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215420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形的魅力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1.视察生活中的多种平面形,了解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的造型特点。 2.尝试剪或画出多种几何形与不规则形,组合成视觉效果不同的画面,体会 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成的独特美感。 3.体会生活中形的魅力,乐于用几何形和不规则形进行创意表达。 教学打算: 老师:课件,示范作品,彩纸、剪刀、固体胶等工具。 学生:课前进行点、线、面系统学问和色调学问的复习;彩纸、剪刀、固体胶等 工具。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的造型特点。 难点:运用多种几何形与不规则形,组合成视觉效果不同的画面。 教材分析:

2、这是一堂由“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高校习领域相结合的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绘画或剪贴等表现方法,将各种几何形或不规则形组合出不怜悯感的画面。同时,让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形”在美术作品中的魅力,并理解不同的“形”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赏析和审美实力。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可采纳以下环节:找寻“形”相识“形感受“形”的魅力创作“形”组合“形”老师可通过学习“形”,比较不同形的魅力,培育学生感受“形”的组合产生的魅力。 通过观赏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开拓学生对抽象画的相识,学习大师对“形”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供应借鉴。 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基本的创作基础,但老师

3、最好能在情感方面赐予引导,如环保题材、表现生活等方面图片的观赏,如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教学建议 (-)引导阶段 (1)依据课前预习,你能说说什么是“形”吗? “形”就是平面的形态,如画在纸上、墙上或剪出来的都称为“形”。 (2)生活中的形态丰富多彩,现在请同学们从下列照片中找到你所看到的形。(课件 将形导出) (3)老师把这些形进行了这样的分类,对吗?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形”的分类学问,即平面形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 (二)发展阶段 (1)学习形的特点: 几何直线形安定有秩序; 自由直线形担心定,有动感; 几何曲线形自由,整齐有序; 自由曲线形美丽、

4、自由。 (2)不同形的组合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分析:几何形组成的公鸡、几何形与自由曲线形组合成的公鸡、自由曲线形组成的公鸡,这三种不同的形组合成的公鸡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观赏大师作品,进一步感受形的魅力。 (4)观赏课本上的招贴画作品,感受作者的设计理念。 (5)示范创作 心情酝酿:观赏一组照片,X幅图片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谈感受) 剪:剪出能表达感受的形。(重叠剪) 摆:讲解构图、形的组合,要求前后有遮挡、排列有疏密。 粘贴:粘贴坚固,保持画面整齐。 最终为作品取个合适的名字。 (三)本课练习 观赏一组照片,把照片给你的感受用形表现出来,并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四)学生完成作业

5、任务,老师进行辅导。 (五)作业展示 (1)主要运用了什么形,表达了怎样的感受? (2)为作品取个名字。 (六)小结 第2课 形体的组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通过形体的组合初步体验立体构成。 2.观赏用形体组合的物品,感受其形态之美;通过设计,用重复、并列、叠加、相交切割、贯串等方法,将多种形体组合成一件和谐而有创意的作品。 3.引导学生乐于视察、敏于发觉生活中形体组合的美感。 教学打算: 老师:几何形体组成的实物(建筑、车辆、生活用品等)的图片,课件。 |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形态(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的废旧物品、

6、双面胶。 重点难点: 重点:用重复、并列、叠加、相交、切割、贯串等方法,用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组合成一件小雕塑作品。 难点:有创意地设计,将多种形体组合成和谐美观的造型。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课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大千世界虽然物象丰富,但都能用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形体来概括,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几何形体,什么是自然形体。观赏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形体的组合之美。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思索怎样才能把收集的各种形体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以此培育学生的创建力。 教学思路: 老师可先采纳形与形体的比较,让学生对“形体”的概念有明确的相识,并对生活中的物

7、象,如植物、动物、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能用形体来进行概括,从而使学生巩固对形体的相识,并能相识更多的形体在学生创作阶段,可采纳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进行。创意、做工、小组合作、美术学习习惯等都是竞赛的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创作,还能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一)引导阶段 (1)将长方形与长方体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形体”。 形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不同空间构成的立体实物。 (2)图片分类,了解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 几何形体:指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如石膏几何体、建筑形体等。 自然形体:指在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如树木等。 (3)分析生活中的形体组合。 这些建筑

8、、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物是由哪些几何形体组成的? 小结:在我们身边,许很多多的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立方体、球体、圆柱体、锥体等形体。 (4)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赏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故宫角楼等,以拓宽学生视野。 (二)发展阶段 (1)分组探讨:你们带来了哪些不同形体的废旧物品?怎样使各种形体和谐地组合 在一起? (2)观赏用废物品组合起来的造型。 (3)老师示范: 先组合:对形体进行搭搭摆摆,确定主题。 再固定:黏合法(胶不外露)或插接法。 提示:各种形体在组合时留意上下左右的平衡 (三)作业要求 将各种几何形体进行组合,创作出新的造型 (四)实践阶段 学生完成作业任务,老师进行辅导 (五)展

9、评阶段 作品展示,评价: 创意方面:构思奇妙新奇,造型独特美观。 制作方面:做工细致坚固,外观整齐精致。 (六)整理与整理阶段 整理、整理桌面,保持环境卫生 评价建议: 1.能否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形体的组合之美 2.能否将收集的各种形体组合成稳定而又构思新奇、美观的物体。长的 3.学生是否主动地参加到美术活动中。 第3课 抽象的雕塑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1.观赏雕塑作品,了解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的不同之处,感受抽象雕塑的简 约之美并且探究其内涵。 2.了解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利用各种线、板、块状材料, 构思制作一个抽象雕塑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雕塑、建

10、筑,形成先安排再制作的设计理念和以设计 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教学打算: 老师:课件、各种抽象雕塑的图片资料、示范工具以及各种线材、板材、块材。 学生:各种线材、板材、块材、剪刀、双面胶等美术工具。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的不同之处。 难点:如何把具線的形象提炼成抽象的雕塑造型。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通过本课的教学,应让学生了解各种线 材、板材、块材,经过奇妙的构思,能创建出抽象的雕塑。通过观赏和探讨,理解艺术家创作抽象雕塑的设计理念与构思,了解不同雕塑赐予我们的不同感受,体验现代城市雕塑之美,了解雕塑的基本结构和用途,提高学生对雕塑的赏析与审美

11、实力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应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抽象雕塑及抽象雕塑所表现出来的剧烈的形式美感。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观赏相同主题、不同表现方式的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家创作抽象雕塑的设计理念及构思,同时感受不同媒材在抽象雕塑中所体现岀来的魅力 教学建议: 1.对比观赏:秦始皇陵兵马俑跪射俑与阿尔普雕塑作品向后看的人对比, 请学生尝试着说一说什么是抽象雕塑。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板书课题“抽象的雕塑9” 2.发展阶段 (1)观赏教材范图凤凌霄汉 比较凤凌霄汉与飞鸟,雕塑的造型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答:特别的概括、简洁 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抽象雕塑的内涵的? 学生回答:有如凤鸟高飞、有如扬帆起航。 老师小结,并简

12、要介绍作者生平。 (2)观赏教材范图牧云 先简要介绍作者。问: 这个抽象雕塑表现了什么?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作品观赏,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抽象雕塑具有很强的形式 美感,体现了艺术家敏锐的视察力和概括实力。 (3)观赏、分析抽象作品凤凌霄汉 告知学生这个抽象雕塑的作品名称为凤凌霄汉,提问:这个作品是如何表现主 题的?作者运用了哪些造型要素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作者能奇妙地运用点、线、面、色调等造型元素表达这一主题。 观赏与凤凌霄汉同主题的不同抽象雕塑 从点、线、面、色调等引导学生分析作品 小结:相同的主题,不同的作者可以通过不同的美术元素的运用,创作出不同的作 品。

13、也就是说我们可利用各种线材、板材、块材等,经过奇妙的构思,创作出一件件不同 的抽象雕塑 (4)分类观赏 分组观赏线材、板材、块材的雕塑作品,使学生们对各种材料在雕塑中的运用有更深 刻的认知 小组探讨这些作品利用了哪些材料、哪些方法 3.本课作业 利用收集的各种线材、板材或块材等,构思创作一件抽象雕塑。 作业要求: 造型简洁、富于改变; 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为作品取一个合适的名称。 4.学生创作,老师进行辅导 强调用刀要留意平安,材料要合理利用 5.作品展示评价 (1)学生说出自己作品的名称,其他同学找出该作品,并谈谈感受。 (2)老师点评(从材料的运用、色调的搭配、主题的表现等方面)。

14、 6.教学延长与拓展 闻名城市雕塑观赏。 第4课 学构图 教学目标: 1.感受绘画构图之美,懂得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和学习绘画构图学问。 3.发展探究美术学问、进行美术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学习绘画的构图学问,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绘画的构图学问,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打算状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指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一般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同时也包括线条、明暗,色调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织形式。 一幅画如何支配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日要

15、解决的问题。 2.老师演示说明 中间太小 中间太大 偏上 偏下 偏左 偏右 适中 偏左上角 偏右上角 偏左下角 偏右下角 太分散 太紧凑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改变,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备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支配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肯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支配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

16、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简单推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起伏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改变万千,层层叠叠,透视改变也比较大。 小结:不同的构图形式,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1)三角形:稳定感 (2)井字形:改变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 (3)圆形:饱满有张力。 (4)十字形:平安、和平、庄重。 (5)S形:优雅又动感。 三、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选择合适的构图形式,为一组静物组织画面。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5课 静物写生 学问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育学生仔细视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实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驾驭写生的方

17、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视察事物的实力。 情感目标:体会写生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 教学难点:学习写生的构图学问,学会用线描的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 课 型 造型 表现 教 时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各种静物、写生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观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 师问: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 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微小的范围内有肯定的重合现象。 2、观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

18、问:哪一幅好看,为什么? 3、视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 三、拓展阶段: 1、写生要留意什么?(学生探讨) 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探讨) 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3、写生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依次描绘 (4)细致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学生作业: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老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整理和整理:整理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长与拓展: 1、多练习线描,在静

19、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熬炼自己细致视察生活的实力。 2、讲一个科学家仔细视察生活的故事。 第6课 喜怒哀乐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实力目标:驾驭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建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建力 教学难点:驾驭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教学方法 课 型 教 时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激情导入,体验色调 1、创设情景。(老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沟通上

20、课时的心情感受。) 2、体验色调情感性。 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生气、哀痛、快乐心情的色调。 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许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二)视察表情,感受特征 1、做嬉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2、请学生依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沟通。 (三)引导延长,丰富内涵 1、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 2、探讨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 三、学生操作,老师辅导 作业要求: 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 绽开丰富想象,依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

21、以相应的色调。 题目自拟。 四、作业展评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拓展: 1、回家后可以对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等进行人物头像写生,写生时注意分析不同年龄层以及男女性别差异之间的表情差异。 2、可以适当进行速写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好人物的脸部表情。 第7课 夸张的脸 学问目标:引导学生观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视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脸谱的改变特点。 实力目标:指导学生仿照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 情感目标:指导依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仿照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仿照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

22、品 教学难点: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形象。 教学方法 课 型 教 时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二)新授 揭题:夸张的脸 1、观赏课本中的范例: (1)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脸鼓的异样饱满,颈项上挂的圈圈沉没了下颚,很好的体现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态。 (2)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嘴巴扁平且特别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现代人常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的形态,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这件文物为揭开四川三星堆文化供应了历史证据。 (3)北方多闻天王:中国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异样厚

23、实,额头处可见到常人没有的圆形突出,这些特征都为了显示天王的尊严与不行侵扰。 2、观赏一些漫画人物头像作品,让学生深化了解夸张。 3、请几位同学做模特,对他们的某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练习。 嬉戏:做微笑、生气、哭泣等各种表情。 视察五官特征。 方法:视察-分小组探讨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沟通评价-观赏图片 4、提出作业要求:要求创作,画面构图支配得当;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 三、作业:表现一幅奇妙的形象。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 四、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六、课后拓展: 1、用铅笔或钢笔临摹一幅自己满足的漫画作品。 2、对着镜子画画自己带有夸张性的表情。 第8课

24、 奇妙的肥皂粉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奇妙的肥皂粉这一课,是让学生在爱好的带领下主动主动参加教学,并通过操作练习,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从而驾驭特别的色调技法,体会不同色调技法能产生的不同的色调感觉,感受独特的画面效果。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审美实力,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育学生发觉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实力。这样,不仅能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小技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独特画面效果,也能拓宽学生的对于绘画领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学生状况分析 奇妙的肥皂粉这一课,制作难度较低,有肯定的趣味性,符合五年级学生爱自主探究,爱动手操作的心理特点。小技法的探究,开阔了七年级学

25、生的绘画领域的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运用特别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可以造成特别的画面效果。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特别画面效果。 2、能依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奇妙的画面给学生以神奇和簇新感,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建力,并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别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 能依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别效果进

26、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特性的装饰画。 教学资源 学生打算:学生打算颜料、调色盘等涂色工具。 老师打算:老师用演示软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 说明:悬念,是触发学生激情与热忱的情境之一。悬念设置在课头,目的在于快速集中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行的感觉。在老师故弄玄虚的表演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成了主动的探究者。 1、老师快速用水彩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奇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别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 3、学生兴奋揣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

27、洗衣粉 4、出示课题小技法奇妙的肥皂粉。 二、观赏启思 说明:通过观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技法在画面中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改变万千,层次丰富。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别效果的水彩画作品。 2、请同学们细致视察:画面所产生的特别效果。 三、制作底版 说明:老师展示美丽的彩色底版,可以先复习一些配色学问,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画面的色调效果。老师还可组织学生谈谈制作彩色底版的留意点,让学生自主提出运用肥皂粉制作特别效果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老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复习一些配色学问

28、。 复习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和色等配色方法。l 2、回忆老师之前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版的步骤 选择你喜爱的色调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l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l 3、老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留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水分限制l 色调浓度的把握l 肥皂粉的撒法l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版 四、创意制作 说明:可以运用裁剪和添加的方法,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上发挥想象,可以依据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出各种想象的形态。或添加亭子、房屋、车辆、人物等,增加画面意境和透视空间,制作成一幅装饰画。并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题目。在创作沟通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建力及享受创建

29、的乐趣,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老师展示两幅用彩色底版制作的图案和装饰画。 2、学生依据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 五、沟通评价 说明: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老师适当总评。展示评价,在评价中要擅长挖掘每幅作品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念。评价作品时,可以从创意设计、肥皂粉的运用、色调搭配,画面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讲解并描述创意。 2、沟通互评、自评 3、老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请学生课后了解一下,小技法的运用,除了肥皂粉外还有那些材料和方法? 蜡笔法l 撒盐法l 喷水法l 刀刮法l 对印法l 油渍法l 吸洗法l 七、老师小结 第9课 写意蔬果 教材分析:

30、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写意蔬果国画作品观赏和写意蔬果国画技法与练习两大部分。 教学目标: 驾驭蔬菜题材的花鸟画在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初步学问与技能。 教学重点: 用写意技法表现蔬菜瓜果的练习。 教学难点: 造型的精确、下笔的确定。 教学过程: 1、活动一:观赏齐白石的荔枝、白菜蜻蜓和徐家昌的葫芦,感受作品在选材、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的特点,体会画家崇尚自然、酷爱生活和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老师可以补充其他观赏作品。 2、活动二:演示和体验毛笔的用笔方法,包括中锋、侧锋、逆锋等的详细运用:“墨分五色”的方法与效果。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学生作相应练习。 3、活动三:分析详细作品的作画步

31、骤,指导学生进行临摹练习。教材中是以葫芦的画法为例,分三个步骤进行,老师应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当然,老师也可以选用其他蔬果画法作例子。 4、活动四: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摹练习。 5、活动五: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并加以点评。 6、活动六: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 课后反思: 第10课 写意动物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探讨奇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技能目标: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宠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改变,提高视察、表现实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赏、表现水墨画动物,,通

32、过探究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育学生的综合学习实力和创建精神.激发学生酷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学习水墨画动物的技法。 难点:奇妙运用各种水墨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画出有肯定意境。 教学打算 (学生)收集有关水墨画技法的资料,毛笔、墨汁、笔洗、调色盘、画毡等工具材料。 (老师)课件,常规的国画示范工具等。 三,教学过程 1观赏感受导入新课。 (1)老师课件展示水墨画动画片,(设计意图:学生观赏,激发情趣) (2)学生谈谈观赏体会,与平常所看的动画片有什么区分?设计意图:体会国画的特点。作为新课的课前预习工作) (3) 导入新课水墨画动物 2

33、.学习探究。 (1) 小组探讨,复习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法:结合原来学过的国画技法,进行练习(用笔的基本方式:侧锋,中锋;墨的干。湿。浓。淡及染色的基本方法) (2) 课件展示各种绘画技法的作品请学生观赏比较并分析。体会水墨画和其他画法有什么不同?这种差别表现在哪些地方?(水墨写意为主,体现中国画特色,形神兼备,惟妙惟肖,韵味十足,) (3) 课件展示各种水墨画与彩墨画混杂的动物作品,学生视察,自学书本后回答问题:以上画作能否分类,分别是哪两类,水墨画是否等同于彩墨画?两者有何区分? (4) 课件展示水墨画和彩墨画之间的异同,学生体会其不同的特色和技法。 (5) 学生练习彩墨画的两种画法 3.演

34、示启发。 (1)思索:怎样利用水墨来表现动物呢? (2)老师进行简洁的演示,学生视察学习。 画螃蟹。(老师示范) a.用大羊毫笔调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三笔画出螃蟹的身子。 b.用淡墨中锋,画出螃蟹身体左右的各四条腿。 c.接着用浓墨两笔画出螃蟹大螯。 d.用小狼毫蘸浓墨画出螃蟹的爪子和眼睛。 (3)小组探讨:你能分析教科书中的其他水墨动物是怎样用笔用墨的吗?(如熊猫,虾的画法等) 4.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宠爱的小动物。 (2)学生练习,老师巡察辅导。辅导重点是笔墨的运用方法。 5.展示沟通。 (1)学生沟通自己的创作体会。 (2)老师点评并进行小结。 6课外延长 课后

35、请学生搜集国画大师的相关资料及各种水墨画作品,体会技法要点。 第11课 学画松树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象征,结合墨色改变、用笔方法学画松树。 2.通过观赏名家作品,了解如何用笔墨表现松树的枝干、松针等特点,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3.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用水墨表现出的松树的美。 老师:搜集赞美松树的诗词、名家松树作品图片、松树的摄影图片,打算国画所 教学打算 工具材料 学生:带齐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等工具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墨色改变、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皴法、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难点:奇

36、妙地运用墨色改变和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五年级下册“中国画写意画法”小单元中的第三课。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水墨画的工具、材料的特性有了比较直观的体验与感受,尤其是对用笔,用墨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具备了进一步表现中国水墨画的实力 教学思路: 本课以古代赞松诗词导人,让学生了解松树因具有高尚的品行而成为历代诗人和画家最喜爱的表现题材之一。教学中主要运用感知理解、观赏上比较,直观示范、分步实践等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松树摄影图片是感知松树枝干特征及松针组织形式的主要资源,通过不同种类松树的松针图开与教材中松针组织方式的对应比较,加深学生对表现松针的方法的理解。在枝干形态特征

37、的学习中,利用教材中的摄影作品迎客松与胡也佛的国画作品迎客松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相识理解松树的枝干形态及“树分四歧“的特征。 老师的直观示范在本课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用干笔勾线,表现树干的苍劲,如何表现松枝中具有透视的鳞片即树皮的皴法,如何表现松针的空间、前后等都要老师做明确引导与示范。学生实践采纳两段安排,前段主要是枝干形态与松针组合的练习。后段为临或创作的练习。后段练习还要强调两而的完整性,如可以加入画题、添加背景等以丰富画面效果。 三、教学建议 引导阶段: 1出示并请学生诵读南朝范云的咏寒松诗:“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草,负雪见贞心。” 2.沟通诗意并点题,引导学生围绕

38、松树的寓意绽开议题:松树是我们民族的祥瑞树 是常青不老的象征,因此成为我国古今文人与画家喜爱的创作题材之一。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水墨的表现方法画松树。 发展阶段: 1.观赏一组松树摄影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松树的形态特征:挺立型与虬曲型,并从 图片中探究“树分四歧”的特点。 2.观赏松针摄影图片,了解松针的基本组成:圆形、扇形、马尾形等。 3.对比观赏:出示摄影作品迎客松的图片,与胡也佛的国画作品迎客松进 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画家是如何描绘松树枝干形态及体现“树分四歧”特征的。 4.观赏金农的百木之长,视察画家表现松树的用笔、用墨方法。 5.示范与实践一:临摹教材中关于松树枝干及松针的画法,提

39、示学生用中锋干笔表 现枝干,松针的运笔方向有向心和离心两种,组织松针的方法为“品”字形结构。 6示范与实践二:老师示范整棵松树的表现方法(含画题与落款),学生进行其次次 练习。 展评阶段: 组织学生展示沟通自已的作品,老师进行总结评价。 四:拓展延长 观赏儿幅古今画松名家的作品,渗透有关松树品行的德育内容。 评价建议: 1.学生能否表现松树的枝干形态特征及松针的组合方法 2学生能否结合练习表达与松树相关的主题 第12课 十二生肖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教学,驾驭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学问,激发对传统文化的酷爱,培育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建美的实力。 实力目标:培育

40、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情感目标: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宠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教学难点:驾驭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坚固,图形不变。 教学方法 课 型 教 时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彩纸、彩泥、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精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二)新授 1、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沟通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

41、你更喜爱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探讨) 2、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相识,各抒己见。 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活灵活现威严的虎,勤勉的牛,温柔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别出心裁吗?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可用彩泥或彩纸制作你喜爱的生肖 四、展示学生作品。 五、拓展延长 1、观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

42、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一下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肖和诞生年头,用拼贴彩纸的方法制作一件生肖作品赠给他们,以示对长辈的关切。 第13课 风筝的魅力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引导学生相识风能。 实力目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和动手实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风能,制作风能玩具。 教学难点:如何将风能的运用和纸玩具完备结合。 教学方法 课 型 教 时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具学具:竹条,薄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用品的打算状况,稳定学生的心情。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风?什么是风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