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信访事迹材料(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1245130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信访事迹材料(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2年信访事迹材料(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信访事迹材料(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信访事迹材料(精选多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信访事迹材料(精选多篇)第一篇:信访优秀事迹材料 *,女,汉族,*年*月诞生,高校本科学历,*年*月参与工作,*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市*区信访局副局长。该同志自*年从事信访工作以来,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仔细学习贯彻信访条例及国家、省、市、区信访工作指示精神,始终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动身点,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扎实工作,在工作中注意探讨新形势,大胆创新工作方法,主动为上访群众排忧解难,化解了大量信访问题,为创建平安*、构建和谐*做出了主动贡献,多次被评为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建设先进个人、*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以下是她的主要事迹: 一、注意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其自身的政治

2、素养和业务水平。 该同志自从*年调到*区信访局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几年如一日, 不计名,不计利,不攀比,任劳任怨,为政府分忧负重,为民解忧消愁。日常工作中她注意加强学习,仔细学习党的路途、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信访条例等信访法规,主动参与省、市举办的信访干部业务培训班,娴熟驾驭了信访业务学问,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驾驭了土地管理、劳动保障、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由信访问题的门外汉成为信访工作的行家里手。该同志注意加强党性修养,坚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随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工作中她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访的第一线,成天面对的是怨声重重

3、的上访群众,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面前,她没有嫌工作环境差,没有埋怨生活待遇低,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四年来,共接待来访群众*多人次,为上访群众解决了大量的信访问题,很多不稳定因素被化解在萌芽状态,稳控在了基层,受到了上访群众及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评价。 二、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努力探究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新途径。 现在社会正处于各种冲突的凸显期,各种利益关系困难,为了超前做信访稳定工作,把冲突化解在当地,处理在基层,除了日常接待群众来访外,*同志在工作中留意做四个方面工作: 1、主动分析排查不稳定因素,深化开展隐患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健全了排调、防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月、周、日排查制度,重大节日、敏

4、感时期进行集中排查,形成反应灵敏、传递快速、处置刚好的冲突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四年来共排查出重要信访隐患*余起,全部落实领导包案措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件件落到实处,刚好化解了不稳定因素。 2、规接访程序,严把处访质量关。进一步规了从受理到复查各个环节的工作规程,注意抓办理时效、抓办理质量、抓处理落实,严格把执法关、材料关和回访关,主动引导群众依法根据信访程序反映问题,用三级终结制规信访秩序,*年群众来访受理告知率达到*%,到期结案率达到*%,回访率达到*%,有效避开了群众越级信访事项的发生。对部分单位出具的不符合政策和敷衍应付的答复看法,肃穆予以退查,这既教化了责任人,又维护了上访人的权益。

5、 3、实行信访专报制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她注意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她的建议下,建立了信访专报和状况通报制度,按月、按季对全区上访状况进行分析通报,对于重大疑难困难信访问题,刚好提出对信访事项的处理建议,以信访专报形式,供领导决策,有力地促进了信访问题的处理。以专报形式处结的信访事项,结服率达到了*%。 4、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信访联络员制度、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制度、部门公开接访制度等一系列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在做每周区领导公开接访的基础上,主动创新工作方法,实行了律师参加区领导公开接访制度,推行了信访员工作例会制度,促进了信访工作的规化、制度化建

6、设。 三、加强协调,依法办事,切实维护群众的切实利益。 接待处理群众问题中,*同志坚持原则,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对于群众来访,她主动协调主管部门,对反映问题符合政策法规的,加强督查督办,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努力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反映问题没有政策依据的,她主动做耐性细致的思想疏导和稳控工作。去年,一上访群众来区反映开发商不履行拆迁补偿协议问题,心情比较激烈并上访到省,*同志一方面做上访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宣扬信访法律法规,一方面主动协调开发商及房屋拆迁单位,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在争得有关领导支持的前提下,亲自现场调查,驾驭状况,督促落实,依据有关条款与开发商拒理力争,最终使开发商兑现了承

7、诺,维护了被搬迁人的切身利益,上访群众多次来区表示感谢。 四、刚好沟通,真诚帮扶,让上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暖和和关切。 接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干脆同人民群众打交道,*同志在从事接访工作中身体力行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主动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她的主动协调督促下,为一多年上访的植物人妻子*争取了*元的医疗费,为一所住公房被拆除后无房居住的孤寡老人*协调资金安置了房屋等,使长期缠访、闹访、越级上访的老户从今息诉罢访。 对于生活困难的上访群众,她还主动协调民政、工会等部门,争取资金,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几

8、年来共争取协调资金*余万元。帮扶上访困难家庭*余户,在节日期间送上一句真诚的问候,使上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暖和和关切,多数上访人从今回到了正常生活中来。 五、尽职尽责,亲密协作,努力维护正常信访秩序。 几年来,该同志不辞辛苦,尽职尽责,冒酷暑、战寒冷,克服种种困难,依法妥当处理越级集体访、非正常访及围堵等突发状况,敢于冲在一线,宣扬法规,讲明政策,进行疏散疏导,较的完成了上访人员的劝返和稳控工作;对无理取闹、串联煽动上访、非正常上访、扰乱办公秩序的上访人主动协作公安机关对其进行肃穆训诫,为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主动的贡献。得到了大家的一样认可。 其次篇:信访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

9、*年诞生,沈阳市*县人,*年参与工作,*年入党,先后毕业于沈阳*农业专科学校、中心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任*县老*乡司法助理、政法股长、党委副书记,养士堡乡乡长,四方台镇镇长、党委书记,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xx年9月任*县信访局局长。2022年5月9日,因带病连续工作,突发大面积脑出血,昏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5月10日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3岁。 *同志在农村基层工作了22年。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不管在乡镇领导岗位,还是担当信访局长,他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始终做到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始终坚持追求工作一流、群众满足。他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平凡的

10、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广阔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其先进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同志始终保持坚决的政治信念,充分体现了对党无限忠诚、全身心为党分忧的政治品质 *同志有剧烈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视党的事业为自己的生命。他深知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也深知做信访工作有多么难。在党最须要的关键时刻,他迎难而上,毫不推托地担负起信访局长的重任。他把接待上访群众、解决信访问题与践行党的宗旨紧紧连在一起,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终一刻,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基层信访干部的光荣使命。在短短一年零八个月里,他共接待群众来访3848人次,平均每天接待6至7 人次,干脆办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07

11、件,息访104件。很多积压多年的信访难案在他手中得到终结,很多久访不息的冲突在他手中得到化解。*县信访工作快速跃上了新台阶,信访形势出现了新局面。 *同志时刻把为党分忧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他常说:“民之难即党之忧,干部做工作不能怕困难、怕冲突。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xx年,*县300多名“革”期间下放的老知青要求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这类问题缺乏政策依据,有关部门一时没有找到妥当解决的方法。老知青们先后多次赴省进京集体上访,成为影响该县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同志任信访局长后,多次听取老知青们的诉求,到有关县市实地调研借鉴做法,弄清办理知青劳保、医保的每一个环节

12、,多次请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到信访局协商。在探讨期间,老知青又赴省进京上访。为了接回上访老知青,*同志多次来回做工作,有一次他犯了腰病,坚持与老知青们一起坐长途汽车回县。经过*同志的奔跑、协调,2022年1月最终使300多名老知青得到了每月适当的生活补贴。老知青们对此非常满足,从今彻底息访。*同志也与这些老知青建立起深厚感情,被他们称为“兄弟局长”。刘玉兰说:“民心是杆秤。领导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老一百零一娃办事,老一百零一姓就会恒久记住他!” 信访工作一头是党的重托,一头是群众的期盼。*同志以剧烈的党性全力履行职责,架起党心民心紧紧相连的桥梁。*县粮食系统有36名因公致残的职工,多年来始终为解决

13、伤残金以剧烈的党性全力履行职而上访。*同志上任后,用一个月时间逐户了解状况,探讨分析政策,提出了依据不怜悯况分别予以肯定经济补偿和困难补助的处理看法,这些伤残职工非常满足,赞扬*是务实爱民的干部。当看到73岁的伤残职工马仁权失去右腿、上肢因拄拐而肿胀,*同志就立即协调县民政局,为马仁权解决了代步车,又联系县残联,为他安装了假肢。马仁权老人逢人就夸:“潘局长比我亲兄弟还想得周到,他真是共产党培育的干部!” *同志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是他在长期基层工作中形成的坚决政治信念。正是这一信念,支撑着他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支撑着他在任何时候都把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

14、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已毕生的追求。他珍贵的政治品质,为广阔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同志抓工作扎实,总有一种“较真”的劲头。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讲,*同志对老一百零一姓的事最上心,干不成事誓不罢休。一名上访人员因经济纠纷连续5年多次到市、省并进京上访,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效果也不明显,大家都感到这是一个“老大难”。*同志接手后,查阅档案,走访调查,核准案情,认定所提出的诉求证据不足。但他并没有一推了之,而是想方设法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他办理了农村低保,并把他送进了敬老院。后来这名上访人见到*,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哭着说:“潘局长,你是我的大恩人啊,我是因为家里太穷无法生活才上访的,你帮助我解决

15、了困难,我没什么理由再上访了。” *同志有着坚韧不拨的毅力,不管什么状况,从不怕苦叫累。一次,有7位上访群众到县信访局要见*同志。*同志在电话里说:“真愧疚,我走不了路,你们把材料送到我办公室来吧。”上访群众进了*的办公室,望见他腰脱病犯了,躺在床上非常苦痛,脸上满是汗珠。上访群众见此情景打算离开,*同志说,没事,哪能让你们白跑一趟。他吃力地从床上下地, 弯着腰,渐渐蹭到水壶前给上访群众倒水,并一一送到她们手上。上访群众感动得流着泪说:“潘局长,你得休息,不能总这么工作呀!”*同志说:“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信任我,我怎么能在床上趴着呢?”这几名上访群众一谈起当时的情景就掉泪。 有人说,信访

16、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做第一难事就必需比常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同志以艰苦的努力,履行了一名基层信访干部的应尽职责。 四、*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足作为第一标准,充分体现了攻坚克难、争创-流的实力和素养 *县的领导和同事们都说,*同志素养高实力强。他在乡镇工作时,同事称他是“干一行爱一行”、“干啥都要样”的全能干部。他任养士堡乡党委副书记期间的党委书记韩士库说: “乡里遇到什么难事,我首先就会想到作良,他总有方法,事情交给他就放心!” 他在养士堡乡分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曾被评为省级先进,省里特地召开现场会推广阅历。四方台镇上访问题一度特别严峻,县委确定让他到四方台镇担当镇长之后,又任命他为

17、党委书记。他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信访和稳定,快速把一个落后镇变成了全县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社会稳定先进镇。担当县信访局局长后,面对新挑战,*同志一方面发挥自己基层工作阅历丰富的特点,方面努力学习政策法规和各种专业学问,全面质和实力。涉法访一度是困扰*县的老大难问题,作为信访局长,他不是简洁地把案件转交给法院,而是常常捧着信访卷宗仔细探讨, 向法院同志询问有关法律问题,并结合案件探讨法律,对处理涉法信访问题提出建议,政法战线的同志亲切称他为“编外法官”。一些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和*同志一起探讨处理信访案件后都感叹道:“作良驾驭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比我们还清晰,不仅对处理信访问题提出明确要求,还能帮助出办

18、法、想方法,我们服气。” *同志敢于面对困难冲突,勇于化解冲突,擅长处理信访难题。*县的很多同志讲,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事、险事,只要潘局长在场,我们心里就有底。去年冬天,*县刘二堡镇和潘家堡镇的101多名貂貉养殖户,因对养殖小区补助款不满聚集上访,围堵镇政府。一些群众大喊大叫,心情非常激烈。*同志刚好赶到现场,大声对上访群众说:“我是信访局长!有什么问题我来和你们谈。大家再有道理,也应当依法有序反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妥当化解了这起集体访。后来有的同志问他:“当时那种状况,你就不胆怯吗?”*同志坦然地说:“信访干部就是解决冲突的,假如胆怯冲突,还怎么做群众的工作。” *同志不管做什么

19、事都追求“干就干,干就一流。”*县信访局的同志讲,工作马虎不细致、一般化,是糊弄不了潘局长的。为了规信访工作,*同志潜心探究信访工作规律, 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多项制度措施,其中信访案件的档案化管理,被评为全市信访部门的样板。为建信访大厅,他每天在上班前都要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有时来的比工人还早,从一根线缆的走向,到内部装修的每一块磁砖,他都要求尽善尽美。如今,新修建的信访大厅宽敞光明,设施齐全,县直主要部门集中接访,秩序井然。县政府一位分管领导在为*同志送别那天说了两句话:“作良啊,您安心地走吧,你始终牵挂的信访大厅已经建成运用了;你昼夜劳碌的信访工作一百零一日会战,全县的成果在市里名列前茅。”

20、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通过信访干部的工作看法、工作质量、工作成效来看领导干部是否真正亲民、为民、爱民。面对当前的新状况新问题,如何面对群众的新期盼, *同志这种不怕困难、追求一流、让群众满足的精神给出了精确答案。 五、*同志始终坚持堂堂正正为人、干千净净做事,充分体现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同志时刻揣着一颗爱民之心。他深化群众,深知群众疾苦,时刻提示自己恒久安于清贫、勤俭节约。*同志常常加班加点,有时来不及吃饭,就冲一碗便利面充饥,被同志们称为“便利面局长”。因为工作须要,*县信访局的干部每年都要到北京出几次差,在北京住个像样的旅馆,一般每天要花费上一百零一元,

21、加上吃饭等开支,时间稍长一点,一趟下来要数千元,*同志心疼。为节约开支,常常住48元一晚的“澡堂子”。一日三餐基本以小笼包为主,因为他发觉吃小笼包不仅省钱、实惠,而且节约时间,可以腾出时间做更多的工作。*同志始终堂堂正正为人、干干净净做事。他当了十几年的基层领导干部,从不利用职权为亲属、子女办事,从不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常说的一句话是:“ 为自家人找工作、办事,我没这实力。”他的妻子有技术职称,还在燃气公司做收费员,每天都要上下爬楼梯,进门入户抄表收费,工作特别辛苦,但他从来没想过活动一下,让妻子坐办公室。他全家在一套68平方米的老楼房里一住就是20多年,墙面从来没有粉刷过,女儿小时

22、候在墙上写的字现在还清楚可见,地面的磁砖有的已裂缝破损,家居用品陈旧简陋。女儿在大连上学,他每月只给500元钱,始终没给她买手机。一些上访群众的问题解决后,总想感谢潘局长,有请吃饭的,有送东西的,都被他婉言谢绝。 *同志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同事和困难群众却是有情有义、关切各至。他对下级政治上关切,业务上指导,在他任局长一年多时间里,经他培育举荐,有7名同志提升了职务,人们赞扬他把信访队伍带活了。局里一名老同志退休,他自己掏钱请吃饭,还送上鲜花。同事的父母或爱人过生日,只要他知道,都送上生日蛋糕。对一些生活困难、身体有病的上访群众,*同志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总是热心帮助,常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

23、中拿钱为他们买饭吃、买车票、买生活日用品。*同志更是个孝子,只要有时间就回家与父母唠嗑,他常为自己忙于工作未能尽孝而感到内疚。他曾答应带父母到北京看看,惋惜直到他去世,这个愿望也未能实现。他深爱自己的女儿,但从不娇惯她。为了培育孩子独立生活实力,从小学起先,他就让女儿自己上学,但一有时间就远远跟在女儿身后,直到她走进校门才离开。他也深爱着妻子,但因工作太忙,极少有时间陪她。妻子担忧丈夫的身体,加班时就常常到办公室陪他,有时太晚,妻子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同事对他说:“看嫂子都困成啥样了,赶快回家吧, 要不我们先送嫂子回家。”而他每次都不让叫醒妻子,不管多晚, 总是等忙完工作后和爱人一起回家。 *

24、同志见荣誉就让,是一名淡泊名利的干部。今年“五一”,*县委、县政府确定举荐*同志为沈阳市劳动模,他知道后对县领导说,信访接待第一线的同志受的苦挨的累最多,评劳模还是评他们吧。在他的举荐下,局里一名科长被评上了沈阳市劳动模。这些年,他推了多少次功,让了多少次荣誉,人们已记不清了。熟识他的人都说这是“*习惯”。 *同志以自己对同志和群众的这份情这份爱,赢得了同事和上访群众的由衷敬意与深切怀念。*同志去世后,很多群众自发前往吊唁,他的遗体在殡仪馆放了3天,48名老知青为他守灵3天,遗体告辞时,他们跪在灵前久久不愿离去。伤残职工马仁权拄着双拐来到*灵前,深情地献上101朵鲜花。*同志在乡镇工作时的老书

25、记韩士库得知他去世的噩耗非常哀思,最终一次行使老“班长”的权力,把当年的班子成员邀在一起,含着泪为*穿寿衣为他送别。 *同志用自己的生命彰显了广太基层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工作的无比酷爱,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基层干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崇高精神和“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他是新时期信访千部的优秀代表,是基层干部的楷模,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第一,*同志的先进事迹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这一典型的涌现不是偶然的。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心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党中心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广阔基层党员千部奋力拼搏的结果。他们始终坚持

26、以剧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行中心的决策部署,使党的路途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落实;他们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广阔群众紧紧地团结起来,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有力地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他们始终坚持践行为民宗旨,全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杈益,亲密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先进典型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是广阔信访干部的优秀代表,也是千千万万静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阔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各级党组织培育教化出了*同志这样的先进人物,是在实行科学发展观中造就了这样的先进典型。 其次,*同志的先进事迹是珍贵的精神财宝。*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地回答了新时期基层干部应当如何全面实

27、行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模履行职责, 用实际行动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生动地回答了新时期信访干部应当如何带着责任和感情,敢于面对困难问题,勇于攻坚克难,擅长化解冲突,全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生动地回答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当如何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正确对待当干部为什么、身后留什么等一系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大问题。 第三,*同忘的先进辜迹集中体现了新叶期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新状况新问题,广阔基层党员干部和信访干部要以*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始终保持坚决的政治信念,对党无限忠诚、全身心地为党分忧的政治品质;学

28、习他始终对人民群众饱含深情,坚持为民宗旨、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始终对工作高度负责, 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足作为第一标准,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实力素养;学习他始终坚持堂堂正正为人、干干净净做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第四,大力宣扬和深化学习*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行xx的重要批示精神,广泛宣扬和深化学习*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动员广阔党员和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心四周,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亲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

29、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对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都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信访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年诞生,沈阳市*县人,*年参与工作,*年入党,先后毕业于沈阳*农业专科学校、中心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任*县老*乡司法助理、政法股长、党委副书记,养士堡乡乡长,四方台镇镇长、党委书记,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20*年9月任*县信访局局长。20*年5月9日,因带病连续工作,突发大面积脑出血,昏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5月10日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3岁。 *同志在农村基层工作了22年。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不管在

30、乡镇领导岗位,还是担当信访局长,他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始终做到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始终坚持追求工作一流、群众满足。他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广阔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其先进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同志始终保持坚决的政治信念,充分体现了对党无限忠诚、全身心为党分忧的政治品质 *同志有剧烈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视党的事业为自己的生命。他深知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也深知做信访工作有多么难。在党最须要的关键时刻,他迎难而上,毫不推托地担负起信访局长的重任。他把接待上访群众、解决信访问题与践行党的宗旨紧紧连在一起,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忘我工

31、作,直至生命的最终一刻,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基层信访干部的光荣使命。在短短一年零八个月里,他共接待群众来访3848人次,平均每天接待6至7 人次,干脆办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件,息访1*件。很多积压多年的信访难案在他手中得到终结,很多久访不息的冲突在他手中得到化解。*县信访工作快速跃上了新台阶,信访形势出现了新局面。 *同志时刻把为党分忧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他常说:民之难即党之忧,干部做工作不能怕困难、怕冲突。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20*年,*县300多名革期间下放的老知青要求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这类问题缺乏政策依据,有关部门一时没有找到妥当解决的方法。老知青们先后

32、多次赴省进京集体上访,成为影响该县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同志任信访局长后,多次听取老知青们的诉求,到有关县市实地调研借鉴做法,弄清办理知青劳保、医保的每一个环节,多次请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到信访局协商。在探讨期间,老知青又赴省进京上访。为了接回上访老知青,*同志多次来回做工作,有一次他犯了腰病,坚持与老知青们一起坐长途汽车回县。经过*同志的奔跑、协调,20*年1月最终使300多名老知青得到了每月适当的生活补贴。老知青们对此非常满足,从今彻底息访。*同志也与这些老知青建立起深厚感情,被他们称为兄弟局长。刘玉兰说:民心是杆秤。领导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老一百零一娃办事,老一百零一姓就会恒久记住他! 信

33、访工作一头是党的重托,一头是群众的期盼。*同志以剧烈的党性全力履行职责,架起党心民心紧紧相连的桥梁。*县粮食系统有36名因公致残的职工,多年来始终为解决伤残金以剧烈的党性全力履行职而上访。*同志上任后,用一个月时间逐户了解状况,探讨分析政策,提出了依据不怜悯况分别予以肯定经济补偿和困难补助的处理看法,这些伤残职工非常满足,赞扬*是务实爱民的干部。当看到73岁的伤残职工马仁权失去右腿、上肢因拄拐而肿胀,*同志就立即协调县民政局,为马仁权解决了代步车,又联系县残联,为他安装了假肢。马仁权老人逢人就夸:潘局长比我亲兄弟还想得周到,他真是共产党培育的干部! *同志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是他在长期基

34、层工作中形成的坚决政治信念。正是这一信念,支撑着他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支撑着他在任何时候都把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已毕生的追求。他珍贵的政治品质,为广阔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二、*同志始终对人民群众饱含深情,充分体现了坚持为民宗旨、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公仆情怀 *同志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群众就是我们的父母,不把群众的事情办就是不孝之子。上访群众白桂荣的丈夫被人打伤致残,没多久就去世了,后来唯一的儿子又因意外事故被摘了脾脏,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为丈夫为儿子,白桂荣多次上访。*同志了解状况后,一方面主动协调解决问题, 一

35、方面帮她解决生活困难,有空就到白桂荣家里去看看,自己掏钱帮白桂荣种上了地,为她争取救济款、办理低保,还帮助她建起了三间瓦房。从今,白桂荣家有了一个当官的亲戚。得知*去世后,白桂荣失声痛哭。上访群众傅玉兰说:潘局长特殊热忱,有事给他打电话,他随时都会接听,就像亲兄弟一样劝慰我们,帮助我们,从没有不耐烦的时候。对上访群众的热忱、关切和帮助,换来的是群众的信任。有的上访群众讲,只要潘局长知道了我们的状况,我们就放心了,也没必要再去上访了。 *同志时刻把为群众排忧解难放在心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总是记忆犹新。他常说:老一百零一姓是天,老一百零一姓是地,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县满都户镇东刘家村

36、村民齐静的女儿在一家医院做剖腹产手术时被切除了子宫,在这起医疗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因有关单位推诿扯皮而久拖不决,齐静到处上访。*同志接手这起案件后,多次召开协调会,找主管部门探讨,找专家鉴定,即使在他生病或工作最惊慌的时候,也没有遗忘过问解决这一案件的进展状况。经过努力,齐静的女儿最终得到了赔偿款。事后,*还为她的女儿办理了低保。齐静感动地说:就是我的亲人也没有像潘局长这样上心啊。 在*同志的眼里,信访工作不仅是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还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他常说:老一百零一姓过得最不简单,没有事不会找你,来找你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他的手机成了与上访

37、群众沟通的热线,上访群众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给他打电话,他都耐性接听,并耐性地说明。他的办公室就像一个小集市,上访群众都情愿向他反映问题,让他帮助出办法。一次,一位上访人来访后再也没有来找过他,*同志不放心,就主动给他打电话了解状况,进行疏导,使这位原来准备越级上访的群众接受了建议,就地找县有关部门妥当解决了问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很多冲突纠纷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亲密联系中得到化解,很多上访老户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耐性疏导下息诉罢访。 社会的和谐稳定,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维护,来源于社会冲突的不断化解和削减。*同志作为一名基层信访干部,始终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放在心里,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38、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老一百零一姓的笑脸当作最大的奖赏。他用卓有成效的业绩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基层信访干部的良形象。 三、*同志始终对工作高度负责,充分体现了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同志是*县出名的舍命三郎。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落下了一身病,特殊是严峻的腰间盘突出和面部神经痉挛,常常使他难受难忍。但他每天仍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忙。*的同事讲,他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是跑着在工作。有时头痛得像炸开一样,实在挺不住了,就用劲拍拍脑袋, 吃点药,打打吊针。沈阳市从今年4月19日开展信访稳定工作一百零一日会战,连续20多天,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直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在去世前3天晚上

39、10点多,他赶到一位老领导家谈工作, 一进屋就倒在沙发上。这位老领导心疼地对他说:瞅你咋累成这样呢?*同志只说:事情多,太累了!’ 在生命的最终24小时,他因忙于工作休息不到五个小时。*同志逝世后,他的女儿查了他的手机通话记录:3月份为1201条,4月份为1444条, 平均每天40多条,加上座机通话还更多。通话如此密集,可见*同志工作量之大。 *同志抓工作扎实,总有一种较真的劲头。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讲,*同志对老一百零一姓的事最上心,干不成事誓不罢休。一名上访人员因经济纠纷连续5年多次到市、省并进京上访,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效果也不明显,大家都感到这是一个老大难。*同志接手后,

40、查阅档案,走访调查,核准案情,认定所提出的诉求证据不足。但他并没有一推了之,而是想方设法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他办理了农村低保,并把他送进了敬老院。后来这名上访人见到*,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哭着说:潘局长,你是我的大恩人啊,我是因为家里太穷无法生活才上访的,你帮助我解决了困难,我没什么理由再上访了。 *同志有着坚韧不拨的毅力,不管什么状况,从不怕苦叫累。一次,有7位上访群众到县信访局要见*同志。*同志在电话里说:真愧疚,我走不了路,你们把材料送到我办公室来吧。上访群众进了*的办公室,望见他腰脱病犯了,躺在床上非常苦痛,脸上满是汗珠。上访群众见此情景打算离开,*同志说,没事,哪能让你们白跑一趟。他吃力

41、地从床上下地, 弯着腰,渐渐蹭到水壶前给上访群众倒水,并一一送到她们手上。上访群众感动得流着泪说:潘局长,你得休息,不能总这么工作呀!*同志说: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信任我,我怎么能在床上趴着呢?这几名上访群众一谈起当时的情景就掉泪。 有人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做第一难事就必需比常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同志以艰苦的努力,履行了一名基层信访干部的应尽职责。 四、*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足作为第一标准,充分体现了攻坚克难、争创-流的实力和素养 *县的领导和同事们都说,*同志素养高实力强。他在乡镇工作时,同事称他是干一行爱一行、干啥都要样的全能干部。他任养士堡乡党委副书记期间的党委书记

42、韩士库说: 乡里遇到什么难事,我首先就会想到作良,他总有方法,事情交给他就放心! 他在养士堡乡分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曾被评为省级先进,省里特地召开现场会推广阅历。四方台镇上访问题一度特别严峻,县委确定让他到四方台镇担当镇长之后,又任命他为党委书记。他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信访和稳定,快速把一个落后镇变成了全县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社会稳定先进镇。担当县信访局局长后,面对新挑战,*同志一方面发挥自己基层工作阅历丰富的特点,方面努力学习政策法规和各种专业学问,全面质和实力。涉法访一度是困扰*县的老大难问题,作为信访局长,他不是简洁地把案件转交给法院,而是常常捧着信访卷宗仔细探讨, 向法院同志询问有关法律问

43、题,并结合案件探讨法律,对处理涉法信访问题提出建议,政法战线的同志亲切称他为编外法官。一些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和*同志一起探讨处理信访案件后都感叹道:作良驾驭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比我们还清晰,不仅对处理信访问题提出明确要求,还能帮助出办法、想方法,我们服气。 *同志敢于面对困难冲突,勇于化解冲突,擅长处理信访难题。*县的很多同志讲,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事、险事,只要潘局长在场,我们心里就有底。去年冬天,*县刘二堡镇和潘家堡镇的101多名貂貉养殖户,因对养殖小区补助款不满聚集上访,围堵镇政府。一些群众大喊大叫,心情非常激烈。*同志刚好赶到现场,大声对上访群众说:我是信访局长!有什么问题我来和你们谈。大家再

44、有道理,也应当依法有序反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妥当化解了这起集体访。后来有的同志问他:当时那种状况,你就不胆怯吗?*同志坦然地说:信访干部就是解决冲突的,假如胆怯冲突,还怎么做群众的工作。 *同志不管做什么事都追求干就干,干就一流。*县信访局的同志讲,工作马虎不细致、一般化,是糊弄不了潘局长的。为了规信访工作,*同志潜心探究信访工作规律, 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多项制度措施,其中信访案件的档案化管理,被评为全市信访部门的样板。为建信访大厅,他每天在上班前都要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有时来的比工人还早,从一根线缆的走向,到内部装修的每一块磁砖,他都要求尽善尽美。如今,新修建的信访大厅宽敞光明,设施

45、齐全,县直主要部门集中接访,秩序井然。县政府一位分管领导在为*同志送别那天说了两句话:作良啊,您安心地走吧,你始终牵挂的信访大厅已经建成运用了;你昼夜劳碌的信访工作一百零一日会战’,全县的成果在市里名列前茅。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通过信访干部的工作看法、工作质量、工作成效来看领导干部是否真正亲民、为民、爱民。面对当前的新状况新问题,如何面对群众的新期盼, *同志这种不怕困难、追求一流、让群众满足的精神给出了精确答案。 五、*同志始终坚持堂堂正正为人、干千净净做事,充分体现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同志时刻揣着一颗爱民之心。他深化群众,深知群众疾苦,时刻

46、提示自己恒久安于清贫、勤俭节约。*同志常常加班加点,有时来不及吃饭,就冲一碗便利面充饥,被同志们称为便利面局长。因为工作须要,*县信访局的干部每年都要到北京出几次差,在北京住个像样的旅馆,一般每天要花费上一百零一元,加上吃饭等开支,时间稍长一点,一趟下来要数千元,*同志心疼。为节约开支,常常住48元一晚的澡堂子。一日三餐基本以小笼包为主,因为他发觉吃小笼包不仅省钱、实惠,而且节约时间,可以腾出时间做更多的工作。*同志始终堂堂正正为人、干干净净做事。他当了十几年的基层领导干部,从不利用职权为亲属、子女办事,从不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常说的一句话是: 为自家人找工作、办事,我没这实力。他的

47、妻子有技术职称,还在燃气公司做收费员,每天都要上下爬楼梯,进门入户抄表收费,工作特别辛苦,但他从来没想过活动一下,让妻子坐办公室。他全家在一套68平方米的老楼房里一住就是20多年,墙面从来没有粉刷过,女儿小时候在墙上写的字现在还清楚可见,地面的磁砖有的已裂缝破损,家居用品陈旧简陋。女儿在大连上学,他每月只给500元钱,始终没给她买手机。一些上访群众的问题解决后,总想感谢潘局长,有请吃饭的,有送东西的,都被他婉言谢绝。 *同志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同事和困难群众却是有情有义、关切各至。他对下级政治上关切,业务上指导,在他任局长一年多时间里,经他培育举荐,有7名同志提升了职务,人们赞扬他把信访队伍

48、带活了。局里一名老同志退休,他自己掏钱请吃饭,还送上鲜花。同事的父母或爱人过生日,只要他知道,都送上生日蛋糕。对一些生活困难、身体有病的上访群众,*同志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总是热心帮助,常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钱为他们买饭吃、买车票、买生活日用品。*同志更是个孝子,只要有时间就回家与父母唠嗑,他常为自己忙于工作未能尽孝而感到内疚。他曾答应带父母到北京看看,惋惜直到他去世,这个愿望也未能实现。他深爱自己的女儿,但从不娇惯她。为了培育孩子独立生活实力,从小学起先,他就让女儿自己上学,但一有时间就远远跟在女儿身后,直到她走进校门才离开。他也深爱着妻子,但因工作太忙,极少有时间陪她。妻子担忧丈夫的身体,加班时就常常到办公室陪他,有时太晚,妻子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同事对他说:看嫂子都困成啥样了,赶快回家吧, 要不我们先送嫂子回家。而他每次都不让叫醒妻子,不管多晚, 总是等忙完工作后和爱人一起回家。 第四篇:信访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11012年生人,中共党员,满族,现任xx市xx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担当乡长以来,xx非常重视信访工作,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加快发展是政绩,维护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从“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仔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