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测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基础学问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q) 瘫痪(tn hun) 树杈(ch) 熬(o)夜 B粼粼(lnln ) 诀别 (je) 姊妹(z) 荫蔽(yn b) C.一霎(ch)时 犄(q)角 沐(m)浴 脸颊(xi) D.锤(chu)打 菡(hn dn)萏 徘徊(hu) 絮絮(x)叨叨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内疚 歧斜 匿笑 形影不离 B.分岐 憔悴 寒战 迥然不同 C.脸颊 荡漾 祷告 各得其所 D
2、.虐杀 繁衍 烂漫 翻来复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会不会专心视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果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响。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项城的空气更加清爽。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田野漫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她总是这么说。 D.“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打算的?” 5、对
3、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今也宽松了吧。(语言描写 ) B、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动作描写) C、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语言描写) D、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景物描写) 6、当你遇到下列状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 A.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B.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 C.你参与演讲竞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同学芳芳被
4、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她妈妈通报状况时说:“阿姨,不好啦, 芳芳出车祸了!” 7、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看看他的背影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恒久的( ) (3)我们假如不讲究学习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只可能是( ) A.信服 诀别 事倍功半 B.佩服 诀别 事半功倍 C.信服 永别 事倍功半 D.佩服 永别 事半功倍 8、从上下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1分) 周末,我最喜爱逛喧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调斑斓的金鱼, 。 A有散发着阵阵芳香的鲜花,有小鸟在欢快地歌
5、颂。 B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芳香,有小鸟在欢快地歌颂。 C有小鸟在欢快歌颂,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芳香。 D有欢快歌颂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芳香的鲜花。 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漫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祥”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最终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重量。 C.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选自东方少年,本文原题为“懊悔” 。 D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
6、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 二、课内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题。(12分,每小题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对下面词语说明全都正确的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日期 日中:正午时分 B、待君久不至:等待 则是无信:守信用 C、相委而去:委屈 去:离开 D、下车引之:推 元方入门不顾
7、:回头看 11、依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白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3、对本段文字说明有误的是( ) A、故事的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 B、故事的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 C、故事的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 D、故事的结局:元方入门不顾。 14、把上面文言
8、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二)阅读漫步,回答1520题,(12分,每小题2分) 我们在田野漫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当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终于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
9、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方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情愿。我确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办法:“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
10、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终点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 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 3 算重;儿子虽然很胖,终归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细致,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5、下列哪个细微环节表现我对母亲的孝敬( )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B、我确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C、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办法:“还是走小路吧。” D、“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
11、着我。”母亲对我说。 16、“母亲”变更办法,说明白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B、老人原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D、母亲想看看荷塘漂亮的景色。 17、对“春天终于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天很冷,很多老人都无法度过。 B、“熬”是忍受艰苦的生活之意,融入了作者对母亲含辛茹苦的感谢。 C、写出了儿子的愧疚,没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D、写出了日子的漫长,春天来得太迟,有度日如年之感。 18、“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12、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将来。 19、第四段作者着力描写了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其用意是什么( ) A、描写初春的田野充溢生气勃勃,烘托了一家人的和谐美满。 B、表达了对南方春天的酷爱之情。 C、交代了一家人漫步的缘由。D、为下文走小路作铺垫。 20、选文的感情基调是( ) A、欢愉沉郁的 B、欢愉深厚的 C、悲凉沉郁的 D、悲凉深厚的 三、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21、用正楷在横线上填入正确内容。 (1)、曹操的龟虽寿
13、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 。 (2)、咏雪一文中用“ ”和“ 。”来比拟大雪纷纷。 22、仿写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蜜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 4 墙壁; ,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7题(12分) 被没收的蚕宝宝 (魏得强) 周一数学课,杨老师满脸怒气地向我反映状况:马小雨上课捣乱,不听老师劝阻,公然顶撞老师,上课玩东西,而且人“赃”俱获。这个时候的马小雨正垂着头站在我的办公桌前,一副醇厚样。在我这个班主任面前,他终于还是给了些面子。这个马小雨,似乎生就是捣
14、蛋鬼,班上的每一样坏消息,总是少不了他。不做作业不背书,和同学打架,这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请家长,家长也摇头说没方法。也难怪,父母都在南方打工,60多岁的爷爷、奶奶能把他怎么样呢?唉,这些留守儿童!但我还是确定向这个刺儿头开战。 我让他把上课玩的东西拿出来,马小雨很不情愿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盒,上面扎了许多小孔。会是什么呢?等我打开纸盒子,赫然入目的是四五只正在蠕动的蚕宝宝。蚕宝宝已经像小拇指一般大小了,它们专注地吃着桑叶。原来,马小雨的罪状不仅是自己玩蚕宝宝,而且利用杨老师扭头抄题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偷看,因为争夺,几乎要打起来。我严厉指责他之后,把蚕宝宝没收,然后责令他写出检查。 劳碌了一天,送
15、走学生之后,打算回家。我突然看到了办公桌上的蚕宝宝,盒内仅有的一些桑叶已经快被它们蚕食殆尽。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我突然有了一种恻隐之心。想到我小的时候,不是也喜爱养蚕吗?三五个小挚友一起养蚕,交换心得,因为蚕的存在,总会让我们欢乐一个春天。下班的时候,我把它们带在身边,骑车来到城郊。在一个沟畔处,寻到几棵野生的小桑树,它们长得很葱郁,一个年轻的妈妈领着孩子正在采桑叶。很快,我就采好了一大把,足够它们吃几天了。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突然感到一种轻松的愉悦感,不是因为工作,而是这几个小小的蚕宝宝,让我重新体验到了童年的乐趣。 其次天,我又把蚕宝宝带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几位老师也忍不住围在一起看。杨老师
16、似乎也消了气,对我说:“其实,马小雨这也不算是什么错,要是放在星期天玩,比上网玩嬉戏强多了。”我的心突然一颤,对呀,培育这样的爱好,不是比骂人、打架、上网玩嬉戏强多了吗?心中不禁对马小雨的好感多了一些。中午的时候,教自然课的王老师经过我们办公室,看到了这几只蚕宝宝,兴奋地拍起手来,对我说:“这几只蚕我用了,给孩子们现场讲昆虫的变态发育最好不过了。” 自然课上,我特意来到教室,看到王老师和孩子们围在一起视察蚕宝宝,王老师适时地给他们讲解蚕宝宝的发育过程。我看到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马小雨呢,羞赧地站在一边,似乎听得比谁都仔细。 我静静退出了教室,心里却改变了很多,对待马小雨,我知道了教化
17、的突破口。一个酷爱生命的孩子,只要方法得当,能教化不好吗?我能想象到,当我把蚕宝宝和簇新的桑叶还给马小雨的时候,他脸上的惊诧和兴奋,那是一个老师对他的敬重和奖赏。 23.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作者围绕这一线索写了哪几件事?(3分) 24.“我”对马小雨的看法前后发生了什么改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3分) 25.阅读本文最终一段,你认为“我”教化马小雨的突破口是什么?(2分) 26.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2分) 27.“我能想象到,当我把蚕宝宝和簇新的桑叶还给马小雨的时候,他脸上的惊诧和兴奋,那是一个老师对他的敬重和奖赏。”一句中,“我能想象到”几个字能否删掉?为什么?(2
18、分) 五、作文,任选一题做(40分) 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选择合适的文体,写一篇600以上的文章, 1.我的初中班主任 2.或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或许你曾经因挚友的误会而苦恼过;或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难过过;或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指责而自卑过;或许你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觉 请以“从今,我不再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A.6.A.7.A 8.D.9、C 10、B 11、C 12、B 13、B 15、B 16、C 17、B 18、B 19、A 20、B 21、(1)老骥
19、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2、例:读着读着厚厚的作品,我会猛地把书本撕得粉碎。 23.线索是马小雨养的那盒蚕宝宝。作者主要写了这几件事:马小雨上课玩蚕宝宝扰乱课堂秩序,杨老师把蚕宝宝没收交给了“我”;“我”摘桑叶喂蚕宝宝;老师们围观蚕宝宝,王老师借用蚕宝宝上课。 24.一起先“我”对马小雨很生气,严厉指责他;后来对马小雨产生了好感;最终想要敬重、嘉奖马小雨。 25.抓住马小雨酷爱生命这个优点和品质,理解并敬重他,激励和引导他转变。 26.酷爱学生、擅长视察、擅长思索,具有肯定教化阅历的好班主任(老师) 27.不行以,因为此句的内容属于想象,还
20、没有成为现实。去掉后违反了原文意思。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月考语文测试题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七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语文版精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月考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七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纸船教学设计语文版精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古文要点测试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其次单元测试题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