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劳动争议仲裁委办公室201-年上半年调研工作讲话稿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劳动争议仲裁委办公室201-年上半年调研工作讲话稿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劳动争议仲裁委办公室201*年上半年调研工作讲话稿1 劳动争议仲裁委办公室201*年上半年调研工作讲话稿1安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办公室关于对近期工作开展状况的汇报今年以来,安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办公室在县人社局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围绕201*年劳动争议仲裁中心工作,立足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主动稳妥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力的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将201*年至201*年4月劳动争议仲裁委工作开展状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状况(一)仔细做好案件登记工作,公示办案程序,依法办案201*年截止到目前我科共收案58件,其中立案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53件,经审理
2、裁决38件、调解12件、准许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3件,时限内案件结案率为100%,涉及金额10多万元;经过仔细审查,共有5件申请劳动仲裁的案件不属于我科的受案范围,我科均依法开具了不予受理通知书。同时我科建立健全了劳动争议案件登记台帐,明确记载了各个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状况;201*年1月至201*年4月,劳动争议仲裁办公室共受理案件129件,实际结案127件,其余案件正在审理当中。结案率为100%,涉及劳动者人数137人,共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受理和调解劳动争议案件454件,涉及劳动者人数454人,共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00万多元。共审批了96家企业的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专项集
3、体合同,对银河公司的女职工特别权益爱护专项集体合同进行了审批。负责全县特别工时的审批工作,截止目前,共批复了3家企业的特别工时申请。二、主要做法(一)在立案阶段,严格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案件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范畴、主体是否适格、是否超过仲裁时效等问题严格进行审查。对于疑难、重大案件在立案前均向上级仲裁委及领导汇报后才进行立案。(二)在审理阶段,严格根据程序进行处理,重事实、重证据,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重大、疑难案件在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及局领导汇报后再慎重作出裁决。真正做到了刚好、有效、合理、合法地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始终坚持以“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原则处理劳动争
4、议案件,坚持“双维护”宗旨进行仲裁实体化探究,加大了劳动仲裁办案力度,提高了办案质量。主动主动地化解冲突,对不稳定苗头早发觉、早处理,防患于未然。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办案人员少。我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办公室共有专职人员2人,而劳动争议案件正以40%的增长率逐年递增,人少任务重的冲突尤为突出,办案力气特别薄弱,远不能适应工作量日趋递增的须要;(二)办公设备不足。在外面调查取证时,由于有些当事人受其他缘由的影响,对自己已经证明的事情予以否认,致使案件裁决的依据不足,严峻影响办案质量。同时,由于案件逐年递增,致使存放档案的档案柜严峻不足;(三)办公场地狭小。没有特地的仲裁庭,致使集体仲裁时只有向别的
5、部门借会议室;(四)办公经费严峻不足:我们在调查取证时,涉及到要支付证人的误工费及交通费和我们自身工作人员的交通费,而现在这项费用始终都没钱支付。四、今后工作准备(一)进一步加强劳动仲裁机构和企业调解网络建设,促进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健康发展;(二)进一步推动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试点工作,在取得胜利阅历的基础上,逐步在各行业建立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切实使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在基层。(三)突出抓好劳动争议处理、仲裁监督、群体性突发事务预防处理三项重点;(四)接着加强劳动仲裁队伍建设,在适当时间举办劳动法律、法规培训班,以提高仲裁员及企业调解员素养及办案实力。提高办案质量、缩短办案时间、加大受案力度
6、、确保公正执法。(五)加大宣扬力度,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宣扬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让劳动者清晰劳动争议处理途径、程序,扩大劳动仲裁工作影响,正确引导劳动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劳动争议。(六)严格审查企业报送的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发觉问题刚好提出让企业整改。严格规范特别工时审批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批准。二0一一年五月六日扩展阅读:劳动争议调研材料威海工业新区于201*年成立后,充分发挥新经济增长极的磁场效应,聚集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企业用工量也呈“水涨船高”之势,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发生率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面临着服务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双重任务。工业新区人力资源局立足本区实际和
7、部门职责,主动行使调解仲裁工作职能,切实发挥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调整劳动人事关系,解决劳资纠纷的调整器功能,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功能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器功能。为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根据上级单位的要求,我们扎实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当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开展状况(一)稳步推动仲裁委员会建设工业新区成立时间短,仲裁工作起步较晚,于201*年2月才成立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一年多来,我们不等不靠,努力配全配强干部队伍,工作人员从成立之初的1人,增加到目前的3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了仲裁员办案守则、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8、等10多项制度,对每项工作、每个工作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此规范干部职工的言行和办事程序。目前,工业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运行正常,在化解劳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不断加强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为保障调解仲裁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我们争取到了管委大力支持,建立了实体化的办案机构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院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3人,其中专职1人,兼职2人,持有仲裁资格证书的2人,学历均在本科以上,业务素养和职业精神较好;经费保障方面,工作人员工资及日常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鉴于新区财力物力有限,建设了集仲裁院办公室和仲裁庭于一体的办公室,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保证了
9、调解仲裁案件的正常开展;仲裁院实行主被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调整劳动人事关系,解决劳资纠纷职能。一方面加强与劳动监察部门的合作,常常性到企业走访,排查劳资纠纷隐患,及早化解冲突。另一方面主动受理劳动仲裁案件,坚持“调解为主,仲裁协助”的原则,实行调解、仲裁两道关口,确保和谐解决各种劳动争议。(三)努力实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社会化“大调解”格局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重心主动下移,沉入基层,大力加强镇、企业两级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触角延长到田间地头、车间工棚,建立了区、镇、企业“三位一体”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网络,形成了有基层平台调解、仲裁庭调解两道防线层层把关的劳动争议调
10、解体系,真正实现了劳动争议社会化“大调解”格局,将大量的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镇劳动争议调解服务中心,各配备了一名专职一名兼职工作人员,建有特地的调解室,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到目前已胜利调解企业劳资纠纷36起。依托企业工会,建立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为职工维权和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解决劳动争议供应了平台。目前全区建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机构50个,配备兼职调解员50人,今年以来化解劳资纠纷28起。在工作中,我们还主动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拓展调解面,加深调解力度,及早化解冲突。一是建立劳动争议预防处理机制,增加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主动性。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思路,重视劳动争议的源头
11、治理,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常常性了解企业用工管理状况、工资支付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状况,刚好发觉企业存在的劳资方面的不稳定因素,敦促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处理,削减劳动争议案发率。二是开展联合调解,形成调解工作的强大合力。主动探究建立以区仲裁委员会为主导,镇调解服务中心为载体,企业调解组织共同参加的联合调解工作机制,对案情困难的案件,由区仲裁委员会负责召集镇、企业调解人员组成联合调解组,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联合会诊,刚好解决劳动关系中冲突最突出、职工和企业最关切、社会反映最剧烈的社会冲突问题。三是主动建立流淌式调解工作机制。不拘泥于调解的详细流程,支配调解人员走进企业办公
12、室,深化职工家中,分别做好劳动争议双方的调解工作。(四)高效公正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本着“服务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宗旨,我们刚好受理、办理仲裁案件,并将“公允公正”原则贯穿案件处理始终,有效化解了各类劳资纠纷案件。今年以来,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8起,涉及劳动者65人,其中工伤案件19起、拖欠工资案件36起、欠缴社会保险费案件27起,结案46起,结案率达到95.8%,其中调解26起,调解率达到54%,劳资双方满足度达到100%,没有发生一起不服上诉案件。从今年以来案件状况分析呈现出一下特点: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重灾区。这类企业用工量大、技术含量低、工作时间长,但
13、是利润很低、效益不好,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在支付工人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方面资金压力大。另外,此类企业由于不须要很高的技术,职工流淌性较大,使企业及职工个人在签订劳动合同及缴纳社会保险方面缺乏主动性。拖欠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状况在此类企业屡屡发生,造成劳动争议案件高企不下。今年以来,受理的48起案件中,有32起案件涉及到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总数的66.7%,涉及渔具、电子、机械加工等企业。二是因拖欠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今年以来,工业新区立案受理的案件中,拖欠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费案件分别占案件总量的75%、56.25%,分别涉及劳动者涉及劳动者48人、36人。基层调解机
14、构受理的案件中,涉及工资、保险的案件所占比例也高达68.5%。三是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面临的工作压力增大。随着基层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基层尤其是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分流了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其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面临的工作压力也会随之增加。今年以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胜利调解劳资纠纷64起,其中镇劳动争议调解服务中心调解36起,占总数的56.25%。随着驻区单位的进一步增多以及职工维权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劳动人事争议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呈现出“两分化、群体性”的发展态势。“两分化”就是指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率呈凹凸两极分化之势。诸如电子、服装、渔具等劳
15、动密集型企业,原来就利润薄弱,外加上越来越恶化的竞争环境,此类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低迷,拖欠工资、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欠缴社会保险状况严峻,越来越引起职工的不满。诸如本区蓝星玻璃、拓展纤维等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管理规范,劳动争议案发率低。“群体性”就是指劳动争议案件呈群发、多发态势。目前,本区企业在落实劳动保障工作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拖欠工资、不缴保险、不支付加班费,劳动平安保障措施不到位等违法行为普遍存在,违法项目多,涉及职工人数多。而新生代的职工受到了较好的教化,法律学问较丰富,维权意识普遍较强,简单发生群体性、突发性事务。7月份全市就曾发生职工因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而集体上访事
16、务。另外,更应引起重视的是,本区部分老镇办企业职工,已经在企业工作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但始终没有参与社会保险。目前,这部分职工年龄偏大,已经或即将达到退休年龄,但退休待遇没有着落。这些老职工辛苦了大半辈子,却换来晚年生活没有保障的结局,使他们对政府心怀不满,心情波动较大,处理不好,极易导致群体性上访事务、突发事务的发生。(五)扎实做好其他各项基础性建设一是强化仲裁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养。常常组织业务人员参与省市专业培训,今年组织参与省市的专业培训20人次,提高办案人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办案实力;举办案件分析会,共同分析案情,沟通办案心得,规范办案程序,促进了办案质量提高,使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走上法
17、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强化作风建设,树立劳动仲裁“窗口”形象。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内部深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深化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中心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实现详细行政行为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对不同的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不同的方式处理,对事实清晰,争议标的不大的争议案件,分别实行打电话、发建议书、召集双方当事人协商等方法处理;对难以协商解决的争议,符合受理条件的,刚好予以立案审理,做到简洁争议不过日,一般争议不过周,集体争议按时效按程序刚好审结;对发生罢工的企业建立回访制度,跟踪服务,刚好了解企业和员工的动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同等、不
18、徇私情、公正执法、依法办案。通过内强素养,外塑形象,树立了劳动仲裁窗口形象。三是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建立公开办事制度。将劳动仲裁程序流程图等十项制度上墙公布,同时,还供应书面简介材料(如仲裁须知),使职工对相关事项一目了然,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能自觉、主动地按有关要求履行,提高了办案、办事效率。落实首问导诉服务制。凡有当事人办理仲裁事项,首先接访的仲裁人员,必需将相关事项告知当事人或赐予办理,或转交给详细经办人员办理。建立案件考评制度。为了提高办案效率,严格办案时效,调动仲裁员办案主动性。制订了劳动仲裁员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考评方法,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主承办人制,对主承办人处理的案件
19、中的各个环节(独立案审查至卷宗归档)进行自评和考评,加强自我和组织监督。该制度实行后,加快了案件处理的速度,缩短了案件处理时间。实行案件处理反馈制度。要求各劳动争议案件主承办人在结案后,请案件当事人填写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看法反馈表,对案件处理提出反馈看法。从中发觉、总结案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增加了仲裁员的责任感,保证了案件处理的质量。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两基”建设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部门案多人少冲突突出。工业新区立足工业,多业并举,吸引了大批企业落地,目前全区企业300多家,职工3万多人,劳动争议案件发生概率大、数量多,涉及职工人数较多,而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20、部门工作人员仅3人,镇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部门工作人员6人,处理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和艰难。此外,工作人员大都身兼数职且流淌性大、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工作力气不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难以推动,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须要。二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健全由于财力物力有限,目前本区劳动仲裁部门与劳动监察部门合署办公,没有独立的办公机构。三是劳动仲裁案件办理仍不够规范,质量不高。由于人手不足,为了尽快处理浩大的劳动争议案件,放松了对工作人员条件的限制和对其专业学问的培训,人员素养普遍不高,使得一些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办理仍不够规范,案件质量不高。三、进一步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开展的看法和对
21、策建议(一)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扬力度深化实施普法工程,充分利用广播、网站、报刊等现代化手段和媒体力气,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扬,扩大劳动法律、法规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二)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建设独立的办公办案场所,为调解仲裁工作的顺当实施供应载体和平台。补足够够的专职办案人员,缓解劳动争议案件案多人少的冲突。建立人才正常供应机制,保证每年安排一名法律专业的高校生到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工作,参加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提升了调解工作人员队伍素养。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学习培训,努力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办案实
22、力和水平。主动激励工作人员自行学习政策法规,不断增加和拓展自身法律学问面;建立健全仲裁员培训制度,年内对仲裁员轮训一遍,主动改进培训方式,实行在岗培训、脱产培训、现场观摩、远程教学等多种方式主动开展培训活动;定期召开疑难案件研讨会,畅开思路,各抒己见,沟通探讨,以提高办案质量。(三)规范劳动争议案件办理,提高案件办理质量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改进办案方式,规范办案程序,加强对办案的管理和监督,努力实现刚好立案、快办案、办好案;要探讨改革庭审方式,简化办案程序,健全重大疑难案件合议制度,缩短审理时间,提高办案效率;要规范仲裁程序,健全案件受理、立案、庭审、调解、裁决和送达等环节的操
23、作流程,完善庭审规范和仲裁文书,提高办案质量;要加强对仲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完善案件归档管理、案件通报、案例评析、工作考评、内部监督纠错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探究建立仲裁委员会上下级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切实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度;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的协调协作,搞好仲裁与诉讼的连接,共同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使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不出现断档,有效地避开当事人告状无门的状况。(四)要加强劳动争议的预防工作,争取工作主动权坚持落实“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把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重心前移,提前介入。做好预防工作,变更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等案上门,被动处理的现状。逐步
24、形成“先预防,重调解,后仲裁”的工作模式,将大量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争取工作主动权,切实削减仲裁的压力。一是充分发挥劳动监察在劳动争议预防工作中的主动作用,切实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削减劳动争议的发生;二是实行有效措施,大力构筑企业内部调解、区域性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解体系,构筑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最大限度将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切实筑牢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三是加强对基层劳动争议处理组织工作的指导,帮助基层调解组织提高镇、企业调解员的业务实力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发挥他们在预防和调解劳动争议方面的作用。指导、帮助还没有建立企业调解组织的企业,尽快建立健全调解组织,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办公室201*年上半年调研工作讲话稿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运用,劳动争议仲裁委办公室201*年上半年调研工作讲话稿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