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迅与萧红的名人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鲁迅与萧红的名人故事.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鲁迅与萧红的名人故事萧红,1911年6月2日诞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一个地主家庭。萧红本姓张,名乃莹,是20世纪30年头中国文坛上闻名的女作家。萧红是其1935年在上海出版闻名长篇小说生死场时所用的笔名。1934年6月12日,萧红离开哈尔滨,同萧军一起流亡到青岛。9月,在青岛她写完了旨在宣扬“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长篇小说生死场。然而四周的挚友相继被捕,他们只好又流亡到上海。1934年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上海最终见到了文坛大师鲁迅先生。萧红眼中的这位带有传奇色调的一代大师稀奇的平和并充溢善意,他面色苍白显得有些衰弱,脸颊消瘦,颧骨突出,嘴上留有浓密的唇须,头发极富
2、于特征,硬而直立,眼睛喜爱眯起来,但目光却异样锋利。他们完全被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鲁迅先生喜爱萧红、萧军的纯朴爽直,而且萧红与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一见如故,甚至调皮的满嘴上海话的海婴,也很快和萧红混熟了。这次见面后,鲁迅为了给二萧在上海铺展一条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又于12月29日以庆祝胡风的儿子满月为名,在梁园豫菜馆实行了一次宴会,把二萧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等左翼闻名作家,并指派叶紫作为二萧的向导,帮助他们尽快熟识上海,加入到左翼作家队伍中去。后来又支持他们三人结成“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从今,在鲁迅的关怀引导下,萧红起先走入上海文坛,并与当时的很多重要人物建立了广泛联系。而萧红与鲁
3、迅之间的情意日益加深,这对其日后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1935年12月,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的成名作生死场,就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的。鲁迅先生还亲自为生死场一书写了序,振动了当时的文坛。生死场的出版,不仅为萧红打开了上海文坛的大门,而且使她立于20世纪30年头中国闻名左翼作家之林。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与激励下,萧红很快步入了上海文坛,创作也如山中瀑布,奔泻而来。在此之后,萧红发表了不少散文和小说。如散文索菲亚的愁苦,短篇小说手、马房之夜等等。这期间萧红写的作品大多都经过鲁迅的批阅并介绍发表。萧红是鲁迅细心培育起来的作家。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
4、、出版方面激励、支持萧红,而且在经济、生活等方面也特殊予以关怀和帮助。鲁迅时刻关切着萧红的成长,还常常把萧红介绍给一些外国的进步文化人士,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的相识,就是鲁迅介绍的。鲁迅先生的人格风范、美学思想和文艺创作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给萧红极其深远的影响。一次,萧红到鲁迅家里做客,他们谈得特别兴奋,不知不觉忘了时间,当萧红要走时已是午夜1点钟以后了,许广平送萧红出来,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弄堂里的灯全都熄灭了,鲁迅一再叮嘱许广平肯定让萧红做小汽车回去,并让许广平先付车费。后来,二萧把家搬到北四川路,离鲁迅家住得近了,萧红就常常到鲁迅家来,一方面排解纷杂的思想因素,一方面倾听鲁迅先生的训诲
5、。有时萧红也给鲁迅一家做一些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之类的北方面食,即使萧红没做好,鲁迅也必定要多吃一些,好像是对萧红的一种激励,萧红看到鲁迅先生吃了很多,心里特别兴奋。1936年夏,由于个人感情方面的缘由,在极度苦闷的心情指使下,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去东京疗养。临行前的7月15日,鲁迅支撑着病重的身体,设家宴为萧红饯行,许广平亲自下厨烧菜。鲁迅爱怜地叮嘱萧红:“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会恐吓中国人。”这一次相聚,竟成了萧红与鲁迅先生的永诀。1936年10月21日,萧红在日本东京得知了鲁迅逝世的消息,哀思万分。为此,她写了散文海外的哀伤。回国后,萧红怀着巨大的哀思,拜谒了鲁迅先生墓,
6、写下了令人泪下的拜墓一诗。她用许多时间负责鲁迅纪念集中新闻报纸部分的剪贴、校对工作,以寄予她对鲁迅先生的哀思。同时也写了很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鲁迅的深深怀念、崇敬与感谢之情。她用细腻、清爽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特殊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让读者看到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实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在萧红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宏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亲善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敬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爱宽厚的长者。与鲁迅相处的日子,是萧红坎坷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闪耀着绚丽阳光的日子,她对鲁迅先生始终怀着深深的崇敬与感谢之情。鲁迅先生的早逝,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给她留下了难以消退的哀思,甚至在她生命的最终时刻,也没有遗忘自己的恩师鲁迅先生。1942年1月22日,弥留之际的萧红一再拜托守候在她床前的挚友骆宾基说:“我死后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把我的一点骨灰安葬在鲁迅先生的墓旁假如真有在天之灵的话,以便在天国里也能倾听到先生的训诲。”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