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道德经》读书笔记(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道德经》读书笔记(15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道德经读书笔记(15篇)道德经读书笔记(15篇)仔细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道德经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道德经读书笔记1原文我是看不懂的,从译文的描述中作了一些思索。道德经分析的范围侧重于非物质的一面,分析了个体和集体。个体分析的刻度是一般人与圣人。集体分析是侧重于道德来推动集体往更好的方向运转,而集体分析的刻度“你”和“我”。人,人类社会,世间万物,用哲学和科学来概括总觉得不够全面,所以我喜爱用“物质”和“非物质”来得到两个范围。自有文字以来人类文明就在物质与非物
2、质这两个范围萌生了无尽的新奇和探究,从古到今,从今到末来,人肯定会探究下去。哲学侧重点是“非物质”范围,道德经的侧重点也是“非物质”范围,但是他们的刻度不一样。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很大的内容差异,但是内容都是“非物质”范围,这挺重要的。我觉得产生这种差异内容的根本缘由是不同宗教信仰环境导致的。扯得远了些,回到道德经。道德经里面的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一个人必需有道德,一个社会必需重视道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人是以人来教育、以人来衡量对错的。但是有些人是以神来衡量对错的,所以不同的依托形成了不同的对比。记得BBC纪录片里面就有讲到天主教对人们的生活形成的影响,有爱好的可以去看一下。因为我
3、从小就被我父亲教育人要怎么样,人不能怎么样,怎么才能成为人,这种用人来衡量对错的教育的确对我形成了一种塑造,这里的我对我过去的评价只是陈述事实的意思。道德经其实是基于道德上思索总结出的一篇,从侧面上说,人们在那个时候道德已经到达了那一种地步。道德经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衡量、发展、成就形成的。道德经说明白那时候我们是以人来衡量对错的。维持自我的存在是须要代价。维持一个人的存在,就是说你要维持自己一个人的标准。圣人的存在就是维持圣人的标准。其实道德经是什么这个我不是很感爱好,为什么会有道德经呢?上面已经给出答案了。这里觉得一个事情挺重要的,哲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侧重分析“非物质”这个范围,但是人
4、是由物质和非物质这两个范围形成的,学哲学的人不要忘了科学。道德经读书笔记2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举荐下,我重新学习了道德经这本书,通过学习使我对本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道德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人们的物质财宝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宝却越来越贫乏,只有仔细领悟道德经的内涵,才能使我们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谐!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致虚,就是要消退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静心,才能不受名利
5、得失所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孤独。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澄澈透亮,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假如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者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醒悟相识的源泉。道德经第七章说:“天长地久。天地所
6、以许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许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许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妄为。只有不妄为,才能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同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变更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得鱼死网破。这
7、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胜利,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我们还要把“无为”思想用在待人处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对人宽容,这样才能保证团队的和谐稳定。总的来说,通过对道德经的重新学习,让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万事以德为先,用清静思想对待人和事,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和志向之心,使内心愉悦、欢乐工作。道德经读书笔记3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实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改变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敬
8、重规律”。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假如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当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同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变更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胜利,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实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
9、规律进行探究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道德经读书笔记4纵观道德经,只五千余字,但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可谓博大精深。数次读罢,仍多有不解之处,然只窥冰山一角,亦觉受用无穷。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德经一书,“道”一字贯穿全文,可谓中心,道是什么,老子说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道事实上不行言说,但我们还是希望道有所言说,所以牵强给它一种代号,称之为道,就我理解,类似于西欧哲学中的“逻各斯”(仍有区分),即世间万物改变的一种微妙尺度和准则。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
10、。”(第十六章)并用道德经向我们传授了很多有关道的感悟,教育我们如何通过了解自然规律,并以此指导个人行动来全生避害。而关于自然规律,老子提倡“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正确理解这一理念对领悟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说至关重要。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不如孔子主动,就是因为对老子的“无为”二字理解错误所造成的。“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的过分作为。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物极必反,所以过分作为必将适得其反,老子举例说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确做法为“袭明”,既“将欲弱之,必先强之”(第三十六章)
11、,“袭明”的通则冯友兰先生说明:“想要得到的东西,须从反面起先,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故而欲强,必先知弱。“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如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宝越来越殷实,然富而不贵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们过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记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醉,便有欲,欲,则有求,求,必缺静,躁,终将过,过,犹不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所以,必需清心寡欲。关于如何清心
12、寡欲,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贤,不使民争(第五十七章)”,既必需摒弃虚名,而后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并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欲,便可无为。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正如周国平先生说:“人应当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人,名利只是优秀的副产品。”少私寡欲是一种静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于是便可守清耐贫,不受名利困
13、扰,安心工作,不做画蛇添足之事,从而提升人生境界。静心除了清心寡欲,不妄为,还有谦逊,这样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君子谦逊行事,谨遵天道,因为就人类活动而论,一个人前进的极限是相对于他的主管感觉和客观环境而存在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就到了前进极限,艾萨克牛顿说他感觉到他对于宇宙的相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对于海的相识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对于人类的巨大成就。而有了综上所述的德性,无为、清心、谦逊后,人自然会有淡然超脱的心境,宠辱不惊,善利万物而不争,于品行修养
14、,有“唯之阿之,相去几何?善之恶之,相去若何?”(其次十章)的淡定从容,这种君子会以自身为辐射中心,带动良好的风气,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其次十六章),不仅抑制了自身的轻浮躁动,也会令四周人心憧憬之。宠辱不惊,“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小子自知浅薄,读罢道德经略抒己见,为免贻笑大方,于此先行告罪。道德经读书笔记5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是道经,后44章是德经,假如道德经是一条山脉,那每一章就是一座山峰。徜徉在道德经的山中,找寻道,找寻德,那些道,那些德,经常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每每有所得,刚刚有所喜。可是扭回头来
15、,又对所得有了困惑,纠结得头飞了雪,也只在几座山峰里转圈圈。此山雄美,总还是要从山里走出来的,哪怕走出来,再进去呢!于是,决心写读书笔记,如游记一般,爬一座山写一篇。就像在山中迷路,不妨于经过的树上,写下个记号。然后,沿着记号不断前行,总可以走出此山。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无名天地之始,出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短短59个字,两千多年来,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明。说明不统一的一个缘由是因为断句不统一,分歧如下。“无名,天地之始;出名,万物之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16、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说明不统一的另外缘由主要“道”“名”“有”“无”“妙”“徼”“玄”等名词”的说明不统一。道可道,特别道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客观真理,大道。道可道,其次个“道”是动词,指言说,表达。“常”,是不变的,永恒的。“常道”是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大道真理是可以被表述言说出来的,但全部化为文字和语言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最永恒、最本质、最深远、无限的真理。而是真理的一个现象的、一时的、片面的样本。为道是无限的,而语言相对道就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语言描述无限的.道,只能得到“特别道”。这句话与佛说:”不行说,不行说,一说就错“,有相同意思。打一
17、个比方,无论是大圆,还是小圆,有一个量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圆周和直径之比,也就是圆周率。可赋值,依据须要,可以是3。14,可以是3。1415926,可以是小数点后更多位的数,但是无论如何赋值,都不是真正的,都是非“常”。所以,可,特别。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说,“道可道,特别道”,这是告知我们,老子讲的道,也只是“可道之道”,讲的也是一个“特别道”。要透过“特别道”,窥探真正的“道”。名可名,特别名。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指详细事物的定义,即某一事物区分于其他事物的名称,特征等。名可名,其次个“名”是动词,指命名,定义概念。“道”是客观真理,“名”是主观相识。“常名”是指永恒不变的定义。这
18、句话可以写为:可名之名,特别名,常名,不行名。老子要阐述“道”这门学科,必需先明确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就像我们学习一门新学科,也要先学习基本概念一样。老子说,常名是没法定义的,可定义的名都有其局限性。老子特别严谨,不像一些其他理论,在起先就说,肯定要信任我,我就是对的。老子告知我们,可道之道,特别道,可名之名,特别名。道德经里的“道”都是可道之道,“名”都是可名之名,我们要透过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去感悟体会,真正的道,真正的名。老子的道学,可名了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无”和“有”。无名天地之始,出名万物之母。两种断句,我倾向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给出了“无”和“有”这两
19、个基本概念的定义。“无”定义为“天地之始”;“有”定义为万物之母。天地,是抽象的词,不单单是天空大地的意思。天地,就有了系统。万物也是抽象的,是一切系统的产物。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最基本的系统就是两种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两个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组成部分,就是天和地。天地外还有更大的天地,天地里也有更小的天地。天地可以是更大天地的万物。万物也可以是更小的天地。没有天地,就没有系统,没有系统就根本无所谓“无”和“有”。天地之始,就是系统起先运行之
20、始。比如,男女是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两个部分,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生孩子这个特定功能。一对男女相恋了,表示一个可以一起生孩子的系统已经建立了,只是起先的状态,是没有孩子的,从确立关系到有孩子,是一个过程。天地系统建立之始,是“无”。所以,无,名天地之始。没有男女做夫妻,谈论有孩子和无孩子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没有天地,就没有“有”和“无”,没有天地之前,是虚无,是无极。夫妻建立系统之始是丈夫和妻子,有天有地。但是没有孩子。一旦夫妻系统孕育出新的生命,就“有”了。这时候,妻子才能称之为“母”。系统“有”了,万物才被生产出来,所以,“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断句
21、,我倾向于,“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中蕴含各种因素作用改变,孕育着“有”,谓之妙。“有”就肯定会转换为“无”,有无的边界在哪里?“常无”用来观天地之妙。天地之妙,就是“无中生有”之妙。“常有”用来观万物之徼。万物之徼,就是“从有到无”的边界。比如,地球生命的出现。地球更多时间是没有生命的。当地球诞生的时候,天地这个系统就建立了,就有了可以产生生命的系统,但是天地之始这个时候是没有生命的。经过了漫长的“常无”状态,天地不断相互作用,地球产生了空气,出现了水,为生命的产生供应了条件,然后,生命从无到有。生命起源,妙不行言,如今照旧是人类之迷。这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现在地
22、球的生命是“常有”状态,但地球生命必定会灭亡,这就须要我们“观地球生命在什么时候走到终点呢?”那时候,地球生命就要提前努力到其他星球持续生命。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两者”就是“无和有”两者,有和无同出于一个系统。无中蕴含有,有中蕴含无。所以,同出而异名。“谓”和“名”是有区分的。“名”是客观的定义,是严格的;“谓”是主观的描述,可以是一种比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是无和有,同谓之玄。“玄”就是黑里带微赤的颜色。简洁来说,就是指“黑”色。我们现在对一些不知道原理的系统称为“黑匣子”,就是给这个系统输入,也得到确定的输出,却
23、不能把这个系统的原理说清晰。比如,一些带有自学习系统的人工智能机器,就是黑匣子。从无到有,从有到无,都是很难说明其原理的,所以“谓之玄”。无中生有,谓之玄;有而化无,谓之玄。无无有有,有有无无,谓之玄之又玄。这些玄之又玄所蕴含的规律,是说明一切天地与万物生生灭灭的众妙之门。道德经读书笔记6道德经是一部隐藏人类才智的经典著作,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研读。信任许多人都听过“道可道,特别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这些才智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文化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顺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
24、,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历史上也曾有许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其实,老子提倡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特别好的跑步文化,间或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得精致小礼物。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熬炼的人来说是须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假如要追求速度,那更须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一般人
25、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近“无为”了。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困难,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许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种种不合规范而被打回,就是由于线下沟通不到位而导致走不下去,有些略微困难的流程要反复“折腾”,刻意而“为”,才能通过审批。随着工作娴熟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须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当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近了一点。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简单理解,老子提倡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
26、,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实力的状态。所以,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读书笔记7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行得而亲,亦不行得而疏;不行得而利,亦不行得而害;不行得而贵,亦不行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真正明白的人不多说话,夸夸其谈的人不肯定是真正明白的人。悟道之人必定会堵上欲望的孔窍,关上欲望的心门,收敛其光线,混同于尘土之间。挫光锐气,解除纷扰,就是深远
27、大同的境界。达到大同境界的人,你不能够太亲近他,也不能够太疏远他;不能够用利益诱惑他,也不能够危害他;不能够使他名贵,也无法使他低贱。所以他是世间最尊贵的人。“知者弗言”是真正知道的、明白的人,人家不多说话,多说话、总是到处说的,他可能什么都不知道。这句话可以作为一种人生的阅历来看,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什么都没见识过的时候,您就喜爱不断地讲,以显示自己知道得多,但是您真的什么都阅历过、经验过了,觉得不过如此,这些没什么好讲的,这时候您可能就起先渐渐变得缄默了。辛弃疾写过这样的词:“少年不识愁味道,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味道,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就是
28、这样的人生经验。其实,老子给我们讲的也不是人生阅历,他讲的是“道”。明白“道”的人,他就不说话了,而那些每天在说的他却真正不知道“道”,所以“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对于这种形名,我们没有必要那么叫真,真明白以后,你也就不用多说了,因为没法的确确立一个真正的形名。明白“道”了,知“道”的人,人家就去低头做事,把事情本身做好,利益众生,为大家不断地去做,而且要努力地去做,但是对做事所带来的形名,带来的外表的体现、表现,我们却尽量不去过多地言语修饰、过多地提及它,这是一种“上善若水”的境界。“塞”是堵上,“兑”当孔窍讲,讲的是把那个欲望的孔窍给堵上。“闭其门”的“门”指的是心门,古人认为这里也是念头
29、出入的途径,所以我们把它给闭上。“塞其兑,闭其门”在讲一个领导者,你要把自己的欲望之门给闭上,这样才能做好领导。“和”是调和的意思,也就是说你所发出的光,你要把它调和到舒适的地步,不要使它特殊刺眼、特殊光亮,你要把光的形迹尽量淡化。“同其尘”,也就是说把自己变得微小一点,不要觉得自己了不得,要混同于尘土。“挫其锐”就是挫光它的锐气,把它的锐气收敛起来。“解其纷”是解除那些纷扰、纷争的状态,然后就进入了一种叫“玄同”的状态。那么什么是“玄同”?玄,深远的;同,大同的境界。当我们看清了世界的本质,我和你没有本质区分,我和这个世界没有本质区分,我与这个世界也是一体的。这就是“玄同”。真正的修行不在行
30、迹,而是在心里。放下争夺之心,整个团队齐头并进,这才是和谐的模式。圣人悟道之后,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以后,德行深厚,他跟四周人特殊融洽。因为不考虑自己的私利,所以他不会拉帮结派,不会对某些人特殊密切、亲近,也不会疏远某些人,而大家又离不开他,也没法诱惑他,更没法去损害他。悟道了之后,但行善事,莫问吉凶,心中坦然,所以别人也不能用亲疏、利害和贵贱来区分您、去影响您,因为您不在意自己的这些利益了,那么这些条件就影响不了您了,所以您进入了一种混沌、坦然的状态。所谓的贵贱都是相对出现的,并且会相互转化,曾经的“贵”很可能转瞬变成“贱”,曾经的“贱”又可能变成现在的“贵”。这都是不断转化的。贵贱其实都是
31、一种幻象、都是浮云、都是结果、外表的光环而已,所以不要太在意它,和亲疏、利害一样,我们假如在意它了,我们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中。譬如有的人原来身在高位,属于贵,后来退休了,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心里落差太大,结果导致出现了差异,心情郁闷,肝气不疏,诱发糖尿病。因此,贵贱都是浮云,不要太在意,以免陷入苦恼。作者:高风清扬道德经读书笔记8老子是春秋末期闻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所作的哲学论著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也广为人知。该书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邃,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李佳伟同学的脚步,感受先贤老子内心深处的人生才智。“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
32、。无名,万物之始,出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为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这一章描写老子哲学里最重要的范畴“道”。他所说的道,乃是变动不居、周流不止的。只有随时变易,乃是“常道”。“道”是构成世界实体,是万物运动改变的动力,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它幽昧深远,不言说。他认为:真理是无法用详细的言辞来表达的,它超乎言辞。人们费尽心思来描写“道”,其实挂一漏万,要一落言筌,损失的远远比说出的多。这就似乎庄子里讲的一个故事:有个国王喜爱鼓琴,后来他却不鼓琴,只是静静地坐在琴前倾听。因为他已经领悟到,即使再超群的琴艺,当他弹奏出一个音
33、的时候,其余的六音却同时丢失了。哪如专心去领悟自然的天籁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行的圣人。水的许多禀性体现了道的特性,而圣人就道的体现者。圣人的言行近乎水,而水德又近乎道。在中国古代很多哲学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体道之物。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水总是处在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里。苏轼也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在老子看来,水擅长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又不避污秽谦退守中,所以最接近于道。圣人就应当像水一样,与时迁徙,应物
34、改变。“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章描述了“道”的特性,是道德经一书中最为具体的地方。简洁来说,“道”有这样几个特性:“道”是浑朴状态的,相对于世界的杂乱无序而言,它是浑然自足的统一体,所以说它“有物混成”;“道”在时间依次上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天地万物也是由它所产生,所以说“先天地生”;“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所以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的运动规律应当仿照天地,天地的运动规律应当仿
35、照“道”,“道”的运行应当仿照自然。“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一章还是讲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来是一种状况,事实上它可能恰恰属于反面。事物在许多时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情要能留意到对立面,擅长运用冲突对立统一规律,则往往可以转圜。天下纷纷,若用智术相驱除,则愈发混乱不堪。若清净守虚,则无为而化。“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36、故大制不割。”老子哲学主见谦退守中,以静制动,以柔弱胜刚毅。这种理解是不错的。但老子的这种思想,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知其雄”要首先了解事物刚劲的一面,才能执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对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确定去取。一般人往往误会或片面地了解老子的哲学,以为他一味地宣扬退让。这真是断章取义。事实上,老子是在有了“知其雄”的前提下,才有“守其雌”的结论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章中,老子痛心疾首地描述了人们一味偏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从而导致了精神生活的沦丧。在老子看来,人的正常生活应当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
37、活合一并重的,所谓“营魄抱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偏重物质生活的享乐,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冷眼旁观,从而导致了道德的沦丧。老子这里所说的“为腹”,是要建立安静恬淡的内心生活,这就要求人们要抑制自己对物欲的无尽追求,仅于果腹而已。“为目”是片面追求感官世界的刺激的生活方式。老子所极力反对的对物质文明的单一崇拜,在今日读来,特殊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老子描绘的志向国。在他的志向国中,应当国土
38、面积不大人口稀有,即使有十百倍功效的机械也不运用。舟车备而不用,甲兵废弛,民复结绳记事。在这里,百姓有甜蜜的饮食、漂亮的衣服、安适的居所、快乐的习俗。因为国家都很小,所以邻国之间可以相互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相互听得到。对志向国的向往,是关切人生和民生的哲学家的共同愿望。老子的志向国,是农业社会的特别产物。他诗意的描绘,对中国古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道德经读书笔记9老子之著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从这部
39、人类文明史上的才智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宝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宝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峻。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骗;贪污、腐败等等骇人动目的社会问题时见报端。“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工作”的呼声日益剧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女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吸取睿智,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意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责!其实,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端正心态的问题,它蕴含着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守自己的人生坐标;净心:净处自己
40、的人生位置;尽心:尽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清静无为”为道教修道之本,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致虚”就是要消退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曰明”,不会因“不知常”,而“妄作,凶”也。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则云:内以养
41、正宁静虚元,原本隐明,内照形躯。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云:“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身与道同,则无时而不存;心与道同,则无法而不通。”又云:“静则生慧,动则生昏”,这则是道教静中处世的指导思想。“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孤独。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净心是保持清正廉洁工作的源泉净明道重要典籍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的序言:“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污”,由此而见,天
42、地万物之间,干净不染,没有丝毫的灰尘存在,是谓之“净”也,假如完全用人性的角度看待“净”的含义,那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就从色尘(视根)、音尘(听根)、味尘(味根)、香尘(嗅根)、触尘(触根)、法尘(法根)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欲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峻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西汉智者河上公给此章命名为“检欲”,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4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君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下。”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澄澈透亮,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假如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正廉洁工作的源泉。尽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这是说明白人们解读历史可以吸取前人的阅历教训而为己用,那我们通常所说的“
4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然而,我更以为,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会,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不妄为”正是人们静心、净心的外在表现,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有为”。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关于“什么是道”的文章,作者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道在哪里!道就在我们身边,尽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谓之道也”。这句话浅显明白而又让人警醒。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话
45、,那他的心态确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担心份的心的。即道教所云的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都在加强道德自律教化,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方针“爱国遵守法律、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推出,详细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化: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切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念留给自己。在现代社会强劲的经济发展
46、势头下,一些有智之士越来越留意到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重读和阐释道教圣典道德经,主动挖掘道教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教理和教义,才能让道教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才能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责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道德经读书笔记10老子的道德经虽然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意义深远、思想广博。不同时代、不同学派、不同价值观的人可能都能读出不同的理解,和红楼梦一样,也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笔者今日想要写的读书笔记,是关于道德经中“水接近道”的理解。老子对“水”的评价特别高,称之为“故几于道”,意思也就是水的境界已经接近于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
47、几于道。水的品德和修养特别高,水擅长滋养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又处于众人不情愿居住的地方,水的这种道德特别高尚,是一种不争不抢、无私奉献、接近于道的境界,当然这种不争不抢和当今现在流行的佛系不一样,佛系是用佛来爱护自己用佛来劝慰自己,而水的这种“不争”是胸怀和境界的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因为水不和万物相争,所以不会引来他人的埋怨和指责。虽然水利万物不争,而且水是柔弱的,但是老子又说水的力气特别强大。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毅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就是说天下最为柔弱的事物莫过于水了,但是不能小看水外在的柔弱,它内在很强大,冲击和战胜坚韧这一方面也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赛过水,水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取代的。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滴石穿”、“水淹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