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二历史教案:北魏孝文帝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二历史教案:北魏孝文帝改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高二历史教案: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在概括分析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和后期改革的背景、详细措施等史实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史料,分析探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述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说明;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评价启示,将历史学习所得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合起来,关注现实问题,增加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增加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相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主要教
2、学活动设置意图 创设情境 新课讲解 总结提升 对比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大佛与山西大同的云冈大佛,视察:同样是释迦牟尼的坐像,两尊佛像的面部形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风格的改变? 引出:佛像形象的前后改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休戚相关。 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一、 北魏孝文帝前期的改革 (一) 改革的背景 从以下四方面讲解并描述北魏立国以及统一北方后的社会状况,分析孝文帝改革的迫切性。 1、民族融合的趋势已出现。 2、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统一了北方。 3、北魏的统治面临着很多严峻威逼。包括因鲜卑贵族民族卑视政策激化的民族冲突,农夫与地主、鲜卑贵族之间的阶级冲突,地方豪
3、强地主与中心政府的冲突,以及农业长期受斗争破坏等方面。 4、冯太后与孝文帝(拓跋宏)接受了汉文化,力主改革。 (二) 前期改革的措施: 由冯太后实际主持,重点在于建立新的制度。分别讲解并描述这一时期改革中推行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和俸禄制等制度的详细措施以及作用,指出前期改革缓和了日益尖锐的冲突,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为后期改革的进一步推动奠定了基础。 二、北魏孝文帝后期的改革 (一)迁都洛阳 给出北魏与齐形势对立图,并结合两则史料 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迁都),光宅中原。 魏书 高祖(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此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
4、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 讲解并描述孝文帝为何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二)改革措施:移风易俗 给出史料: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魏书】 说明:孝文帝汉文化修养极高,深慕汉化,希望全面地学习汉族文化,变易旧风,努力地将一个塞北的游牧民族一挥而就地改造,以适应统一中国的大任。 给出史料: 【1、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2、(太和)十有八年
5、革衣服之制三十以下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室。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魏书•高祖纪 3、孝文帝本人带头选汉族女子进宫,同时,他又为六个弟弟娶汉族女子为妻。在孝文帝提倡下,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的现象非常普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思索、分析史料。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给出两则史料,对比说明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洛阳城的发展状况,说明孝文帝改革推动北方中心城市洛阳的复兴。 材料1、薤露行(曹操) 贼臣持国柄, 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 宗庙以燔丧。 瞻彼洛城郭, 微子为哀伤。 材料2 京师(洛阳
6、)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合有二百二十里。 洛阳伽蓝记卷五 给出四幅魏晋墓葬壁画,以甘肃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为例,说明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封建化趋势 给出国家博物馆藏北魏青铜勺、青铜鐎斗的图片,从这些煮茶用具说明饮茶风尚在北方推广。给出胡人演奏清商乐的图片,说明汉族传统音乐清商乐在北魏孝文帝时由南方传到了北方,清商乐就成为了盛行于中国南北方的重要乐种。 总结并讲解北魏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封建化 当时的洛阳究竟汉化到什么程度了呢?(过渡) 给出史料: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
7、富盛,人物殷阜。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说明当时南朝的汉族大臣评判北魏汉化程度跟南方汉族文化是一样的,汉族文化在北方重新兴盛起来了。这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方汉化程度的很好的评价。 老师总结过渡:民族交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因此,这个过程中也必定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汲取和借鉴。 给出图片,说明汉人在服饰、饮食、坐具等方面汲取少数民族的优点。 给出史料,对比庾信前后文风的改变。说明北朝乐府民歌悲怆劲健的气质为南朝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北朝民歌作为一种关键的养分成分,渗透在了唐诗乃至唐代文学的方方面面。并对隋唐时期南北文风的相互交融,趋向统一产生了深刻影响。 庾信春望赋 出丽华之
8、金屋, 下飞燕之兰宫。 钗朵多而讶重, 髻鬟高而畏风。 眉将柳而争绿, 面共桃而竞红。 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秋风别苏武, 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 晨起帐中歌。 给出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示意图,以及史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时乃至以后隋唐统一的作用。 史料: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想后记 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识,给出两个观点,分别分析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退了鲜卑拓跋氏的民族特性与民族精神,鲜卑拓跋氏便彻底丢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从而与汉族完全同化,融入汉族中
9、 。 中华读书报2022.04.10 材料二 学习先进文化的汉化是各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的共同趋势,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于是华夏族( 汉族) 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最终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民族。 中国文化探讨2022年春之卷 对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评价。 理解民族之间交往、沟通、交融的过程,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 给出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民族问题的评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旺盛发展。 利用历史图片资源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了解改革的背景,是深化理解孝文帝改革的迫切
10、性以及改革措施的前提。老师运用历史地图、文献史料等多元课程资源,多角度分析改革背景,加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贯穿意识,培育求真精神。 引导学生理解前期改革的主要措施以及作用,并为后期改革措施以及改革作用的学习做好铺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为迁都洛阳缘由分析中对长期以来北方各族人民沟通融合对迁都得以实践的推动作用,以及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发挥的作用,须要老师重点归纳提升。此环节运用文献史料以及历史地图讲授,增加学生的获得感。 通过史料分析,完成移风易俗措施内容的讲解,培育学生史料分析实力。 引导学生视察图片、主动思索,理解风俗习惯的汉化 通过对改革作用的分析理解民族交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
11、渗透,既有胡人汉化,也有汉人胡化。 引导学生理解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汲取和借鉴也是多方面的。洛阳的重建使中国的北方重新有了文化中心,这在分裂时代尤其重要,它在日后越来越起到凝合民族精神的作用。 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相识,总结对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评价。完善学生的历史思维,加深相识。 鉴古知今,深化相识今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