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歌校园教育传承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鱼歌校园教育传承初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木鱼歌校园教育传承初探 摘要:东坑木鱼歌又称“摸鱼”歌,属弹词类曲艺曲种,是以口语相传进行“说唱”叙述的民间表演形式,该形式具有娱乐大众和教化一百零一姓的功能。木鱼歌传承的脆弱性在于讲究本土语言演唱,需熟识东坑本土语言才能演绎出纯正的木鱼歌。语言演绎限制了木鱼歌传承,出现老龄化、断层化,其传承与传播显得尤为重要,而走进本地校园传承能够注入新鲜血液,保存木鱼歌的原始性、多样性和永久性。让曲艺非遗走进校园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在艺术教育中培养木鱼歌的创作人才,解决曲艺传承所存在的困境。在校园传承的课程设置,其不仅使学科课程建设多样化,而且为曲艺非遗的资源库和项目丰富化,在创设曲艺非遗艺
2、术教育平台之余,使木鱼歌被动的脆弱性转化为主动的传承与传播,校园传承实现了木鱼歌的本体演绎传承的作用。 关键词:木鱼歌;校园传承;艺术教育 木鱼歌在莞邑地区的曲艺非遗项目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对于发展传承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东坑木鱼歌创作以人为本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真实情感,凝聚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文化的涌入,再加上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国内外流行音乐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这些潮流音乐对于传统曲艺的木鱼歌的演绎来说,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冲击。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的相关规定,提出:“
3、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让曲艺非遗走进校园很大层面上的解决了“人亡技消”的传承状况,扭转了木鱼歌面临的濒临失传的厄运。东坑木鱼歌的老一辈非遗传承人李仲球,现高龄73,其弟子有数名,但这些弟子中坚守在东坑木鱼歌的传承道路上的,只有与他相差40多岁的黄佩仪女士。木鱼歌的传承断层正是中国非遗所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走进校园传承是将通过科学的、现代的艺术教育体系来拓展非遗传承的方式,促进曲艺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血液的木鱼歌传承才能更加的源远流长。 一.东坑木鱼歌的价值及走进校园的必要性 1.木鱼歌的价值。广东省至今流传一种叫“木鱼歌”的民
4、间曲艺,其主要伴奏乐器是木鱼。木鱼歌又称为“摸鱼歌”、“沐浴歌”、“盲佬歌”,这些名称的各有由来,木鱼歌的原名“摸鱼歌”,康熙十七年的广东新语记载:“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以三弦合之,每中空中弦以起止。盖太簇调也。名曰摸鱼歌”。因“木”与“摸”谐音,所以演变成了“木鱼歌”;“沐浴歌”的名称则与佛教有关,木鱼歌早期由佛经与本地民谣相结合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相传善男信女在敲击木鱼前,都需要沐浴以示诚心;而“盲佬歌”则因旧时木鱼歌为盲人所演绎,所以民间将这种曲艺称之为“盲佬歌”。1木鱼歌不仅是莞邑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曲艺文化,木鱼歌虽是简单的一人一琴便可演奏的说唱形式,
5、但是其中的文学、历史、民俗和音乐具有很重要的考究价值,了解莞邑地区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也是具有现实意义,且木鱼歌从古典文学中汲取了大量的养份,诗歌创作的赋比兴手法被普遍运用,体裁有赋、韵文的样式,讲究平仄、押韵。比如说:玉碎珠沉取材于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一百零一宝箱;泪湿青衫有着白居易琵琶行的基础。除此,1938年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史上提到“广东最流行的木鱼书。其中最负盛名的有花笺记和二荷花史,其中花笺记被称为第八才子书.”。2在国外的文坛中也是受到高度的重视,据木鱼歌传承人黄佩怡介绍,早在1824年英国学者汤姆斯首先翻译了木鱼歌歌本,并在英国出版发行,现大英博物馆便收藏有木鱼歌歌本花笺记。183
6、6年德国学者幸辜尔慈也翻译了木鱼歌歌本并在德国出版发行,受到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的高度赞誉。由此可见,木鱼歌具有保护和传承的现实价值,还对东坑的民俗价值和民间文学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木鱼歌的音乐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是粤剧中的一个曲牌,而且还表现在木鱼歌从经典文学中汲取的养分与当地的语言交互促进,以叙事抒情为主的七言格律唱腔韵律,形成东坑木鱼歌独特的跌宕又透婉的唱腔,主要体现在用东坑语言腔演唱,并且其方式分为雅唱和俗唱,东坑唱腔韵律婉婉动听,常用的唱腔又可分妇女腔和盲公腔两类。妇女腔顾名思义是一种流行于妇女的唱腔,解放前的东坑妇女大多数人是不能入学的,所以她们学习木鱼歌多数是从艺人唱的木鱼歌中习得
7、,经常一边做饭一边听、唱、诵木鱼歌,随之慢慢形成了妇女腔;盲公腔则是由一些职业失明艺人演唱,行腔多有装饰性的韵味。据东坑木鱼歌传承人黄佩仪介绍,唱完花笺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不像流行歌曲三四分钟为一曲,木鱼歌的演唱时长有长有短,演唱者根据歌本长短随心而定演绎。木鱼歌唱词由原来的白丁口头创作然后传播开来的。木鱼歌的说唱形式是七言格律韵体的说唱文学,唱词往往侧重吉庆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学价值和民俗学价值。民间文学与执笔创作的作家文学不同的是,它是口头创作,已经不只是一种文学现象,更重要的是它的实用价值,因为它的大众化、口语化、通俗化等特点使得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民间文学既是一
8、种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是具有很多实用价值的文学作品3。2.木鱼歌走进校园的必要性木鱼歌多在市井间流传,且常出现在吉庆节日或者民间各种喜庆场合,以方言、口语形式演绎,从歌词中能够感受到一百零一姓对生活的真实情感流露,以说唱形式演绎出对自然生活的真实记录和思想反映。木鱼歌本身存在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价值,但是随时代的发展,在传承发展上也面临着很大困境。让曲艺非遗走进校园教育,使传统木鱼歌文化艺术与时代相适应是有必要的,能够扭转面临失传的厄运。自身保护,技艺传授。木鱼歌的说唱文化艺术在演绎的过程中依靠口头表演,这种活态文化的口头表演性质,需要社会和政府有意识的将这种活态文化保护和传承下去。活态文
9、化的保护和传承只有让它在自然传承中焕发自身的生命力,木鱼歌的民间文化才能代代相传。但是活态文化的性质本身存在着脆弱性,木鱼歌的演绎是通过人为载体的口耳相传,容易在发展的过程陷入人才欠缺,技艺失传。在莞邑地区各地方对木鱼歌腔调的演绎是有所不同的,据传承人黄佩仪介绍,掌握东坑本地的语言才将东坑木鱼歌演绎好,也就是说,木鱼歌用口头语言来演唱有着极高的要求,而目前的东坑木鱼歌的传承人为数不多,并且喜欢又愿意学习的,又是会说东坑本地语言的人更是少之甚少,这对东坑木鱼歌的传承无疑是一种挑战。木鱼歌走进文化教育是由其本身作为活态文化传承的脆弱性决定的,传授者以口头传授,沿袭者以耳承技艺,所以木鱼歌说唱叙述民
10、间艺术文化需要校园传承和传习所传承,校园和公益间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技艺传授和艺术教育,发动唱得好的且又健在的传承人重点教育和培养新一代的“木鱼歌”传承人,将原有的传承模式进行扩展,建立稳定校园教育传承体系,更好的将木鱼歌传统艺术文化演绎下去。时展,传承断层。传承人黄佩仪师从李仲球师傅,掌握较为系统的知识和较为熟悉的弹、挑、扫、轮、搓等演奏技巧。黄佩仪表示木鱼歌作为作为粵剧中的一个曲牌,源于民间说唱的文学艺术音乐,东坑的木鱼歌仍保留原有的曲调特色,演绎无需化妆、布景,一人一琴即可演唱。由于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和韩潮流的涌入严重的冲击了传统曲艺文化艺术传承,导致熟识木鱼歌的说唱艺人越来越少,熟悉木
11、鱼歌演绎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艺人,现在要靠这些老艺人去培养十几岁的青少年,对于他们来说投入的精力有限,推广力度也格外的艰巨,这不利于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认识,容易使木鱼歌的传承出现承传断层。近些年得到政府的支持,李仲球老师走南闯北的收集关于木鱼歌的资料,并将木鱼歌说唱技艺传其弟子。传承人担心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人愿意听且又听得懂,这将意味着木鱼歌的传承失去了社会基础和传承基础,对木鱼歌的传承面临着挑战。木鱼歌作为东坑优秀传统文化在莞邑地区中是根之所在,源之动力,习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
12、、先导性作用,学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4让木鱼歌曲艺文化艺术进校园,迫在眉睫。知识传播,创作发展。学校是民族传统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具有系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5不管是木鱼歌的音乐价值还是历史意义,作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无疑是对木鱼歌的艺术文化特色发展起到有效的传承作用,更是丰富与拓展校本艺术教育课程。传统木鱼歌文化融入到课堂教育,实现课堂教学价值,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曲艺非遗在新一代的课堂上实现活性传承,木鱼歌艺术文化也在校园教育上得到传播,除此,曲艺非遗在校园传承不仅培养学生欣
13、赏美的能力,更是让学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木鱼歌的演绎内容大多是来自生活,反映着木鱼歌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莞邑地区丰富的民俗信息记载,曰:“要想癫,唱花笺;要想傻唱二荷;要想哭,唱金叶菊。”传承人李仲球的木鱼歌创作也是如此,比如说,反映风土人情的木鱼歌有木鱼说“卖身节”、旧曲新词唱卖身,反映青春校园的木鱼歌有体育颂、色彩缤纷满校园等等。生活上的各方面都可作为木鱼歌创作的素材,而要以木鱼歌的形式去创作新内容,又要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还要熟悉木鱼歌的韵律和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这对木鱼歌的创作发展和延续传承的难度又是一个新的挑战。那么让青少年作为木鱼歌创作人才的新群体,这能够使木鱼歌在校
14、园传承中创作发展和人才培养,青少年对木鱼歌的演绎和创作体验是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人文素养的机遇,他们能够在拓展广阔学习木鱼歌的创新艺术教育环境中,提升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二.东坑木鱼歌走进校园概况及课程安排 1.东坑木鱼歌走进校园概况。莞邑地区重视曲艺非遗走进校园教育课程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加之传承人李仲球意识到木鱼歌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便走访全国各地收集材料,致力传承、发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积极传播和普及木鱼歌知识。政府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创设新平台,成立了木鱼歌培训基地,将木鱼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东坑中学的第二课堂,即在2022年东坑镇尝试在中学开设木鱼歌音乐
15、课程,以课堂活动的形式在初中部开设音乐课程。2022年东坑中学正式挂牌成立了“东坑镇木鱼歌培训基地”,木鱼歌正式走进校园传承的艺术第二课堂的课程,由传承人李仲球和其弟子黄佩仪担任东坑中学木鱼歌音乐教师,李仲球并带着弟子黄佩仪共同编撰东坑木鱼歌写作与演唱教学。为青少年普及更加多的木鱼歌知识,随后建设东莞市文化馆少儿木鱼歌培训基地,2022年东坑镇木鱼歌培训基地挂牌运作,同年7月,市文化馆授于“东莞群众艺术馆(东坑)少儿木鱼歌培训基地”称号。该培训基地每年约有500名学生接受木鱼歌教学,至今已开设了三年的暑期小班制,每周上两到三节课,十节课为一期,在结束课程后,对木鱼歌感兴趣的学生可找老师一对一辅
16、导。2.东坑木鱼歌课程安排。新时代促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不断的提升,所以对青少年的校园课程设置增加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也是为了更好让青少年全面认知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课程为“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指一组教学科目。”6比如学习木鱼歌木鱼歌说唱“卖身节”首先确定曲艺非遗课程的内容和目标:然而如何设置曲艺非遗课程,课堂以什么形式呈现内容、要让青少年认识到什么内容的曲艺非遗,音乐教师用什么教学方式让青少年喜欢上曲艺非遗,那么校本教材的编撰必不可少,教材设计既要符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兴趣对曲艺非遗的学习。随后李仲球
17、并带着弟子黄佩仪共同编撰东坑木鱼歌写作与演唱教学,东坑中学的木鱼歌第二课程和东坑木鱼歌传习所现已以东坑木鱼歌写作与演唱教学作为教学教材。本书作为传承式教材,其设计结合木鱼歌的学习特点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首先教师筛选出经典的、现存的、新时展下学生感兴趣的木鱼歌歌本为教学内容,并以艺术课程形式为教学结构,随后传承人通过讲解、表演、实践活动等不同方式教学,大致可分为认知传承、创作传承和演唱传承。认知传承。木鱼歌作为曲艺非遗,以认识其传统文化价值和音乐非遗传承知识为主。木鱼歌在莞邑地区流行可追索到350多年以上,其现存歌本的内容十分丰富,加之传承人们结合新时代的发展也创作了不少佳作,青少年对木鱼的认
18、识不仅局限在传统文化的作品上,而且可感受到木鱼歌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魅力。比如说,经典巨作有花笺、二荷、金叶菊等,传承人李仲球结合时展创编木鱼歌说唱“卖身节”、三个萝卜一个坑、停岗晚唱等,传统与时代交互认识,更能够充分认知木鱼歌的文化内涵及其所包含的思想要素等。木鱼歌作为曲艺非遗,对木鱼歌特有的演奏形式的认识是必不可少,学生需要学习木鱼歌的音律、韵律和构词的知识,掌握木鱼歌三弦琴乐器的弹、挑、扫等基本弹奏技巧。创作传承。非遗的传承不能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让非遗以活态的形式继续传承发展下去,真正的做到传承发展。教材东坑木鱼歌写作与演唱教学设计了学生学习关于木鱼歌的写作培养课程,
19、唱词写作根据木鱼歌的七言格律特点教学,学生需要基本掌握木鱼歌的唱词写作特点,比如说,七言格律唱词的木鱼歌,有时句子也会超过七个字,在开篇可分为七字开篇和三字开篇,七字开篇的形式有三个特点:每句字数一般为七个字;两句末字分别为阴平和阳平;两句末字要押韵。三字开篇形式特点则是:字数为3,3,7格式;句末字分别为仄、阴平和阳平;平声句末字押韵。开篇过后便是木鱼歌的正文,正文不管长短,都是由一个个歌段组合而成,这些歌段中含有四句,这四句唱词基本是七言韵体。写作课程设置加入教材中,符合传统文化艺术始终贯穿国民教育,全方位融入教育实践,学生用木鱼歌创作新时代下的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生活能力,更
20、是使得学生成为传承和发展木鱼歌的成员之一。比如,黄佩仪门下学生李国维创作多风之歌:多凤凤凰向天飞,一百零一年老校唱新词。学期考试将来到,风凰长大向天飞;学生团结相当好,师生亲密不分离。多风校因好美丽,金衣王冠向身披;老师教导方法好,学生成绩创创奇。黄佩仪门下学生丁合怡创作唱丁屋:一一歌一曲,丁屋村,地灵人杰继从前。古老闆墙人人颂,老人故事一篇篇;树根缠绕添活力,昔日炮灰古迹存。从古到今英雄出,将军碑前颂祖先;丁屋祠堂状元榜,耀祖光宗万万年。广炀热闹灯火照,健身器材好新鲜。做年重有大戏唱,一家大细乐绵绵。演唱传承。木鱼歌作为曲艺非遗,不能只停留在对其认识和创作上,还要对木鱼歌的演唱、弹奏有所掌握
21、,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为具体实践,学生表演自身所学的木鱼歌演唱技能,能带动身边的人了解曲艺非遗活动,增强曲艺非遗保护意识。演唱传承是学生表演对曲艺非遗最有效的传承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将木鱼歌的弹琴和说唱重难点技巧一一讲解和演示,学生直观的观察和反复学习,随后教师与学生间共同讨、学习,直到熟练演示为止。以木鱼歌说唱“卖身节”为教学内容举例:首先,教师确定演唱内容“卖身节”传统节日;其次,教师对这首歌本的学习流程设计,讲解歌本基本表达内容,随后用木鱼歌三弦琴演示弹奏本歌曲,边弹拨琴弦边讲解歌曲运用到的弹、扫、轮、搓等演奏技巧,再将琴与歌相结合演示;然后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反复练习;最后,师
22、生作课堂总结及启示。演唱传承纳入教材设计,体现了木鱼歌传统民间曲艺与现代课程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曲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并使得学生从小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三.东坑木鱼歌走进校园传承的思考与建议莞邑地区对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意识越来越强烈,也不断的探索保护非遗传承的方法,其中将曲艺非遗融入校园教育中实现传承发展的现实途径,得到不同人群的认可和关注。东坑木鱼歌走进校园传承以教与学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虽已步入正轨,但是就木鱼歌的长远发展来看,仍是存在师资不足问题。解决师资问题才能使教育系统成为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基地。目前在东坑中学教学木鱼歌的教师为数不多,更谈不上教学生演绎木鱼歌了。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内
23、容不仅以知识传授为准则,而且还要有技艺传承的理念,教师讲解知识和演示技艺,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技艺。因此注重曲艺非遗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培训,才能使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学校通过培训在校教师学习和了解木鱼歌的传统文化,增进教师对木鱼歌的了解,同时组织教师定期与木鱼歌传承人交流研讨,增强曲艺技术。曲艺非遗走进校园是为传统文化艺术再传承和发展,动态的传承,而不是让非遗再次进入困境,甚至出现文化知识传承有误。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无数人的传承和积淀,成就了传统文化,其价值是值得每个人去传承和发展的。时代的发展使得非遗存在被动的状态,木鱼歌作为活态文化的曲艺非遗,走进校园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实现了有效方式,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艺术教育课程相结合构建非遗课程,提高学生的非遗文化素养,促进中小学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