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与评价》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与评价》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设计与评价单选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 1下列哪一时期,多数学科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逻辑体系(B)A.古代B.近代C.现代 2下列哪位教化家所提倡的阅历课程被称为活动课程?(C)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 1以下哪个选项属于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A)。A课程的根本目的B教科书的编制C详细学科的课程标准D详细学科的教学安排的制定 2影响中观设计的因素主要有(D)A学生的已有基础及学习状态B老师的自身条件C可运用的课程资源D传统习俗和价值观 3关注对学问的纵向与横向组织,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逻辑序列,强调课程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敬重学生的认知结构规律,符合以上特征的是(
2、B)A结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设计B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设计C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设计D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设计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人们在理论上将课程设计取向做了五种清楚的划分,在实际中也是根据其中某一种课程设计取向设计或实施课程B不同课程设计取向之间并非截然对立,不同取向之间的协调有助于设计出平衡的课程C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相识,是人们对课程在哲学层面上的相识,当把某种课程取向应用于详细的课程设计,即为课程设计取向D小学老师可能发觉其课程取向趋向于人本主义和学术理性主义两者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综合的取向 5下列对目标模式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强调通过事实描述、资料量化
3、处理的方式来构建课程体系,把课程看成实现教化目标的手段B强调老师可以依据预先设定好的蓝图将学生的心灵塑造成任何形式,因此隐含在这种假设中的人性观是消极的、被动的C强调学问的工具性价值,认为学问的选择不是依据学问自身的价值,而是看这些学问能否帮助达到某些外在的教化目的D鉴于目标模式的着眼点在于效率和精确,故而它能够精确无误地描述困难的教学过程 6下列对过程模式描述不精确的一项是(B)A进步主义教化思想和发展心理学理论,是过程模式的重要思想基础B儿童在学习中的爱好不会随时发生变更,故而目标和内容也不必预先制定C强调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注意自己发觉,自行探究D教化不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更应突出儿童
4、的发展 7“课程审议”是以下哪种设计模式常用的方法(A)A实践与折中模式B过程模式C目标模式D批判模式 1.把课程目标分成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或称绽开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的学者是(B)A艾斯纳B舒伯特C泰勒D.麦克唐纳 2.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驾驭的内容,以及对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应选择哪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D)A.纵向组织B横向组织C螺旋式D直线式 3.以发展心理学从人的成长过程的角度提出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A)A横向组织B纵向组织C逻辑依次D心理依次 4.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施者的角色须要依据实际状况对方案进行调适,这种课程实施的取向称为(D)A.忠
5、实观取向B.生成观取向C.价值观取向D.互动调适观取向 5.对课程目标、课程材料、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方面的评价属于课程评价的哪个层面(A)A.微观层面B.宏观层面C.中观层面D.总体层面 6.为改进现行课程安排或为正在进行的课程活动供应反馈信息而从事的评价是C)A.总结性评价B.过程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结果评价 7.在课程设计中,某些学校对国外引进的课程进行翻译和本土化改造,这运用了课程设计的哪种策略(B)A.课程选择B.课程改编C.课程新编D.课程拓展 8近年来,在高校和中学阶段起先时兴的“区域探讨”,就是运用包括历史、文学、地理和方言等不同学科的综合理解来论述文化上不同地理区域的问题。
6、这种课程设计的策略属于(D)A.课程改编B.课程补充C.课程拓展D.课程整合 9.针对课堂上或书本上有限的学问,老师通过不同的载体,如:声像材料、教学片和电影短剧、图画、模型、图表、嬉戏等,为学生供应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种课程设计的策略是(A)A.课程补充B.课程改编C.课程拓展D.课程新编 10.在有些状况下,例如:最新事务或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可能变更某一科目和关注焦点而学校课程又必需对此予以重视,此时须要运用(C)A.课程新编的材料B.课程选择的材料C.课程补充的材料D.课程拓展的材料 1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阅历组成的课程是(C)A.综合课程B.核
7、心课程C.分科课程D.国家课程 2一般来说,宏观和中观的课程设计主体是A)A.国家B.地方政府C.学校D.老师 3下列属于课程设计的人本主义取向的代表是(B)A.布鲁纳B.马斯洛C.哈里森D.布拉梅尔德 420世纪70年头,美国课程理论家C)在对目标模式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模式。A.拉尔夫泰勒B.施瓦布C.斯腾豪斯D.保罗弗莱雷 5“课程实施过程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教化实践结果”。这是课程实施的(B)的观点A.忠实取向B.创生取向C.互动调适取向D.以上都不对 6某些学校对国外引进的课程进行了翻译和本土化改造,这属于(A)A.课程改编B.课程补充C.课程拓展D.课
8、程新编 7依据课程评价的作用性质,可以把课程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C)A.量化评价B.目标本位评价C.总结性评价D.效果评价 8主体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A)所支配的A.解放理性 B.实践理性C.科技理性D.工具理性 9下列不属于视察法的一项是(D)A.实况详录法B.日记描述法C.事务取样法D.纸笔测试法 10B)是通过细心设计的书面调查或问题来搜集信息的方法。A.测量法B.问卷法C.文献法D.访谈法 11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线索的是(C)A.人与自然B.人与社会C.人与文化D.人与自我 12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A)A.小组活动B.班团队活动C.个人活动D.全班活动
9、 13学生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问题属于探讨性学习中的(C)。A.人与自然关系领域B.人与社会关系领域C.人与自我关系领域D.人与文化关系领域 14下列不属于劳动与技术教化课程的考核方式的是(C)。A.平常考核 B.学期考核C.期中考核 D.学年考核 15在老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发展”阶段所出现的取向不包括(B)A.理智取向B.工会主义取向C.实践反思发展取向D.生态取向 16一般来说,老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首先应具有(C)A.规划与设计实力B.收集与处理信息的实力C.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D.探究与解决问题的实力 一、单项选择题1新一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提出小学阶段
10、课程设置应是A)。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并行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2新一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提出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应是(C)。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与分科并行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3新一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提出中学阶段课程设置应是(B)。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并行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阅历性课程。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长的综合性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二级管理的课程。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以(B)为内容呈现形式
11、。A.活动B.主题 C.实践D.单元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特点的是(B)。A.综合性B.学问性C.开放性D.生成性 7下列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特性充分发展创建空间。B.让学生获得学问的储备,推动学生学问结构发生改变;促进学生多元实力获得显著提高。C.推动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相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面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认知性的课程,而是实践性的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老师指导
12、下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亲身体验,主动实践。C.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利用已有学问和实力解决生活情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各方面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的发展。D.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阅历性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来源于书本,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觉的感爱好的问题。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主题”既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以由老师确定。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D.综合实践活
13、动课程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能够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特性化的创建性表现。 10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D)。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的步骤:制定活动方案确立活动主题组织开展活动活动总结沟通评价和反思活动拓展延长。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化探讨性学习劳动技术教化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A.能担当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老师的是“圣人”,而不是“剩人”。B.学科课程中形成的阅历、感悟、学习方法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获得
14、的学问是学科课程的理论基础。C.学校全部老师和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D.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化力气, 聘请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等担当学生活动的校外辅导员和指导老师。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和本质特征是(A)。A.实践性B.综合性C.探究性D.开放性 13下列不属于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详细目标的是(C)。A.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相识。B.观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酷爱情怀。C.参加环境爱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爱护实力。D.知道如何爱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14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留意的几点是(A)。A.注意过程、突
15、出重点、关注发展、形式多样B.注意结果、突出学问、强调选拔C.注意技能、突出学问、形式多样D.注意方法、突动身展、强调选拔 1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学习方法是(B)。A.信息技术B.劳动与技术C.探讨性学习 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包括三个维度,下列不属于这三个维度的是(B)。A.学生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评价B.老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老师专业提高的评价)C.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支持D.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改进的评价 17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的是(A) A.作品的质量B.学问与技能 C.过程与方
16、法D.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8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老师的专业成长起到重要作用的评价是(A)。A.老师的自我反思评价B.学校对老师教学的评价C.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反馈D.教化管理机构对老师的指导 19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对象的是(A)。A.对学校的评价B.对学生的评价C.对老师的评价D.对课程的评价 2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D)A.重发展B.重改善C.重过程 D.以上都是 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评价的内容有(D)。A.参与活动的看法 B.方法技能C.任务的完成及创新精神与实践实力D.以上都是 2探讨性学习的评价主要有三个环节,下列不属于这三个环节的是(B)。 A
17、.开题评价B.作品评价C.结题评价D.中期评价 3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评价中,对信息情感评价的最相宜方式是(B)。A.试卷评价法 B.典型作品评价法与实践活动评价法C.信息情感视察评价法与信息情感的量表评价法 D.以上都是4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方法应充分体现的理念是(D)。A.重过程B.评价主体多元化C.淡化量化评定 D.以上都是 5校本课程始于(C)。A.20世纪50年头B.20世纪60年头 C.20世纪70年头 D.20世纪80年头 6探讨性学习的分层模式不包括(D)。A.目标分层B.主题分层C.内容分层D.评价分层 7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基本特征是(A)。A.实践性B.社会性C
18、.服务性 D.体验性 8关于探讨性学习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探讨性学习的内容可以由老师供应选题建议。B.探讨性学习的内容不行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C.探讨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来源于课本学问和课堂教学,也可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D.探讨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探讨,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9下列不属于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化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是(D)。A.技术初步B.家政C.职业了解 D.职业引导10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A)。A.学校老师B.课程专家C.学生家长D.社会人士 11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老师情愿组织和领导不同形式的活动,并成为活动中的主要参加者,这是
19、老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C)阶段。A.沟通观点B.个人试验C.主动参加D.寻求信息 12.79年级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目标不包括(A)。A.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阅历与实力。B.扩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和习惯。C.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增加民主法治观念与互助合作品质。D.乐于服务社会,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13.(B)是激励和支持校本课程的关键。A.学校老师B.学校领导C.课程专家 D.学生14.下列不属于劳动与技术教化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是(D)。A.劳动实践B.技术实践C.信息实践 D.社会实践15.劳动与技术教化课程的考核不包括(B)。A.平常考核B.年终考核C.学期考核D.学
20、年考核16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的理论主要是针对(C)的。A.社会教化B.家庭教化C.学校教化D.信息技术教化17校本课程是与(B)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式。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 18(A) 是一个国家基础教化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化质量的重要标记。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 19校本课程通常采纳的是(C)的课程开发模式A.研制开发推广B.开发研制推广C.实践评估开发D.评估实践开发 20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这对概念是根据(D)来划分的。A.学生可否选择B.课程内容C.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 D.课程开发主体 1.老师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
21、以修改,以适应他们详细的课程情境,其中包括对引入的校外课程的重新改组,对学校自身开发的课程的进一步改进等行为属于(A)A课程改编B.课程扩充C.课程整合D课程选择 2.依靠搜集和分析记载课程各方面状况的现场资料而获得所需信息的方法是(D)A.视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 D.文献法 3.外观性课程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B)A.斯塔弗比姆B.斯太克C.斯克里文D.塔巴 4.课程评价可分为内在评价和效果评价,其划分依据是(A)A.评价关注的焦点 B.评价的实施阶段C.评价的对象D.评价所发挥的作用 5.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化阶段的课程安排内,由省一级的教化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化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
22、文化、民族等发展须要而开发的课程是(A)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校本课程D.选修课程 6.依据肯定的理论探讨和阅历总结,提出一种假设,设计出肯定的课程和教材,拿到肯定的学校、班级去试行,并有比较比照的学校、班级。经过一段时间后,到各试点学校或班级取得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相应的结论,确定或否定或修改已有的课程和教材。这种课程设计的方式叫做D)A阅历法B客观法C主观法D.试验法 7.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干脆、最明显的要素是(A )A.教材的变更B.组织方式的变更C.角色或行为的变更D.价值的内化 8.劳动与技术教化的内容是以什么方式来组织的(A)A.项目活动B.主题活动C.探讨性
23、学习D.综合活动 1.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化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行探讨的方法是(A )A纸笔测试法 B 访谈法C 问卷法 D.试验法 2.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老师、部分老师或全体老师依据国家制定的教化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C)A地方课程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C校本课程D.班级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都为(D)A记录B描述C汇报 D.视察4.同一学年的全部学生必需修习的公共课程,为保证全部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是(C)A.选修课程B
24、.国家课程C 必修课程D.校本课程5.美国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L.Stenhouse)在对目标模式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B)A.批判模式B.过程模式C 外观模式D实践与折中模式6.以特定的行为或事务的发生为取样标准,留意记录某些预先确定的行为表现或者事务完整过程的视察方法是(A)A.事务取样法B.时间取样法C.实况记录法D.日记描述法7.以拓宽课程的范围、开拓课程的深度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是(C)A.课程补充B.课程新编C.课程拓展D.课程整合 8.在课程安排或教学活动起先之前,对须要或打算状态的评价是(D)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效果评价D.诊断性评价 1.课程设计的思路包括目标
25、中心思路、过程中心思路和整体设计思路,其中最早论述目标模式的是美国学者(B)A.泰勒B.博比特C.查特斯D.塔巴2.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为适应学生的特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是(B )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活动课程D.校本课程3.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的课程评价方法属于(B)A.量化评价B.质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形成性评价 4.自上而下由中心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C)A.地方课程B.学科课程C.国家课程D.综合课程5.课程实施取得实质性效果的重要标记是(D)A.教材的变更B.组织方式的变更C.学问与理解的
26、变更D.角色或行为的变更 6.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教化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A.社区服务B.劳动实践C.技术实践D.信息实践 7.依据社会调查和统计,确定生活的须要,从而编制教化目标的课程设计法是(B)A.活动分析法B.社会调查法C.阅历法D.客观法8.A 推断题 1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是相互孤立的。()2老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无权参加课程设计。()3古典人文主义是古代课程设置的主要标准()4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1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能将二者肯定地区分开来。)2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化课程标准是宏观课程设计的结果。)(将“中观”
27、改为“”宏观)3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主体主要是课程专家和老师。)4中观和宏观的设计充其量是关于课程的某些条件的打算,只有经过老师进行合适的微观课程设计后才成为真正的课程()(将“老师和学生”改为“老师”)5好用主义课程设计的相识路途在课程设计的基本途径上主见“真理即效用”,否认肯定真理的存在。()(将“老师和课程专家” 改为“由校长、社区代表、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专家和社会专家组成的课程集体”)6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基本等同于一般意义上所谈及的“备课”()7所谓课程设计最优化,就是指课程设计的最大合理化。)(将“肯定地”改为“相当的”1.学校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而开发新兴的
28、专题或学科领域,属于课程新编活动2.课程内容就是学习阅历)3.老师对引入的校外课程的重新改组,对学校自身开发的课程的进一步改进,是课程改编的内容之一()4.美国学校的社会学科把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有时还有历史等串联在一起,这就是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5.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课外练习是课程选择的一种类型()6.在中小学阶段,经常会有一些超常学生或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爱好的学生,针对这种“吃不饱饭”的学生,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课程拓展()7.要实现教化目的,并不须要先将其转化为详细的培育目标()8.课程实施的创生性取向,其课程方案是不确定的 9.只有评价者是课程开发、设计的单位或个人才
29、有资格参加课程评价()10.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首先要收集资料,然后就可以进入价值推断阶段了。1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2课程设计的主体是国家,由于老师的设计在范围和作用上特别有限,因此不能被视为课程设计的主体。3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内容。4组织方式的变更是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干脆、最明显的要素。5对校外课程的重新改组是课程改编的一种类型。6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施行的。7视察法是探讨者干脆对所探讨对象进行实地视察,调查法则是由探讨者通过开调查会、问卷、访谈等方式,间接地搜集反映探讨对象的材料,两者可以截然分开。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
30、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种特别发展形态。9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老师不仅是课程安排的执行者,教科书学问的传授者,而且应当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主题活动的设计者。10课程资源非常广泛,老师可随意地确定主题和课题。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干脆阅历,亲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门实践性课程。()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应以综合主题的方式,将探讨性学习渗透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化、信息技术教化之中,或由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统摄探讨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化、信息技术教化的内容。()3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验。()4综合实践活
31、动课程就是一个大拼盘,是其他课程的附庸。()5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不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6任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学问体系的学科来“教”的做法,都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7综合实践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版本比较多。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候,要尽量做到符合学校所处的社区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9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10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注意探讨结果的评价()11在设计与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必需考虑地方差异、社区课程资源和学校传统等基本因素。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活
32、动项目和活动领域的过程中,必需探讨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12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支配只能集中运用13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变更课程学问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主动主动的学习看法,使获得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阅历,亲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学问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15学科领域的学问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延长、综合、重组与提升()16老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化课程安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18综合
33、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不以认知目标为主,而是以各种行为目标和情感目标为主。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以系统学问的获得为目的()19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以及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等都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2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学校自主开发的、供学生选修的一门校本课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来设计实施()2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大致过程是:发觉问题归纳主题设计活动组织实施反思评价()22分析、解决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2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活动主
34、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组织实施)24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切入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实施的有效途径()2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立足于“学校特色”,立足于“老师资源”,立足于“学生特性”,提倡“因能施教”、“协同教学”1课程开发就意味着老师工作量的增加,因此课程开发无疑就是老师的负担()2所谓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针对原有课程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一些学程的修改()3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头的西方发达国家。)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提倡“决策共享”的民主概念()5校本课程的开发可能干脆影响学校现行的教学过程()6校本课程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生活方式
35、、处世看法、就业期望等产生效应7“探讨性学习”课程设置的突出特征是自主学习、自主选题、自主探究8学习生命的回来是探讨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9探讨性学习重在学问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驾驭学问量的多少10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是必修的学习领域,学校不能敏捷运用基本的课时() 课程设计与评价单选练习题及答案 定语从句单选练习题及答案 执业医师法单选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学问点单选练习题及答案 中级审计公司法单选练习题及答案 广告设计练习题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答案 中级审计专业相关学问税法单选练习题及答案 党课练习题及答案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