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开放30年调查与思考.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979103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改革开放30年调查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农村改革开放30年调查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改革开放30年调查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改革开放30年调查与思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村改革开放30年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当前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把中央的精神与*的实际紧密结合,准确把握*农村的特点和优势,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联系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实际,认真回顾总结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对于我们落实市委提出的我市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三个率先”、“

2、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奋斗目标,深入推进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前,我市农村经济基本处于封闭、落后状态,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无足轻重。30年后的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现代都市型农业格局初步形成,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进入发达地区行列,郊区正在成为实现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区。 1.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农

3、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2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1018年增长了9.5倍;农机综合作业率超过70%;耕地产出率达到1931元/亩,是11018年的24.8倍;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0570.81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1018年增长了14.1倍。二是农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农业生产由以粮食种植为主向粮、菜、肉、蛋、奶、渔、果全面发展,城郊型农业结构已经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农业增加值的2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三是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基地化、园区化、设施化农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42万多亩,其中仅去年新农村建设20

4、条意见实施以来新建的设施农业面积就达到8万亩,平均亩增效益3到10倍;建成了一批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和优势水产品养殖园区。农民从发展设施农业中得到了实惠,丰富了市民的菜蓝子。 2.农村经济由封闭落后向开放发达转变。一是80年代初,以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为标志,*农村进入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郊区工业水平显著提高。2022年,郊区工业中规模企业已达到3603家,占全市规模企业总数的60%,郊区规模工业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全市103个乡镇工业区入区企业达到5064家,累计招商引资超过800亿元,基础设施投入累计突破101亿元,园区实现的销售收入

5、比例占到郊区工业总数的30%。二是进入90年代,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契机,*12个有农业区县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郊区外向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22年,14个区县经济开发区企业总数达到5581个,其中外资企业3043个;累计引进外资68.2亿美元,占区县引进外资总量的50.2%。2022年,14个区县经济开发区增加值增幅比全市农村高11.1个一百零一分点,占有农业区县地区生产总值的25%;实现税收93.5亿元,占区县财政收入的25.1%。三是郊区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农村逐步由以农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

6、发展的主体。2022年,全市有农业区县三次产业结构为6.9:55:38.1,非农产业所占比重高达93.1%,二、三产业比重比11018年分别提高了10.4和33.4个一百零一分点,郊区整体上已经达到工业化阶段,环城地区已经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2022年,全市乡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比重仅为41.88%,比11018年下降了近40个一百零一分点。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农民人均从非农产业得到收入6269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6%;其中,从郊区工业获得收入4528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7%。 3

7、.郊区地位由附属向战略支撑区转变。一是郊区经济规模迅速壮大。2022年,郊区生产总值达到1485.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1018年增长了26.7倍,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先进行列。2022年,郊区生产总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1018年的2.5%提高到29.6%,提高了27.1个一百零一分点。二是郊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2年,郊区财政总收入达到37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1018年增长42.4倍,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由11018年的5.9%提高到30.96%。 (二)农村经济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 改革开放之初,我市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了农村改革的全面推进,与社会主

8、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 1.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完善。一是全面废除了制度,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确立明确了农民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大大加强。二是明确了农民土地经营权。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权分离出来交还给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并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三是改变了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打破了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确立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四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农民纷纷走上了新

9、的联合与合作之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起,2022年,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915个,各类农业经纪人4488人,涉及到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产业化经营模式顺势而生。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一批产业化龙头组织,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批发市场带动型、农业园区带动型等产业化经营模式。2022年,全市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农户数达到78万户,已达到全市农户总数的73.6%。 2.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发生重大转变。一是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单一集体所有制结构,形成了集体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经济等多元化经济并存的格局,市场主体

10、、产权主体、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二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放开农产品市场,培育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组织,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流通渠道的农村市场体系。三是建立了多元化投资机制。由单一集体经济时期依靠村、乡自身的积累投入发展,转变为现阶段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扶持投入的多元化融资。 3.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初步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对“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开展了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三个一”工程、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农民素质提高

11、工程、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等,建立了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不断加快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逐步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二是小城镇建设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化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2004年起,市财政建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2022年,以中心城区联接新城、带动中心镇、辐射广大农村的城镇体系规划框架基本确定。小城镇的载体功能进一步提高,设施水平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口转移步伐加快,农村城市化率由11013年的22%提高到52%。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按照国务

12、院有关规定,结合*农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实际,开展了“宅基地换房”试点工作。在国家政策框架之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耕地总量不减少,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和资金瓶颈,摸索出一条加快郊区城市化建设的新路子。 (三)农村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随着农村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社会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 1.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显著提高。2022年*农村已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建立起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支撑的农民培训体系。全市12个有农业区县的177个乡镇(街)均启动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3、建设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先后实施了“351”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和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01余万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素质的大幅提升。全市郊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1011年的5.2年提高为9.15年,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由11011年的6.2%上升为20.5%。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德意识逐渐养成,农村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和舆论监督环境。 2.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立了以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每个乡镇都建立了医院或卫生院。400万农村常住人口可直接享受到慢性非传染疾病防治、一类疫苗防治接种、老

14、年保健等18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显著进步。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一半以上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公园、体育健身场所、图书室、文化站等文化施不断健全。 4.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初步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最低保障标准指导线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地域覆盖,乡、镇、村参合率达101,农业人口参合率达89.5;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全面启动,全市54万农村老年人享受到政府发放的养老补贴;失地农民社会

15、保障制度初步建立,截止到2022年末,全市共有2万失地农民被纳入保障范围,有效保障了失地农民权益。 (四)农民权益保障实现历史性进步 1.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是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2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比11018年的153元增长了56倍,剔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实际增长了14.9倍,年均递增10.22%。二是消费结构显著优化。2022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1018年的60.8%下降为38%,已经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富裕型社会标准。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民家庭拥有高档耐用消费品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6m?,比11

16、018年增长了近2倍,房屋质量、室内设施已今非昔比,住宅成套率大幅度提高,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楼房;大部分农民告别烧柴、烧煤的历史,用上了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农村电网覆盖率达到101%,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车,部分农民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 2.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2004年起,全面推开以“五个取消、一个调整、一个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农村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零税负,为建立科学、公平、合理的公共分配体制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彻底取消了

17、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并对农民实行反哺,真正实现了从“取”到“予”的转变。 3.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有效维护。一是农民的首创精神得到尊重。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允许和鼓励农民大胆探索,尊重农民的创造,及时总结推广。各级人大积极为农村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等方式,听取农民的呼声,从立法、监督等各方面保护农民的创造成果。二是农民合法权益得到维护。逐步建立起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建立民主选举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双向约束机制和村务、财务两公开的民主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政社合一”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缺乏约束和

18、制衡机制的基层政权形式,全面保障了农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法律维权意识得到提高。通过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农家”等活动,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广大农民群众和党员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培训层次和水平。通过多年努力,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强化,参与村民自治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4.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一是乡镇机构不断改革和调整。通过开展乡镇撤并,乡镇总数由80年代初期的220多个,撤并为2022年底的137个

19、,其中建制镇达到117个,占全部乡镇数量的85%以上。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决策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开展“三级联创”、重点帮扶、民主评议、教育培训等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确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90%以上的乡镇(街)党委、8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达到市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全市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员工50人以上的单位全部单独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有70%以上达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 二、改革开放以来人大农业与农村方面主要工作 伴随着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不断加强,大体经历

20、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1010年至11013年,以11010年设立市人大常委会为标志。在这十三年中,市人大常委会没有专门的农业与农村工作部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处于起步和探索的阶段。二是11013年至2022年,以市人大常委会设立农村委员会为标志。这一阶段,成立了农村委员会,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并不断完善。三是从今年开始,以成立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为标志。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作为市人大的专门委员会,性质、地位、作用都有了新的变化,对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的召开,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1、 多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一贯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围绕中央和市委对“三农”工作的重点部署,针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加强农村经济立法,依法履行各项监督职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代表服务,不断强化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部门建设,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为保证和促进我市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加强和改进涉农地方立法工作,涉农法规质量不断提高 自11010年6月至2022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农业与农村方面地方性法规34件,现行有效的24件。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部门牵头组织起草3件;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交办的20多部法律草案征求意

22、见工作;编印了农业与农村法律法规汇编。这些法规的制定修改,使我市农业与农村方面法规不断健全,农业与农村主要方面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为我市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我市率先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1.坚持突出经济立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三农”工作部署,适应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加强农村经济立法作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之初,我市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起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为保护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合法权

23、益,11016年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制定了*市保护农村承包经营户合法权益和加强农村承包经营户管理规定,依法明确了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权利,对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促进了我市农村改革发展。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进入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标志的非农产业加快发展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制定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办法,维护了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了乡镇企业的行为,促进了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新世纪之初,为适应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对*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林业,

24、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新规定,及时贯彻了中央精神,适应了形势的发展。2022年,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将制定*市畜牧条例列入立法项目,为做好立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胜玉亲自带队对我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条例的制定出台必将对我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坚持立法为民,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与农村地方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农作物种子的商品化,出现了生产管理不严、市场

25、混乱等许多新问题。仅11015年一年我市就发生假玉米种子事件22起,造成减产475万公斤。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农作物种子有法可依。针对这种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于19101年制定了*市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实现了监督管理与经营相分离,保护了科研生产单位的积极性,依法扭转了假种子坑农害农的局面。为巩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护农民利益,市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审议通过了*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使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步入了法制轨道,使农民多年积累的集体资产有了法律保障。 3.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法制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相统一,始终是人大农业与农

26、村立法工作中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上世纪80年代后期,注重发展经济、忽视生态保护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我市侵占绿地和毁坏树木的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于11018年开始着手制定*市绿化造林管理条例,11019年审议通过该法规,使义务植树成为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公民的绿化意识和法制观念都有很大提高。为了对我市基本菜田进行依法保护,11016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市基本菜田保护管理条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乱占菜田和随意改变菜田用途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市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及时对该条例进行了修改,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保护了菜田资源。针对我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缺乏法律法规管理的情况,2022年市人

27、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一方面规范了我市野生动物保护,另一方面也填补了区域野生动物管理空白,对国家形成野生动物保护的全地域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4.坚持开拓创新,体现我市农村地方特色。扩大立法起草主体,是立法工作民主化、科学化的体现。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部门主动提出牵头起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和*市植物保护条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两项法规被批准列入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为做好这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部门制定了详细工作计划,牵头成立两个起草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和进度安排。在此基础上,多次召开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专家

28、论证会,反复研究法规需要规范的主要问题,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协调论证,两部法规在2022年顺利审议通过。两部法规都涉及到农业和林业两个行政主管部门,起草工作比较复杂,要求法规的针对性必须强、权责规定必须明确,通过合并农业和林业相关内容,既注意了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衔接,又突出了我市特色。 (二)不断加大涉农监督工作力度,涉农监督工作实效不断增强 对“一府两院”依法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20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大农业与农村方面监督工作力度,突出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自11010年6月至2022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在农业与农村方面的监督工作中,共听

29、取市政府专项工作汇报21次,开展执法检查31次,组织各类视察50多次。通过经常性的监督工作,确保了农业与农村方面法律法规在我市的正确实施,促进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行政,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围绕农业与农村重点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抓住实施中问题较多、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法规大力开展执法检查。相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市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市节约用水条例、*市动物防疫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进行了执法检查。为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30、法在我市的贯彻实施,市人大常委会从11015年至19101年,连续三年对该法进行了执法检查。通过大量的调研、视察、听取市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形成了对农业法贯彻实施情况强大的监督检查氛围。通过持续努力,农业法实施后的三年,我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每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幅度;调动了集体组织和个人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投入年递增率达到39.2%,促进了我市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加强。 2.围绕全市“三农”工作大局和农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听取专项工作汇报。市人大常委会把关系全市“三农”工作大局和事关农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问题,作为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的重点。相继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11012年*市农村

31、工作情况及11013年工作打算的报告、关于引滦入津工程运行情况的报告、关于我市防洪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关于我市农业现代化实施情况的汇报、关于我市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的汇报、关于建设节水型城市、发展大都市水利情况的报告、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的报告、关于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的报告、关于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报告、关于我市郊区工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关于*市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等。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上世纪90年代末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听取了市政府农业现代化实施情况和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32、情况的汇报,连续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了39个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和乡镇工业结构调整情况。在常委会审议和视察中提出,要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认真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与农村应对的思路,把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科技、规模、品牌优势,这些建议、意见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逐步落实。2004年,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的报告。为做好报告的审议工作,常委会领导带队深入有农业区县进行调研,召开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为做好我市农民增收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3.围绕重

33、点监督工作组织视察。一方面通过视察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将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馈,促进政府改进工作。11014年,为开展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到有农业区县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进行了视察,通过视察为执法检查作了充分的准备。2022年,为审议好市政府关于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安排了常规水资源、非常规水资源、控制地面沉降、农村饮水安全、引滦引江工程等7次视察、调研活动,全面掌握了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增强了监督的针对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监督效果。 (三)开展调研活动,调查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市人大常委会历来高

34、度重视调查研究,始终把它作为开展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基础,长期坚持,贯穿始终,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1.立足履行人大农业与农村立法、监督工作职能,开展调查研究。市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农业与农村立法、监督等工作,先后围绕农村法制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土地延包政策、农村集体资产、农业投入、乡镇企业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农村社会保障、农民收入、农村工业、农业科技、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立法调研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尽快制定我市有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法规的建议,并尽量吸收运用到法规审议中。2022年,为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关于

35、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就农业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等问题深入基层召开专题座谈会,在审议市政府报告中,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审议意见,抓紧了编制我市科教兴农“十一五”发展规划工作,制定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方案。市财政局专门下发文件,从2022年起将农科院所属的7个差额预算事业单位恢复为全额预算单位,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 2.立足农村全局和农民切身利益,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中已经形成制度化,每年通过召开人大农村工作座谈会进行研讨,确定一个调

36、研主题,已经坚持了四届17年。2004年,针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分析了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征地补偿偏低,农民收益少;二是安置办法单一,难以保障农民的长远生计;三是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提出了四个方面建议:一是把就业作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的根本出路;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三是设立分档次的缴纳水准和保障待遇水平;四是要注意新、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这些意见和建议为市政府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办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央和市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把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情况作为调研重点。通过深入调研

37、,形成了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情况及建议,调研报告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意见,把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原预算基础上增加了3倍,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 3.增强调研实效性,努力实现调研成果的有效运用。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人大农业与农村调研成果的转化,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运用渠道。一是建立市人大农村工作座谈会制度。二是把调研报告按程序转报(送)市委、市政府,为决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参加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三篇调研报告获*市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二等奖、二篇获三等奖。多篇调研报告在市人大常委会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四是在市

38、委对策与研究、参阅件和*人大上发表调研文章。通过这些途径,扩大了成果的宣传,一些调研成果得到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如,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实施办法情况报告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同志批示:“此件有指导意义,可登内部刊物”。在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上,时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的黄兴国同志批示:“这个报告很多意见很好,应予充分采纳”。 (四)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229号文件,积极为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了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

39、作用,使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更加顺应民心、反映民意。 1.结合立法监督调研工作开展代表活动。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改进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方式,坚持邀请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坚持在有关农业与农村方面立法、监督、调研工作中邀请代表参加活动,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关于我市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的汇报前,组织农业与农村专业组代表围绕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了专题座谈。在对*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进行修正过程中,邀请代表参加立法调研,把代表提出的好意见及时吸收到了该办法的修改意见中。在对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情况调研时,专门召开了来自农村基层和长期工作在水利战线的代表座谈

40、会,代表们通过座谈讨论形成了关于对我市农田水利设施抓紧进行维修改造的建议,引起市领导重视,为推进我市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2.积极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建立了主管农业与农村方面副市长与人大代表座谈制度,座谈的重点从比较具体、微观的问题,逐步转向事关我市农村发展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宏观问题。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联系。11013年组建农业与农村代表专业组以来,积极组织代表参加各项立法、监督活动,充分发挥了代表的专业优势。开展了大量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的讲座、培训活动。如2001年,举办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知识讲座。2022年,专门举

41、办了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的专题培训。坚持为代表订阅中国人大、*人大等刊物,发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等参阅资料。 3.认真做好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和意见的督办工作。认真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农业与农村方面议案、建议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加强对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反映的意见、建议的督办,推动了农业与农村方面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落实。2022年,刘智等13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制定*市畜牧条例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对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到部分区县进行了调研,目前该条例草案已经市人大常委会一审通过。 三、努力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

42、,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对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我市要在农村制度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率先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贯彻中央和市委要求,刘胜玉主任明确指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深刻理解中央和市委精神,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决策部署,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大力推进涉农立法、监督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保障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保护农民各项

43、权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谐稳定,为实现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动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前,我们认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在促进我市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下工夫 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市农村置身京津大都市圈,处在沿海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完全有基础

44、、有条件率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我们认为必须着力在促进我市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下工夫。一是,在立法工作中: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制定出台为契机,尽快对我市依法统筹城乡规划的制定、管理进行认真研究论证,协调城乡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的要求,对依法调整小城镇行政管

45、理职能进行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要针对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政策实施多年仍无法可依的情况,结合市委四次全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要求,认真研究依法规范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等问题。二是,在监督工作中:要将市政府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劳动力就业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及时跟踪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及其落实情况,促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工作力度。要做好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市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的整

46、改工作,保证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三是,在调研工作中:对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等方面适时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有观点、有分析、可操作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明年工作中,准备对我市财政、金融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促进有关部门加大力度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为我市“三农”工作发展创造坚实基础。 (二)在促进农村提升发展水平上下工夫 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建设水平,是实现市委“三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实现我市城市定位的重要基础。促进农村提升发展水平,要围绕促进我

47、市现代农业、非农产业、农村城市化、农村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立法工作中:要认真总结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情况,研究论证制定我市具体实施办法的可行性,依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要做好*市肥料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该项法规已经列入市人大常委会明年审议项目,要加快立法步伐,突出*特色,把这项创设性的法规制定好。要配合法制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做好*市畜牧业管理条例的二审工作,保证按时、高质量审议通过。要做好*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尽快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法制轨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做好*市河道管理条例、

48、*市湿地保护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促进我市农村可持续发展。二是,监督工作中:要结合落实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的意见情况,组织好明年常委会对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的执法检查工作,依法促进我市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要针对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宅基地换房”建设小城镇顺利推进的情况,组织好明年对我市小城镇建设情况的视察,进一步促进我市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依法保障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合法权益。三是,在调研工作中:要针对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加速发展的情况,明年组织对我市郊区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对调整郊区工业发展布局、增强区县发展后劲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对加快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强村强镇、发展设施农业等情况适时开展调查研究,为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献计出力。 (三)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上下工夫 要把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