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作为一名具备丰富学问的导游,经常须要打算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扬景点,引导游客观光巡游。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欢迎阅读与保藏。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1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景德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组成,也是国家重要
2、的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XX年以来更是加速崛起,预料到20xx年,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越10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景德镇由于制瓷历史悠久,瓷器产品质地精良,对外影响大,“瓷都”两字成了景德镇的代名词。到20xx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不仅在江西省的此类记录上作出了零的突破,同时也也成为了江西省此类考核的四连冠。XX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景德镇市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比,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的市花。古窑瓷厂为古陶瓷制作区,生动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
3、全过程。这里有6间古胚房,为宝贵的中国古代工业建筑实例。每组胚坊似封闭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栋四栋向院内放开的建筑组成。胚房内,工人们以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操作,妙手神工让游人惊羡不已。厂内还有一座古朴高大的名式镇窑。此窑以松柴为燃料。窑长18米,成直躺的鹅蛋形,前大后小,尾部砌筑高约21米的薄壁烟烟囱。这是古代建筑工匠奇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弯曲外型立筑架梁的结果,可谓匠心独具,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2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瓷都景德镇!景德镇之名是因宋真宗的景德年号而得名。景德镇最初叫新平,建于东晋,后来改名为昌南镇。景德镇是以制瓷业著名于世的。它的制瓷也始于南北
4、朝,到北宋时以相当发达,尤其在宋真宗赵恒景德年间,景德镇的制瓷业达到了鼎盛时期,给北宋朝廷带来了肯定的经济收益。于是皇帝下诏在这里建立“景德窑”,烧制的瓷器底款上也印有“景德年制”的字样,同时将昌南镇更名为景德镇。景德镇这个名字就始终沿用到今日。今日的景德镇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景德镇是国务院XX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是这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并称四大名镇。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城市人口50万。以“历史文化名城”、“艺术之城”“世界瓷都”名扬海内外
5、。樟树是景德镇市市树,茶花是景德镇市的市花。景德镇是一块富裕的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资源丰富。有多种地下矿产。主要矿产特殊是瓷石、高岭土和煤炭隐藏最具特色。景德镇的高岭土在国际陶瓷界都具有影响。说到景德镇的特产,素有“一瓷二茶”之说。一瓷大家都知道。其实茶叶也是景德镇的名产。早在唐代这里就是全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诗人白居易的闻名诗篇琵琶行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景德镇的“浮红”茶曾获得xx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近年培育的名优茶“得雨活茶”被选为人民大会堂特供茶、国宴茶。景德镇由于制瓷历史悠久,瓷器产品质地精良,对外影响大,“瓷都”两字成了景德镇的代名词。中国
6、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所以,陶瓷是景德镇的立为市之根本,称都之源头,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始于汉世,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至今走国了一千多年的历程。形成了景德镇瓷器独特风格,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景德镇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陶瓷文化博览区、浮梁古县衙、高岭瑶里风景区等。陶瓷文化博览区分别由古窑和陶瓷民俗博览馆两部分组成,陶瓷文化博览区保存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丰富独特的
7、、最为完整的陶瓷文物遗存:古建筑、古作坊、古工艺、古窑房、古瓷俗、古园林,成为景德镇悠久陶瓷历史文化的缩影。浮梁古县衙旅游区由五品古县衙,红塔景点组成。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县级衙暑,有“江南第一衙”之称,千年红塔有“江西第一塔”之称,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是是古老浮梁的象征。高岭瑶里风景区,是景德镇瓷业发祥地和景德镇重要的制瓷原料基地。瑶里山高林密,云雾缭绕,自唐代以来,这里就是闻名的贡茶产地。这里的“浮瑶仙芝”获农业部金奖。因此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希望大家能在景德镇玩得快乐!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3女士们、先生们,瓷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我信任大家见得许多。那么
8、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到了瓷都景德镇,我们就不能不去探寻一番,所以今日我就请各位去参观古窑瓷厂,这个瓷厂为什么用古窑二字来命名呢?等会儿到了,我再作说明。现在我利用在路上的时间,向各位介绍一点陶瓷学问。俗话讲:民以食为天。食就须要器,所以陶瓷的独创,也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在原始社会,由于雷电常引起森林大火,大火烧过的土显得很硬。据说就是这个现象给人类以启示,人们用粘土加水涂抹在篮子上,然后在火中烧烤,得到了不易透水的容器,这就是最早的陶器。人们用这种器皿来盛水,存放粮食、食品。陶器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我国大约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独创了陶器。瓷是在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瓷
9、和陶相比,瓷比陶细腻、光滑、坚硬;瓷以瓷矿石为原料,陶则以陶土为原料,瓷的烧成温度在1300摄氏度左右,而陶一般不到1000摄氏度。瓷器是中国人民的宏大独创之一,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烧制白陶和印纹陶器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原料和制作工艺,提高烧成温度,创建出了原始瓷器。传闻在古代,中国瓷器第一次传到欧洲时,那奇妙、坚硬的器具令人惊异,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如何称呼,只知道是来自中国的,于是就称这奇异的物品为中国,即CHINA;这是为什么在英语中瓷器又是中国国名的一种说明。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来景德镇视察时,写下了一首诗,开头两句是这样的: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
10、峰是瓷都。景德镇以产瓷享誉世界,素有瓷都之称。它古称新平,文献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就是说景德镇在汉代起先烧制陶瓷,至今已1700多年,景德镇这个名称也是因瓷而起。这里的制瓷业发展到宋代已相当兴盛,影青瓷都是当时的一大独创,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真宗皇帝赵恒特殊看重这影青瓷的产地,他下令这里的瓷工烧制宫廷用瓷,即御瓷。经能工巧匠们的细心制作,这批御瓷尤为精致,而且烧上了景德年制的字样,于是普天下的人称这批瓷器为景德瓷,朝廷把这种瓷器的产地也改名为景德镇。当然,现在这个城市远比从前的景德镇大得多,是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在1953年,景德镇被列
11、为江西省辖市。探讨名称时,有人建议改称为景德市,但景德镇三个字是历史形成的,被全世界认可,分开不妥当,最终还是定名为景德镇市。在景德镇这块土地上,1000多年来,窑火连绵,制瓷业代代相传,独创创建层出不穷,如南宋末年创建了制瓷原料新配方,即瓷矿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创烧了青花和青花釉里红瓷;明代独创了颜色釉、斗彩、釉上五彩瓷;清代独创了玲珑、粉彩瓷等等。经过长期的锤炼,景瓷形成了自身显明的特色。古窑瓷厂到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状况请允许我在以后的参观中再作进一步的介绍。我们现在来到了昌江区的蟠龙岗,这一片树木掩映,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冷冻将要参观的古窑瓷厂。瓷厂,尤其现代化瓷厂,在国内
12、,在世界上,不少地方有,在景德镇当然也不少。但像眼前这样的瓷厂,据我所知,当今世界,只此一个。这个厂是采纳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奖品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洞都是古老的,产品也大都是仿古的,所以这个厂被称为古窑瓷厂下面请随我进厂参观。大家可能已经觉察到了,这里没有隆隆的机器声,道路用青石板铺成,电线杆、电线等现代设施被藏起来了,我们是滞有脱离现代城市喧嚣的清爽之感呢?这个厂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和继承明朝以来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术,再现明、清官窑制造皇宫用瓷的过程;同时也为了集中爱护当时散落在全市的明、清时期的作坊和柴窑,把它们根据严格的程序搬迁,复原于此。可以说这里保留了陶瓷文化的重要遗产
13、。建成后,工厂按古代方式进行生产,制造瓷器,同时对国内游人开放,现在成了来景旅游者的必到之地。这一字排开的四幢古作坊和为坯房,每幢占地约600平方米,外形和内部布局基本一样,但制作的产品不同,工艺和设备也有差异。请进这一幢坯房,里面的工人正在惊慌地工作呢。请看,古代的制瓷作坊就是这样,它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部分构成。正间和廒间南北相配,两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间为长方形的内院。各间均向内院放开,组合成一个封闭式的庭院,光照好,建筑、操作工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足够,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序,全在这里面完成。这是辘轳车,是制作瓷坯的主要设备,它们排列井然有序,各工种操
14、作岗位环环相扣,严谨而且协调。请往上看,那个被称为坯架,用木料托着一排排瓷坯半成品,这样的设置使正间的上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廒间即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它靠近东门,便利原料运进。请大家看西面的泥房,这里很阴凉,里面是经过精制的泥料,它比和好的面粉还细腻。工人师傅正在用脚踩,以后还要存放一段时间,再拿去做坯。请各位考虑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好!这样先生讲得很好,是为了消退夹杂的泥料中的有机物和空气,因为这些东西都影响瓷坯的质量,所以泥料存放时间越长,揉打越充分,越有利于提高瓷器的质量。现在我们来看看内院,这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场地,中间有一个长方形水池,水池上部是个木架子,统称为晒架塘,这
15、可是古老作坊内的重要设施,而且特别奇妙。是否有哪位女士或先生能说明它妙在何处?请这位小姐讲一讲,很好!感谢您。水池和晒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削减了占地。池内的水大部分是下雨天储存起来的。水是淘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既便利又省力。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用意。我们知道水分是会蒸发的,而蒸发量又随气温柔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大气燥热干燥之时,池内水分蒸发加快,增加了池上方晒坯区域的水分,也就是说这部位的气候得到调整,可在肯定程度上限制架上坯体的干燥速度,坯体干燥缓慢,收缩就匀称,到高温烧成时,就可以削减或消退成瓷出现裂纹的毛病。瓷坯大部分是在这些辘轳车上完成的。你们看,工人师傅坐在上面,用木棍用劲搅车盘
16、,车盘快速转动,这时即进行做坯或旋坯,工作中车盘转动逐步变慢。慢到不能作业时,又用劲搅几圈。就这样,靠惯性维持车盘运转,所以没有马达的轰鸣,显得宁静、和谐。这位年轻师傅正在车头放一团泥,他双手相捋,随着车盘的旋转,一个碗的雏坯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碗、瓶、罐、缸等器皿都是这样拉出来的,可见做坯师傅的双手是多么灵活,真可称得上是万能模具!请看!这位师傅正在全神贯注地旋坯,拉制出来的初坯至肯定的程度,再在辘轳车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体,称为旋坯和利坯。坯体放在中心的木桩上,师傅依据坏体的外形及尺寸要求,运用不同的刀具来旋削坯体的多余部分。他基本没有什么测量工具,限制坯体的外形、凹凸、厚薄等
17、几何尺寸,靠得是眼观、手摸、耳听。眼观、手摸好像还可以理解,但耳听是怎么回事呢?所谓耳听就是用弹指听音的方法来确定坯体的厚薄。旋坯师傅依据坯体不同部位,不同厚度,指弹后发出的不同声音,来确定何处下刀,旋削多少。一件坯正是经过旋坯师傅超群手艺,一丝不苟,一刀一刀地旋削,变成一个形态规整,厚薄得当的半成坏。当然,弹指听音,听其音而知其厚薄,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陶瓷艺人长期丰富阅历的结晶。清代督陶官司唐英说:款式粗细,关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为紧要之工。这几个师傅在画青花。青花是釉下彩,青花料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在坯胎上画好青花纹样后,再上一层透亮釉,入窑一次烧成,。这些年轻的青花女工,右手拿一支特别的
18、毛笔,笔尖很细,但笔头是鼓鼓的,饱蘸着青花料。碗坯在她们左手上转动,右手下笔灌酒自如,轻重粗细恰到好处。大家可看一下表,画完一个碗需多长时间?对,10多秒钟,只需10多秒钟,碗坯上就布满匀整、豪放、带有丰富色调的茶花。从原料到瓷坯,全部工序都在一个坯房内完成。看完了景德镇这种特有的制瓷作坊,不知各位有保感相?总的说来,它外观简朴,工艺布局紧凑通畅,既经济又好用,而且便利管理,达到了组合状态,实现了功能、结构、风格三者和谐的统一。瓷坯如何变成瓷器呢?这就要把它们送到窑房,装进匣钵,放到窑炉内,经过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的烧炼。下面就让我们去窑房看看吧!只有景德镇才有的柴窑就在这座古朴的屋子里,请
19、大家留意一下那根烟囱,它们顶部不是圆形,而是钢笔尖形,别出心裁。为什么呢?有专家讲是为了削减风力对烟囱的影响,使烟囱抽力时不会时大时小,比较的匀称。柴窑又称镇窑,是古代制瓷重而关键的设备。这座柴窑已被列为省级文物。它以松柴为原料,是烧制某些特色传统瓷,尤其是颜色釉瓷最合适的窑炉。柴窑长达18米,呈长锥形,如同俯卧的半个蛋壳。尾部干脆砌筑高约21米,壁厚80-90毫米的薄壁烟囱。令人费解的是烟囱砌接泥缝呈8的倾斜,这又与一般烟囱两样,为什么呢?原来8的倾斜缝可以大大增加烟囱的坚固度。柴窑是景德镇瓷工才智的结晶,它综合运用了热工学、力学、材料学等学科学问,具有很强的好用性。它容量大,一次可装烧8-
20、15吨日用瓷,烧制的品种多,以颜色釉为例,一窑能同时烧造出100多和中成色离奇的瓷器它热效率高,烧1公斤瓷器仅耗松柴2-2.4公斤。请看这窑房,也很独特。构架是99尺的方形柱网。梁柱都是砍去枝丫,削去树皮的自然躯干,工匠奇妙地利用弯曲的木材作为构架,使房屋结构大为提高。二楼用于堆放松柴,楼面负荷每平方米超过1吨。据说明代时景德镇发生一次地震,很多房屋倒塌,而这窑房却巍然不动。这里窑工们刚要满窑。演窑就是将装有各种瓷坯的匣钵按预先设计放入窑内。20余名工人协作默契,惊慌有序。要装满全窑,大约需8小时;然后封上窑门,点火烧炼,需持续24小时左右;接着熄火冷却,至少一昼夜以上。最终从窑内取出的就是各
21、种成品的瓷器了。开窑是最激烈人心的事情,进窑一色,出窑万彩,这是才智和汗水的成果,这胜利的喜悦令人沉醉。各位,这次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看到烧窑和开窑,有点缺憾,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能补上这次的不足。在同一窑炉内要同时烧出10余吨瓷器,其工艺之困难是可以想象的。但自古至今,这种窑炉从不运用什么测试仪器,没有任何设备帮助工人限制烧炼过程,直到本世纪60年头初,照明还是用煤油灯。用柴窑烧制瓷器,靠得是工人人们的实践阅历,严密的劳动组合和精细的分工。全窑有一位技术总管,称之为把桩师傅。他是柴窑烧瓷工艺的总负责人,烧瓷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由他全权处理,在瓷器烧至将熟而又未熟的时候,停火时机的把握最为关键
22、,烧炼时间过头,瓷器会发黄,甚至出现倒窑,倒窑即窑内装坯的匣钵被烧倒塌;火候不到,瓷器又未烧熟。这时完全靠把桩师傅的一双眼睛。他除了从窑的望火口观看火焰颜色外,还借助于唾沫,向窑棚望火口吐适量唾沫,依据唾沫在火中瞬间改变的状况,来作出推断。柴窑烧瓷的确有几分神奇色调,有关把桩师傅的传奇故事也不少,其中童宾跳窑的故事广为流传。童宾是明万历年间的把桩师傅,他技术高超,为人正直,深受窑工们的仰慕。他当时受命为皇宫烧制特大号青花龙缸。皇家贡品,不仅件头大,而且要求不能有任何疵点,即瓷器表面须万里无云,这在当时是极难做到的。童宾和瓷工想尽一切方法,多次烧造均未胜利。眼看交货期靠近,皇命难违,瓷工们的身家
23、性命受到威逼。身负重任的童宾为了瓷工们的活路,在烧造龙缸的关键时刻,乘人不备,毅然纵身跳入熊熊的窑火。说也惊奇,这次果真把龙缸烧胜利了。直径3尺,高达2尺多的大龙缸,的确万里无云,白瓷如玉,青龙腾去驾雾,呼之欲出。真出谓世间奇珍。人们说,这次之所以如此胜利,是因为童宾显灵。后来童宾被嘉封为风火仙。自此,景德镇世代供奉风火仙,香火不断。真是千年窑火承天锦,十里陶歌动地诗。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这里的产品陈设室,也让我们对景德镇瓷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来到这个琳琅满目的瓷器陈设室,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人们买东西都讲究正宗,这里的瓷器可说是最为正宗的景德镇瓷。对景德镇瓷器的特点,人们用四句诗一般的话来描
24、述,即: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人最引以傲慢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和薄胎瓷,在这个陈设室里景瓷的特点有充分的反映,上述品种也有全面展示,请大家观赏。女士们、先生们,古窑瓷厂的参观就到此为止。有一位来自英国的探讨工业史的专家,在参观这个厂后对我说:到这里我仿佛回到了16世纪的景德镇,这里的作坊、柴窑、窑房、工具等都是有价值的文物,而更有意义的是:这里按古代的方式制造瓷器。所以可以讲,古窑瓷厂是名副其实的陶瓷业活博物馆。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