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4月至2022年11月于本院就诊高血压患者共264例患者,开展对比性研究。根据患者干预方式的选择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样本量为13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在用药指导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药学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指标变化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血压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检验后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指标较统计对照组及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予以高血压患
2、者药学干预,可帮助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用药习惯,提升药物治疗效果,使患者血压可有效维持在健康水平,临床干预价值显著。 关键词:药学干预;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影响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慢性基础病,患者以血压持续性异常升高为主要症状,后期可随着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加剧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增加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或引发其他类型并发症。药物治疗是临床中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缓解的主途径,但服药周期与患者患病周期呈正比,导致部分患者易由于用药依从性较差,降低治疗效果1。因此,为观察分析采用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及影响,故开展本次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
3、2022年4月至2022年11月于本院就诊高血压患者共264例患者,开展对比性研究。根据患者干预方式的选择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样本量为132例。对照组,男/女,73/60,年龄48-76岁,平均(62.037.46)岁;高血压病程2-11年,平均(6.522.53)年。观察组,男/女,71/61,年龄48-78岁,平均(63.127.69)岁;高血压病程2-12年,平均(7.032.74)年。经统计学分析检验两组一般资料后,组间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检查后均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患者详解研究
4、内容后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何种严重心肺功能性疾病者;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1.2方法。予以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患者确诊、领药后,应向患者说明服药剂量、服药时间、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另附说明材料于患者诊疗报告中。在用药指导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药学干预:健康档案管理:患者治疗前均需建立药学干预健康档案,档案中需包括患者详细个人信息、诊疗信息、用药信息等内容,便于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药学干预,并对患者干预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定时监测、记录,为药学干预的有效实施提供可行基础。用药指导:患者在建档领取药品后,应先询问其相关慢性病史,基础药物服用情况,其后结合患者治疗所用药
5、品用药说明及注意事项说明,对患者基本服药情况进行干预,如联合用药时,各类药品服用间隔时间、服用剂量等情况进行干预指导,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家庭干预:家庭干预实施前需先对患者及家属开展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能够在充分认识药物治疗干预效果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升自我治疗意识,其次需向家属对患者具体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介绍,并叮嘱家属积极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持续接受治疗,使患者逐步养成健康用药习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2-3。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指标变化及用药依从性。血压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就诊首日血压数值与接受护理干预3月后的血压数值;用药依从性指患者接受干预后按时服药、规律服药、按量服
6、药、坚持服药情况的具体实施效果。1.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各项指标数据均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指标对比。干预前,两组血压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检验后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指标较统计对照组及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见表1。2.2用药依从性对比。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见表2。 3讨论 药物治疗是目前对高血压的主要临床治疗方式,患者可在服药后有效舒缓血平滑肌,增加血管血流量,进而实现减压,但药物治疗仅具有症状缓解效果,无
7、法实现根治,故患者需长期服药,降低疾病影响,但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用药依从性较差的情况,导致难以实现有效治疗,故需借助护理干预的实施,帮助患者逐步养成自主用药意识及用药习惯,提升药物治疗效果4。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血压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检验后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指标较统计对照组及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分析原因:药学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开展,通过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对患者疾病知识的有效了解,为药学干预的开展提供基础;通过用药指导的实施,在患者基础用药情况下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在确
8、保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性;最后,可通过家庭干预的实施,使患者及家属均可对高血压危害性及药物治疗必要性建立正确认知,其后由家属督促患者积极按时、按量服药治疗,使患者在治疗中逐步养成良好用药习惯,提升自主用药意识,通过药物治疗的长期坚持,实现对自身血压情况的有效缓解治疗,提升健康质量5。 综上所述,予以高血压患者药学干预,可帮助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用药习惯,提升药物治疗效果,使患者血压可有效维持在健康水平,临床干预价值显著。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