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设计: 杠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设计: 杠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设计: 杠杆 奋斗者的华蜜是从苦痛起步的,享乐者的苦痛是从华蜜起先的。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举荐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设计: 杠杆。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相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洁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视察和试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相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相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 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洁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学打算
2、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洁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相识到学好这部分学问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运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假如能围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1)硬棒 (2)围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3、 支点:围着转动的那个点O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
3、、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学生练习:作图P6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小题。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 小试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竞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猜想做铺垫。 3、 探究过程 (1) 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 猜想与假设:从刚才的试验动身,引导学生猜想。 (3) 设计试验,制订安排 (4)
4、进行试验,收集证据 如课本第65页。 (5) 分析与归纳: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F1l1= F2l2或= 即:力与力臂成反比 (6) 评估: a、 为什么在试验前,要调整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假如不用钩码而用弹簧测力计进行试验,应留意什么问题? 4、 学生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小结 (六)作业 练习册 附:课后总结 (其次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知道杠杆的分类,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洁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 (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
5、,了解杠杆的分类方法; (2)通过分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原理。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相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杠杆的分类 (2) 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洁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理解省力、费劲和等臂杠杆的详细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二、杠杆的种类 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成反比,所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当l1>l2,F1 2、 当l1F2,说明运用这种杠杆时费劲。我们把这种
6、杠杆叫做费劲杠杆,如:钓鱼杆,缝纫机踏板,理发剪刀等。 3、 当l1=l2,F1=F2,说明运用这种杠杆时即不省力也不费劲。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如:天同等。 分类是物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学生可以列举以前所学过的分类方法,如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等。在学习了杠杆的分类后,请学生尽量列举每种杠杆的实物。 三、杠杆的应用 分析生活中的实物,大家共同探讨这属于什么杠杆,它们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缺点?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然后归纳: 1、 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比较费距离。 2、 费劲杠杆,虽然费劲,但可以省距离。 本环节应当以开放性教学为主,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杠杆,大家共同探讨其结构,用
7、途,以及是不是可以进行改进? 四、练习 1、如图,是用一根木棒在撬石头,这根木棒的特点有:木棒不易 ;能在力F的作用下围围着 旋转。我们就可以把这根木棒叫 。 2、在上题中,我们从O点作一条MN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就是力F的 。 MN这条直线就是力F的 。 3、下列物体中不能看成杠杆的是( ) A、筷子 B、火钳 C、剪刀 D、橡皮筋 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假如分别用不同方向的三个力作用于杠杆的 A点,都能使图所示的杠杆平衡,那么最小的力是 。 5、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省力杠杆,例如 ;二是 ,例如 ;三是等臂杠杆,例如 。(把钓鱼杆,跷跷板,瓶起子填在如字后的横线上) 6、如图
8、,图中轻质木棒AB可以看成一个杠杆,C点吊一重物,B点用绳子拉着,杠杆的支点是 点。请在图中标出动力F1,阻力F2,并画出它们的力臂L1、L2。假如木棒静止,则等式:F1L1= 成立。 7、用一根细棉线把一段直铁丝吊起来,让铁丝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棉线右边的铁丝对折一下,铁丝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实际做做,然后回答: 你看到的现象是: ; 猜想可能的缘由是: ; 猜想的依据是: 。 8、用剪纸的剪刀剪一叠较厚的纸,是用剪刀的尖端简单剪断还是用剪刀的中部简单剪断,试试看,并和同学沟通一下,探讨是什么缘由?利用的物理学问是什么? 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你肯定留意了首先调整杠杆在水平位置
9、平衡吧!这样做对你填写书中表格中的哪几项数据有利,为什么? 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我们运用的杠杆两端有两个螺母,它们的作用是 。假如不要这两个螺母,请你设计一种装置,使它具有与螺母相同的作用,画出设计草图,加上必要的文字叙述。 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红发觉用2 个钩码可以平衡3个钩码。如图,小红想,杠杆平衡,确定不能光看动力和阻力,可能还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于是她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动力X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X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老师看后,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可小红据理力争,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老师为了让小
10、红信任,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A点上,则.小红明白了。 你能说说教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小红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得出的平衡条件等式两边各改了一字,就变成了正确的结论,想一想她是怎么改的? 12、能否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一名同学的重? 须要的协助器材: 应用的物理学问: 启发你这样创意的来源: (四)作业 课堂上没完成的练习 附:课后总结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