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金句汇编(十组).docx

上传人:hai****005 文档编号:10915692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讲话金句汇编(十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领导讲话金句汇编(十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讲话金句汇编(十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讲话金句汇编(十组).docx(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领导讲话金句汇编(十组)一、党的建设2二、中国精神4三、经济发展7四、改革创新10五、三农发展13六、社会治理16七、精神文明19八、生态文明21九、文化发展24十、民生保障27一、党的建设(一)党的组织建设(1)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2)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党的组织建设,结合新的实际推进改革创新,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3)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4)要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

2、织建设,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5)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永葆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6)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7)正确政治路线决定正确组织路线,正确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正确政治路线。(8)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就是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二)党风廉政(1)要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

3、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2)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3)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5)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6)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三)从严治党(1)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2)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3)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4)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

4、视并强化整改落实。(5)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把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融入规划实施之中。(6)开展经常性的全面从严治党宣传教育,特别是党章党规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注重发挥正反典型的示范警示作用,在本地区本单位营造全面从严治党良好氛围。(7)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责任落实,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责任落实,增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自觉和能力。(8)发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到位、管党治党问题较多、党员群众来信来访反映问题较多的,应当及时进行约谈,严肃批评教育,督促落实责任。(9)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过程和效果相统一。(10)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四)干部培

5、养(1)干部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朝夕之功。(2)要教育引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严守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3)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4)要教育引导干部一开始就想明白当干部为什么、在岗位干什么,走好从政第一步。(5).对主要领导干部和班子成员、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也应有不同的考核要求,不能搞“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6)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7)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进行伟大

6、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8)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9)着眼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干部队伍。(10)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深入把握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五)党史学习教育(1)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2)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

7、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4)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5)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

8、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6)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二、中国精神(一)民族精神(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2)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

9、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3)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4)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5)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二)科学家精神(1)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3)

10、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4)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5)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6)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三)抗战精神(1)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

11、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2)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3)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4)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四)劳模精神(1)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

12、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2)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4)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五)英雄精神(1)

13、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3)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4)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5)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六)工匠精神(1)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2)加大典型选树力度,进

14、一步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4)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七)雷锋精神(1)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2)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3)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

15、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4)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作出榜样,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5)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八)中华体育精神(1)我们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3)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把体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努力开创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4)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

16、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坚定自信,奋力拼搏,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更好发挥举国体制作用,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提高为国争光能力,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5)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九)延安精神(1)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2)伟大的延安精神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

17、精神力量。(3)要继续挖掘延安精神这个宝藏,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4)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5)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十)抗疫精神(1)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要大

18、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认真总结疫情防控中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和模式,用制度形式予以固化。(3)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4)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5)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6)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7)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

19、8)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9)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十一)企业家精神(1)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2)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正所谓“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3)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4)只有真诚回报社

20、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5)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取得更新更好发展。(6)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三、经济发展(一)高质量发展(1)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2)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从“有没

21、有”转向“好不好”。(3)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4)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5)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二)布局产业链(1)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2)要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2、,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着力筑牢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3)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4)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5)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6)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7)我们现在制造业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要继续攀登,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

23、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三)数字经济(1)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2)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创新是亚太经济腾飞的翅膀。(3)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4)要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5)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6)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高

24、度重视数字技术与生物、材料、能源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加强能够为数字经济时代创造新场景的颠覆性数字技术创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科学原始创新。(7)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四)扩大内需(1)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2)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3)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

25、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4)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5)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6)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五)促进消费(1)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2)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

26、,适当增加公共消费。(3)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提升旅游消费智能化、便利化水平。(4)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六)优化营商环境(1)只有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市场作用,扫除人为障碍,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贸易畅通、百业兴旺。(2)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3)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特点,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4)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

27、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5)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6)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七)制造业发展(1)我们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2)制造业

28、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4)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5)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八)扶持中小企业发展(1)我国中小企业有灵

29、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支持下,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更好发展。(2)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3)要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特点,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鼓励提升信用贷款中长期授信额度。要合理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发放效率。(4)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政府控股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积极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努力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服务效率,及时履行代偿责任,依法核销代偿损失,

30、协调金融机构尽快放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九)经济新业态(1)新业态虽是后来者,但依法规范不要姗姗来迟,要及时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2)新时代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既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又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新的更大业绩,迈上新的台阶。(3)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把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弱项加快补起来,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壮大起来,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等领域投入,加快数字经济、生物医

31、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行稳致远。(4)我们正面临增长动能的深刻转变。当前,改革创新成为各国化解挑战、谋求发展的方向。结构性改革的正面效应和潜能持续释放,对各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形成势头,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加速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四、改革创新(一)改革创新篇(1)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2)古往今来,人类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3)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4)世界各国要顺应时

32、代发展潮流,作出正确选择,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当前,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6)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7)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8)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9)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

33、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10)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11)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12)我们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13)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14)要加强改革前瞻性研究,把握矛盾运动规律,守正创新、开拓创新,更加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强斗争本领,拓展政策空间,提升制度张力。(二)企业创新(1)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构建龙头

34、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2)希望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3)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4)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5)要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6)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7)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和引导平台企业加大研发

35、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底层技术根基,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三)科技创新(1)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2)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科学家潜心搞研究。(4)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5)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

36、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四)基础研究(1)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2)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3)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4)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持续不断坚持下去。(5)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五)科技成果转化(1)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

37、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2)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3)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六)知识产权保护(1)要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健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完善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抓紧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2)要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审查和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3)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

38、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4)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5)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责任,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相关协调机制,重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坚决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6)设立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和激励创新,而不是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7)中国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

39、七)理论创新(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从国情出发,充分反映实际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国际视野,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2)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3)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4)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5)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八)

40、自主创新(1)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2)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3)我们强调自主创新,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创新。(4)如果自主创新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跟着别人后面跑、受制于人的局面。(5)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6)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7)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

41、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九)人才建设(1)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宏大的人才队伍。(2)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3)怎么用人?就是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4)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5)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五、三农发展(一)农业现代化(1)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2)农业

42、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3)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4)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二)乡村振兴(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2)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3)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

43、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4)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5)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6)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7)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

4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8)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三)数字乡村(1)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3)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4)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四)农业产业化(1)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

45、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3)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4)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5)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五)脱贫攻坚(1)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2)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

46、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3)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4)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5)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要全覆盖。(6)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六)区域协调发展(1)要完善东

47、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东西部扶贫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3)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4)要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七)农民主体地位(1)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2)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3)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条路。(4)我们党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