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查对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查对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仔细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抽血时要有 2 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帮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需清楚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干脆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
2、单及标签。2)取血查对制度 到血库取血时,应仔细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需精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3)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前病人查对。须由 2 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运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
3、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 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着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间,亲密巡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应。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平安输血管理制度 (一)交叉合血标本的采集1 、
4、确定输血后,责任护士遵医嘱采血。2 、采集前检查输血申请单是否填写合格,若有漏填或差错,则不能采血。核对输血申请单与标本瓶上内容是否一样。3 、仔细核对病人信息。核对腕带上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核对检验报告单血型与试管标本上(条码试管)或输血申请单上是否一样,有任何疑问都不能采血。4 、采血后在输血申请单上方及试管标签上正确填写采血日期、时间并签全名。(二)取血1 、输血科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2 、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需共同进行三查八对并签名。三查: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查血液颜色、质量是否正常;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
5、门急诊/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等。核对精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血。无特别状况 1次只取 1 个病人的血。血液运输过程中应用特地容器盛放,避开猛烈震荡和高温,以防红血球裂开。 3 、留意鉴别外观不合格血液。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明显破损、漏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上面出现溶血; 红细胞呈紫红色;过期。(三)输血1 、遵医嘱输血,输血前由两名执业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血浆有无浑浊,如有疑问应马上与血库联系。精确
6、无误后方可输血。2 、输血时,由两名执业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 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认与交叉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和检查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两人执行后签名。3 、取回的血应在 30min 内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开猛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任何药物,不得与其他药物共用静脉通道,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接着输注。5
7、、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起先输血时速度宜慢,严密视察 察 30min ,再次进行三查八对,无不良反应后依据病情和年龄调整速度,并严密视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热、伴或不伴寒战;寒战,伴或不伴发热;输血部位疼 痛,或胸部、腹部、腰部难受;血压改变,包括血压上升或血压降低;呼吸窘迫,包括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哮喘、低氧血症;皮肤变更,包括荨麻疹、瘙痒、充血等;恶心、伴或不伴呕吐;尿色加深;出血或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急性溶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细菌污染;循环负荷过重;空气栓塞及一些迟发反应等。出现异样状况应刚好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马上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刚好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缘由,再次核对输血 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作好护理记录,上报输血不良反应。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性污染性输血反应,应马上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刚好上报医师,并进行主动治疗和枪救。 6 、输血后,在医嘱上签执行时间、并双签名,血袋、不良反应回报单于 24h 内送血库存留(血袋在 40c 冰箱保存 24h ),以备必要时查用,输血申请单应当保留在病历中。7 、输血的视察和记录。1)若有输血反应,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将血袋返还输血科(血库
9、)保存。2)医护人员应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保存。3)输血的护理记录要求:输血的时间、血液成分、量、及血型。输血前与输血有关用药状况,输血中、后有无输血反应及其处理状况。生命体征。输血前、输血 30 分钟时以及输血结束时分别记录一次,有改变随时记录。8、 护士长加强对输血规范的培训及管理,凡有输血病人,护士长应严格督促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亲自再次核对,刚好巡察,确保输血平安。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1 、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仔细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2)抽血时要有 2 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帮助),核对无误后执行。3)抽
10、血(交叉)后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号)、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需清楚无误。4)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觉错误,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干脆修改。2 、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仔细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精确无误。检查血 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3 、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 2 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
11、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运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 24 小时
12、备查。4 、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运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觉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 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运用。2)运用已启用的来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3)消毒供应中心应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4)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刚好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