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实施意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统筹城乡为统揽,促进“四化同步”;以果业提质增效为核心,促进农民增收;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壮大特色产业;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引领,培育职业农民;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为重点,发展家庭农场;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进程,全面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富民强区”主题,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药、增菜”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果业富
2、民,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城市下乡、农民进城”步伐,为“奋战十二五,争创十强区,努力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健康、文明、幸福”夯实基础。 2、发展理念:强化“全域”的理念,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统揽全局工作,把建设成“一产、二产、三产联动,景区、城区、园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宜业、宜居、宜游的具有关中风情的创新田园城镇综合体”。 3、总体目标:农业总产值增长5%,达到1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达到9350元。耕地保有量55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万吨以上,水果总产值增长5%,达到21万吨以上。完成412户、1539人的农村移民搬迁工程。启动23个新型
3、农村社区建设。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1、稳定粮食生产。引导粮食种植逐步向规模化发展,扶持种植大户,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加大小麦玉米良种、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扎实做好农情、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指导。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4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在8万吨以上。 2、全面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实施果业富民战略,深入推进“全面建档、升级达标”果园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快生态示范园建设,完善产业体系,健全流通网络,打造果品品牌,全面推进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4、重点抓好1个万亩现代果业示范园,安王、西柳等8个千亩现代果业示范园,关庄镇涝池村等6个一百零一亩干杂果示范园,启动实施苹果庄园、核桃庄园、葡萄庄园等特色农业项目。新栽以苹果、核桃为主的鲜干果3万亩,其中新建标准化果园2000亩,改造果园2万亩。力争水果总产21万吨,干杂果0.85万吨,苹果优果率达85%以上。 3、大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以建设全省“奶牛标准化示范市”为依托,加快构建奶牛良种繁育、饲草种植技术推广与服务、奶牛疾病防控、生鲜乳质量检测四个体系,1个千头奶牛场,完成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伊利万头奶牛养殖场一期工程。建设2个万头生猪示范场(村),发展20户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示范户。新
5、增5个规模养殖场,创建2个省部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市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年内新增奶牛2000头、生猪2万头。争取启动黄土高原农果牧复合循环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建设区级畜牧生产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4、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按照关于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科学编制和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强与中药材研发生产企业集团的联系对接和合作,引进1个知名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重点建设千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开展套种试验示范和野生连翘人工抚育。充分利用西农教授工作站优势,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鼓励群众在不适宜果业发展的区域发展中药材产业,新发展中药材种植6000亩。积极探索推
6、进中药材发展的机制,加强与市场对接,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和土地流转,突出抓好野生连翘基地和所建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土地流转。要打造品牌,不断提升中药材的质量和品质,力争在全国和世界树起道地中药材的品牌。 5、持续抓好“菜篮子”工程。抓建2个一百零一亩以上高标准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发展水产养殖,水产品产量达到470吨。 三、以园区建设为引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1、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涉农项目整合投入园区、金融优先支持园区、促进园区土地流转、扩大园区招商引资、区级领导和有关建设部门包抓园区等措施,重
7、点扶持和大力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申报工作,重点扶持马咀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2个省级、凯盛现代农业园区、金圣现代农业园区、文王山现代农业园区等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中、省、市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全力做好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争取更多的大公司、高科技农业企业入驻园区,提高园区科技含量,提升园区建设层次和水平。加强园区管理,打造园区品牌,把园区作为基本农田加以保护。以园区为承载,优先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能够较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加工业与流通业。 2、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土地
8、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积极发展股份合作、专业合作、土地托管、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农民通过交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禁止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承包地,切实依法维护农民权益。建立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年内各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具备条件的村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 3、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全面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完善政策补贴公开透明机制。重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新机具试验示范项目建设任务。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6.455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4、
9、持续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新修改造基本农田5000亩,发展节水灌溉3000亩,其中果园1500亩。治理水土流失50平方公里,解决1.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 5、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大力推进省级农产品监管与标准化示范区(县)创建工作,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服务能力,落实检测责任。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认证, 切实增强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完成8个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场)的动物防疫标准化示范创建任务。加强人员、经费、设施配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培育
10、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和监管工作。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和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逐步形成龙头带动、规模发展和集约经营的产业化格局。鼓励社会资本入股参与农业企业,从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示范工程,建成省级一百零一强社5个、市级示范社14个,“五有”示范社16个。加大对农民合作社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培育联户经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
11、体,努力提高农业集约经营水平。 3、积极培育职业农民。加快开展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区)建设工作。整合教育、农业、扶贫等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依托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有计划、有组织地集中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支持区高级职业中学开设职业农民专业,免除学杂费,补贴食宿费,鼓励青年农民参加培训。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人,开展农民实名制培训5500人、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50人。 4、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和各种涉农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深入推进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
12、体系改革,力争实现条件建设项目全覆盖,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鼓励果品企业、专业合作社投资冷链配送、商品化处理、果品贮藏库建设,完善产业配套。建设优质农产品网络展示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加强区、乡(镇)两级气象防灾减灾机构和农村气象预警信息手段建设,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搭建农业企业与金融机构连接的市场化融资平台,优化招商引资政策服务,多元筹集农业发展资金。 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
13、革。今年启动演池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由农业部门负责;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由国土部门负责。全区如期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居民房屋符合规划和产权明晰的,及时办理权属登记。完善集体林权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提高林权证发证率和到户率。稳步推进以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为主的配套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财务预决算、收入管理、开支审批、资产台帐和资源登记制度,严格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贷、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民主决策程序。今后,凡不实行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无计名投
14、票、公开竞标、过程透明等程序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支持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加快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制度、产权流转规则和产权流转市场。 2、加快户籍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重点解决农民转市民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积极推动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年内力争1万名农民进城落户,加快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努力做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 3、加大金融改革和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农民合
15、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办果园抵押贷款,加大贷款额度,探索开办以承包地、宅基地、农村房屋、大型农机具等为抵押物的贷款办法。加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支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加大对果畜粮菜等主导产业保费补贴力度。 六、强化全域理念,全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1、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市区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20222030)为统领,进一步完善各类规划及建设详规,精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锦阳新城建设,突出抓好9个重点镇区、40个新型农村中心社区、14个旅游特色村、35个生态示范村的规划
16、和建设。坚持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原则,努力创建引领全区、全市乃至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 2、倾力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村工作。按照“城市下乡、农民进城”的要求,坚持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理念,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制定水、电、讯、暖等基础设施和教、体、文、卫、商等公共服务场所建设标准,确保规范建设。到年底,12个试点村(中心社区)要基本达到“完成一个规划、建成一个社区、配备一批设施、安置一批群众、发展一批产业、带动一方一百零一姓、打造一处新景点的效果,4个新增试点村(中心社区)要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3、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
17、区建设。在去年启动建设12个试点村(中心社区)、今年新增4个试点村(中心社区)的基础上,筛选2-3个试点村按照市上新型农村社区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求纳入城市规划的一般建设小高层,纳入小城镇规划的一般建设五层以上楼房,市政设施按城市标准建设,教体文卫、社会保障、治安警务、法律援助、档案管理、休闲娱乐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及项目健全,并配套建设生产生活资料超市、托幼托老、餐饮洗浴等经营性便民服务设施。列入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市、区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其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给予资金扶持。 4、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按照“项目整合、资金捆绑、政府撬动、群众主导”原则,加快城乡统筹发
18、展。区级财政在去年投入基础上,要大幅度增加对统筹城乡项目的预算,并与各级各类项目资金整合,重点用于农村中心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充分发挥本级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广泛整合农业、林业、水务、果业、发改、住建、住改、国土、组织、农工、民政、扶贫等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强制捆绑用于统筹城乡工作。对不配合整合的,严肃追查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乡镇(街道)探索成立投资开发公司等方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融资。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省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区乡(镇)公路23公里、通村公路10公
19、里,解决1.5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全区农网改造升级,实施并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3000户,实施并完成412户、1539人移民搬迁工程,实现7101贫困人口脱贫。 6、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区深入实施以“净化工程、绿化工程、靓化工程、文化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美丽家园”行动,集中清理垃圾和“三堆六乱”,整治村容村貌。拆除废旧建筑和破旧房屋,饰新沿路、沿街墙面,实施照亮工程。加快推进道路绿化、流域绿化、城镇周边绿化和绿色家园建设,提高包茂高速和210国道段绿色长廊建设水平,积极配合实施耀旬路两侧林带建设,抓好照金、香山、药王山等景区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全年完成植树造林5.8万亩
20、。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适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树立文明新风。 7、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新建中学等8所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全面完成12所公立幼儿园和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全面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00元。继续完善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和乡村一体化管理,提高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就业实名制,改进就业服务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5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健全农村社会救助
21、体系,继续缩小城乡保障差距。积极开展各种农村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文化室24个,实施照金、石柱2个“乡镇农民建设工程”,建成照金镇文体活动中心,完成10个农村中心社区的农民健身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推进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8、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依托农业主导产业,鼓励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围绕城区、景区、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具有药王养生、休闲保健、红色旅游等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心备战“金秋旅游季”活动,发展旅游农家乐,使日接待能力达到1万人次以上。 七、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
22、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1、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各乡镇(街道)、区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和我区关于转变作风的要求,按照包抓乡镇(街道)、包抓农村、包抓试点村工作的安排部署,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三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深入开展服务零距离、建功十二五“抓落实,创一流,比贡献,作表率”活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为农村发展做贡献,促进农村工作上台阶。加强对包抓乡镇(街道)、包抓农村、包抓统筹城乡试点村的督查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旬汇总、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机制,并将季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内容。 2、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建立支农
23、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从今年开始,各级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提高0.5个一百零一分点以上。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倾斜。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对涉农专项资金全面实行“项目库”管理。高度重视农民增收,由区发改局牵头抓紧制定全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从今年起,由区农工办牵头组织开展农民增收“双十”(十个农民增收典型村、十户农民增收典型户)评选活动,来提春季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命名表彰,以此发挥强村带动,能人引领作用。今后,全区推荐全市命名表彰的农民增收“双十”先进典型
24、,要从我区农民增收“双十”先进典型中选出。各乡镇(街道)、各涉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不断强化措施,确保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 3、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升级晋档、评星定级”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深化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着力推进后进村转化升级,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健全村级组织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补贴待遇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继续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4、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对村民自治的指导工作,完善村务公
25、开民主管理制度,切实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区为单位统一公开目录和时间,丰富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实现村务公开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延伸。深入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推行乡镇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畅通和规范。农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树立健康文明、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 5、推进农村基层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平安示范镇(村)建设,大力实施“三防进农村”、村居视频监控“小探头”和技防入农户工程,深化反邪教警示教育和无邪教村创建活动,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农村治安防范能力。加快建设农村便民服务工作站,推动便民服务“联动”、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和谐创造平安环境。 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