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038373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 摘要:当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不二选择。但由于地理环境、劳动力、农业技术以及产业集群效应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动力不足且收效甚微。本文剖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条件并指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选择路径。 关键词: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发展极不均衡,占到总人口70%的农民仍然无法彻底摆脱贫困。目前,从地形来区分,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从区域来看西南、西北地区为重点贫困区,包括云、贵、川及陕、甘、宁、新这些

2、省区在西部12省区中又是自然条件最脆弱、贫困程度最大的省区。而这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基础的夯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囿于生态环境的急剧下滑、人口基数庞大等因素的制约,使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面临诸多现实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改变我国贫困地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方是我国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不二之选。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的概念萌芽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最早由土壤学家Ai-brechew1(1101O)所提出。他认为:西方发展石油农业进程中所造成的资源破坏由此

3、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直接诱因;我国学者叶谦吉(11018)1认为,生态农业的基础是借鉴传统农业的成熟经验,采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所促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孙敬水(2002)2与叶谦吉观点基本一致,同时强调指出:生态农业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的培育与利用和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融为-体、可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目前,在国家各项配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形成了南方“猪-沼-果”、北方“四位一体”的农业生态发展格局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所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其实质就是按照工业发展的

4、思路来发展农业,是将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建设遵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的有机结合。其基本内涵:是秉持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遵照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法则并运用农业产业化技术手段,立足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对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进行集约式开发,促使农村经济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式发展轨道。当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上升为我国政府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引导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的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其宗旨就是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前提,充分利用区域生态优势,在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积极调整的同时促成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体系

5、。在国家各项配套政策的扶持下,特别是在各地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生态农业产业化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些贫困地区也正是依托区域优势资源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依然存在着基础薄弱、意识落后、技术力量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的诸多问题,对我国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和阻碍,而破解这些问题“瓶颈”并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迈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也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条件 目前,对贫困地区开展的生态扶贫与开发工作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而生态扶贫的基础就在于

6、对区域生态优势的高效开发与利用。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为例,必须首先对该区域生态资源优势与劣势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和了解并进行合理配置,这是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首要步骤。(一)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1.丰富的储备资源。由于地理位和纬度空间的原因,我国贫困地区资源储备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为例,未利用的土地在全国未利用土地面积总比重中占到86.7%,草场的载畜量较低且低产田在可利用耕地中所占比重较大3。但匮乏的水资源也成为该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瓶颈”。而通过先进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尽快转变以往大水漫灌的用水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中西部地区节水潜

7、力;此外,中、西部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与复杂的地理环境相辅相成,这也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生态资源保障。2.农业生态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工厂化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与农业生产内在的自然规律相悖,且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在所难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在导致地下水严重污染以及水库、湖泊的富营养化降低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鉴于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低水平的农业产业发展现实,致使一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被限制,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对贫困地区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了制约,但同时这些资源潜力也为我国贫困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就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方向而言,立足贫困

8、地区生态资源并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食品并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才会充满源动力,才能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态环境。3.建设生态农业化经验丰富。截至目前,我国对包括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产业化试点推进工作至今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在思想上完成了由科研示范向企业化发展的实践性转变,在规模上由以往孤立的户、村逐步向着乡、县连片化的转变;在发展范围上正逐步由点向面的突破4。可以说,我国在建设和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化农业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而且已经具备了基于高科技生物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的整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技术,这些都将

9、成为我国发展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保障。4.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化优势。特色农业是我国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心,按照“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发展原则,结合当地气候资源并立足区域丰富的生态物种,着眼果类、烟叶、棉花、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稳步构建以生态绿色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化布局。包括内蒙古的乳品产业、新疆的番茄加工都属于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目前,这些带有鲜明区域特点生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起到很好的区域示范作用。5.国家生态扶贫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针对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与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农业

10、产业化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的各项配套政策为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基础;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步伐的加快,广阔的国际市场为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打开了空间,立足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在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的同时增加特色产品附加值。这些有利条件,都为我国贫困地区发展区域生态农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因此,各地政府立足各地的生态资源,拓展多层次的市场需求空间,稳步推进贫困地区的生态产业化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二)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1.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高原、少雨以及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11、。以西北地区为例,由于蒸发量大且降水稀少的原因,高原、荒漠及牧草生态系统相当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恶化状态;加之贫困地区空间维度分布的差异性、特别是水资源的严重贫乏等因素都制约了当地生态产业化的发展。绿洲农业难以在整个西北地区形成区域性优势,同时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沙漠化蚕食的现实问题。因此,从总体上看,缺水性的弱质农业是包括我国西北地区在内的所有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区域性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因为长期的土地沙化及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遭受沉重打击。2.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内陆的封闭、地理环境的偏僻,加之脆弱的生态和人口素质结构的低下,导致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据统

12、计,2022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07056亿元,其中,东部综合产值为4820.73亿元,占到全国45.03%的比重,中部综合产值为3680.58亿元,占比为34.38%,西部为2204.28亿元,仅占到全国的20.59%,同时,包括中西部地区在内的我国贫困地区越发凸显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组织水平低等现实问题均对区域生态农业化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力。3.劳动力素质偏低,发展意识薄弱。推进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可靠性保证一是限制农业人口总量,二是逐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结构。若不能尽快优化并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结构,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然而,目前存在的我

13、国贫困地区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差的现实,成为阻碍我国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拦路虎”,而这个问题并非一蹴而就方能解决的。由于我国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形成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实施过程中遭遇了更多的困难,只能在技术含量少、竞争力低下的下游产业中挣扎,使得我国贫困地区非农产业结构性出现失衡,对于推动贫困地区整体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4.科技水平落后,扶持龙头企业困难。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引擎”就是先进技术的普遍应用,要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高效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高度统一的综合效应,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广泛应用是基础保障。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实践

14、对于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农业成果的及时转化都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但是,基于贫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育成熟程度不足等现实问题,使得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科技资源稀缺、相关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尚待健全,因此,扶持并壮大具有优势技术含量的龙头企业缺乏必要的成长土壤。5.资金投入不足,缺乏资本吸引力。目前,经过国家级各地政府的多年努力我国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形成了一些局部产业优势,但从整体效益规模上看依然不高。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贫困地区不具备自我积累能力、加上薄弱的经济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广大贫困地区封闭的经济区位和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得农业产业环

15、境对外部资本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发展资金不足、信贷渠道不畅通、财政投入资金杯水车薪。资金在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起着强劲的“助力剂”的作用,可以说,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由于资金供给的匮乏和捉襟见肘而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三、推进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产业化发展的选择路径 由于历史、自然、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一直都是走过度掠夺农业资源的路子,过度的依赖和开发不仅导致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同时也使贫困地区也陷入了恶性经济循环的“怪圈”。因此,我国贫困地区应充分着眼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推进生态

16、农业产业化进程。(一)创新发展观念,建构生态发展观。缺乏创新观念和意识是我国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最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在推进贫困地区生态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关键的一步就是更新发展观念、培育创新意识。对于偏远的贫困地区而言,受农耕文化的浸淫与影响,粮食和土地成为农民的“命根子”。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成为推动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障碍5。因此,唤醒贫困地区创新意识并建构与时俱进的生态发展观就成为应成为最新的工作突破口。(二)推进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农业设施建设是当前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工作。因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必须建构在完善的农业基础建设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对

17、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加强生态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将产业结构完善与培育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机地结合,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夯实基础。(三)明确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发展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应具体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对整个区域发展进行产业的优化布局并明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改变以往面面俱到、小而全的生产方式,而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将那些技术含量高、能够发挥资源优势的绿色生态农产品作为发展的重点对象,秉持生态和绿色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且具有区

18、域特的绿色生态主导产业。(四)培育绿色企业,创龙头企业品牌。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就是培育并壮大绿色龙头企业。相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在优质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上、政策扶持、市场服务和企业培育方面存在差距。因此,中、西部贫困地区应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企业的滋养与发育发展提供适宜的生长“土壤”,根据不同产业开发的规模和技术含量要求,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着力开发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当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五)制定政策优惠,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生态扶贫”、还是政府层面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对贫困地区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一是各级政府应要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同时对各部门掌握的财政支农资金予以整合、集中使用,全面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二是应加强商业银行及对口金融信贷服务,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满足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生态农业产业化绿色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 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