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诫子书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370269 上传时间:2022-04-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诫子书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诫子书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诫子书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诫子书教学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诫子书教学反思诫子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诫子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诫子书教学反思1本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算得上是一篇难文。本着难文浅教的原则,设计本课的学生活动。文中名句大家耳熟能详,加之文章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采用朗读贯穿课堂,通过诵读、说读、悟读、背读四个板块,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积累、理解和感悟,读背之中体味人生经验。课堂中,第一个朗读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学生能够在教师一步步地引导下,完成朗读任务。第二个翻译环节,

2、因为学生课前进行了充分的课前预习,对于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已经通过借助工具书解决,所以进行的也比较顺利。在课堂中采用集体写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使所有学生都在课堂中得到训练,落实了知识点的掌握。第三个环节是对翻译内容的巩固,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更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但由于学生对问题答案想得太多、太难,导致一开始很多学生不敢举手回答。如果能在说话前给学生举一个例子,相信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举手完成说话训练。最后一个环节中,学生通过一整节课的学习,应该至少掌握了三个文中名句,在展示的时候如果能够不局限于一句话就更好了。总之,希望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发学生的思考,对学生有所启发。诫子书教学反思2

3、今天去华辰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活动,讲授的是诫子书。这篇课文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的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学情有限,所接触的文言文又不多,加之本文在内容上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朗读读出文言的韵味;译读读懂文言的意味;赏读读出文章的美点。同时采用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在弄清文章的意思的基础上,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准,时间设计也有问题,因此本节课也出现了一

4、些问题:1、“译”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但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看似很顺利,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把握不到位,对文章的理解似是而非,并没有在取得预设的效果。2. 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细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少数人并没有跟上。3.在“读懂文言意味”这一板块中学生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的主问题是“思考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教儿子修身治学的?”这个主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我设想是学生能一层层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虽然在我的提示下学生能够梳理出来,但是由于给学生时间不够,显然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将这个问题弄清楚,弄透彻。通过这节课,我也思考了一些东西: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被自己的预设锁定,不能被自己设计的教

5、学导纲限制。更不能被课堂教学模式限制。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有取舍,做到一课一得,注重课外阅读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要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诫子书教学反思3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

6、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前面几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读与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

7、,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讨论,有时都没有给学生自己考虑的时间就讨论,这样浪费了很多有价值的时间;另外,有些问题确实不值得小组讨论,而我不合时机的运用小组讨论,出现了课堂“懒散”的局面,如:让学生讨论课文译文,这就属于“画蛇添足”,多余之举。诫子书教学反思4诫子书短小精悍,却意蕴深刻,寥寥数笔却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读来颇有韵味。特别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大家真是耳熟能详。本课要求背诵,最好的方式是在课堂上一步步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但大多时候,古文在背诵上有前置性,也就是还没正式学习课文时,学生

8、已经会背诵了。诫子书很短,学生在讲解前已经背完了,我问孩子们理解什么意思吗,讲了什么内容,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问题来了,按理说,学生熟读成诵后,大致意思还是能理解的,可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我也料到孩子们在理解上会有困难,但完全不懂是没料到的。课前,我已经分析了原因:虽然短小,问题就出在短小上。越是短小,就浓缩了越多的精华,我们就要更静下心来深入到文本中去。我决定把分成隐性的层次,引导孩子们一层一层去理解文本内容。“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孩子们很容易发现是说学习的。我追问“学习需要什么”,孩子们很聪明,齐声回答“静”。“淫慢则

9、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句话很明显和前文所说的不同,强调的是一个“躁”字。学生再结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以理解这句话说的是修身。至此,孩子们看到黑板上的板书,一目了然。从而,回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中心句上来,孩子们也很容易理解了本文的核心是“静”。无论是做人(修身)还是学习(治学),都需要“静”,切忌“躁”。最后的“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孩子们根据意思,自己总结出了“要珍惜时间”。到此,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就很明朗了。当然,学习古代的精华很有必要,能从中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更可贵。因此,学生从中所受的启发是这节课不能忽视的,

10、也希望孩子们能学有所获。诫子书教学反思5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诫子书教学反思。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教学反思诫子书教学反思。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

11、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前面几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读与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诫子书教学反思6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诸葛亮的诫子书。这

12、是一篇篇幅较短的文言文,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生悟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诵读”和“积累知识”两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

13、位。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讨论,有时都没有给学生自己考虑的时间就讨论,这样浪费了很多有价值的时间;另外,有些问题确实不值得小组讨论,而我不合时机的运用小组讨论,出现了课堂“懒散”的局面,如:让学生讨论课文译文,这就属于“画蛇添足”,多余之举。在今后的授课中,我一定会不断摸索,让小组讨论真正发挥它的实效性。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