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究.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952799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究 摘要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整合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主要抓手。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意义和原则,从专业群搭建的优化机制、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专业群建设的保障机制三个维度进一步探索了“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维度;建设路径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为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国务院在2022年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多元办学主体,集中校企合作之力,建

2、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由此可见,专业群建设迫在眉睫,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不仅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更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不仅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迫需求的关键和主要抓手,更是高职院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进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需求。(一)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是服务经济社会的外在需要。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服务社会,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服务社会,职教具有两种属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因此立德树人,服务地

3、方经济社会是职教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促进校企合作更加地深入开展合作,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扎根中国大地,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思想,贯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为中国产业全球化提供高素质综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和支撑。(二)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追求。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促进其内涵发展,办出自己品牌特色的关键抓手。在生源竞争逐渐激烈、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既发展了核心龙头专业,又发挥该专业的引领辐射

4、作用,促进其相关专业的同步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专业群建设还有利于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并根据市场发展动态,灵活的调整专业方向,积极培育市场急需的新兴专业。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原则 (一)外部的逻辑起点:产教对接的组群原则。重点优先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双高计划”是落实职教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大阔步发展的“先手棋”。高职院校要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科学组群是前提,科学组群是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的前提,从学校的专业布局来看,专业群要面向地方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链并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资源,实现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有效对接

5、,精准分析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之间的交集地带,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或者岗位群的无缝对接。从“双高计划”所属专业大类的分布情况来看,位居榜首的是装备制造大类,其次是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从分布图不难看出,这些位居前四的专业大类就是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中国制造靠高技能技术人才支撑!(二)内部之间的相关性:能力本位、共享资源的教学组织原则。高职院校通过组建专业群,将原来分散的单个专业发展目标整合到专业群整体发展目标上来,使资源配置指向更集中,同时专业群建设可以更好地进行系统化教学改革设计,开展基于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专业群建设还必须将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聚焦到校

6、企合作资源整合上,将相关专业资源要素充分集中,实现群内资源优势互补,发挥资源规模效益,同时通过建设与发展,调整优化资源规模效益,调整优化资源要素组合方式,增进资源效益。专业群组群天然趋向于建设高度共享的实训基地、技术平台、教师团队等办学载体,从而有效克服单个专业在资源共建共享广度和深度上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群在资源共建共享上更为强大的动力!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探究 (一)建立专业群搭建的优化机制,评价其科学性。专业群代表学校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发展未来的方向和重点。组群逻辑是否合理科学是专业群能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1专业群组群的必要性,这是专业群建设的出发点高

7、职院校必须转变思维定势,认真思考产业需求在哪里,产业需要我去做什么,仔细分析和调研本区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领域。专业群之所以搭建成功,前提是对接产业链,而不是专业的简单叠加,专业群建设的“脚”适合岗位群的“鞋”。因此高职院校在组群之前必须对产业链或者是岗位群进行认真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专业群的构建必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符合院校发展需求,必须为专业建设带来新的增长点。2专业群组群的合理性,这是专业群建设的支撑点主要考察群内专业之间的关系,既群结构的合理性,具体评价专业群层次结构是否合理,相关专业与核心专业是否构成优势互补关系,能否构成专业间的合作共享,进而共同提升专业建

8、设水平,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3专业群组群的可行性,这是专业群建设的立足点高职院校要使专业群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一定要有支撑专业群发展目标的资源,专业群发展的关键要素主要有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服务、培训等,因此专业群建设的可行性主要考察这些要素资源的关联性、共享性和互补性。(二)坚持专业群发展的共享机制,提升其有效性。转变学科本位思维,坚持能力本位思想,重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结构体系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体,在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背景下,职业院校要回答: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如何对接产业链的需求?如何体现能力本位而不是学科(知识)本位?如何为人才提供有效的多样化的成才路径?简言之,高

9、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要遵循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将学习体系和课程体系结合起来,实行工学结合,以工作推动学习或在工作中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的形态,应该是菜单式、模块式、开放型的:教学模块与专业课程的内容,应该是高度对接岗位能力和职业标准,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使课程和教材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专业群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学生成才路径应该是多样化的,并对学生开放、可选,专业群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面向企业一线真实具体的生产过程的技能型培养模式,构建螺旋式上升的项目训练体系。这些理念和指导思想都要求专业群的课程结构实现颠覆性的设计和修订,其前提是,改变传统思维定式,打破

10、学科(知识)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融合培养,根据企业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需求分析,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制定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职业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最后考察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否达标。(三)强化专业群提升的保障机制,促进其持续性。为了促进专业群能够在一个良性循环中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强化质量保证,完善保障机制。首先,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专业群的质量标准,专业群建设与学院的教学质量内部诊断与改进有机融合,并作为学院质量诊改的重头戏,依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构建以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分析人才培养的成效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

11、达成度,开展周期性的质量诊断与改进,确保人才培养的契合企业行业的岗位需求,并形成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其次,完善专业群建设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开展第三方社会评价,推进专业群建设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与质量评价,建立毕业生追踪反馈、用人单位(雇主)的满意度调查研究等反馈机制,依据反馈结果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正专业群建设质量标准,最后,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个动态、开放、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从内部激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创业动力、技术研发水平,为专业群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总之,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在人才供给质量担当主要角色,而紧密对接岗位群和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将成为高职院校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驱动力,未来高职院校必须面向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主阵营,面向未来,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办出特色和内涵,完善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推进高职教育更加硬核发展。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