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026233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具有悠久文化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文明古国。其中,戏剧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历史的演进,发展出来了众多富含地方特色的剧种。但在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中,这些优秀的戏曲种类的保护和传承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导致一部分优秀的剧种没有传承人,一部分优秀的曲目已经失传。随着我国文化自信战略的提出,人们开始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丰富的戏剧种类中,秦腔是我国传统戏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秦腔艺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作为具有西北特色的剧种,凝练和承载了

2、中华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存留下来,但由于文化的碰撞、现代化发展,秦腔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进入国家政策层面。加入教科文组织后一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这两项政策的带领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规范化。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相关社会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一套属于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具规模。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

3、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标志着我国非遗进入法制化层面。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不少基础政府与地方性协会、非政府组织也在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对于列入名录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针对性保护与发展,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机制。 二、秦腔的由来与现状 秦腔起源于西秦腔,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之一,2022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的发源与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因为秦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和地域印记。秦腔起源于古代的陕西、甘肃一带,是古代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的发展而

4、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演奏者以当地的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故又名“梆子腔”。秦腔在当时以戏剧的形式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在鼎盛时期,秦腔文化曾享誉中外。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它在融合了我国著名诗词、歌赋的基础上,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形式,以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形成了秦腔独特的声腔风格。但随着现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秦腔的认知度与受众越来越小,其自身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秦腔的起源与发展都有赖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与地域,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秦腔艺术由于其带有明显的方言特性导致其受众群体有了一定的限制,使得秦腔文化的影响力与支持

5、力受到了限制。其次,在秦腔艺术表演中,打击乐在整体的演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秦腔打击乐,如秦腔司鼓,不同于其他乐器的学习与掌握。但秦腔打击乐器的传承与创新、乐器的演奏技巧与演奏风格的继承与创新都存在一定文题。再者,随着文化的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民的文化娱乐方式也日渐多元化,导致具有地方特色但以方言为表达形式的秦腔在群众基础方面日渐薄弱,其中秦腔受众中老年化问题突出;第三,秦腔本身创新不足,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时代的发展和坏境的变迁,使得这个地域的发展受限,人才的匮乏和理念的落后再加上体制导致秦腔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文化条件不断丧失。最后,第一,现如今多元文化的交融,娱

6、乐形式多样化,人们的娱乐活动丰富多样,致使秦腔这一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淡出大众的视线,被人民所忽视。 三、秦腔艺术保护的对策 (一)完善政策保护。秦腔作为秦腔是我国传统戏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秦腔艺术也是在保护我国优秀文化,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国家立法逐渐完善的历史趋势下,当地政府应当紧跟国家步伐,加快当地政策法规的完善。立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器,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陕西政府应当立足于地域文化背景,当地秦腔发展的实际情况,确保秦腔保护的内容与范围。(二)保护秦腔传承人。加强秦腔传承人政策,像秦腔这样以口相传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是十分重要的。传承人直接决

7、定了秦腔是否可持续发展与是否能创新发展。传承人作为秦腔文化的承载者,一旦传承人的培养与教育出现了断层,那么秦腔艺术的也会面临巨大的绝迹风险。因此保护秦腔艺术,关键在于保护秦腔艺术传承人,保护方言,陕西政府应当加快出台传承人认定、审批政策,给予秦腔文化传承人法律认可,并由政府牵头、社会资本推进,将秦腔的唱腔、秦腔的带乐器进行教育与培训,从而使得秦腔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扬与创新。(三)加强资金扶持。秦腔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同样也离不开资金的扶持。国内戏曲研究学者在谈到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提出,秦腔艺术的发展应立足于民间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保存其发展的自然规律,融入多元文化,而

8、不腻将其过分商业化和产业化。如今的秦腔艺术多以民间活动为主、在传承人的发展培育、秦腔活动演出的策划、秦腔曲目的创新都缺乏人才和资金的扶持。因此,政府应当鼓励社会资本加入秦腔艺术的传承保护行列,利用民间资本帮助秦腔艺术。同时,政府也应当设立相应的保护基金,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四)鼓励秦腔艺术创新发展。秦腔自发源起就植根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反映了三秦地区的政治、历史文化与经济的演进。随着时代的发展,秦腔可以在内容、语言、乐器等方面进行创新。一些表现形式应当与当今时代的发展来进行变革,与其他戏曲学习碰撞,提升秦腔的文化品位,丰富秦腔曲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其

9、中,可以从秦腔的唱腔上进行创新,通过唱腔的变化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传达三秦文化、传统文化。再者可以从秦腔曲目上进行创新,经典的秦腔曲目大多是文化故事、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传统秦腔的曲目都是由秦腔吟唱人根据当地的文化进行创作,在内容、情节和结构都不甚完美。随着文化自信战略的提出,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视,秦腔曲目应当不再局限于当地文化。其次,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现在已经有很多能力出众的创作人,不少优秀的乐器演奏者,利用多方人才,讲好传统故事,将秦腔曲目更新创作,也是秦腔艺术迸发活力的一个途径。 四、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中央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相关保护政策文件的完善,相关资金的扶持,秦腔已经引起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的重视。加强对秦腔的政策保护,对秦腔传承人的培养,不仅对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对其他以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完善与更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