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思考 摘要:随着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依赖网络平台的新型用工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就业者,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网络用工平台通过不与网约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来降低用工成本。同时网约工的劳动权益也得不到应有的障,维权也较为困难。本文将重点探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障,并分别向国家、用人单位、工会提出建议,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另外,打铁还需自身硬,劳动者自身也应提高劳动权益自我护意识。 关键词:网约车司机;劳动关系;劳动权益障 2022年3月1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22)1,报告表明
2、,2022年我国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同比增长7.1%。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共享经济的大潮,预计2022年网约工人数将逾1亿,成为劳动者中一支不容小觑的生力军。一方面,网约工的出现,开辟了灵活就业的新局面,合理利用了市场闲置劳动力。另一方面,与网约工相关的法律盲点也渐渐暴露出来。这其中,如何障网约工合法劳动权益已成为重点问题。笔者认为,如果网约工的权益再不得到关注,很有可能会引发网约工群体性权益事件,进而危害社会的稳定。在新业态背景下,笔者调查发现,浙江省人力和社会障部门特别重视网约工劳动权益障问题,并且在2022年有
3、针对性的开展了相应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大部分网约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社会险,得不到应有的社会障福利。而根据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社会险和福利的权利。为解决共享经济模式下网约工劳动权益护问题,浙江省人力和社会障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出台新业态劳动用工管理政策。在浙江省人力和社会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之际,笔者就以滴滴平台网约车司机为例探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障问题。 一、滴滴平台与司机形成的用工关系认定 为更好的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规范网约车经营服务行为,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交通运输部等7部局制定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2)2。该暂行办法中第
4、十八条内容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根据工作时长、服务频次等特点,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暂行办法说明了网约车平台与司机之间能够形成劳动法律关系。而现实中大多数情况,滴滴平台并未与司机签订劳动合同,而是在劳动者注册成为司机时,与之签订专快豪华车服务协议。但笔者主张应认定双方为劳动法律关系。其原因包括:首先,网约车司机和滴滴平台所属的公司都属于劳动法范围的劳动关系主体。其次,司机和网约车平台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平台定期会对司机进行服务考核,若司机违反任意的考核事项,平台有权要求解除合作。最后,司机的驾驶工作是滴滴平台的业务组成部分。司机每完成一笔订单,滴滴
5、平均抽成19%。这三点原因分别满足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2212号)中事实劳动关系成立3的判定因素。由此可见,滴滴平台与网约车司机之间已形成劳动关系。另外,我国大多学者(如尚露瑶、刘君、程晨和王娟等)在各自的研究中也表明应当将滴滴平台与司机在劳动过程中的关系认定为劳动关系。但滴滴平台相关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4与所有提供网约车服务的司机仅存在挂靠合作关系,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社会险法等法律法规。 二、滴滴司机劳动权益障的困境 滴滴目前拥有注册司机5000万。笔者在进行实地/线上访谈与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网约车司机群体正存在以下的
6、忧患问题。1.滴滴司机劳动安全障未受重视。2022年滴滴接连出现乘客遇害事件,引来了网友们的口诛笔伐。但与乘客使用滴滴打车遇害事件引发全民讨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滴滴司机遇害事件却没有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与探讨。就在不久前,滴滴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车内冲突安全透明度报告5,报告显示,第一季度警方受理了111起治安类事件,这些案件中司机侵犯乘客权利的有7起,司乘双方冲突互殴有12起,乘客侵犯司机有92起。以此报告来看,笔者认为滴滴司机应是弱势的一方。那么,为什么大众对于滴滴司机被害新闻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依笔者看来,原因是大部分群众没有从事滴滴行业,对于司机被害事件缺乏相应的身份代入感,也很难设身
7、处地的想象自己是被害者的家属。而且此类事件与大众自身利益无关,自然关注度不高。另外,大众媒体为追求经济效益,投大众所好,也不会过多报道大众所不关注的事情。继数起乘客遇难事件之后,滴滴在社会舆论和政府监管压力之下,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乘客安全障机制。从司机资质审核到乘客一键报警,再到行程监控,都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但是滴滴并没有为障司机安全做出相应的举措。由此可以看出,大众与滴滴平台重视司机劳动安全的意识较为浅薄。也说明滴滴司机劳动安全障未受重视。2.滴滴平台忽视了司机在劳动中的自主权利。以滴滴平台用户评价制度为例,滴滴只重视乘客的乘车体验而忽视了司机的劳动自主权利。基于此用户评价制度,使得司
8、机丧失了应有的劳动自主权利。有一位滴滴司机曾向笔者表示:“每次开滴滴前我都会先看看自己的服务分有没有涨。服务分一跌,开车都没心情了。”随后该司机向笔者简单描述了服务分的作用。在滴滴打车软件上,司机的服务分和星级评价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司机的接单情况。在司机们离乘客的距离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平台接到乘客实时订单之后,会优先将订单分配给服务分高的司机。而服务分低的司机竞争力低,可能接到其他司机都不抢的订单,跑很远的路去接乘客上车,也可能会出现接不到订单的现象。公安机关受理调查滴滴2022年度第一季度车内冲突数据表明,在乘客意识正常状态下,有些素质低下的乘客无理取闹,在车内吸烟、污损车饰、要求超速行驶、
9、超员载客等不当行为占比30.6%。在乘客意识非正常状态下,在车内呕吐、要求违规行车、踢踹车门、对线路及费用存异以及抢夺方向盘、行车中触碰汽车档位等行为引发司机不满,司乘双方引发冲突的占比46%。其他引发双方冲突情况的占比为23.4%。分析数据后,我们不难得出,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司机的服务过错导致的用户体验差,但是即使如此乘客也可以通过平台用户评价给出司机不良评价。显然,这对司机而言是不公平,因此,某种程度上说明滴滴平台用户评价制度是不合理的,损害了较多司机利益。甚至市场上还存在“差评专业户”,通过打差评来获得平台赠与的打车券。虽然滴滴有司机服务分申诉渠道,但是客服在面对司机的申诉时含糊其辞、推
10、卸责任,导致申诉进度缓慢,效率低。所以大部分司机遇到胡搅蛮缠的乘客给了差评只能选择暗自吃亏。以至于目前许多滴滴司机在提供服务之后,乘客下车前都不得不说上一句“麻烦您给个五星好评”。3.滴滴平台未提供司机相应的社会险障。在正常合法的劳动关系状态下,由于用人单位已经为劳动者缴纳过五险一金,所以当劳动者退休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时,他们的基本生活是能够得到国家的社会障。但是如今,滴滴为了降低平台的用工成本并未与司机签订劳动合同。这就意味着,除了劳动报酬,司机没有五险一金的社会险障,也不能获得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方面的法律护。滴滴司机往往承受了家庭大部分的生活负担,一旦他们发生了意外,又没有社会险来进行补贴,这
11、对他们的家庭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在笔者看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险会不利于司机们抵御服务过程中的职业伤害风险。笔者了解到,滴滴平台在发展初期通过发放高额补贴来吸引更多司机加入。但在企业发展壮大、司机数量与日俱增之后,这些补贴大幅减少。即使滴滴宣布取消司机进账每笔1.77%的劳务费,但对于跑单业务量较少的司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不少司机大吐苦水,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做滴滴司机还不如踏踏实实找份工作来的险。早出晚归,自己贴钱给车修养,能不赔钱就很好了6。 三、完善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障的思考 曾有一位网约车司机无奈的说,“我们就像没妈的孩子,出了啥事情都得自己担着。”因此,对于共享经济模式下的
12、这一类特殊的劳动者群体,全社会都应该携手同心来维护其合法权益。1.国家应该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政策。首先,国家需完善当前的网约车司机劳动法律法规政策。通过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厘清双方的用工关系,建立起双方权益障的长效机制,提高网约车司机在社会障领域的安全系数,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其次,政府需要优化社会障制度体系。在制度框架设计上,应结合当前经济情况并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加强对网约车司机群体特征的研究判断,统筹设计社制度,使制度政策真正做到覆盖基层网约车司机。最后,执法部门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护司机的利益并维持好双方的“平衡点”。2.滴滴平台应担负起劳动障的责任。服务
13、行业需要“乘客之上”的理念,只有给乘客优质的服务才能得到优厚的效益,但这并不意味着滴滴平台对乘客要无条件纵容。滴滴平台应该意识到,滴滴司机与平台是“命运共同体”,如果滴滴司机数量骤减,那么平台的发展也将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所以滴滴平台要勇敢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一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时长、专兼职状况、个人意愿等情况,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司机缴纳必要的社会险。二是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比如在恶劣天气环境暂停网约车服务,限制司机接长途订单、接送醉酒乘客等。7三是完善司机乘客评价体系。笔者认为滴滴平台可以参考淘宝网的信用评价制度,完善自身的评价
14、体系。比如设置司机查看乘客历史评价的权利,建立乘客信用记录机制,降低“差评专业户”和恶意刷分用户的道德风险。滴滴平台要带头倡导文明出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3.工会需积极开展劳动法律宣传活动。2022年12月美国西雅图市议会通过允许Uber和Lyft等打车软件企业、出租车以及其他受聘司机组成工会的法案。2022年4月成都市锦江区总工会在三圣街道成立了网约车行业联合工会。2022年8月深圳滴瑞工会联合会成立。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工会应运而生,由此看来,在维护和障网约车司机的权益时,各地也开始重视网约车工会的协调作用。未组建网约车工会的地方工会可因地制宜,积极组建,切实维护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权益。同时,
15、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权利与义务。依笔者之见,工会可组织开展劳动法律宣传活动,带领劳动者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仲裁法等法律,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法制宣传。努力提升网约车司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网约车平台依法经营、民主管理、健康发展。4.司机需提高劳动权益自我护的法律意识。法律不会走在时代前列,它总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有关共享经济的法律制度仍有漏洞,劳动者要谨慎对待自己的工作选择。若一旦决定加入网约车司机的行列,就要提高个人的维权意识。当自身权益遭受损害时,要存好相关证据,及时向劳动行政监察部门检举,或通过仲裁
16、、起诉等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另外,要积极加入社会险体系,同时可以购买商业险来作为补充,以使在自己工作收入有波动时稳定家庭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维护好了网约车司机的劳动权益,网约车共享经济所带来的利益才能最大化。正如上海工会职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厚富在网约工权益障研讨会上所呼吁的,“作为平台企业,善待网约工群体是一笔划算的买卖;8作为立法、司法、执法等部门,善待网约工是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工会组织,及时了解、反映网约工的诉求,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9同样,在笔者看来,推进网约车司机的劳动权益障发展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够促进共享经济在我国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建设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作者:闫新燕 姜怡乐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