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反思.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反思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反思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反思青岛开发区第五中学薛新祥我们学校开展了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公开课教研活动,我感到上课的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认真的设计。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都突出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听课教师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彰显出了教师的不同教学个性。总体来说,我感到本次活动是较为成功的,他们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上出了各自的水平。让我们领略到了他们各自的教学风采。创设情景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操练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新授内容。教学设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层
2、次感,很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需求,课堂上教学思路和脉络清晰,实际运作效果较好。教师激情投入,用真实情景引入课文内容,教学设计多样化,并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活动环节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也体现出她自己教学基本功是很扎实的。总之,这种活动虽然我们学校还第一次尝试,但很能吸引教师参与,因为它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一定挑战性。对于听课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活动结束后,我们组马上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许多教师都提出了自己对几堂课的宝贵意见。我本人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对我们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有些教学方法、建议,很值得我们去学习、探讨、反思。我希望我们学校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教学
3、活动,让更多教师参与其中。扩展阅读:同课异构教学反思“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摘要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上课,更有可比性。同课异构的课首先要反思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是否到位,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准确。其次是反思对重点难点的确立是否恰当,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再次是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否完成了三维课程目标。反思后写成课例分析,可把这一反思活动延续下去,使课例分析成为教学反思的载体。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反思;课例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2*)06-0062-04202*年12月9日,天津市静海一中的9位老
4、师被邀请到山西省长治六中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上课,比较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不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其中静海一中的付宝兰老师和长治六中的刘江明老师、韩花琴老师分别以不同的班讲了高中语文的同一内容: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的第二课时(分析课文)。一课三讲,同课异构,异彩纷呈,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赏。课后三位老师根据我的建议进行了教学反思,写出了课例分析。下边以付宝兰老师和刘江明老师写的课例分析为例说明同课异构的课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一般的认为,教学反思主要是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5、不会有什么问题。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大家才看到,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这里有深浅程度的不同、有认识角度的不同。在课文的理解上首先要“求同”,即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然后才是“求异”,阐述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尽管老师们在备课时参考了许多资料,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但限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和教学经验,对课文的理解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正所谓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学一遍有一遍的心得。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分析,会对课文有新的思考。特别是观摩别人同内容的课和听了同行与专家的评议之后,会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录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首先,反思对课程标准(或教学大
6、纲)和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新课程提倡一标多本,即同一课程标准指导下有多种版本的教材,但都必须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意图不同、编写体例不同,教师只有领悟了编者的意图,才能清楚所教课文在整本书、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上文侍坐,是一篇文言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怎样要求的?编者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放在这个单元,编者的意图是什么?两位老师在课例分析中都不同程度地作了反思。如刘江明老师写道:“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山西省还没有进行高中课程改革)和202*年高考说明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以下要求:能具体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和用法(180个),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7、1220个),理解并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并能评价鉴赏作者的基本态度和写作技巧。鉴于在学侍坐前已学一个单元的文言文(先秦历史散文),学生已具备具体感知文言的基本能力,在词语积累、句式特征掌握、直译课文方面已具备一定能力,因此在学本文时注意比较与上单元作品的区别(诸如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的异与同:历史散文偏重于叙述事件,诸子散文偏重观点的阐述;历史散文偏于记叙,诸子散文偏于议论。使学生在比较中区分异同),并在学生巩固上单元已基本掌握的字词句的基础上继续巩固词义、词法、句式。”付宝兰老师谈到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时说:“侍坐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一篇自主赏析
8、课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鉴赏散文放开手脚自由自主的写法。课文安排在单元自主赏析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鉴赏散文写法,指导以后的写作,这都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其次,反思对文本的解读。对于语文教材的思想内涵,师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但对于课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还原文本的本意,领会作者的意图。而不是还没搞清楚文章说的什么意思就随意发挥,偏离课文的主题。两位老师在课例分析中首先分析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对比原来的教案,对课文的理解都有了新的认识。如付宝兰老师写道:“侍坐选自论语先
9、进篇,是论语中篇幅相对较长的一篇。文章通过孔子探问学生的志向,四弟子各述其志,寥寥数语,性格特点、神情态度宛在眼前。文章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间有简练而传神的人物神态举止的刻画。这次谈话的主题是言志。主要表达了儒家的治国理想。所以在第一课时本课的字词句已经疏通的前提下,在第二课时,要深入理解文本。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由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三部分组成。”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包括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反思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一篇课文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重点学习什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点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的,都要进行
10、反思。由于对课文的理解不完全相同,所以两位老师对课文重点的确立也不尽相同。如刘江明老师认为:“侍坐一文表现孔子仁的思想和教育思想,其政治主张礼治在第一课时介绍孔子时已作重点介绍。在第二课时其弟子述志中亦要分析。但人教社教参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孔子思想不宜涉及过多,本着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突出重点的原则,故而把在感知孔子礼治的政治主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思路,体会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为本课时的重点。”而付宝兰老师则认为:“从文本的思想内涵的阅读理解看,述志部分是重点,在处理这一重点内容时,引导学生鉴赏本文思路清晰、文意明晰的特点,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并且指导学生依据
11、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深入理解人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评志部分是难点,即孔子为何哂由,又为何与点,这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从文本的结构形式看,四弟子所述之志的内在关联也是个难点。教师在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时候,应该采用互文阅读的原则,适当引进一些名家对此文的解读、阐释供学生参考,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文本思想内涵的准确把握。”其次,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天津市静海一中已进行一年半的高中课程改革,所以付宝兰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而山西省长治六中的老师们还没有进入高中新课改,所以在他们的课例分析中新课程的理念还不
12、明显。如静海一中的付宝兰老师说:“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法,建构适合于特定教学内容的模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方法是水,内容是山。我们应以内容为主导,选择方法。所以在处理侍坐这篇课文时我没有从现成的教学模式入手,而是本着优化内容,学以致用的理念对课文进行处
13、理。”付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经典、质疑圣人、质疑名人,引入于丹的论语心得,鼓励学生俯视地解读文本,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迷信,不要盲从。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没有进入高中新课改的长治六中的老师们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再次,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由于确立的教学重点不同、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同,每个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不相同。付宝兰老师和刘江明老师在这一课时都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但思路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付宝兰老师的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是:导入新课,检查上节课重点内容。设计意温故而知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设计意鉴赏本文思路清晰、文意明晰的特点。重点问题探究。让学生
14、用原文说说4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概括4个弟子的性格特征。设计意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神态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难点问题探究。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弄清这个问题,对全文的理解会有一定帮助的。探究讨论。学生任选以下一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读侍坐这一章,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你同意孔子对4位弟子的评价吗?说说你的看法。设计意学生口头表达活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引
15、导学生用现代的眼光评价古代贤人的行为举止,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研究性作业: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角度,课下搜集有关孔子的材料,深入开展一次“走近孔子,传承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意引导学生走近孔子,走近古典文化。而刘江明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是:第一步,导入以初中所学论语十则为依据,通过背诵唤醒学生记忆,具体感知孔子教育思想,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究的学习兴趣。第二步,以诵读(背诵)的形式整体感知作品。并借助多媒体把思考题“把握文章思路和孔门四弟子的志向”展示出来,以方便学生诵读时明确目的。第三步,以学生思考讨论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能在原文中找出能够体现孔子弟子志向的关键词。如:“(由)有勇、知方,
16、(求)足民、礼乐俟君子,(赤)为小相,(点)浴、风、咏”,简要展示其理想与孔子“礼治”主张的关系。第四步,讨论分析孔子对其四弟子在其过程中的不同态度或反映,在明确四人的“志向”与孔子的政治主张“礼治”的关系后,重点体会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开头孔子提出问题的诱导,在于创设谈话氛围,体现民主意识,中间对曾皙的鼓励,最后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不同评价则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第五步,拓展训练。借助论语先进闻斯行诸篇,具体做法是先在大屏幕展示原文,教师释疑学生讨论,体会孔子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类型学生进行教育的教学思想。第六步,布置作业。一是根据课后练习1在不同论述中
17、“知”的含义强化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回应第一课时的内容;二是布置背诵全文继续强化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学生对文言的感知能力。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的效果,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三维的课程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如果是同课异构的话,还要与别人对比,看在教学效果方面有什么差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如刘江明老师在课例分析中写道:“从教二十多年,这是第一次易班教
18、学,在完全没有同学生交流的情况下教学,课堂气氛较活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过程,估计源于导语贴近学生,问题设计易促动学生,拓展训练能触动学生有密切关系。因此,备课中备学生这一环节至关重要。要说得失此为最大的得。此外,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语言表达的多变也是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拓展训练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过短时间交流,就能感知短文蕴含的教育思想,这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密不可分。当然,在教材重点处理上,力图求新,引起专家的质疑;打印教案过于简略,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误会;怕时间来不及把原来设计的文言字词删去,未能明显突出文言文的文体,容易使人产生轻视文言基础知识的误解,这是本次同课异构
19、中最大的缺憾,也就是明显的失了。”而付宝兰老师认为这次上课的“教学亮点”是:“课前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做的比较好,为课上和老师的配合打下了基础。学生口头表达活动的设计比较好。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提高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还应该强调古代与当今文化价值观的对话、交流,帮助学生培养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态度。所以在最后的学生口头表达活动阶段,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引导学生用现代的眼光评价古代贤人的行为举止,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付老师认为自己“教学的遗憾”是:“由于授课班级的大屏幕占据了教室黑板的一半面积,所以最后展示的板书设计不完全,感觉比较遗憾。有一次打断学生的发言。我请学生概括一下子路的性格,学生概括完子路的性格以后,又接下去说冉有的性格。我在他正要说之时打断了他,令学生很不好意思。当然后来我又请他接着回答,他回答的挺好,但是我觉得这件事应该引起注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避免。”与一般的课相比,同课异构课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所以更有可比性。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可以具体探讨某一类教材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研讨后写成课例分析,可以把这一反思活动延续下去,使课例分析成为教学反思的主要载体。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