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郭俊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郭俊华.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年第期 科技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与改进策略研究”(第 批);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全球城市创新系统与创业生态环境研究”(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上海市科技人才项目跟踪管理机制研究”( );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委托项目“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 )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郭俊华,孙泽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摘要:根据当前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状况,从五个不同维度构建起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选
2、取 年全国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后,得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发现中国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因素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拉动作用不同,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因子分析法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
3、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年)也提出要“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高等学校作为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科技创新活动包括了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创新等多方面,是多要素相互作用、协同互动的结果。评价和分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此,本文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入手,通过对 年全国 个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指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我国目前高校创新能力进行评析。 高
4、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现状当前,国外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偏重于实证研究,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等理论性的研究较少。国外学者运用数理方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产出效率和技术转让效率方面。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因素,归纳出科研水平和校企合作程度两个主要影响变量。 对科研管理能力的效率评价所做的研究,对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也所有启示。 则选用特定时期的截面数据计算高校科技创新的效率值进行研究。早在 世纪 年代,国内就开始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 世纪 年代中期之后,研究成郭俊华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5、评价研究果日趋丰富。学者们提出诸多关于高校创新能力的概念,如科技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人才创新能力等。目前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涵义、创新过程以及如何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张茂林等通过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联系,提出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梁翠等从协同创新视角的视角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给予了新的解释,并以河北省为例,提出了促进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举措。二是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不同的学者基于自身的研究目的构建起
6、不同的评价指标。孙燕等研究了知识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杜俊慧选用 个指标构建起山西高校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三是研究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曲泽静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巴吾尔江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校和区域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王守文等则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湖北省公共科技服务能力评估体系,探讨湖北省各区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关于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既有从理论层面探讨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过程以及如何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也有从实证层面研究创新能力。但是,现有研究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7、一是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不清晰。既有基于过程理论进行的定义,也有从知识、技术、科研等方面进行的界定,对于高校创新能力的内涵没有达成的共识,缺乏整体意识和框架意识。二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不甚合理。评价指标的选取关系着评价体系的建立,一些学者在分解指标时没有全面体现创新能力的不同侧面,在评价维度上有所欠缺。三是在利用评价体系进行得分排序时的方法选择有待改进,一些学者利用主观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这种方法形成的评价体系往往有着较强的主观性,在评价高校创新能力时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四是对于高校创新能力的分析不够深入,政策建议不够到位。一些学者对于不同地区高校创新能力的状况没有进行深
8、入分析,相应的政策建议也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协同创新的框架体系下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界定和阐释,从五个维度构建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并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宏观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目前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涵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是高校依靠广大科研工作者,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平台,从事创造性活动,将资源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能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两个层面。自主创新是高校利用自身的教学科研平台、自身所拥有的科研人员力量等进行的创
9、新活动;合作创新则是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境内高校与境内外高校间的合作创新。高校创新能力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学科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等方面,同时高校创新能力也体现在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支持能力、创新合作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转化能力等环节。在创新过程中贯彻始终的则是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整体框架和总体要求。协同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求高校科技工作者、研究人员、研究生之间相互配合,在专业优势和知识更新上实现良好互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创新共同体,实现创新人才协同;二是要求高等学校内部协同人力、物力、财力,整合现有资源和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协同;三是要求高校、
10、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确保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实现创新主体协同;四是要求科技创新政策符合创新需求,科研考核机制符合创新规律,知识产权保护符合创新动力,科研成果转化符合创新目的,形成尊重创造、倡导创新、努力创优的良好局面,实现创新系统协同。图 协同创新框架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示意图 指标选取衡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而评价体系又依赖于评价指标的选取。因此,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也就成了构建高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性、关键性、核心性工作。本文基于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的原则,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特点和过程,围绕
1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这个一级指标,分解出个二级指标和 郭俊华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个三级指标。并将三级指标编码为 ,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所示。二级指标分别从资源投入能力、创新运作能力、国际合作创新能力、绩效产出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等五个维度对创新能力进行衡量。这五个维度的分解是基于高校科技创新的过程而进行的,因而能够从过程管理角度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评价。表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变量编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资源投入能力高等学校科技经费拨入总额(千元)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总额(千元) 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人) 创新运作能力
12、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数量(所)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项) 研究与发展人员数中高级职称人数(人) 国际合作创新能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研究派遣人数(人) 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篇)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次数(次) 绩效产出能力专利授权数(项) 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国家级三大奖数量(项) 成果转化能力专利出售合同数(项) 当年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千元) 国家级项目验收数量(项) 指标含义()资源投入能力。资源投入能力体现的是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能够调动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包括创新活动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高校每年的科研经费拨入总额是衡量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将其纳入评价体系
13、之内。此外,高校的 经费支出总额则体现了高校在利用经费方面的倾向性,因此也有必要将其纳入指标体系中。在创新活动中的科技人员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它体现了高校为提升创新能力而投入的人力资本。()创新运作能力。在创新过程中,创新平台和创新支持力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创新运作能力就是衡量创新过程中高校提供的平台能力。此项指标选取了 研究所数量、研究项目数量以及中高级职称人员数量作为三级指标。在高校创新过程中, 研究所及项目数是高校创新的基础平台,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拥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则起到了主体性的作用,是整个创新运作的核心力量。()国际合作创新能力。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能孤立地进行,
14、而是应当与其他单位、人员相互交流合作。合作创新是协同创新的题中之义,也是现代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国际合作创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国际交流的人员数量、举办的国际创新交流会数量以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衡量国际合作创新能力的三级指标。()绩效产出能力。科技产出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输出,本文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代表性论文发表数、获得的专利授权数以及国家三大奖的获得数量等三级指标作为绩效产出能力的衡量标准,尽管这三项指标不能全面地衡量出高校的科技产出水平,但是在总体上是还是能够代表高校的绩效产出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终端和目的,科技创新活动能不
15、能为社会带来价值,能不能为技术带来突破,关键就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成果转化能力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维度。本文从国家级项目验收数量、出售专利的合同数以及当年技术转让实际收入等三个子指标来对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评价。 实证研究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选取 年全国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缺失数据以“”代替。本文利用 软件对上述样本数据进行处理。 统计分析 和 球形度检验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时,需要进行 检验。 检验一般用于考察变量间的相关性,取值在 之间。 越接近于,说明变量
16、间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效果越好。一般来说, 统计量在 以上,即可认为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本文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见表,结果显示, 检验值为 表明因子分析的效果很好。表 和 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 度量。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 方差贡献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的主成分进行提取,得到如表所示的总方差表。表中显示了各因子所对应的初试特征值、累计贡献率以及通过旋转后的累积贡献率。一般来说,如果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即可以认为这些主成分包含了全部测量指标的信息。本样本中前两个成分的初始特征值分别为 和 ,均大于,且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所以本文提取这两个成分作为第一主成分( )和第二主成分( )
17、作为新的综合指标对高校创新能力评价。郭俊华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表 特征值及其累计贡献率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 因子荷载矩阵和得分矩阵。通过 统计分析软件,对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得出因子荷载矩阵(见表)以及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表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编码指标成分 高等学校科技经费拨入总额(千元)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总额(千元) 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人)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数量(所)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项) 研究与发展人员高级职称人数(人)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研究派遣人
18、数(人) 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篇)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次数(次) 专利授权数(项) 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国家级三大奖数量(项) 专利出售合同数(项) 当年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千元) 国家级项目验收数量(项) 由表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 在 、 上有较大的载荷,表明 主要是从高等学校科技经费拨入总额、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总额等方面影响高校创新能力,可称之为投入因子;第二主成分在 、 上有较大的载荷,表明该因子是从 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专利出售合同数等方面影响高校创新能力的,可视为产出因子。根据 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根据上述表格数据以及原始数据,可以写出因子得分函数
19、。因子得分函数,即将公因子表达为各个变量的线性形式。记 主成分系数为,其中 ;记 主成分系数为,其中 ,表示将变量标准化;例如, , ;则各主成分得分表达式为:表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编码指标成分 高等学校科技经费拨入总额(千元)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总额(千元) 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人)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机构数量(所) 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项) 研究与发展人员高级职称人数(人)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研究派遣人数(人) 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篇)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次数(次) 专利授权数(项) 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国家级三大奖数量(项) 专利出售合同数(项) 当年技术转让实际收入(
20、千元) 国家级项目验收数量(项) 由于 、 两个公因子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高校创新能力的,因此单独使用任何一个因子得分进行排名都难以做到综合评价。本文以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记为)比例作为权数,利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其中,第一公因子 的方差贡献率 ,第二公因子 的方差贡献率 。根据上述公式及数据,可以人工计算出因子得分并进行总排名。 本文利用 软件中“得分”功能,自动计算出因子总得分,并据此给出了基于本指标的总排名,见表。表 综合得分排名表省份 总得分总排名北京市 江苏省 上海市 广东省 辽宁省 山东省 四川省 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黑龙江省 陕西省 安徽省 天津市 吉林省 河南省 河北省
21、 重庆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福建省 江西省 云南省 山西省 甘肃省 内蒙古自治区 贵州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郭俊华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结果分析通过对全国 个省份样本数据的处理,利用 软件得出上述统计结果,从上述表格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结论: 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呈现明显的地区倾向。排名靠前的省份如上海、江苏、广东等均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基础雄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工作者数量众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智力支持。东部地区是经济发展高地、人才创新高地,而实证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跻身中间
22、段的省份如安徽、河北、山西等为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基础相比于东部地区来说显得较弱,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吸引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也有进步空间;而如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边远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则比较落后,一方面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条件不利于经济发展,而薄弱的经济基础也难以支撑地区的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地区难以吸引到优秀的科技人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也比较低。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拉动因素各异,不同因子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全国的省份大致可以归为四类:() 为正, 也为正,典型的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等。江苏省 值为 ,
23、 值为 ,这说明江苏省的综合得分中投入和产出这两个因子表现均不错。同时可以发现 的值显著大于 的值,说明第二个公因子对江苏省排名起到了显著的拉动作用。这说明,无论是高等学校的经费拨入、科研人员配备还是在创新产出方面,江苏省表现都很好,而从在科技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更加突出。这与人们对于江苏省作为教育强省、科技大省、创新高地的形象相一致。与此类似,浙江、广东等省份在这两个因子上表现也很好,表明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些省份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正, 为负,如北京市、上海市等。北京市虽然总得分排名位列第一,但是其 值为 , 值为 ,说明北京市的排名主要是在依靠第一个因子起作用,即北京市高校科
24、技创新能力排名高主要是由于科研创新经费的投入等因素的拉动,而科技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并没有很好地提升其排名。() 为负, 为正,如河南、河北等综合排名居中的省份。虽然 、 一正一负,但是它们的值却非常接近,可以认为,这两个因子对于拉高排名或者拉低排名均没有显著影响。() 为负, 为负。这一类型主要集中在综合得分排名表的末端,如宁夏、贵州等省份,表明无论是投入因子还是产出因子,它们对于该地区的排名起到的均是拉低作用。 政策启示本文构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了思路,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制定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各地区高校间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着
25、显著的区域差异和不平衡,创新拉动因素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完善高校科技创新经费管理体制。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经费的投入量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经费是保障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作保障,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政府部门要继续大力增加高等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为高校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间科技创新能力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科技
26、创新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中西部地区面临着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人才资源稀缺等诸多发展“瓶颈”问题。提升中西部地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关系着国家整体创新水平能否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设立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扶持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逐步缩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间差别,实现区域间创新协调发展。(三)重视个体差异,尊重创新规律,走特色创新之路。研究表明,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拉动因素不同。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高校科技创新政策需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能力强大、创新效益良好的高校和地区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打造科技
27、创新的“示范区”、“排头兵”。对于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高校和地区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做到“对症下药”,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四)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如何使用科研经费关系到教育支出目的能否实现,关系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能否提高,关系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落实。因此,要确保科研经费的使用用途,优化科研经费的使用结构。同时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问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依法追究违规使用经费的行为,努力把科研经费用到实处。郭俊华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五)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28、完善合作创新体制。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高等学校良好的科研环境、一流的科研平台、顶尖的科研团队,为高等院校在科技创新中奠定了坚实的生力军地位。高校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不断加强与产业、区域的合作,形成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国际间机构的交流与互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合作创新体系,实现协同创新,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结语本文从个不同的维度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建立了包含 个三级指标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与主观赋权法偏重于人为赋权不同,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我国不同地区的
29、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旨在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当然,限于主客观原因,本文不足之处主要是选取的均为量化性质的指标,没有考虑到定性指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改进。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廖文秋,石彪,等高校创新能力研究述评中国科技论坛, (): 张茂林,董泽芳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 (): 梁翠,王智新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科学管理研究, (): 孙燕,杨健安,潘鹏飞,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研究与发
30、展管理, (): 杜俊慧,王文寅,苏贵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经济问题, (): 曲泽静,史安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 ( ): 巴吾尔江,董彦斌,孙慧,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 ( ): 王守文,颜鹏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湖北省公共科技服务能力评估体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 (): 李双成,柴亮,张宏伟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经济与管理, ( ): 周玉敏,邓维斌 与统计数据分析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张文彤,董伟 统计分析高级教程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勇,应洪斌,蒋芬君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基于华东地区高校的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 ( ): 作者简介:郭俊华( ),女,湖南益阳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孙泽雨( ),男,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科技政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