防御心理,人际敏感的特点,在团体
13、活动中精心营造了温暖、尊重、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领导者运用倾听、鼓励、共情、具体化、自我暴露以及指导、内容表达等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引导成员坦诚、自然地表达真实的自己,保证每一位成员都融入团体,促进了自我成长和进步。在领导者带领的方式下,以团体心理咨询的振奋性鼓舞技术和赞许技术,激发学生在发现、体验感恩的情境中,客观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去思考个人生命意义,积极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幸福地生活。 在本次团体活动干预中,运用了“学习实践强化应用”的行为疗法作为指导思想,通过问题剖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家庭作业、反馈巩固等形式来逐步形成。结合社交媒体整体系统的理论观点,针对每位成员的家庭互动模式进
14、行分析,再在团队中创设情景,进行团体求助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争取让每一位组员掌握一定的求助技巧,进行求助的主动尝试,获得支持的积极体验。并对组员进行的尝试和挑战给予肯定,鼓励成员们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生命的意义。本研究表明,将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理论应用于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感戴、幸福感以及个人生命意义感,提升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发展的效果。 总而言之,社交媒体环境下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明显效果,可作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的参考方式及新思路。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