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具背后的历史.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259520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茶具背后的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宋代茶具背后的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代茶具背后的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茶具背后的历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宋代茶具背后的历史范莹莹摘 要:我国古代茶具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兴盛的,特殊是宋代,由于斗茶风俗的兴起,茶具也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尤其是黑釉茶具的制作达到了历史高峰。江苏省泰州市地处东南一隅,自南唐升格以后,宋代文化昌明,地下墓葬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茶具,无不反映出当时的历史风俗和文化趣味。关键词:茶具;宋代斗茶;墓葬出土我国宋代茶文化非常发达,当时茶肆特别普遍,是一般市民“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社交场所,说书的搭台开讲,饮茶品茗听书。除了茶楼、茶肆这一类特地卖茶水的地方外,北宋汴京、杭州等地到了夜里还有提瓶卖茶的,为夜里消闲游玩的吏人、商贩或市民供应服务。宋代的饮茶风俗从之前的生活化逐步

2、向艺术化转变,这一点从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斗茶风气可窥一斑。斗茶这种饮茶方式,不但要评出茶的优劣,还要决出输赢,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这种风俗,不但须要讲究茶的烹瀹技艺,对斗茶所用的器具也特别讲究,从而达到斗茶所需的志向效果。这一切促进了宋代茶具的发展,使之在我国古代陶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茶具之名在陆羽的茶经中条分缕析,陆羽根据茶具名称、造型、规格和用途总结出二十四种茶具。而宋代的饮茶方法,不论是前期点茶法和煎茶法并存,还是后期以点茶法为主,均承袭唐代而来,所以宋代茶具与唐代样式大体相当,只是在数量种类上比唐代略少了一些,不过宋代茶具却更加讲究形式法度,制作也更加精良。北宋

3、蔡襄在茶录一书中写有“论茶器”的内容,列出当时饮茶所需的“茶器”,从中我们可知当时茶具大致可分为茶焙、茶笼、茶钤、茶盏、茶罗、茶碾、汤瓶、茶匙八种。后来南宋审安老人所写茶具图赞,用绘画白描之法画出十二件茶具之图,称之为“十二先生”,可谓是集宋代茶具之大成。并根据当时宋时的官制,给这十二种茶具拟人化地取以名、字、号,分别是韦鸿胪、木待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宗从事、漆雕密、陶宝文、汤提点、竺副师、司职方。以上文献所载内容基本代表了宋代各种茶具的状况。唐宋两代因为饮茶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部分茶具形制的改变。如唐代流行煮茶法,所以须要用到煮茶的鍑、击汤的竹筴、盛开水的熟盂、支撑鍑的交床等茶

4、具。而宋代以点茶法取代煮茶法,茶具中的茶注取代了鍑,同时新出现了点茶用的茶匙、茶筅,而交床、熟盂以及盛盐用的鹾簋和取盐用的揭等则由于饮茶习俗的变更而消逝。宋代茶具更加精细。周密在葵辛杂识中说:“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一百零一星,或五一百零一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缕银合贮之。”范仲淹诗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陆游诗云:“银瓶铜碾俱官样,恨欠纤纤为捧瓯。”这些都是描写当时文人学士、地方官吏运用金银制茶具的情形。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提到,宋代皇帝所用的茶、酒具都是金棱漆碗碟,可见当时奢华。宋徽宗在大觀茶论中也提倡茶器或金或银或瓷为之。从留存至今的宋代茶具来看,它们大都与

5、斗茶相关。详细而言,斗茶是将茶叶末置入茶碗中,先注入少量沸水调至糊状,再注入沸水。也可在放入茶叶末后干脆注入沸水,并用茶筅搅动,待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决胜标准有两点:一看茶水的颜色,即汤色。纯白为上,其余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色偏青,说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为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制不刚好;色泛红,即烘焙火候过头。这都取决于制作的水平凹凸。二看汤面泛起的泡沫,即汤花。确定孰好孰坏的也有两点:色泽和泛起后的水痕。色泽以鲜白为佳;水痕显现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宋祝穆在方舆胜览中指出,斗茶“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因为茶色白,所以茶具要用深色系,这样水痕才简

6、单检验。细腻的茶末和恰到好处的点汤击拂,是汤花呈现匀细形态的关键。所谓“咬盏”,即汤花挂住茶盏口沿,久聚而不散。假如汤花快速散开,汤盏相接之出现“水痕”,此不能咬盏者为负。这种风俗在古代绘画中均有体现,河北张家口市辽代墓葬墓壁画中的点茶图都形象地表现了此情形。此外罗大经有诗云:“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该诗也是对当时点茶法的生动写照。斗茶不仅在中国盛行,在南宋开庆年间还被传入了日本,并且渐渐演化为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日本类聚名物考对这一方面有所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南宋时斗茶风俗传入日本的同时,饮茶的茶具也一

7、起流传至日本,所以当今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藤田美术馆、大德寺龙光院等一些文博场所还藏有顶级宋代黑釉茶盏。此外宋代茶具对朝鲜也有影响,当时徐竞出访高丽后,著有高丽图经一书,说到“迩来颇喜饮茶,益制茶具,金花乌盏,翠色小瓯,银炉汤鼎”之类。目前国内各地均有大量宋代茶具出土,江苏省泰州市历年来也出土了很多宋代墓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1019年在泰州东郊鲍家坝发觉的北宋蒋师益墓和2022年发掘的西仓桥东宋代墓群,出土了一批宝贵文物,当中就有各种茶具,此外,还出土了其他一些宋代茶具,其中不乏国家一二三级文物。下面就选取泰州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出土宋代茶具做一赏析,以求教方家。1 茶盏泰州出土的宋代茶盏较

8、多,主要是黑釉瓷器,多为江西吉州窑产品,这与南宋时期大批江西人迁往泰州有关。唐代对茶盏样式没有过多的要求,容量方面不超过半升即可,样式方面要求上口唇不卷边,底卷边呈浅弧形,颜色呈浅黄色。陆羽在茶经中指出青瓷盏能够增进茶汤的色泽,所以青瓷盛行,以越窑最佳。到了宋代,为了点茶便利,人们对茶盏形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壁厚,二是深腹、斜腹壁和敞口状。同时对茶盏的颜色也有要求,因为宋代斗茶茶汤以白为贵,而深色茶盏与白色茶沫对比显明,便于视察茶色,因而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的黑釉茶盏更受宋人宠爱。福建建窑以兔毫、油滴等窑变釉出名,苏轼有诗为证“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勿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罗酒”

9、。花纹如细密兔毛的兔毫盏,当茶汤注入茶盏时,茶盏呈现色调绚烂的景象,增加了品茶的美感。此外建窑茶盏的形态为大口小底,盏壁外撇,形似斗笠,可容纳更多的汤花;盏壁斜直,饮茶时更便利;茶盏口沿内侧的折线,便于注汤时观看水痕。江西吉州窑黑釉则以剪纸贴花、树叶纹等装饰技法取胜。剪纸本是民间的一种手工技艺,在逢年过节或者良辰吉日贴在窗户上以增加喜气。吉州窑的工匠们将它运用到陶瓷工艺中,常用的纹样有双龙、双凤、梅花竹枝等,还有一些长命富贵、福寿康宁之类的吉语文字。人们把剪纸贴在瓷胎上,施釉后揭起剪纸,就有了胎与釉色对比清楚的效果。泰州出土茶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吉州窑黑釉彩绘双龙纹茶盏(图1),多年前人们在城北

10、挖管道时发觉的。其尺寸小巧,手可盈握,形似一个斗笠,宽大的盏口适合开水点注,可以容纳更多的汤花,斜直的盏壁让围观的人一览无余,厚厚的胎体能够更长久地保持茶汤的温度。这件茶盏最奇妙的是盏底的那两条彩绘装饰的游龙。龙纹古已有之,在古代陶瓷器中也是常见的图案,从宋代起先它渐渐成为皇家的御用之物,但此时的这两条龙还没有落入皇帝的藩篱,故而非常活泼奔放,野性十足。它们和常见的龙纹不大一样,可以说是一幅好玩的抽象画。此外北宋蒋师益墓中出土的漆器茶盏也非常宝贵,其素面无纹,口呈八瓣葵花的形态,浅弧腹,矮圈足,通体髹红漆,为当时贵族阶层所用。2 盏托南宋程大昌在演繁露中云:“然台琖亦始于盏托,托始于唐,前世无

11、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楪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置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茶具中盏托功能有几点:一是好用,托住茶盏可以防烫,因为茶盏中注入沸水时会很烫,尤其是宋时对饮茶水温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的茶盏是斗笠形态,没有把手可握,放在盏托上就可以起到隔热的效果。二是用盏托托住茶盏饮茶有一种仪式感。可以说是从古代的饮酒方式即用双手执杯的动作演化而来。酒具中羽觞耳杯是有两个耳的,双手拿着,表示对饮酒双方的敬重。宋代的饮茶已经是当时社会的一种交往礼仪,必定有程序化的东西。泰州出土宋代盏托以景德镇青白釉盏托(图2)为代表。湖田窑为景德镇闻名窑场,南窑笔记

12、景德镇陶录等均有记载,始烧于五代,最终明。此盏托周身施釉,釉汁在焙烧时黏度较小,从而使薄处泛白,釉面光泽度强。盏托素面没有装饰,托底中凹,托口突起,且高于下面的托盤。3 执壶唐代的茶注大多呈大盘口、短颈、鼓腹,注嘴较短。而宋代因为点茶技艺的须要,茶注的注嘴呈抛物线形态,瓶嘴与瓶身的接口较大,瓶嘴较长,出水口小而圆,用这样的茶瓶注汤,不会影响茶面汤花。此形制有称之为“汤瓶”,也有称“执壶”“茶吹”“茶吊子”。茶注所用材质多种,有用金、银、铜、锡等金属类的,更多是用陶、瓷、石质一类的。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按皇室的标准提出“宜用金银”,而蔡襄则在茶录中说“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道出社会

13、的普遍状态。执壶不但可以用来煮水,还可以用来注汤,因而形制上必需与之相符。大观茶论说:“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所以宋代执壶的流嘴已经从唐代的短流发展为长流。泰州出土的宋代执壶以青白釉瓜棱执壶(图3)为代表,壶作喇叭形口,高束颈,丰肩,瓜棱形腹、平底。壶身瘦长,壶肩一侧置管状长弯流,下粗上细,尖状流口。流对称一侧置扁带式把,通体施晶莹透彻的青白釉,釉面泛灰,开细纹片,底部露胎。4 火筷和茶匙火筷是煎茶时夹火炭或撩拨火炭的用具。茶匙则是唐宋时期用来取茶末、搅茶汤的必备器具。茶匙

14、形似小勺,唐李咸谢僧寄茶云“半匙青粉搅潺,绿云轻绾湘娥鬟”,指的便是取匙搅汤。茶匙同时也是宋人斗茶的必备工具。蔡襄在茶录中写道:“茶匙要重,拂击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所以银制茶匙乃一般社会阶层所用。11010年福州茶园山南宋许峻夫妇合葬墓中就出土有银筷和银匙。银筷长21.8厘米,剖面呈六棱形,两端粗细不均。银匙柄扁长,匙部长12.8厘米,椭圆微凹,呈叶面形。应为茶器中之火筷和茶匙。泰州宋蒋师益墓出土有铜筷和铜匙各一。铜筷长22.3厘米,首粗尾细,剖面呈六棱形(图4)。铜匙长22.1厘米,呈莲瓣形,柄身瘦长,柄尾慢慢宽扁呈三角形(图5)。其与许峻夫妇合葬墓所出类似,只是质地一银一铜

15、而已。以上是江苏省泰州市宋代墓葬所出土的茶具缩影,它们为探讨宋代历史文化、民间风俗、手工业技术等供应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猜你喜爱茶具哲品杯 便携茶具中国品牌(2022年7期)2022-08-09茶家具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转化牡丹(2022年8期)2022-07-11论陶瓷艺术中的精神意境名家名作(2022年6期)2022-10-26品雅茶具食品与健康(2022年10期)2022-10-12要开一百零一年老店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22年8期)2022-08-19茶具的设计探讨以竹编茶具为例工业设计(2022年8期)2022-09-09一种便于携带的茶具爱护盒创新时代(2022年1期)2022-01-24冯可宾买茶具一百零一姓生活(2022年5期)2022-11-18选择茶具的讲究和学问中国质量万里行(2022年12期)2022-12-10贾星儿的欢乐之茶普洱(2022年5期)2022-01-20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